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取經路上,唐僧遇上了求歡的白鼠精,被擄入了陷空山無底洞。
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連接天地,陰陽分明,原文裡寫著:「頂摩碧漢,峰接青霄」、「向陽處,琪花瑤草馨香;背陰處,臘雪頑冰不化」。山名叫陷空,洞名叫無底,這妖精擒的唐僧,也不是圖他千年不死的唐僧肉,而是他的原陽,且還要去打得陰陽交媾之水,安排成親,欲匹配元陽,成太乙金仙。
天和地,陰和陽,有和無,這一故事裡到處是這種二元對立的元素,處處透著玄機。
不過,似乎孫悟空早已經看透玄機,一開始就如同演員一般配合演出了。
02
黑松林裡,白鼠精化成一個妙齡女子,被綁在樹上。唐僧一見,當然是救人了。但孫悟空第一勸,把唐僧勸住了。一路上,不同的妖精都上演過這樣的戲碼,作為主角之一的唐僧,背劇本也應該背滾瓜爛熟了,再傻白甜也該教會了。所以,唐僧說,罷罷罷,我們就走吧,不管了。
但孫悟空也知道,就這樣走了,故事就沒法展開了。當唐僧又要回來救人的時候,他也不再強對了。
一行人就來到一個很奇怪的寺院。這個寺院前半部分是廢墟,後半部分卻金碧輝煌。寺僧解釋說,山中多強盜,天黑了就會到寺院裡藏身,僧人們索性就把前面的爛房子給強盜們安歇,又化緣在後面重蓋了一所寺院。
這裡的強盜也是很文明的,後面新蓋的房子就不進來了嗎?但事情並非如此,僧人說了一句話,說:「清混各一,這是西方的事情。」唐僧一聽,就明白了,原文寫,三藏道:「原來如此。」
03
孫悟空和妖精在寺院裡交了第一次手,妖精使出她的拿手招數是,弄只繡花鞋變成幻象,自己的真身化陣清風擄走了唐僧。這一招也有很多妖怪使過,本也不稀奇,稀奇的是孫悟空見過這麼多妖怪使這一招,又是火眼金睛,怎麼識不了這一招呢?
原因只有兩種,一個是有心,一個是無意。後來,孫悟空化成桃子讓吃進了妖怪的肚子,逼著妖怪出了無底洞之後,又一場打鬥,妖怪還使的這一招,孫悟空竟然還是識不了,又讓妖怪把唐僧擄走了。如果說上一次孫悟空還是無意的話,那這一次,不說有心是說不過去了。
那孫悟空為什麼會有心?
八戒在陷空山向兩個女小妖打探消息的時候,孫悟空對八戒教導了一番,意味深長。
悟空說,你自幼在山中吃人,你知道有兩種木頭嗎?
八戒自然是不知。
悟空說,一樣是楊木,一樣是檀木。楊木性格甚軟,被匠人拿去,或雕聖像,或刻如來,所以受萬人禮拜,受了多少無量之福。檀木性格剛硬,油房裡取了去,做柞撒,用鐵箍箍頭,天天受鐵錘打。
雖然這是在教八戒要以禮樂為先,打探消息要禮貌待人,實際上,卻是孫悟空一路以來最透徹的領悟。
因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演出,永遠逃不出幕後大導演。在寺院裡唐僧生病,悟空說,那是因為金蟬子聽經時伸腿,不小心把一粒米掉了,有這三天之報。
04
當悟空在妖怪肚子裡的時候,還出來跟妖怪打,打著打著又讓妖怪把唐僧擄走了。八戒很有意見 ,本該「在他肚裡,輪起拳來,送他一個滿肚紅,扒天肚皮鑽出來,卻不了帳?」直埋怨,「卻與他爭戰,讓他這等猖狂」。
是孫悟空太自負了嗎?當然不是。
當他自己知道只是一個演員的時候,他就應該知道,配合演出才是他的職責。
唐僧要救妖怪,那就救吧。
妖怪要擄唐僧,那就擄吧。
因為最後的大導演還沒有叫停,那麼,這些事情都還不會結束。
悟空探得妖怪是託塔李天王的乾女兒,心裡想,嗯,可以見見導演組的人了,戲也演差不多了。於是,他上了天庭,一紙狀紙把李天王告了。為了讓戲更精彩點,悟空撒潑打滾,把李天王弄得服服貼貼的。其實,這時候,才有點他的本性。他被李天王綁起來要砍頭的時候,對太白金星說:「老孫的買賣,原是這等做,一定先輸後贏。」這才是他的自信和自負。到李天王認錯,他又一副得理不讓人的潑皮狀,說:「老官兒,不用解,我會滾法,一路滾就滾到了。」,這也才是他的猴頭本性。
不過這些只能是當點小花絮。那個不可一世的齊天大聖早就不見了,現在的孫悟空只是一個演員罷了。他不是打不了妖怪,也不是救不了師傅,但是他不能打,也不能救。
無底洞周圍三百餘裡,悟空最後甚至找不著唐僧的藏身地。但這一切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悟空看到供奉李天王的牌子後,「唏唏哈哈,笑聲不絕。」因為他把妖怪的背景弄清楚了,也就意味著演出要結束了。
05
在天兵天將圍剿之下,無底洞如同透明的白紙一般,剿滅妖怪不費吹灰之力。
所以,不要問無底洞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