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藍色「心臟」 疏通資源「血脈」——寫在第51個世界地球日之際

2021-01-08 環球網

【來源:新華網】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今天,佔地球面積71%的地球「心臟」海洋怎樣了?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垃圾分類如何更好疏通資源「血脈」?珍愛地球,我們應堅持低碳生活,把環保行動融入日常,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多貢獻一份力量。

「微」塑料成海洋「殺手」

除了氣候變暖和過度捕撈等,作為地球「心臟」的海洋,還面臨著「隱形殺手」的威脅:微塑料。

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超過3億噸,其中約有200萬至800萬噸塑料會進入海洋。那些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就是微塑料,它們的化學性質較為穩定,難以降解,可以在海裡存在數百甚至數千年。微塑料會對海洋生物帶來負面影響。受微塑料汙染的海洋生物還會出現在人類餐桌上,最終可能威脅人類健康。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承君介紹,他們在南沙海域進行的微塑料調查中,22種珊瑚中全部檢測出微塑料,29種魚的樣品中,80%的魚類樣品中含有微塑料。微塑料除了本身會對海洋生物產生危害外,還會附載一些汙染物,如重金屬和有機汙染物等。

近年來,我國持續開展微塑料調查與研究。在「向陽紅01」船全球航次中,科考隊員獲得了近千份海水濾膜樣品。初步數據分析發現,微塑料在全球各大洋廣泛存在,特別是在一些洋流匯集區豐度更高,並且在南極地區的海水中也有微塑料存在。

專家表示,微塑料是完全人為的陸源汙染物,應警惕微塑料對全球海洋生態和人類健康威脅持續升級,嚴格禁止向海洋直接排放廢棄物,強化廢水處理,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製品,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和回收,並加大科研投入,增強對全球海洋微塑料汙染的認識。

垃圾分出「新資源」

2019年7月1日,上海開始正式推行垃圾分類。這件身邊小事推行不易。為督促居民分類,上海幾乎每個小區都組織志願者,定時定點守在投放點邊上檢查分類質量,指出不當之處。

定時定點,意味著很多居民扔垃圾要繞遠路,志願者要冒著夏日酷暑和冬日寒風守在垃圾桶邊。為了這件小事,大家勁兒往一處使。

堅持了這麼久,上海交出了什麼樣的成績單? 2019年底,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達到4049噸,較2018年底增長431.8%;溼垃圾日均分出量7453噸,較2018年底增長88.8%;幹垃圾日均處置量17731噸,較2018年底下降17.5%。根據上海最新的發布數據,2020年底,上海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的日均回收量將分別達到6000噸以上、9000噸左右、16800噸以下。

垃圾分類,到底帶來哪些改變?過去被我們一直忽視的垃圾變廢為寶了。

在上海田強環保的中轉基地,一垛垛的快遞塑料包裝袋,看起來頗為壯觀。這種最外層包裝袋,過去只能被拿去焚燒。現在由於分類做得好,省去挑選和處理費用,有了利用價值。據負責人介紹,這些塑料經過造粒,售價可達5000元/噸,用來製造城市管網。

環保教育當融入日常

戴上VR昆蟲頭盔,以昆蟲視角看世界;點擊屏幕上遊動的小魚,聽聽它們的故事;按動牆上的按鈕,了解海平面升高的危害……江蘇省揚州市環保教育基地免費對外開放一年多來,新穎的互動體驗式展示讓市民、遊客特別是青少年有了一個寓教於樂的好去處。

據介紹,揚州環保教育基地按照「一季一主題、一月一系列」原則,通過策劃系列主題活動,著力打造集科技性、文化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教育性於一體的環保宣教陣地及學生教育和實踐基地。

其中,環保教育主題館為互動體驗式展示,可讓遊客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環保知識。同時,當地政府將環保教育向環保企業和單位拓展,讓公眾近距離接觸生態環境工作,增加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實現良性互動。

「最吸引我的環節是參觀企業,帶領孩子探索垃圾去哪兒的秘密……」家長王女士表示,通過參觀企業,深入環保園區,親身體驗變廢為寶全過程,既增進公眾對環保事業的了解和認識,又能爭取廣大群眾對環保園區發展的支持和認可。

揚州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表示,環保不僅是一個主張,也是一種教養、一種看待世界的大格局。地球日每年只有一個,但環保教育卻應該融入孩子的日常教育中,以小手牽大手,帶動全社會生態文明水平提升。

相關焦點

  • 慶祝第51個地球日,地球饋贈給人類的精美寶石資源
    今年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保護世界環境而設立的節日,目的是提高民眾保護地球環境愛護共同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大自然生養了萬物,包括各類植物、動物、礦物,也包括我們人類,和那些晶瑩剔透的寶石,寶石是大自然對我們的饋贈,是地球的奇蹟,是天地之精華,今天就請各位親們跟著大叔去欣賞一下地球母親饋贈給我們的精美礦石禮物:鑽石:礦物名稱為金剛石,呈八面體、四方體、菱形十二面體,是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礦物,主要產出在金伯利巖和鉀鎂煌斑巖中,是當今世界
  • 我為大自然代言 第51個世界地球日 青島在行動
    青島新聞網4月22日訊(記者 朱穎)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今天上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機關相關處室和局直有關單位,在疫情防控期間,有組織、有秩序在局機關大廳開展宣傳諮詢活動,製作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材料2000餘份,宣傳地球科普知識、提升對地球的認知程度,進一步增強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建設生態文明、共建美麗中國的意識。在市局統一要求下,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勘察測繪院、高新區分局以電子屏或電視形式滾動播放地球日宣傳主題。
  • 珍惜自然資源 呵護美麗國土!河北舉辦第49個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
    4月22日,以「珍惜自然資源 呵護美麗國土——講好我們的地球故事」為主題的第49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河北地質職工大學舉辦。本次活動由河北省地礦局主辦,河北省地礦局宣傳信息中心和河北省地質博物館協辦。
  • 世界地球日,與NASA一起探索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2020年NASA世界地球日50周年海報——「地球的心跳」:在世界地球日的50周年之際,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的海報利用真實的科學數據,以驚人的方式展示了我們星球的互聯繫統,以及它們如何連成了地球跳動的心臟。
  • 今天4月22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你準備做什麼?
    說實話我一開始是不知道這個日子的,還是國家自然廳群發簡訊我才知道,今天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曾幾何時,我小的時候也寫過『地球,我的母親』這種類似的作文,可是如今我有點覺悟了,地球可能是母親,但不一定是我的母親,就算是我的母親,我做的那些種種令她失望的事,她還會認我嗎?
  • 第51個世界地球日:保護地球母親 我們該如何做?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4-22 16:37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董奧 呂靖怡)今天(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愛護地球,就是愛護我們的生存家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為保護地球獻一份力呢?
  • 【文明實踐在行動】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愛護地球!
    【文明實踐在行動】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愛護地球!,藍色的大海,綠色的森林,白色的雲朵……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賽罕區各小學和幼兒園開展了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綠色環保實踐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相關知識,幫助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善待地球。
  • 第51屆世界地球日公益活動在黑石礁公園舉辦
    4 月 22 日下午,以 " 打造綠色健康建築,共建美麗智慧大連 " 為主題,第 51 屆世界地球日公益活動在大連黑石礁公園舉辦,旨在宣傳綠色公益,推動綠色校園、綠色社區建設,廣泛傳播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共有 200 餘人參加了此次公益活動。
  • 寫在世界地球日:愛她請別傷害她,愛她等於愛自己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它就像我們人類的另一個母親,無私奉獻著自己的一切,為我們提供著最好的供養,不求回報。不可否認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日子是過得越來越好。然而,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高度提純的化學製劑,如殺蟲劑、油漆、洗滌劑等對自然環境構成了重大威脅;大規模的能源消耗改變了大氣的構成,進而改變了地球氣候;衛生條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劇增加,人類活動大量破壞了地球的森林和溼地資源。
  • 蘇州工行精準服務供應鏈融資 疏通企業「血脈」
    5月18日,蘇州產業鏈全球合作雲對接活動順利舉行,蘇州採取產業鏈線上對接和線下對接相結合、同步進行的新形式,開啟了快速打造蘇州現代產業體系的新時代。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態勢下,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項目投資等,加快國際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建設和穩定,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 【地評線】荔枝網評:守護地球,呵護人類共同的藍色家園
    習近平就守護地球提出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構築尊重自然的生態系統三點主張,強調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   呵護好地球這一全人類共同的家園,中國既是積極倡導者,又是忠實實踐者。
  • 【世界地球日】今天,請為地球母親轉發!
    【世界地球日】今天,請為地球母親轉發!今天,世界地球日也如期而至圖源:@世界地球日4.22 世界地球日br/>世界地球日起源於二十世紀70年代一場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草根活動,隨著活動規模的擴大,逐漸成為了全球性的活動。
  • 世界地球日是幾月幾日 今年是第幾個世界地球日 宣傳主題是什麼
    地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家園。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
  • 第51個世界地球日,告訴你保護森林究竟有多重要!
    世界地球日時間是每年的4月22日,是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從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生態環境。面對日益惡化的地球生態環境,每個人都有義務行動起來,用行動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 地球日|關愛地球 攜手同行
    世界地球日簡介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起源於美國,1970年,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發起,呼籲創造一個清潔、簡單、和平的生活環境。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世界各地舉行形式多樣的環保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肯定。
  • 【評論】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寫在世界糧食日之際
    【評論】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寫在世界糧食日之際 2020-10-22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地球日?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地球日?  答:2020年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紀念第51個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從4月20日起開展為期一周的線上宣傳教育活動。
  • 濟南:慶祝第51個世界地球日,重塑泉城山色寫意「一城風骨」
    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期間,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圍繞耕地保護、山體修復治理、綠色礦山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用地企業誠信法治建設等方面工作推出五個科普專題,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和自然資源市情,引導社會公眾建立正確的自然資源觀,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
  • 世界心臟日:呵護生命 「用心愛心」
    每年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今年世界心臟日的活動主題為「用心愛心」。那麼,應該如何關愛保護我們的心臟?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病主任醫師劉先霞和大家聊一聊心臟的保健問題。  什麼是心臟  心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其作用主要是維持全身血液循環、保證人體所有重要器官的氧氣輸送、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 第51個梅森素數被成功發現
    原標題:第51個梅森素數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位名叫派屈克·羅什的美國人最近利用「網際網路梅森素數大搜索(GIMPS)」項目,成功發現第51個梅森素數2^82589933-1(即2的82589933次方減1);該素數有24862048位,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