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抗日神劇」的?評論非常現實

2020-12-04 小飛說文化與歷史

抗日神劇是指那些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右軍懦弱化,日軍偽軍白痴化的一種電視劇,由於這些抗日題材中強行加入了一些雷人、誇張的虛構場景,所以網友們紛紛稱這類電視劇為「抗日神劇」,抗日神劇的標準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武藝高強(抗日奇俠),一個人能打十幾個人,第二種是時空穿梭(黑狐),他們這些人拿著現代化武器出現在抗日時期,第三種是違背常理(神槍),我軍的子彈會拐彎,第四種就是血厚,我方戰士打人一槍一個,敵方打我方好幾槍都死不了,主角光環太過於強大,近幾年來,由於抗日神劇屢遭吐槽,所以收視率並不是很高,但讓人費解的是,抗日神劇越是沒人看,拍起來還就越是沒完沒了,這是為何?

之所以拍攝這麼多抗日神劇,初衷是好的,是為了讓華夏子孫世代傳承,銘記那段歷史,抗日類型的電視劇還是非常有市場的,符合國人的心理需求,能夠讓人感受到祖國的日益強大,其次,抗日戰爭的細節無法全部還原,真實的情況我們大家都知道,是非常血腥和殘忍的,根本不適合在電視上播放,在好萊塢等大片轟炸的年代,很多導演自然而然的以為觀眾喜歡這種誇張題材的抗日劇,所以紛紛在抗日劇中加入了一些雷人的劇情,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再沒有完整的看完一部抗日劇前,我們是沒有資格來評定它是否屬於一部「抗日神劇」。

其實不僅僅我們有抗日神劇,想美國、韓國、泰國等等都有拍過類似的神劇,比如韓國曾經拍過一部叫做「帝國的早晨」抗中神劇,裡面的韓國人都率兵打到了長安,李世民都被他們射瞎了一隻眼睛,但為何我們的「抗日神劇」這麼出名的,說白了還是廣電審核太嚴了,目前抗日類型的劇本,基本上一審一個過,所有慢慢的這類電視劇就扎堆了,有的時候收視率高不高並不重要,反正錢能到手就好。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抗日神劇」的呢?

最初日本人知道「抗日神劇」的時候,也是非常心驚膽戰,甚至有點一頭霧水,他們很多人不懂中文,看不懂裡面演的啥意思,只能看到中國人都是武林高手,繡花針、鐵砂掌、鷹爪功、化骨綿掌等,一個能打十個,日本人去中國完全就是受虐了,但是對於一些懂漢語的日本人而言,這些電視劇全部都是荒誕不經,他們知道裡面說的是什麼,然後他們把這類雷人的橋段經過翻譯後放在日本的網際網路上,很多日本人紛紛表示「中國人都生活在魔幻之中」「電視劇不必當真」「原來你的米西米西,我的鬼子死啦死啦是這個意思」。

當然還有些日本年輕人表示他們的祖先確實對中國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他們也感到羞愧和內疚,所以對於這些「抗日神劇」的電視劇基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所謂了。

相關焦點

  • 同樣抗日神劇,《抗日奇俠》被罵慘,為何燕雙鷹系列卻被人叫好?
    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一直都是熱門劇種,其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比如《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等。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編劇開始獨闢蹊徑,增加許多離奇古怪的劇情,想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可是,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沒有讓抗日題材收穫口碑,反而被貼上「神劇」的標籤,雷人的劇情總是引起很多觀眾的吐槽和抵制。
  • 「抗日神劇」的末日到了!廣電總局:違背常理的抗日神劇不得播出
    簡而言之,就是不得播出那些「抗日神劇」!看來,抗日神劇的末日到了!不得不說,這一決定確實是大快人心!雖說影視劇為了視覺效果,而做出一些誇張的改編是可以理解的,但那些抗日神劇就純屬於「胡編亂造」,篡改歷史。眾所周知,我國的抗日戰爭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結束,一共歷經了14年之久。
  • 抗日神劇:面對我方發明的竹筒迫擊炮,敵人拿起了光學瞄準火箭筒
    抗日神劇:面對我方發明的竹筒迫擊炮,敵人拿起了光學瞄準火箭筒說到抗日神劇,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了,劇中的人物往往能夠飛簷走壁和各種閃躲子彈,讓人們像看武俠片一樣過癮,並且為了追求收視率,部分導演更是在劇中注入了玄幻的元素,時常讓主角發明一些高科技武器來打敗對面,比如在抗日神劇中我方小戰士不僅發明了包子雷
  • 李志斌:抗日神劇褻瀆的而不僅僅是歷史
    李志斌:抗日神劇褻瀆的而不僅僅是歷史 發布時間: 2014-09-10 09:40:58  來源: 荊楚網  作者:李志斌  進入電子報   日前有網友曝光了一組據稱在北方某影視城拍到的抗戰神劇製作現場。
  • 內地影視中,有哪些能與《亮劍》相媲美的抗日劇?
    抗日劇本身應該屬於中國二戰對日侵略戰爭電視劇,但由於「抗日神劇」的盛行,現在國內抗日劇都快成一個汙名化的代表詞語。《亮劍》顯然不是「抗日神劇」,而是代表中國拍得質量高的戰爭劇。提問詢問的媲美《亮劍》的高質量對日侵略戰爭劇,那麼大概有以下兩個方面。
  • 超越亮劍的抗日神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從劇照看出良心
    說起抗日神劇大家想到的可能會是褲襠藏手雷,或是隨手砸炸飛機亦或是手撕鬼子,也有人說《亮劍》才是真正的良心抗日劇,沒拍完的《亮劍》確實不錯,但是不能說的是是最好,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更優秀的國產抗日良心巨製《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電視劇09年就上映開播了,不過看過的人可能比《亮劍》少得多,沒看過的我建議先去看一下
  • 《雪豹》第二部開機,落魄文章仍擔綱男主,導演是抗日神劇專業戶
    男主角周衛國原本是一名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為了保護初戀女友,舉槍殺了一名日本人,從此改名換姓,上了軍校並且走上了革命道路的。從國民黨中央軍校到德國軍校,在回國後又創建了第一支特戰隊。不得不誇導演選演員文章做男主角是非常明智的,周衛國是個富家公子哥,但同時還有一腔熱血,文章很好的詮釋了富家子弟的痞氣、熱血男兒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一腔熱忱、敢愛敢恨的霸氣、指揮作戰的殺伐果決,使周衛國這個角色很立體豐滿。當然不能掩蓋的是,擁有如此高觀眾緣的《雪豹》僅僅獲得豆瓣7.9分的原因是本質上的抗日神劇性質未改變。
  • 《雷霆戰將》下架,層出不窮的抗日神劇該被整頓了
    近期,素有《亮劍》第三部之稱的抗日神劇《亮劍之雷霆戰將》賺足了話題,本想去圍觀下這部神劇有何過人之處,惘然在官方點名後,《亮劍之雷霆戰將》暗暗下架
  • 又一部抗日神劇,導演的腦子是瓦特了嗎?簡直是侮辱觀眾的智商
    最近這幾年的抗日劇,真的是越來越不走心了,讓網友們嚴重懷疑導演的智商。很多的網友本來很喜歡看抗日劇的,但是因為這些無釐頭的抗日劇,分分鐘都想要棄劇了。最近小編在網上又看到了一部特別侮辱觀眾們智商的抗日劇,一起來了解一下。
  • 《雷霆戰將》又被中紀委點名批評,來盤點一下那些抗日神劇
    其實不止《雷霆戰將》,在此之前還有不少類似的抗日神劇。這些電視劇的情節誇張,完全神話了我們那些浴血奮戰的革命先烈。這不是致敬,而是侮辱。也是把觀眾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行徑。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被央視點名和廣大觀眾公認的抗日神劇。
  • 已被叫停的四部抗日神劇,能看一半就讓人佩服,全看完你是真厲害
    已被叫停的四部抗日神劇,能看一半就讓人佩服,全看完你是真厲害在近代史上,我國的經歷了太多的血雨腥風了。而為了紀念抗戰14年期間,所有保家衛國中華兒女的熱血情懷,所以我們也是拍攝了很多相關的電視劇。在這裡不僅有每個人對祖國的熱愛,也有對那些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先輩們的緬懷。不得不說在建國之後,湧現了一大批的優秀抗日題材作品。但是,到了現在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並不是為了去緬懷先烈,而是為了蹭熱度。說白了就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讓人作嘔,不尊重歷史事實,一味的在哪裡胡編亂造。
  • 這4部抗日神劇,把觀眾「智商」按在地上反覆摩擦!
    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一直以來都是觀眾們非常喜歡的類型,因為這可以讓我們記住當年的抗戰史,也能讓我們認識到那些抗日英雄。而在抗日劇中,最受歡迎而且口碑最好的應該就是《亮劍》了,因為它不管是劇情還是真實度都非常好。
  • 現實中人被子彈打中後,究竟能活多久?老兵: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引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戰場上刀槍無眼,一個將領和小兵的存活率其實差不了太多,所以那位老亭長才會感慨說:「古戰場上常覆三軍」,實在是一種深刻的無奈。此外,因為我國老百姓幾乎是沒機會接觸到任何槍械的,所以除軍事愛好者外,普通人對槍械相關的常識基本來自於電影電視劇,尤其是近些年來的抗日神劇。
  • 美國人的抗日神劇:日本兵很弱,打5000發子彈才能中一發
    文/快哉風  大清帝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對西方人非常歧視,哪怕是林則徐這樣的頭腦清醒者,也堅信英國人是落後野蠻的人種,士兵膝蓋不能彎,所以打仗時只能仗著軍艦大炮,不能上岸——因為一旦跌倒就爬不起來。  當然,最後中國人給徹徹底底打醒了。
  • 女版于震,指望演抗日神劇走紅難如登天,還是提早轉型吧
    文\娛鋪子抗日神劇肆虐螢屏的十年裡,于震、王新軍、張子健、王新、王挺都榜上有名,被稱為抗日神劇專業戶。其中,于震因為格外突出,又被稱為「抗戰一哥」。抗戰劇裡,女演員並不多,畢竟這屬於男人戲,但是王珂脫穎而出成了女版于震,抗日神劇專業戶。演員王珂因出演過《狼毒花》、《雪豹》、《狼煙》、《鐵血使命》、《英雄使命》、《大刀記》、《遊擊英雄》等眾多抗戰題材大戲,基本以正面、女英雄角色出現在螢屏上,被稱「抗戰劇寵兒」。
  • 猛虎下山「手撕鬼子」,這部老虎當主角的抗日神劇爽爆了
    抗日歷史作為一個經久不衰的題材,一直以來都有各種抗日題材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和觀眾見面,拋開抗日神劇不說,中國經典抗日題材電影如《金陵十三釵》、《集結號》、《鬼子來了》等都被奉為經典;韓國電影如《鳴梁海戰》、《軍艦島》等也激烈控訴日軍無恥罪行。而韓國還有一部電影則用隱喻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民族氣節。
  • 少林俗家弟子主演,抗日神劇重現,《十三獵殺》口碑撲街
    近來抗日神劇少了許多。當然整個影視劇的質量是得到了明顯提升,對於抗日神劇來說,也是愈發沒有了發揮餘地。不過近日,一部抗日神片卻出現了,它就是《十三獵殺》。《十三獵殺》作為一部網絡電影,上線三天累計分帳票房227萬。
  • 抗日神劇大尺度情節不忍直視:寡婦被下藥自摸5分鐘 如AV片【組圖】
    近日關於抗戰神劇的議論又悄然四起,本來沉溺的話題如今又浮出水面,看到這個爭議網友們真是哭笑不得,不少網友看到再次被雷上天的抗日劇時,都覺得沒有節操,毀壞歷史。在看膩了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等抗日神劇標配劇情之後。終於,有一些抗日劇另闢蹊徑,為大家帶來了一陣清香的新風。哦不,是黃風。
  • 《跨過鴨綠江》豆瓣8.5分,文戲戳人淚點,武戲欠火候像抗日神劇
    《跨過鴨綠江》不同於《我的團長我的團》等刻畫人性為主要風格的戰爭劇,《跨過鴨綠江》旗幟鮮明地歌頌抗美援朝戰爭和的最可愛的志願軍戰士,非常直白地表現了中國軍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跨過鴨綠江》 《跨過鴨綠江》借用了不少電影《北緯三十度線》中的志願軍行軍鏡頭,除此之外的戰鬥場面卻呈現出了抗日神劇的模樣,不換彈夾、子彈無限發,戰鬥沒有章法一窩蜂地衝鋒;群演的表現很差,特寫鏡頭中出現了很多戰鬥中
  • 抗日神劇都不敢這麼拍! 日本人在FGO裡竟然把中國吹成這樣!
    FGO是一款日本人做的手遊,玩家在遊戲中會穿越到各個文明,與那個時代的英雄豪傑展開一段又一段冒險。在這之前四大文明已經有三個被搬上FGO的舞臺了,雖然日本人都對他們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魔改,但也都還可以接受。不過這次輪到了我大秦,一切都不一樣了…我大秦竟然變成了超文明宇宙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