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熱愛#生活#喜歡在家裡養殖觀賞魚的朋友來說,想要將魚養好則要先將魚缸中的水質養好,而一個好的水質除了過濾中的微生系統平衡之外,還要魚缸中的水質清澈才行,要不不僅平時不好欣賞魚而且時間長了對魚的健康也不利。通常的一個做法是想要魚缸裡的水質保持不濁就得適時換水,要是魚缸裡魚密度大溫度高的季節裡,一個星期都得換好幾次水才能保持水質正常,這對於一些工作繁忙的朋友來就可能會招架不住。那麼對於自己在家養魚的朋友來說,如何才能保持大魚缸長時間不用換水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魚缸中的水質為何會變濁或者說為什麼要換水?其實歸根到底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水中的有機質過多所引起的,如果不通過換水則這些有機質分解之後會給魚的健康帶來很多不利的因素,因此想要魚缸長時間不換水的朋友踏火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方來做起。
減少魚的密度:這個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魚缸裡的魚密度過大時魚所產生的排洩物就會多起來,而這些排洩物中則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是影響水質變差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想要水質好且長時間不換水則可適當減少魚缸裡的魚。
合理投餵量: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合理投餵之後減少魚吃不完的殘餌在水中分解,從而減少水中的有機質,一般的飼料都會含有比較高的蛋白,如果魚吃不完這些飼料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從而影響到水質。
平時維護好過濾系統:這個是最有效的方法,魚缸裡的過濾效果不好你再怎麼去處理,魚缸裡的水質也很難好起來。因此想讓水質好起來從而少換水的話則首先就得從過濾來入手。可以通過增加過濾的濾材、過濾方式、定時添加益菌等方法來促進過濾的過濾效果從而起減少換水的次數。另外一點就是要經常去清洗過濾中的過濾棉(過濾後半段的細菌屋之類的濾村可以不用經常清洗),同時要看一下過濾材料的擺放是否合理,正常情況下是過濾的前半段用過濾棉之類的物理過濾材料後面才用細菌屋、火山石之類的生化過濾材料為好。
種植植物:利用植物可以吸收水體中氮元素的原理,可以在過濾或魚缸中種植一些水草、或是別的植物都行,讓其來吸收水中過多的有機質而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這樣也可以減少換水的次數。
增加氧氣:這一點看似與換水沒有多大關係但卻關係很密切,當魚缸中的水體缺氧特別是過濾中的氧氣不足時,首先是有機質是在無氧分解這時會生產大量對魚有害的物質,同時當過濾中的氧氣不足時,過濾中的一些益生菌繁殖會受阻從而導致益生菌總的數量減少,這樣整個微生系統對水體中的有機質分解速度會下降導致水中有機質過多而影響到整個魚缸中的水質。例如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在用的反氣舉就是通過增加過濾中的氧氣來大量培養硝化菌之類的益生菌,從而起到增強過濾淨化水質的作用。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僅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