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CDR電路的相位插值選擇電路設計

2020-11-26 電子產品世界

0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9791.htm

  在高速多通道串行收發系統中,由於數據在傳輸時會受到多種噪聲的影響而失真,因此在接收端要進行時鐘的恢復和數據的重定時,即時鐘數據恢復(CDR)。然而由於工藝、電壓的影響以及系統對功耗和抖動性能的要求,過去採用的各通道擁有獨立鎖相環路的方案已逐漸被設計者捨棄,取而代之的是雙環時鐘數據恢復環路。其基本思想是:時鐘數據恢復單元的各個通道共享同一個鎖相環,由該環路統一向各通道提供多相參考時鐘,各通道的CDR環路則利用已經產生的多相時鐘完成數據的重定時。這樣既避免了由於不同鎖相環輸出時鐘間的差異而造成系統性能的下降,又減小了晶片面積和系統功耗。 本文研究了時鐘數據恢復環路中多相正交參考時鐘的產生原理,根據所設計的2.5 Gbit/s CDR的要求,通過對傳統正交時鐘產生過程的分析,提出了一種新的相位插值一選擇方案,並採用0.18μmCMOS工藝實現。在SMIC 0.18μm CMOS工藝下採用Spectre進行了驗證,結果顯示該電路有效地提高了輸入抖動容限。

1 電路結構及產生方案

  圖1給出了雙環時鐘數據恢復環路的基本結構,其中,鑑相器(PD)比較輸入數據和參考時鐘的相位,必須在且只需在數據跳變處檢測出兩者問的相位誤差,即為了進行數據的自動重定時,鑑相器必須利用時鐘對數據進行採樣,這就需要多點採樣方案。為了滿足採樣要求,參考時鐘相位的最小數目是2,文獻[1]認為數目為4是因為每個時鐘信號在差分完成方式下都自動產生了各自的互補信號,所以這裡將參考時鐘相位的最小數目定為2。這兩個時鐘的相位相鄰,且呈正交關係,儘管可以採用更多的時鐘相位來降低噪聲靈敏度,但正交時鐘產生相對簡便,而且對於數據的抖動性能要求低,同時也可以降低時鐘分布網絡的複雜度以及功耗和面積。


 
1.1 傳統的正交時鐘產生方案

  為了實現正交相位時鐘,把整個360°的插值範圍離散地劃分為4個象限,如圖2(a)所示,每個象限的插值範圍是90°。當插值向量從一個象限轉移到另一個象限時,時鐘就被它的互補時鐘所代替。為了降低抖動和相位不連續性,這種替換必須在不影響環路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完成,於是採用象限邊界控制單元來保證時鐘的替換隻發生在時鐘混頻權重為0的時候,這樣在理論上實現了時鐘相位所在象限的平滑轉移。然而在實際實現時,由於各種負面因素,比如相位邊界控制單元的偏移,工藝、電壓、溫度的變化等,會產生如圖2(b)所示的相位階躍,從而導致抖動性能的下降,時鐘的偏移較大。


 
1.2相位插值-相位選擇的正交時鐘產生方案

  相位插值一相位選擇的正交時鐘產生方案可描述為:首先由圖1所示的第一個環路產生16相標準參考時鐘,相位間隔為2π/16,即π/8,每個時鐘clk_i的相位可以表示為Pclk_i=(i-1)π/8;然後利用每兩個相鄰相位的時鐘進行插值,從而得到32相參考時鐘,此時得到的插值後時鐘與其相鄰時鐘相位間隔為π/16,時鐘clk_i和clk_i+1進行插值後得到的時鐘相位可以表示為Pclk_i,i+1=iπ/8-π/16;在進行時鐘相位插值的同時對32相時鐘進行第一次相位選擇,選擇出8相兩組時鐘clk1~clk8,其中clk1、3、5、7組和clk2、4、6、8組的組內相鄰相位問隔為π/2,而且每組內部4個時鐘各有4個不同相位,相位問隔為π/16;之後根據低通濾波器對鑑相器工作結果的解碼,得出在這兩組正交時鐘中的選擇方案,即相位的選擇,最後把選擇後的時鐘送人輸出緩衝器,完成單端到雙端的轉換,生成各時鐘的互補時鐘送到後續的半速率鑑相器中完成數據的重定時工作。

  這樣就完成了正交時鐘的生成工作,該對正交時鐘在完成數據重定時的過程中,相位的調整步伐為π/16,即數據周期的1/32,可以達到數據重定時的精度要求。圖3所示為正交時鐘產生方案的模塊圖。

2 實現電路及電晶體級仿真

2.1 相位插值及第一次相位選擇電路

  根據上文,從圖1所示的第一個環路送出的16相參考時鐘進入正交時鐘產生模塊後,首先完成相位的插值操作,生成32相參考時鐘。這裡把16相參考時鐘信號進行相鄰交叉重疊分組,共分8組,分別送人8個相位插值電路。每個相位插值電路對輸入時鐘完成插值操作後,經slc_i,i=1、2、3、4信號選擇出一相,共得到8個相位的時鐘。圖4所示為一組相位插值電路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組相位插值電路的輸出時鐘信號clk1的表達式為(其餘7組類似)


 
 


  四個選擇信號slcl_1、slcl_2、slcl_3、slcl_4同一時間內只有一個有效,比如slcl_2信號為高時,輸出為clk_1與clk_2進行相位插值後的結果。設計中N12、N13、N22、N23、N32、N33、N42、N43具有相同的寬長比,N11、N21、N31、N41有相同的寬長比且其寬長比為N12寬長比的兩倍。以slcl_2信號有效為例,輸出節點clkl的上升時間由P1決定;下降時間與對clkl節點負載電容的放電電流成正比,僅由N22和N23的導通情況決定,N22和N23同時導通時其放電電流是N22和N23僅有一個導通時的兩倍,將N22和N23同時導通時clkl的下降時間記為τ,則N22和N23僅有一個導通時clkl的下降時間為2τ。如果N23輸入上升沿滯後於N22輸入上升沿的時間小於τ,從N22輸入上升沿時刻到N23輸入上升沿這段時間內的放電電流是N23輸入上升沿之後放電電流的1/2。記N23輸入上升沿滯後於N22輸入上升沿的時間為T,這種情況下總的延時約為T+(2τ-T)/2=τ+T/2;輸出信號的相位位於clk_1和clk_2相位差的1/2處,實現了相位插值。其插值過程波形可用Cadence Spectre仿真得到,如圖5所示。


 

  這裡注意到有些進行插值的時鐘是同一個時鐘信號,這是為了使各種情況下輸出時鐘信號的延時相匹配。

  這個相位插值電路只要滿足T<τ就可以在很寬的時鐘範圍之內實現相位插值,所產生的時鐘相位與電源電壓、工作溫度無關,僅取決於用於插值的NMOS管尺寸的匹配程度,通過版圖設計可以將用於插值的NMOS管的不匹配程度降到最低。輸出相位的穩定程度只取決於輸入時鐘的穩定程度,不會降低電路的抖動指標。

2.2不同相位的正交時鐘選擇電路

  經過第一次時鐘相位的選擇,已經得到了相位正交的參考時鐘,但是還需要選擇用哪一對正交時鐘對輸入的數據進行重定時。圖6所示為正交時鐘的選擇電路圖,最終選擇輸出的時鐘信號clkI和clkQ對應的時鐘彼此正交,其相位關係與行為描述一致:slc2_5信號有效時,clkI的相位在π和2π之間,按照slc2_1、slc2_2、slc2_3、slcl_4的順序依次有效,輸出時鐘clkI的相位遞減,步長為π/4;slc2_6信號有效時,clkI的相位在0和π之間,按照slc2_1、slc2_2、slc2_3、slcl_4的順序依次有效,輸出時鐘clkI的相位遞增,步長為π/4。

2.3時鐘輸出緩衝器

  為了增加電路的驅動能力,並產生兩個正交時鐘的互補信號用於後續的半速率鑑相器等電路,在把時鐘信號clkI和clkQ送人後續電路進行數據恢復之前,先將其送入如圖7所示的時鐘緩衝器。時鐘信號在此經過緩衝放大,而且兩個互補時鐘信號的輸出彼此構成正反饋,提高了轉換速率。

 

2.4 總體電路的電晶體級仿真

  採用Cadence Spectre在0.18μm CMOS工藝庫下對整個電路進行電晶體級仿真,結果如圖8所示。電路的輸入是16相頻率為1.25 GHz,即周期為800 ps、相鄰相差為π/8,即相差50 ps的時鐘,以及相位選擇信號,從圖8可以看到插值後的時鐘與預期一致,所分兩組時鐘組內相差為200.47 ps和201.472 ps,呈正交關係。

 

3 結論

  本文描述了雙環時鐘數據恢復電路利用相位正交的參考時鐘進行工作的原理,通過對傳統的正交時鐘產生過程的分析和現有電路的改進,提出了一種相位插值一相位選擇產生方案,並進行了理論分析,同時在TSMC 0.18μm CMOS仿真工藝Spectre環境下進行了驗證。該電路與電源電壓、工作溫度和工藝無關,在輸出的相位上不會引入附加抖動,在數據時鐘恢復電路中應用相比採用傳統電路可以提高輸入抖動容限。

低通濾波器相關文章:低通濾波器原理

電流傳感器相關文章:電流傳感器原理 鑑相器相關文章:鑑相器原理 鎖相環相關文章:鎖相環原理

相關焦點

  • 一種雙相位鎖相放大電路設計
    摘要 為更好地提取被噪聲淹沒的微弱信號,在分析了鎖相放大器原理的基礎上,採用CD4046和AD630設計了一個雙相位鎖相放大器,並進行了實驗驗證,實驗驗證結果表明
  • 光柵電子細分電路設計
    在分析四倍頻直接細分原理的基礎上,提出利用專用插值晶片(IC—NV)對前端輸出的正交信號進行插值細分的方法;採用SOPC技術和基於NiosII軟核處理器的系統設計方案,在FPGA中設計了二次細分辨向組件和測速組件
  • 高頻交流信號採樣電路設計
    該電路適合電壓採樣也適合電流採樣,圖中的變壓器,用於電壓採樣,則是變壓器,用於電流採樣,則是電流互感器,變壓器與互感器可以認為是相反使用的,比如變壓器一般用於降低電壓,匝數比50:1,而互感器,則降低電流,匝數比1:50,互感器輸出一般需要有閉合迴路的終端,比如一個小電阻,這個讀者自己調整
  • 放大電路三種基本電路的應用及其參數的選擇
    打開APP 放大電路三種基本電路的應用及其參數的選擇 佚名 發表於 2009-04-22 20:35:28 放大電路三種基本電路的應用及其參數的選擇放大電路的三種基本電路有共射極電路,共基極電路,共集極電路。
  • PFC開關電源電路設計分享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6962.htm恆流恆壓電路設計在這一基於LED路燈的PFC開關電源電路設計過程中,為了達到恆流恆壓的設計效果,在本方案中我們選擇使用恆流恆壓控制器件TSM101,來調節整體電路系統中的輸出電壓和電流
  • 基於LM567的無線通信電路設計
    基於LM567無線遙控電路設計是利用調製解調知識及專用解碼晶片(低頻集成鎖相環路解碼器)自主設計的無線發射接收裝置。電路可以根據需要以設計不同的發射、接收頻率,避免因使用同一發射接收模塊而產生的幹擾。
  • 提高環路的穩定性的CMOS電荷泵鎖相環電路設計
    )是一個閉環負反饋系統,能夠準確地產生一系列與參考頻率同相位的頻率信號,是現代通信及電子領域中必不可少的系統之一,通常被用於頻率合成、同步信號產生、時鐘恢復以及時鐘產生等。傳統的電荷泵電路,其內部存在的一些非理想因素直接影響著整個環路的工作性能,如存在電荷洩漏、電流失配、電荷共享、時鐘饋通等問題,會導致壓控振蕩器輸出頻率產生抖動和相位發生偏差。 本文首先介紹了鎖相環系統的工作原理,其次重點分析了傳統電荷泵電路存在的一些不理想因素,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改進型的電荷泵電路,減小了鎖相環的相位誤差。此外,通過設計倍頻控制模塊,擴大了鎖相環的鎖頻範圍。
  • 改進型CMOS電荷泵鎖相環電路的應用設計
    本文設計了一種寬頻率範圍的CMOS鎖相環(PLL)電路,通過提高電荷泵電路的電流鏡鏡像精度和增加開關噪聲抵消電路,有效地改善了傳統電路中由於電流失配、電荷共享、時鐘饋通等導致的相位偏差問題。該電路基於Dongbu HiTek 0.18μm CMOS工藝設計,仿真結果表明,在1.8 V的工作電壓下,電荷泵電路輸出電壓在0.25~1.5 V變化時,電荷泵的充放電電流一致性保持很好,在100 MHz~2.2 GHz的輸出頻率內,頻率捕獲時間小於2μs,穩態相對相位誤差小於0.6%.
  • 時鐘相位調整的簡單電路
    圖3.23所示的電路,是一個16進位的反相器,用於產生30~160NS的延遲。每一級的延遲時間是5~35NS,具體數值由可變電阻的值決定。每一級的延遲時間不應該超過時鐘周期的12%,以保重穩定工作。
  • PLL電路設計原理及製作
    但是,晶體振蕩器除了可以使用數字電路分頻以外,其頻率幾乎無法改變。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8024.htm如果採用PLL(相位鎖栓迴路,PhaseLockedLoop)技術,除了可以得到較廣的振蕩頻率範圍以外,其頻率的穩定度也很高。此一技術常使用於收音機,電視機的調諧電路上,以及CD唱盤上的電路。
  • 電路設計中如何選擇電阻
    而在進行實際的電路設計時,只關注這兩個參數是不夠的,還有兩個重要的參數必須要在設計中引起足夠的重視:額定功率和耐受電壓值,這兩個參數對整個電路系統的可靠性影響非常大。 例如電路中流過電阻的電流為100mA,電阻的阻值為100Ω,那麼根據電路功率計算公式P=I*I*R,可以計算出該電阻上的消耗功率為1W此時如果選擇常用的貼片電阻,如封裝為0805或1206是不合適的,該電路會因為電阻的額定功率小而出現問題。因此,該電阻應當選擇額定功率在1W以上(電路設計中,電阻選擇時的功率餘量應在實際消耗功率的2倍以上),否則電阻上消耗的功率會使電阻過熱而失效。
  • 實驗內容 | RLC串聯諧振電路
    R 的端電壓U2為輸出電壓,則該電路的轉移電壓比為a、根據諧振時的特點,測出諧振頻率b、根據三分貝頻率的定義,測出三分貝頻率c、在諧振頻率和三分貝頻率之間插值一個頻率點進行測量d、完成其它點的測量>(2)上下三分貝頻率時相位關係的測量 L=100mH,C=0.0136uF,R=750Ω時,測量上下三分貝頻率時輸出電壓和輸入電壓的相位關係,並畫圖
  • 振蕩電路是什麼?振蕩電路的工作原理和振蕩電路的經典設計
    為了最終能得到一個穩定的正弦信號,首先,必須用一個選頻環節把所需頻率的分量從噪聲或擾動信號中挑選出來使其滿足相位平衡條件,而使其他頻率分量不滿足相位平衡條件。其次,為了能使振蕩能夠從小到大建立起來,要求滿足   |AF|》1(4)   式(4)稱為正弦波振蕩的起振條件。
  • TFT-LCD驅動電路的設計
    ADV7125是三通道的DAC,同樣也可以用於處理彩色信號。輸出視頻信號到灰度電壓產生電路,得到驅動液晶屏所需要的驅動電壓。ADSP-21160還有通用可編程I/O標誌腳,可用於接受外部控制信號,給系統及其模塊發送控制信息,以使整個系統穩定有序地工作。例如,ADSP-21160為灰度電壓產生電路和液晶屏提供必要的控制信號。
  • FT-LCD驅動電路的設計
    ADV7125是三通道的DAC,同樣也可以用於處理彩色信號。輸出視頻信號到灰度電壓產生電路,得到驅動液晶屏所需要的驅動電壓。ADSP-21160還有通用可編程I/O標誌腳,可用於接受外部控制信號,給系統及其模塊發送控制信息,以使整個系統穩定有序地工作。例如,ADSP-21160為灰度電壓產生電路和液晶屏提供必要的控制信號。
  • GPS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原理與設計
    因此,總噪聲係數主要取決於最前面幾級單元電路的噪聲係數,其中天線熱噪聲對接收機性能影響最大,故設計時採用接收天線、射頻頻段選擇帶通濾波器及高頻低噪放(LNA)等器件組成天線單元(如圖4所示)。適合這種電路結構的晶片採用了第二代GPS接收機射頻前端GP2010。它採用44引腳、幀面方形封裝,主要集成了頻率合成器、混頻器、自動增益控制(AGC)電路以及數字量化器等。GP2010接收的信號頻率與L1載波的衛星信號頻率兼容,主要用於設計C/A碼GPS接收機的射頻單元。微弱的GPS高頻信號通過超外差式三級混頻電路,去掉了其它信道幹擾,獲得了足夠增益,解調並撮出所需的中頻信息。
  • 非接觸人體心率檢測電路設計
    我們需要對光電轉換後的信號進行準確的非失真的放大,我們的識別設備要放在工業現場使用,在工業環境中,噪聲信號大、空間輻射幹擾大,脈搏信號調製在微弱的光信號中,信號的放大電路必須設計可靠。  2 信號的放大和調理  2.1 電路設計  在光電信號轉換過程中,跨阻抗放大電路形式和零偏置的光伏模式都是典型設計,在這裡就不多贅述。
  • 數字掃頻儀中衰減電路設計
    數字掃頻儀中衰減電路設計 馬知遠,範 越,鄧 發表於 2011-05-27 10:20:33     數字掃頻儀在現代電子教學實驗和工業測量中應用廣泛,它是一種專門用於測量電子設備中某些電路頻率特性的專用儀器
  • 雙管自激振蕩電路設計分析
    打開APP 雙管自激振蕩電路設計分析 發表於 2017-11-30 18:06:57 自激振蕩的應用於許多電路,如正弦波振蕩器廣泛用於各種電子設備中,在模擬電子技術中屬於必不可少的一種元件。它是一種不需要輸入信號控制就能自動地將直流能量轉換為特定頻率和振幅的正弦交變能量的電路。常見的自激振蕩電路如RC振蕩電路和LC振蕩電路。RC振蕩電路中,RC網絡既是選頻網絡又是正反饋電路中的一部分。該電路特點是電路簡單,經濟但穩定性不高。
  • 一種自由軸法RLC測量電路設計
    伏安法測量中,有固定軸法和自由軸法兩種,固定軸法要求相敏檢波器的相位參考基準嚴格地與標準阻抗電壓的相位相同,對硬體要求很高,並且存在同相誤差,已很少使用。自由軸法中相敏檢波器的相位參考基準可以任意選擇,只要求保持兩個坐標軸準確正交(相差90°),從而使硬體電路簡化。常見的自由軸法RLC測試儀採用模擬相敏檢波器,測量精度低,速度慢。本文介紹一種基於數字鑑相的自由軸法RLC測量電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