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逄曉飛 青島報導
2020年12月19日,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青島電影之都辦公室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第三部「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由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勞特裡奇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圖書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Film Industry一併在青島亮相首發。
電影藍皮書是由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青島電影之都辦公室聯合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共同編撰的年度電影產業發展報告。《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立足全球視野,以北美、亞太、歐洲-中東-非洲(EMEA)和拉丁美洲作為四大研究視域,探析電影產業的發展規律,致力成為政府、業界、學界和公眾了解全球產業發展態勢的重要工具書。
發布會現場。
電影藍皮書倡導採用產業經濟學的理論研究框架,基於權威的全球電影產業大數據,通過專業的理論視角分析,解讀中國和世界電影產業的發展態勢,盤點電影產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和焦點事例。全書不僅概括論述了當前全球電影產業的發展態勢,還聚焦電影之都、頭部企業和超級IP等熱點話題,在構建電影產業發展研究體系的基礎上,通過實證研究,科學、準確地研判全球化格局下的電影產業發展趨勢。《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在結構上分為總報告、評價篇、中國篇、國際篇、案例篇、專題篇六個部分,對2018~2019年全球電影產業的總體及細分板塊、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而透徹的分析。
電影是全球化的娛樂產業,為促進中外電影文化交流和產業合作,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借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青島為中國首個「世界電影之都」之際,於2018年創建了首部「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18)》。2020年,國際電影產業研究共同體已經初步形成,目前已囊括中國、英國、韓國、巴西、印度、義大利、澳大利亞、日本、愛爾蘭等國家的9個電影之都以及美國、加拿大、法國的20多位專家學者。
主編牛興偵。
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國際電影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電影藍皮書」主編牛興偵指出,疫情帶給電影產業的影響是長期的、深遠的。近年來,奈飛、亞馬遜、蘋果等IT巨頭進軍流媒體領域,試圖重構電影的消費方式和市場格局;面對科技變革帶給娛樂和傳媒產業的顛覆性影響,迪士尼、華納傳媒等影視娛樂集團也開始推出流媒體服務,基於自有網絡平臺面向全球終端用戶直接發行電影。
由此可見,電影產業的現行製作和發行方式在科技變革和疫情防控的環境中已經難以為繼。面向未來,全球電影產業必須主動創新變革,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
在電影的製作層面,積極構建並大力推廣虛擬攝影棚體系。傳統攝影棚以搭建實景和攝影機實拍為主,是一種人員聚集、勞動力密集型的製作模式;虛擬攝影是當前好萊塢工業化生產的新興製作技術,虛擬攝影棚由多種技術綜合構建而成,主要包括預演技術、動作捕捉和表情捕捉、虛擬拍攝系統、實時渲染技術、遊戲引擎、交互和反饋工具等。特別是對於注重奇觀設計的動畫、科幻等類型電影,它將現場實拍畫面與計算機生成角色(CGI)、虛擬場景進行實時合成,藉助虛擬實境、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科技實現電影製作的雲端化和多地多人協同,並為創作者提供了一種實時可視化的互動反饋機制,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製作成本的同時,有效減少病毒傳播的隱患。
電影藍皮書。
在電影的發行層面,改變以影院作為核心發行渠道的傳統模式,積極搭建通過影院、音像製品、電視頻道、網際網路等多個渠道組合發展的新模式。疫情催生出多種新的電影發行模式,包括跳過影院,直接通過流媒體發行;取消影院窗口期,線上線下同步發行等。電影產業應積極拓寬發行渠道,通過流媒體、虛擬實境等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探索以家庭和個人為核心的線上發行模式。
在電影的放映層面,構建以網絡平臺為中心、集成海量作品、面向全球觀眾分發的傳播體系。隨著5G和超高清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數字格式+網絡傳輸+多種終端呈現為典型特徵的流媒體服務,正推動電影作品走向更加廣闊的家庭和個人觀影場景。電影產業應秉持「一源多用」的經營理念,基於網絡平臺將優質電影作品面向影院、高畫質電視、電腦、手機、平板電腦、VR等多種終端自動提供適配的觀賞版本,更好地滿足全球觀眾的多層次觀影需要。
2020年,「電影藍皮書」首次面向全球出版發行中文版和英文版。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基礎上,英文版由具有184年歷史的國際知名學術出版集團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 Group)旗下勞特裡奇出版社(Routledge)出版,在歐洲(倫敦)和北美(紐約)兩地同時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