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起堅固的戰「疫」防線
——蘭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綜述
1月26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發熱門診醫護人員在採集患者樣本。新華社照片
2020年,註定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神州大地,疫病可憎可怖,團聚、相逢成了最具風險的事,嚴酷的現實擺在面前。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彼時,戰鬥在抗「疫」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就是英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即是責任。疫情發生後,疾控部門嚴格落實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密切了解動態,提前做好人員、物資準備,全力以赴開展疫情監測、生物樣品檢測、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甘肅省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就在這裡被檢出。
他們堅守崗位,奔走在路上,藍盾鐵軍——衛生監督員穿梭於醫療機構和公共場所,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踐行衛生監督員的使命,以無私無畏的決心和勇氣誓做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忠誠健康衛士。
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甘肅省派出多支醫療隊援助武漢抗擊疫情,共克時艱。蘭州市先後派出選派6批51名醫護人員和1批2名疾控檢驗檢疫人員隨隊出徵。他們中,有重症、呼吸等專業的精兵強將,也有「90後」「95後」的青年醫護;他們中,有年幼孩童的母親,也有古稀老人的兒女。但此時,他們只有一個名字——白衣戰士,他們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義無反顧、白衣執甲、逆向而行,為人民群眾構築起生命防線。
築牢防線 嚴防死守 嚴格管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的決策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截至9月7日,我市已連續160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為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持續向好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嚴防疫情擴散蔓延,市衛健委堅持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上出實招。一是盯死看牢,強化來蘭返蘭人員摸排。二是規範措施,嚴格防範聚集性病例發生。三是強化檢測,嚴格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疫情發生後,市疾控中心嚴格落實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密切了解動態,提前做好人員、物資準備,全力以赴開展疫情監測、生物樣品檢測、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
檢驗組工作人員全天24小時無休三班倒,本著對每一份樣本負責的態度,用專業的檢驗水準,日以繼夜地奮戰在疫情檢驗一線,他們承擔著全市疑似病例樣本的檢驗工作以及各區縣樣本的復檢工作,我省首例病例,就是在這裡被檢出。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蘭州市衛生監督所全員行動,齊心協力,分兵出擊,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醫療衛生監督組不畏懼,不退縮,一對一包點負責,點對點蹲守指導,深入疫情防治重點醫療機構,深入發熱門診等風險環節,精準化實施監督檢查,督促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度,規範設置發熱門診,認真做好疫情報告、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廢物廢水處置等傳染病防控措施,共築院內交叉感染封鎖線。
環境衛生監督組全線出擊,迎烈風、冒嚴寒,走進公共車站售票窗口,走進商場超市、住宿賓館等重點公共場所單位,全方位實施監督檢查。
消毒衛生監督組走街串巷,深入各大藥店櫃檯,對產品,看標識,逐項核對消毒產品信息,逐件核查衛生安全評價報告,著力把好疫情防控消毒產品質量安全關。
環蘭卡口疫情監測組由23名黨員幹部職工主動請戰組成,從1月28日開始,在蘭州天水路北口高速公路入城卡口留觀點,24小時輪班值守,逐一對過往車輛及人員實施疫情監測排查,嚴防疫情輸入性擴散。
主動及時 精準施策 科學救治
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和疑似病例,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蘭州一以貫之。
2月9日,新冠肺炎患者陳先生治癒出院了。「被確診後我並不感到恐懼,因為我年輕,平時身體也很好,肯定能撐過去。而且,醫護人員對我盡心盡力、無微不至,我還有強大的親友團,關心我、鼓勵我。」陳先生聲音洪亮。
我市堅持「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組建由重症、呼吸、感染等專業專家組成的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各收治醫院也抽調骨幹力量組建院內醫療專家救治小組及搶救治療組,實行「一患一方案、一患一團隊」,採取輪班制和24小時值守,對確診病例患者全部轉診市級定點醫院集中救治,對疑似病例患者全部派遣市級專家深入到臨床一線全過程指導救治,最大程度提高患者治癒率。同時,充分發揮中西醫協同機制,制定《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中醫藥預防指南(試行)》,組建市級中醫藥防治專家組和市級中醫專家後備團隊,及早介入,全程參與診斷和救治工作,對所有確診病例實施中醫藥診治,對特定人群提供中醫藥預防。
陳先生的治癒,背後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2月3日19時,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蘭州市肺科醫院副院長王建雲副院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蘭州市一院重症科主任王延震,以及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蘭州市二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萬紅,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呼吸科主任醫師賀思雲,接到蘭州市衛健委的任務,趕到皋蘭縣醫院為陳先生會診,原因是他雖然病情好轉,但複查胸部CT顯示「雙肺磨玻璃陰影呈進行性擴大」,肺部影像提示病情加重了……最終,專家組結合症狀,經過共同討論後制定了治療方案。陳先生過了這道關。
醫院就是前線 病房就是戰場
我市牢固樹立「寧可必而無用、不可用而無必」的思想,全面統籌市級檢測救治、監督執法、信息培訓以及醫用防護物品和藥品資源,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需求。
嚴格按照《傳染病防治法》《醫院隔離技術規範》等相關要求,設置醫療救治定點醫院11家(市級1家、區縣10家)、隔離床位462張,隔離病區重症監護床位26張,裝備呼吸機25臺,負壓病房8間,負壓救護車2輛。同時超前謀劃,將6市級醫院設置為後備救治醫院,設置隔離區床位255張,為有效應對疫情擴散漫延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蘭州市肺科醫院作為甘肅省、蘭州市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團結和帶領全院幹部職工牢記初心使命、勇扛責任重擔,全院三百多名黨員幹部第一時間投入防控、救治工作,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有效發揮了黨委的政治核心功能,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組織能力,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階段性成果。
本地疫情清零後,醫院又分別接受伊朗、沙特等輸入性病例救治的任務,全院黨員幹部克服疲勞厭戰心態,時刻繃緊防控之弦,繼續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
築起隔離病區裡最堅強的防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全市疫情防控的「主力軍」「先鋒隊」,市衛健委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來抓,以極端負責的態度,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嚴格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突出主責主業,把檢測救治作為衛生健康委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最核心、最重要、最有力的抓手,有針對性地部署安排具體工作。全市2萬多名衛生健康工作者響應號召,積極投入疫情防控一線全力做好防控救治工作。同時,選派6批51名醫護人員和1批2名疾控檢驗檢疫人員馳援武漢。
周漸是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1月28日,他跟隨甘肅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踏上徵程。
1月29日晚,醫療隊接到通知將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開展工作,並連夜開放病區收治患者。30日,周漸第一次進入病區。病區是由普通病區臨時改建成的疑似、確診患者定點收治區域,醫務人員工作區是處於暴露環境下的,要求穿著防護服。進入病區前,同組醫護互相檢查防護是否到位。不知將要面對怎樣的患者,看到那麼多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新聞,周漸坦言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擔心的。可當他站在患者床前,看到患者期待的眼神時,內心平靜了許多,他告訴自己:除了多一身防護服,其他的一切與平常工作沒有什麼區別。
「作為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始終是我的光榮使命,我會以堅定的職業信仰和精湛的專業技能,努力為人民的健康築起一道可以依靠、能夠擋風遮雨的銅牆鐵壁。」周漸說道。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