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 「小湯」 和 「巴斯蒂安」
對比文發出之後
小編發現在留言中,有一批粉絲表示
也想了解一下「菲伯爾」 教材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做一個
3套教材對比
▼Part 1
三大教材概覽
01 《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
《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是引進自美國的鋼琴啟蒙教程。在1995年就引入了中國市場,90年代至今國內一直在使用的一本經典鋼琴啟蒙教程
02 《巴斯蒂安鋼琴教程》
《巴斯蒂安鋼琴教程》是2006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詹姆斯·巴斯蒂安。是特別為初學鋼琴的學生,能夠正確學習鋼琴演奏基礎而設計的一套有趣的、內容全面的鋼琴教材。
03 《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
《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是美國鋼琴演奏家、兒童心理學家蘭德菲伯爾博士夫婦以及菲伯爾鋼琴研究院經過多年潛心研究,推出了一套鋼琴啟蒙教材《Piano Adventures》,在美國同類圖書銷量位居榜首。
他們結合中國鋼琴教育的情況,為中國琴童引進了這套《鋼琴之旅——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於2012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引進版每級分為兩冊,分別是《課程和樂理》和《技巧和演奏》。
優缺點對比
01 《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
優點
a.邏輯清晰、目標明確
「小湯」專注於鋼琴的啟蒙學習,教學的重點比較明確,每一個知識點的安排也比較清晰,其次,知識點之間相互的邏輯關係也很合理。「小湯」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它的課程設置比較單一,循序漸進的讓學生學習從彈單音,到音程再到和弦的彈奏方法。
b.從白鍵開始啟蒙
「小湯」從白鍵開始學起,從中央c開始,讓孩子逐個認識白鍵的音符。「小湯」的啟蒙比較直接,首先先從認識五線譜開始,然後從中央c開始將五線譜上的音與鋼琴的鍵盤對應起來。
缺點a.對於音樂綜合素質關注較少
從音樂的整體素質培養方面,「小湯」是有一些欠缺的,像視奏這樣的訓練在小湯中是沒有的。從教學的實踐上來說,也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音樂的學習其實並不僅僅只是一個手指和音符的訓練,特別是到了後期,所以在一開始,關於培養孩子的綜合音樂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小湯」在樂理以及視奏上的訓練就顯然不太夠,建議搭配其他教材補充學習。
b.鞏固訓練不夠
「小湯」的整個教學思維與邏輯是非常清晰的,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嚴密的教學框架,跟著「小湯」這本教材基本上能夠涵蓋音樂學習中的重要知識點。
但是,問題是知識點在上課之後需要大量的練習去鞏固,在這一點上,小湯的曲目量顯然是不足的,因此,它在課後的鞏固練習上不充足,建議大家可以配合其他的一些教材一併使用。
02 《巴斯蒂安鋼琴教程》
優點
a. 注重音樂的整體性培養
「巴斯蒂安」除了鋼琴演奏方面,還需要小朋友掌握全面的音樂素質與音樂能力,甚至作曲的能力。巴斯蒂安,大家應該都知道,它是直接與英皇考級接軌的一套鋼琴教材。其中除了第一冊,其他每一冊都包含5本教材,包括基礎、技巧、演奏、樂理、視奏。由於這5冊分別對應英皇考級的模塊,所以,它被認為是想要參加英皇考級的必修教材。
b. 採用漸進式多鍵盤複合學習方法
「巴斯蒂安」從手感和整體的鍵盤入手。先不引入音符,通過手指編號,練習手感,然後再開始慢慢熟悉音符和鍵盤,採用漸進式多鍵盤複合的學習法。 漸進式多鍵盤複合的學習法,就是巴斯蒂安這本教材需要孩子通過記住每個鍵的位置。
比如do是兩個黑鍵一組的左邊的白鍵,re是兩個黑鍵一組的中間一個白鍵,通過這種方式,先讓學生熟悉鋼琴上各個不同音區的7個白鍵,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對鋼琴鍵盤有整體的概念。
c. 曲目量大,夯實基礎
巴斯蒂安這套教材的曲目非常的多樣,從啟蒙開始,它的曲子的數量就比「小湯」多得多,不光是基礎練習,技巧練習和視奏練習也有大量的曲目。它以基礎教材為主線,貫穿技術、視奏、樂理、演奏其他4本輔助教材。 每一課最重要的知識點會在基礎這一本教材上重點學習,然後技術則是幫助學生鞏固基礎中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手指訓練。
缺點
a. 內容過多,學習起來耗時耗力
由於「巴斯蒂安」是一套較為複雜,內容豐富的教材,對於不想在鋼琴上耗費太多精力的琴童可能會不適用。
「巴斯蒂安」這套教材可以說是複合式教學,希望孩子全面掌握音樂的各個要素,讓孩子在鋼琴學習中充分認識音樂的各個方面。但是,對於那些學習壓力比較大、沒有特別多的餘力去學習鋼琴的孩子來說,這套教材的內容有些過於複雜,學起來比較吃力。
b.對於教師水平要求高
這套教材的問題可能是內容太多,掌握它需要系統的研究教學方法,導致「巴斯蒂安」在教學上比較難,比如在樂理的安排上,「巴斯蒂安」在後期的難度是比較大的,要求教師自身具備一個良好的系統的樂理知識體系。因此,想要全面掌握「巴斯蒂安」教材的教學,對於鋼琴老師的自身的教學要求是非常高的。
國內普通的鋼琴老師,對於這套教材其實並不是很熟悉,因為它是從近幾年才開始使用的,對於熟悉「小湯」教學的鋼琴老師,想要很好的掌握並且傳授正確的教學內容給孩子,是有一些難度的。
03 《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
優點
a.教學內容循序漸進、符合幼兒認知規律
首先,在入門方式上,《菲伯爾教程》的教學設計可謂獨具匠心,較以往教材更為感性和直觀。以往大多數的教材都是在幼兒音樂知識為零的基礎上同步進行五線譜、音高、節奏以及彈奏要領等多維度的教學,這未免讓幼兒剛剛接觸音樂便感到很困難。
而《菲伯爾教程》則根據幼兒的認知能力以及心理特徵做出了較大突破。例如《小公雞啄米》《小母雞啄米》《兩隻螞蟻》《兩隻小燕子》等曲目完全拋開線譜與節奏,讓幼兒直接找到手指對應的鍵盤彈奏不同音高,並附上極其形象的標題、歌詞以及插圖,讓幼兒細緻地體會自己彈出的音符以及彈奏要領。這樣獨特的入門方式'大大解決了幼兒學習鋼琴入門的困難,也更能夠引發幼兒繼續學習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幼兒最大程度地收穫學習的滿足感及成就感。菲伯爾夫婦憑藉對幼兒心理生理特徵及發展規律的洞察力,悉心安排教學內容的進度,在對音樂知識的全面積累和音樂能力全方位提高的同時,增強學習興趣。
《菲伯爾教程》中曲目段落的選編以「孩子是否喜歡彈奏為標準」,從而提升幼兒鋼琴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我們常常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複雜枯燥的訓練是直接導致練習熱情削減的重要原因。《菲伯爾教程》儘可能將演奏技巧分解得簡單、具體,並且創造生動的情景引導孩子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主動地表達情感,表現音樂。
比如 在手腕放鬆的預備練習中,讓幼兒想像「像是要甩開指尖上的小水滴一樣」;在斷奏練習中,模仿「小雞啄米」的感覺;又如第2 級《小野馬》的彈奏提示中問到:「跳音的地方像不像嗒嗒的馬蹄聲?連奏的地方像不像馬兒在翻越一座座山丘?樂曲的結尾像不像馬兒消失在夜色之中?」
同時配上小野馬的彩色插圖以及十分應景的歌詞,多方位充分激起幼兒的音樂想像力和表達能力,這讓原本枯燥的連奏、跳音等技巧訓練變得生動有趣。
b. 培養興趣、追求快樂與自信
「快樂學琴」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仍然有大量的孩子在學習鋼琴不久、尚未領略到成功的喜悅就中途放棄。菲伯爾認為其原因是沒有使用適當的教材,而他們推出的教材所倡導的理念就是讓教師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找到學琴的樂趣與自信。
《菲伯爾教程》的教學內容編排突破曲目局限,選擇孩子喜歡彈奏,願意學習的音樂,以激發孩子發自內心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從而培養幼兒學習鋼琴的興趣。教材完全是從音樂本身以及幼兒心理出發!通過推敲鋼琴上的各種發聲方式。
比如不同音區的音響效果,踏板效果,營造非常豐富的聽覺感受,和對於音樂的想像。它首先讓孩子對音樂感興趣,有了主動去探索音樂的動力,然後,帶著興趣慢慢學習到鋼琴的一些具體的技術。
c.統一「音樂性」與」技術性「
關於音樂表演者的音樂性和技術性的問題已是老生常談,我們常常說技術是手段,音樂才是真正的目的,技術為音樂服務……但是,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想要做到二者真正的融合卻非常困難。
很多程度比較高的學生,他們的演奏快速、清晰、響亮,但音樂的表現卻十分匱乏,聽者感受不到音樂行進的方向、音樂的層次、樂句的呼吸和對聲音的控制。也有很多老師和父母覺得孩子年齡小,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自然而然具有音樂表達能力,殊不知「音樂性」應該在學習演奏的初始就貫穿其中。
菲伯爾強調在鋼琴演奏技巧訓練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注重音樂性遠遠超過單一的演奏技巧。作為鋼琴教育工作者,教學目的絕不僅是培養孩子高超的演奏技巧,而應該是提升綜合音樂感,包括對音樂作品的風格、內容、和聲、曲式等方面的感受及分析能力,但如今的啟蒙教學往往很難達到這樣的藝術性標準。
《菲伯爾教程》將演奏技巧循序漸進地引入鋼琴教學,同時進行視奏、聽力、樂理的練習,並在鋼琴教學的初始尤為注重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追求美好的聲音,幫助學生形成敏銳的音樂聽覺。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極其重視引導學生思考和感受音樂中蘊含的形象和內涵,真正做到技術性與音樂性巧妙結合。
缺點
a.對學生要求高
《菲伯爾教材》由於是一套比較新的教材,在求得影響的豐富,趣味性的同時,也加大的孩子學習的難度。比如在第一冊就要求學生演奏一些譜面上沒有標出的音符,高八度的音或者低八度的音,連續的演奏一些模進式的音型等等,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難度可能偏大。
b.對於教師水平要求高
同樣是新引入的教材,「菲伯爾」比巴斯蒂安的引進要晚得多,因此許多鋼琴老師現在還不知道如何正確的使用這套教材。對於教材的運用和老師的教學水平來說,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適應期。
結束語
看完了以上三種教材的大致優缺點的介紹,大家心裡對這三套啟蒙教材應該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其實,每一套教材都有他們各自的各色,老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來進行選擇哦!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的鋼琴學習有幫助!
以上課程均在閃現教育平臺上線
學習網址:https://pc.shanxian.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