計算機網絡(OSI模型物理層的相關知識點及概念)

2020-11-28 哞哞哞的IT圈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物理層要解決哪些問題?物理層的主要特點?)

在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中,我們知道,採用分層結構是為了減少計算機網絡通信的複雜度,每一層都有特定的任務,各層之間都互不影響,同時,處於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中下層結構會上層結構提供接口服務。

物理層處於OSI模型中的最底層,它主要負責如何在連接各種計算機的傳輸媒介上傳輸數據比特流。舉個例子,我們知道,在現實應用中,兩臺計算機設備之間的連接所使用的傳輸媒介,可以選擇的種類是非常繁多的,雙絞線,電纜,光纜等等,同時,通訊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我們並不會去關注這中間到底使用了什麼傳輸媒介,通訊手段,作為用戶,我們只關注網絡通信是否正常。而物理層,它處理的正是這樣一個問題,屏蔽掉因為選擇不同傳輸媒介、通訊手段而產生的差異,並向上層(數據鏈路層)提供接口,使得數據鏈路層不用去考慮實際應用中選擇的傳輸媒介,只需要專注於完成本層規定的服務和協議。注意,我們這裡所說的「屏蔽差異」,並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忽略這個問題,而是對上層(數據鏈路層)屏蔽,將兼容各種傳輸媒介,通訊手段的方法放到物理層實現,從而形成一個「獨立」的效果(即下層改動並不會影響到上層)。

我們可以將物理層的主要任務描述為以下四個特性:

機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腳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等。電氣特性 指明接口電纜上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範圍功能特性 指明出現的各種電壓代表的意義(0或者1)過程特性 指明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另外,在計算機中,數據的傳輸通常使用並行傳輸的方式,這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性能。但是,在計算機網絡底層的通信線路中,數據的傳輸採用的是串行傳輸的方式,這則是為了成本方面的考慮。如何在降本的同時提高通信速率,這個會在後續討論。

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以及各部分組成構件的作用

要充分理解計算機網絡之間通信,首先我們需要對整個系統有個大概的認知。這裡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下再計算機網絡中,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模型是什麼樣的。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數據通信系統可以劃分為三部分:源系統,傳輸系統(傳輸網絡)和目的系統

源系統,由信源發送器組成。信源,是源點設備產生要傳輸的源數據。而發送器,是將信源產生的數字比特流編碼並對外發送的設備。常見的發送器有調製器。

目的系統,由接收器信宿組成。接收器,顧名思義,接受傳輸系統傳送過來的信號,並將之轉換為能夠被目的設備處理的信息。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解調器。信宿的作用就是接收接收器傳送過來的數字比特流,並把信息輸出給用戶。

這裡再簡單介紹下學習計算機網絡中常會遇到的一些術語

消息

通信的目的是為了傳送消息。像話音,文字,圖像都可以稱為消息。

數據

數據是運送消息的實體。

信號

信號則是數據的電氣或電磁表現

模擬信號

連續的信號

數位訊號

離散的信號

有關信道的幾個基本概念

通信雙方的信息交互方式,主要分為三種:

單工通信半雙工通信全雙工通信

這三者的區別如下:

我們把從來自信源的信號稱為基帶信號。由於基帶信號含有很多低頻成分,甚至有直流成分,許多信道並不能傳輸這種低頻分量或直頻分量。因此,我們需要對基帶信號進行調製。

調製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叫基帶調製,另外一種叫帶通調製(載波調製)。基帶調製是對基帶的波形進行變換,使它能和信道特性相適應。調製後的信號仍然是基帶信號。而載波調製,則是把基帶信號的頻率範圍搬移到較高的頻段,以便信號能在信道中傳輸。經過載波調製後的信號,我們稱之為帶通信號

常見的帶通調製的方法主要由三種:

調幅(AM) 載波的振幅隨數位訊號的變化而變化調頻(FM) 載波信號的頻率隨數位訊號的變化而變化調相(PM) 載波信號的初始相位隨數位訊號的變化而變化

有時,為了達到更高的信息傳輸速率,有時候會選擇採用更為複雜的多元制的振幅相位混合調製方法(如正交振幅調製QAM)。

信道的極限容量

我們知道,實際上,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總是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幹擾,而幹擾則會導致信號的失真。由於信道一般都具有抗幹擾的特性,一定程度上的失真並不會導致數據的丟失。但是,若干擾很大導致信號很大程度上失真的話,則會導致數據的丟失。

在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由於信道幹擾,會導致接收端接收到的波形前沿後沿變得不那麼陡峭,這樣會使得擴散的碼元波形所佔的時間變得更寬。接收端的波形信號失去了碼元之間的清晰界限,這種現象叫做碼間幹擾在任何信道中,碼元傳輸的速率是由上限的,傳輸速率若超過此上限,會出現嚴重的碼間串擾問題,使得接收端對碼元的識別成為不可能。

信噪比,就是信號的平均功率和噪聲的平均功率之比。(S/N),單位db

香農公式:

信道的極限信息傳輸速率C

其中,W為信道的帶寬(以Hz為單元);S為信道內所傳信號的平均功率;N為信道內部的高斯噪聲功率。

由香農公式可以看出,信道的帶寬越大,或信噪比越大,則信道的極限信息傳輸速率更大。

相關焦點

  • 晨控智能工業RFID應用:OSI(開放式系統互聯)七層網絡模型詳解
    OSI七層劃分為: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TCP/IP五層劃分為: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TCP/IP四層劃分為: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網絡接口層。
  • 計算機網絡概述
    吞吐量受網絡的帶寬或網絡的額定速率的限制。1.2. 重要知識點總結計算機網絡(簡稱網絡)把許多計算機連接在一起,而網際網路把許多網絡連接在一起,是網絡的網絡。小寫字母 i 開頭的 internet(網際網路)是通用名詞,它泛指由多個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而成的網絡。在這些網絡之間的通信協議(即通信規則)可以是任意的。
  • 什麼是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入門的基礎知識
    本篇將介紹關於計算機網絡入門基礎知識的分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首先我們要對計算機網絡有個定義:計算機網絡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在功能完善的網絡軟體(網絡協議及網絡作業系統等)支持下,以實現網絡資源共享和數據傳輸為目的的系統。
  • 5G 中的物理層安全關鍵技術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書作者在大量的研究與長時間的成果積累後,撰寫了《5G 中的物理層安全關鍵技術》(呂鐵軍,粟欣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12)。本書系統介紹物理層安全的相關技術,並對我們的新成果進行總結和介紹,在對物理層基本技術,如無線攜能、協作網絡等做了詳述,具體安排如下。第1 章為緒論。
  • 2018年自考《計算機網絡技術》習題庫:選擇(1-100)
    2018年自考《計算機網絡技術》習題庫:選擇(1-100)1.以下不屬於網絡作業系統的軟體是(   )A. Netware B. WWW C. Linux D.對於基帶總線而言,最壞情況下用於檢測一個衝突的時間等於任意兩個站之間最大傳播時延的(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8.幀中繼技術首先是淡化了交換設備上的層次概念,將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進行了融合,所以幀中繼中只有(   )A. 物理層和鏈路層 B. 物理層和網絡層 C. 鏈路層和網絡層 D.
  • 身為網絡工程師,你能說清楚網絡的概念嗎?
    一、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定義: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的方式互連起來的自治計算機系統的集合。自治的計算機是指計算機之間沒有明顯的主從關係,一臺計算機不能強制地啟動、停止或者控制網絡中的其他計算機。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特徵:資源共享。資源主要包括硬體、軟體和數據。二、計算機網絡的分類1.
  • 2017年10月自考計算機網絡原理真題
    TCP/IP參考模型中與OSI參考模型數據鏈路層及物理層對應的是A.應用層 B.傳輸層 C.互連層 D.主機-網絡層7.下列有關光纖傳輸介質的說法錯誤的是A.多模光纖傳輸效率高於單模光纖 B.光載波的調製採用移幅鍵控法C.採用波分復用技術實現多路復用 D.光纖具有抗電磁幹擾強的特點
  • 網絡基礎知識:OSI七層計算機架構史上最詳細解析,網工必備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網絡越來越充斥在我們的點點滴滴生活中,顯得非常的熟悉,但是細細研究起來又覺得有些陌生。讓小編帶你學習下最全的網絡基礎知識吧,讓網絡與你彼此熟悉起來。當前,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有兩種:一種是OSI/RM體系結構,另外一種是TCP/IP體系結構。今天我們就講下國際標準OSI/RM體系結構(TCP/IP體系結構類似)。OSI/RM體系結構包含七層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 2016年4月成人自考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894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歷年真題及部分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全國2018年4月自考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全國2018年4月自考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考試真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 2018年4月自學考試真題及答案全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真題(課程代碼00894) 會話層  B.應用層C.運輸層  D.網絡層10.區域網的參考模型只相當於OSl參考模型最低的A.一層  B.兩層C.三層  D.四層11.IS0中繼系統中,物理層中繼系統稱為A.網關  B.網橋C.路由器  D.轉發器12.
  • 資料|數據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第2版)/ 國外計算機科學...
    《數據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第2版)/國外計算機科學經典教材》介紹了通過分析高維數據空間中的海量原始數據來提取用於決策的新信息的尖端技術和方法。《數據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第2版)/國外計算機科學經典教材》開篇闡述數據挖掘原理,此後在示例的引導下詳細講解起源於統計學、機器學習、神經網絡、模糊邏輯和演化計算等學科的具有代表性的、前沿的挖掘方法和算法。書中還著重描述如何恰當地選擇方法和數據分析軟體併合理地調整參數。每章末尾附有複習題。
  • 學習計算機應該看什麼書?快進來收藏吧!
    本書吸收了國內外近幾年出版的同類教材的優點,內容豐富,既可以作為計算機和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計算機工作人員的參考書。《計算機網絡》是2008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希仁。該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等內容。《計算機網絡》是由謝希仁編寫的國內外使用最廣泛、最權威的計算機網絡經典教材。
  • 2018年自考資料庫原理知識點:SQL的數據關係模型的基本概念
    2.1.1 二維表格的基本術語考核要求:達到「識記」層次知識點: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1)二維表格 在關係模型中,一張二維表格對應一個關係。(2)元組(tuple) 表中的一行(即一個記錄),表示一個實體;關係是由元組組成的。
  • 2018年自考《計算機網絡技術》習題庫:填空
    2018年自考《計算機網絡技術》習題庫:填空1.運輸層的運輸服務有兩大類:面向連接服務和_ _的服務。2.按交換方式分類,計算機網絡可以分為__ __、報文交換網和分組交換網三種。3.區域網的邏輯功能自下向上可分為物理層、媒體訪問控制層(MAC)及__ __ 三層。
  • 掌握2021考研計算機基礎知識點
    考研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本次主講2021考研計算機直播課的洪教授,文都考研洪老師長期從事計算機專業教學科研工作,曾榮獲校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具有多年考研計算機輔導經驗,真真算得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專業級好老師!
  • 理解資料庫與數據模型的概念
    課程事物的一條數據可以描述為(Java編程課程—入門篇,郎老師,程式語言,面向青少年愛好者,課程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常見的生活場景為案例,帶領大家逐步進入計算機編程世界)。當需要存儲多個課程數據項時,就構成了資料庫。因此,資料庫是存儲在一起的相關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結構化的,無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餘,並為多種應用提供數據服務。
  • 2018年10月成人自考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894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歷年真題及部分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09計算機考研專業課考試知識點分析之組成原理
    09計算機考研專業課考試知識點分析之組成原理 http://kaoyan.eol.cn    學賽網  2008-08-12  大 中 小 09計算機考研專業課考試知識點分析:組成原理作者:張友生
  • 模塊化免疫神經網絡模型在計算機病毒分類檢測中的
    計算機病毒分類檢測,指將可疑文件作為輸入,執行某病毒檢測算法後輸出結果(無毒、帶毒/帶何種毒)的過程,實質上是對文件的分類。病毒分類檢測應屬於模式識別範疇。由於單一的技術無法有效地對抗計算機病毒,技術的融合併用及智能化,將是未來計算機病毒檢測的趨勢。
  • 再見卷積神經網絡,使用Transformers創建計算機視覺模型
    本文旨在介紹/更新Transformers背後的主要思想,並介紹在計算機視覺應用中使用這些模型的最新進展。 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知道…… 為什麼Transformers在NLP任務中的表現優於SOTA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