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大氣網訊:導讀:2020年繼續加強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鼓勵脫硫脫硝先進技術。2020年鋼鐵行業仍是脫硫脫硝治理的重點,重點採用半乾法與幹法脫硫和SCR 脫硝。2020年玻璃行業也具有較大體量的脫硫脫硝業務,普遍採用SCR技術。2020年脫硫脫硝相關項目情況,主要是分布在河北、山東和河南等地區。
2020年脫硫脫硝領域主要政策:繼續加強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鼓勵脫硫脫硝先進技術裝備研發
(一)生態環境部辦公廳2020年10月30日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
有序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各地要按照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增強服務意識,協調組織相關資源,幫助鋼鐵企業因廠制宜選擇成熟適用的環保改造技術路線,為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尤其是清潔運輸等提供有利條件。2020年12月底前,力爭完成2億噸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河北省完成1.1億噸、天津市完成1200萬噸、山東省完成4000萬噸、河南省完成1300萬噸、山西省完成2000萬噸、陝西省完成600萬噸,各省(市)至少樹立1-2家鋼鐵超低排放改造示範企業,發揮區域內引領帶動作用。首鋼、河鋼、太鋼、德龍、建龍、山鋼等大型鋼鐵企業集團要發揮表率作用,位於區域內的集團鋼鐵企業力爭2021年3月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深入開展鍋爐、爐窯綜合整治。依法依規加大燃煤鍋爐(含茶水爐、經營性爐灶、儲糧烘乾設備等燃煤設施)淘汰整治力度。2020年12月底前,每小時35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基本淘汰,每小時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燃氣鍋爐基本完成低氮改造;在保證電力、熱力供應前提下,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半徑15公裡範圍內的燃煤鍋爐和落後燃煤小熱電完成關停整合。
(二)2020年7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科技部辦公廳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0年版)》推薦工作的通知。
推薦範圍包括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土壤汙染修復、固體廢物處理、噪聲與振動控制、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環境汙染防治專用材料和藥劑、環境汙染應急處理、環境汙染防治設備專用零部件等9個重點領域。鼓勵推薦脫硫、脫硝、細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處理及多種汙染物協同控制技術裝備,高鹽工業廢水、電鍍廢水、垃圾滲濾液等水處理技術裝備,汙泥高效脫水及處理、土壤重金屬汙染治理、農村水汙染和垃圾處理、醫療廢物處理等技術裝備。
2020年脫硫脫硝行業發展概述:非電行業仍是大氣治理的重點
相對於電力,非電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更複雜。這表現在:①非電行業排放源眾多,包括鋼鐵、水泥、焦化、有色、玻璃等眾多工業行業;②各個工業行業的工藝過程不同,排放的汙染物種類、濃度差異較大,不同煙氣的溫度、溼度、流量、流速等參數波動較大;③技術支撐不足。非電涉及的每個工業行業都有各自的特點,從技術適應性看,一種技術或一套技術要滿足不同汙染源排放特徵,實現超低排放難度可想而知。
2020年鋼鐵行業仍是脫硫脫硝治理的重點,重點採用半乾法與幹法脫硫和SCR 脫硝。2019 年鋼鐵超低排放改造項目中半乾法與幹法脫硫佔比約為77.8%、SCR 脫硝佔比約為73%,這兩種路線已成為鋼鐵工業主流的脫硫脫硝改造技術路線。
2020年玻璃行業也具有較大體量的脫硫脫硝業務,普遍採用SCR技術。中國是玻璃生產大國,玻璃工業NOx排放量約14萬t/a。玻璃行業煙氣特點如下:①NOx含量高(通常在2000mg/m3以上)。②煙道出口溫度高(450~550℃)。③煙氣波動大,玻璃爐窯換火操作,爐內溫度先迅速降低再迅速升高,煙氣量和煙氣組分波動較大。④煙氣成分複雜,含有多種酸性氣體(HCl和HF等);鹼金屬(Na鹽和K鹽等)和鹼土金屬(Ca鹽等)含量高,並有一定黏附性和腐蝕性;燃料對煙氣汙染物影響明顯)。玻璃熔窯煙氣脫硝普遍採用SCR技術。
2020年脫硫脫硝相關項目情況:主要是分布在河北、山東和河南等地區
根據中項網大數據顯示,2020年脫硫脫硝申報項目共計870個,佔比最大的為華東地區,有266個項目,其次是華北地區有219個項目,再次是華東地區,有124個項目。
圖1:2020年中國脫硫脫硝項目區域分布
從省份分布角度,脫硫脫硝項目數量最多的是河北省,有113個項目,佔到全國的13%;山東省有83個項目,佔到全國的9.5%,其他排名較為靠前的省份還有河南、江蘇、內蒙古、安徽、山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和雲南等。
圖2:2020年脫硫脫硝項目重點分布省份
截止到2020年12月24日,已經上報了54個2021年擬建設脫硫脫硝項目,其中包括32個新建項目和20個改造項目。
表1:2021年脫硫脫硝重點建設項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