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前言論!
今天聊的話題有那麼一點沉重,那就是死亡。
儘管話題沉重,但這是每個自然人都要面對的事情。
地球上每小時都有近7000人死亡,對於我們來講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並且絕大多數人對於這種經歷都是一無所知的,幾乎可以說沒有人知道死後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但是卻有極少數的一批人自稱可以在陰陽兩地之間穿梭。
這其中就有一位奇人,他是被視為與牛頓同級的天才科學家,他從50歲開始潛心硏究超自然現象,並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成冊,其中《靈界記聞》這本書至今還珍藏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更讓人驚訝的是,他竟然準確的預言到了自己的死亡日期,1772年3月29日,他就是伊曼紐.斯維登堡,。
伊曼紐.斯維登堡
在超自然領域裡他得出了三個觀點:
第一、在我們身邊存在著另一個世界,自打地球上有人以來,就沒有人真正的死亡過,而是都去往了另一個世界當中。
第二、人有雙重體,也就是肉體和靈體。
第三、人死去之後會靈魂出竅。
這是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法則,這三個觀點看似給了怕死的人心緒安慰,可是卻遭到了無神論者的強烈反對。
死亡從醫學角度來看,並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一個逐步發生的過程,在正常死亡情況下,人要經歷以下兩個階段:
首先,是臨床死亡,這是人體的心跳、呼吸、脈搏和體內循環會逐漸停滯,但體內的細胞在接下來的4~6分鐘之內仍然活著。
接著是生物學死亡的到來,在這個階段細胞會紛紛死亡,一旦細胞停止了運動,生命也就到了終點,這就是死亡的定義。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姑息治療專家詹姆斯.海倫貝克認為,死亡的過程對於我們人類來講絕對是一種非凡的體驗。
在生命走到盡頭前的一段時間裡,醫學稱為主動死亡階段,而在這一階段,人將快速失去原本的自然欲望,首先不再感到飢餓、口渴,接著會失去語言的能力,甚至視覺、聽覺、觸覺都完全喪失,但是人體的意識還在,大腦會感到極度疲勞,甚至心情會極度低落、焦慮,這時,死神正在慢慢逼近,隨後會出現大小便失禁以及反胃的現象,因大腦為了延續生命會犧牲一些沒有那麼重要的功能,而此時就連皮膚也會出現死亡的徵兆,它會變得冰冷,形成一種淺灰色,甚至可能會提前出現屍斑。
很快人體變得十分虛弱,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會在喉嚨後部發出刺耳的聲音,醫生把它稱為死亡喉音,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當身體最終死亡的時候,大腦的部分功能也會逐漸消失,身體在不受大腦的控制下,可能會出現很多奇怪的生理反應,比如排尿、排便、甚至是遺精,與此同時,人體需要把所有的氧氣排出體外,這會導致眼睛瞳孔放大、渾濁不清。
以上就是關於死亡的一些正常描述。
大多數人在瀕臨死亡的時候,會出現幻覺,有些自稱在鬼門關前走過一圈的人說,感覺自己身體變得很輕,就像是一縷青煙,然後漂浮起來,也有人說自己死亡後會先穿越過一個黑暗的隧道,然後會進入一片光明的地方,還有人聲稱可以看見已故的親人等等,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目前科學家們認為靈魂出竅這和大腦顳頂葉區域受損有關,當該區域因為供氧不足受到幹擾時,有可能就會觸發體外脫離的體驗。
還有一些理論說如果眼前看到一束白光是由於視覺神經此刻陷入極度興奮的狀態,並且被大量的二氧化碳所衝刺,導致眼睛對光線特別的敏感所形成的。
而瀕死經歷出現的那種極度安靜和安詳,其實和身體瞬間釋放出大量的內啡肽物質有關,科學家們還發現,如果大腦的血液供給出現問題,人的意識就會發生混亂,導致REM睡眠與清醒意識突然混合,而REM睡眠就是快速眼動睡眠,是睡眠時的做夢階段,換種說法就是瀕死體驗的感受,可能有點像做夢,而且是非常真實的那種。
有調查顯示,臨終病人做夢要比普通人多得多,88%接受調查的病人表示,他們經歷了比正常情況下更真實的夢境,大多數人會夢見自己與早已去世的親人團聚,或者是外出旅行,也有人夢見自己人生中一些特別有意義的時刻在眼前一幕幕回放。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幻覺和夢境會讓我們安心,大腦這麼做其實是在幫助我們克服恐懼,讓我們在面臨死亡的脆弱時刻得到慰藉。
但無論怎麼說,科學研究的僅僅只是人的瀕死體驗,而這種體驗不管離死亡有多近,它畢竟不是死亡本身,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死亡是痛苦的,不是因為這個過程痛苦,而是死亡終止了很多原有的計劃,剝奪了生活中原本的美好,讓人們的希望落空,這才是痛苦的根源。
而那些所謂的人在死亡之後會看見已故的親人,也不過是心裡的一種自我安慰罷了。
分享讓閱讀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