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歷史作為一個經久不衰的題材,一直以來都有各種抗日題材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和觀眾見面,拋開抗日神劇不說,中國經典抗日題材電影如《金陵十三釵》、《集結號》、《鬼子來了》等都被奉為經典;韓國電影如《鳴梁海戰》、《軍艦島》等也激烈控訴日軍無恥罪行。而韓國還有一部電影則用隱喻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民族氣節。
01
《大虎》是由韓國著名影帝崔岷植主演的一部歷史戰爭電影,講述的是朝鮮被日軍佔領時期,獵戶們與山中被稱為「智異山山君」的朝鮮最後一隻老虎發生的故事。崔岷植飾演的獵虎千滿德曾經因為捕虎開槍走火打中了自己的妻子,選擇金盆洗手不再打獵,與兒子相依為命砍柴為生。
但平靜的生活總是短暫的,當時駐紮朝鮮的日軍有一個軍官很喜歡猛獸做的工藝品,在他的軍營裡有很多獸皮或者標本。這隻體型龐大的智異山山君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找來同樣是山上的獵人久景要他捕獲這隻大虎,久景早年因為與這隻大虎交鋒時被它撓破了相,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心懷仇恨的他爽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但這部電影並不會是簡單的那種「獵戶救下了一隻老虎,但是突然鬼子入侵了家園於是獵戶和老虎搞了一個組合一起手撕鬼子」的庸俗故事。千滿德和大虎這千絲萬縷的關係,是影片最大的看點。
早年獵虎為生的千滿德在和久景打獵時打死了一隻大老虎,而當老虎的兩個孩子朝著虎媽媽的屍體哀叫時,千滿德心軟了。他按住了久景還想要開槍的手,執意救下了兩隻小老虎,把它們放回了窩裡,並且時不時還會打一些野兔來餵養它們,幫助它們挨過了智異山難熬的冬天。
千滿德救下的這其中一隻小老虎,就是如今守著整個智異山的山君大虎。緊接著劇情就回到開頭我所說,在後來捕獵時千滿德與大虎再次相遇,但是卻不小心開槍打中了自己的妻子。當時無法填裝子彈的千滿德與大虎的距離不足十米,但是山君大虎卻看了他一會,就扭頭走開了。曾經千滿德殺死了大虎的母親,但是放過了大虎;如今千滿德的妻子因大虎而死,而大虎也放過了他。
而後來,在聽從日軍命令的久景的陷阱下,大虎的妻子母虎與兩個孩子相繼喪生,大虎悲痛不已。但是千滿德始終不肯對日軍透露這隻象徵著山神的大虎的行蹤,惱羞成怒的日本軍官調來正規軍開始對山上轟炸。
憤怒的大虎衝下山與日軍搏鬥,上演了一出猛虎下山手撕鬼子的激情大戲,但大虎再勇猛也始終不敵數量龐大的侵略者,大虎跑到山頂,與千滿德相遇,這兩個都失去了家庭的可憐者,在山頂選擇了自己的救贖方式。
02
《大虎》是一個具有豐厚的朝鮮文化與歷史隱喻的電影,日軍侵佔了我們的土地十三年,中國的鄰居朝鮮被日本霸佔了足足三十五年。當時朝鮮半島還沒分裂,整個半島朝鮮族只有一個敵人就是日本軍隊。
而電影中的山君大虎,則隱喻成決不投降誓死抵抗的朝鮮人民。在大虎與日本軍隊對戰時,大虎從山上奔跑下來短短一瞬間就撕碎了半個連隊的日本軍隊,導演把曾經的國讎家恨都融入到這個自己的家鄉自己的領地被日軍侵佔的大虎身上,借大虎來表達自己的民族情感。
影片中的發生地智異山在朝鮮半島更是神明一樣的存在。
智異山在古代新羅時期開始就與金剛山、漢拿山一起被稱為韓國的「三神山」。智異山的山體高大、山勢雄偉,是由女真長白山山脈的延伸形成的,是備受韓國人民崇敬的靈山。
智異山在朝鮮半島的地位相當於泰山在中國的地位。作為韓國最壯麗的山脈,而大虎被稱為智異山的山神,更能看出朝鮮人民對於這自然萬象的尊重。但是,在日軍侵略者到來的時候,在山上大肆轟炸抓捕山君大虎,朝鮮群眾也不敢提出異議,可見他們對於日軍侵略者的恐懼,只能寄希望於山君大虎身上。在大虎撲咬侵略者時,本就是來捕虎的久景看著這一切也念叨著:「咬吧山君,咬死這些侵略者。」
除了把大虎作為民族氣節的繼承體,千滿德和大虎的關係也暗喻著人與自然的關係。除了剛剛提到的人與虎相互放過之外,千滿德死活不說出山君大虎的下落,讓大虎能夠安心守著自己死去的小虎的遺體,而大虎也從被豺狼口中奪回了千滿德的兒子。晚上,大虎和千滿德都守著自己的孩子。他們都是智異山養育起來的生靈,但是因為自相殘殺導致兩敗俱傷,也批判了獵殺野生動物的卑鄙行徑。
影片中無不透露出對於日本侵略者的諷刺與憎恨。在久景尋找大虎的下落時,同伴問他「它可是山神啊,整座山都是它的家,我們到哪裡去找?」久景回答:「再厲害的主人都有自己的領地,不會去別的地盤瞎晃蕩,跟人可不一樣。」這句話也鮮明地諷刺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暴行。
影片劇情環環相扣,人與人之間的因果報應都通過各種隱喻的方式表現了出來。山君大虎和獵人千滿德之間千絲萬縷的情緒也讓很多觀眾為之動容。他們最終的自我救贖,不僅是守住了自己與智異山最後的尊嚴,更是守住了整個朝鮮民族的民族氣節,以及對於日軍毫無保留的蔑視。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