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普】輻射霧

2020-11-21 中國氣象局

  輻射霧的概念

  指由於地表輻射冷卻作用使地面氣層水汽凝結而形成的霧,並不是指這種霧具有輻射性。輻射霧在北方冬季、初春和秋末等季節比較常見。主要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的夜間或早晨。隨著太陽的升高,地面溫度上升,輻射霧也會立即蒸發消散。所以,早晨出現輻射霧,常預示著當天有個好天氣。民間「早晨地罩霧,儘管曬穀物」、「十霧九晴」的說法就是指輻射霧。

  輻射霧的特徵

  季節性和日變化:秋冬季居多;多在下半夜到清晨,日出前後最濃,白天輻射升溫逐漸消散;

  與地理環境有關:潮溼的山谷、窪地、盆地;

  尺度:厚度幾十米到幾百米,平均150米左右,水平範圍不大,分布不均,常零星分布,在平原上也可連成一片。

  輻射霧的形成條件

  冷卻條件:輻射霧晴朗少雲的夜間或清晨,地面散熱迅速,使近地面氣層降溫多,有利於水汽凝結。當低空有輻射逆溫形成時,有利於近地面層大量霧滴聚積於逆溫層下而形成輻射霧。

  水汽條件:近地面層水汽充沛時,氣溫稍有下降就會使水汽凝結。溼度越大、溼層越厚,就越有利於形成霧。當空氣被雨和潮溼的地面增溼以後,對形成此類霧特別有利。

  層結條件:近地面氣層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時,就有利於水汽和塵埃雜質的聚集,如又有輻射冷卻作用便易於水汽凝結形成霧。當氣層不穩定時,就有利於上下層熱量的交換和水汽擴散,而不利於霧的形成。

  風力條件:靜風有利於形成露、霜或淺霧,但不利於形成霧;微風(1-3米/秒)對霧的形成最有利。要形成一定強度及一定厚度的輻射霧,僅有輻射冷卻還不夠,還必須有適度的垂直混合作用相配合,以便形成較厚的冷卻層。空氣靜穩時,垂直混合太弱,不利於形成輻射霧,而風速過大(>3米/秒)及溫度層結不很穩定時,垂直混合又太強,也不利於形成輻射霧。

  輻射霧的危害

  輻射霧是在冬季最常見的一種霧,但對人體不具有輻射性傷害。但當大霧瀰漫時,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會與大氣汙染物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新物質。如二氧化硫在大氣中被氧化後,與霧滴結合成硫酸氣溶膠,這一新物質的毒性要比原來的物質提高數倍以上。而且大霧時往往存在逆溫層,空氣無法對流,空氣中的汙染物很難擴散,所以對人體危害也很大。

  輻射霧與平流霧的區別

  輻射霧主要是因為夜間地面輻射冷卻,使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所致,因此霧多發生在夜最長、氣溫最低的冬季。只要滿足條件,在大部分地區均可形成。

  平流霧是暖溼空氣移到較冷的陸地或水面時,因下部冷卻而形成的霧。通常發生在冬季。一般出現在海邊。

(責任編輯:陳雅瓊)

  

相關焦點

  • 冷空氣到貨,「輻射霧」也來報到啦
    輻射降溫有利於輻射霧的出現,29、30日早晨前後可能會有輻射霧,各位請注意道路交通安全 科普「輻射霧」 「輻射霧」是一個氣象學的概念,與輻射毫無關係。 輻射霧指由於地表輻射冷卻作用,使地面氣層水汽凝結而形成的霧。隨著太陽的升高,地面溫度上升,輻射霧也會立即蒸發消散。所以早晨出現輻射霧,常預示著當天有個好天氣。
  • 你搞清楚「輻射霧」和「平流霧」的區別了麼?
    而是四川地區秋冬春很常見的——低空輻射霧。雖然它們看起來確實很像,但它們的成因卻有很大差別。所以,請容許我在這裡強行科普一下:輻射霧:由於地表熱輻射(並不是核輻射)冷卻作用使地面氣層水汽凝結而形成的霧,並不是指這種霧具有輻射性。輻射霧在冬季、初春和秋末等季節比較常見。主要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的夜間或早晨。
  • 【多地大霧瀰漫 輻射霧為主要類型】
    其中,20日早晨到上午,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東北部、江蘇中北部、陝西關中、四川盆地中南部等地有能見度不足1公裡的大霧,其中,山東北部、江蘇北部、四川東部、重慶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500米的濃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
  • 輻射霧讓洛陽如同仙境
    為此,記者採訪了洛陽市氣象部門。    昨日上午8時許,朋友圈被「大腰帶」刷屏:有的較低的建築被「埋」在霧中,僅露出一個小小的頭部;遠處的景色也被一條長長的霧遮擋住……在定鼎立交橋、中州東路附近,不少市民駐足拍照。    「霧霾『沉』在地表層了嗎」「這是平流霧嗎」……市民們對此非常好奇。
  • 【氣象科普】霧的定義、成因及與天氣的關係
    這是由輻射冷卻形成的,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氣象上叫輻射霧;另一種是暖而溼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有時兼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可以看出,具備這些條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種蒸發霧。
  • 「氣象科普」「霧和霾形成的氣象條件」
    銅川氣象2017-01-19「霧和霾形成的氣象條件」。霧形成的氣象條件一是微風,二是水汽充足,即大氣中水汽含量達到90%以上至100%,並且伴有冷凝,產生霧滴。三是近地層空氣形成下冷上暖的穩定層,或稱逆溫層,空氣流動性差。
  • 長沙洋湖出現霧海 刷屏的「仙境」其實是輻射霧
    (原標題:長沙洋湖出現霧海 刷屏的「仙境」其實是輻射霧)
  • 蘇魯川多地大霧瀰漫 輻射霧為主要類型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瑋鷗 通訊員孫安妮報導 近日,江蘇、山東部分地區連續出現大霧天氣,雖然北方有弱冷空氣南下,暫時緩解大霧,但由於冷空氣勢力有限,預計未來三天仍多大霧天氣。10月20日早晨到上午,大霧天氣還將有所加劇。
  • 輻射霧的形成
    按照形成原因的不同,霧可分為輻射霧、平流霧和鋒面霧、上坡霧等許多類型。在湖北輻射霧最為常見,除鄂西山區上坡霧較多以外,我市大部地區輻射霧約佔90%以上。輻射霧是由於夜晚地面輻射降溫而產生的霧。當夜晚天空無雲,地面輻射降溫較快,空氣溫度降低,近地面水汽凝結而形成霧。
  • 輻射霧,地形霧 一月以來貴陽6次大霧預警
    輻射霧,地形霧,務必小心  一月以來
  • 保定雨後驚現罕見「輻射霧」 宛若塞外草原(圖)
    記者石英傑攝    ■需同時具備多種條件,夏季少見  昨日早晨5點多鐘,保定市區以北徐水區一帶出現「輻射霧」,大約持續不足50分鐘。乳白色的薄霧宛如玉帶,平原上的村莊和樹木等時隱時現,恍若草原景象,充滿了神秘之美。  8月4日早晨5點左右,保定市連續陰雨的天氣徹底放晴。
  • 輻射霧突襲莊河整天 極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圖)
    大霧成因輻射霧突襲莊河  昨日,莊河一微信網友在朋友圈中發帖,「一早醒來就被濃霧籠罩著,地面溼漉漉的,還有點滑,建築物在其中若隱若現,行駛的車輛都開著雙閃。 」  隨後,莊河市氣象局有關人員告訴記者,輻射霧是由於地表輻射冷卻作用使地面氣層水汽凝結而形成的霧,並不是指這種霧具有輻射性。輻射霧在北方冬季、初春和秋末等季節比較常見。
  • @常德人,未來一周注意輻射霧!
    根據天氣預報預計未來一周常德雨天偏多主要降雨時段是14日至16日這種天氣容易出現輻射霧預計未來一周湖南區域會出現輻射霧霧氣層疊,高樓朦朧,整個世界像是被籠罩在雲霧中。氣象專家表示,這種霧海景觀其實是輻射霧。「久雨乍晴,容易產生輻射霧。」氣象專家稱,湖南這2天白天迎來陽光,早晨氣溫低迷,因此產生了輻射霧。輻射霧是個氣象學概念,主要出現在晴朗、微風、水汽較充沛的夜間或早晨。
  • 逆溫層惹禍 輻射霧籠罩泉城
    其實,5日的「大霧」是因早上濟南上空輻射逆溫,且逆溫層較厚,加之地面溼度較大,才造成了市區出現輻射霧。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胡鵬表示,今早出現「大霧」是因為近幾天接連下雨,空氣中的溼度大了,加上地面輻射降溫明顯,水汽飽和以後達到凝結程度,形成水滴,最後形成大霧。「以往下點兒雨,輕霧現象比較多,出現這種大霧現象,在夏天還是比較少見的。」
  • 濟南市氣象科普館
    原標題:濟南市氣象科普館來源:中國氣象報濟南市氣象科普館由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山東省氣象局、濟南市科協主辦,濟南市氣象局承辦
  • 逆溫層惹禍輻射霧籠罩泉城
    其實,今天的「大霧」是因早上濟南上空輻射逆溫,且逆溫層較厚,加之地面溼度較大,才造成了市區出現輻射霧。  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胡鵬表示,今早出現「大霧」是因為近幾天接連下雨,空氣中的溼度大了,加上地面輻射降溫明顯,水汽飽和以後達到凝結程度,形成水滴,最後形成大霧。「以往下點兒雨,輕霧現象比較多,出現這種大霧現象,在夏天還是比較少見的。」
  • 輻射霧影響人體健康
    輻射霧原理圖解中國天氣網北京站訊  今天早晨北京南部地區再次出現迷霧,據悉京港澳高速和京開高速都實行了封路措施,而昨天早晨北京雨後更是大霧瀰漫,這樣的大霧通常是因為近地層有較大溼度,經過夜間地面輻射冷卻,使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所致,因此這種霧多發生在夜長、氣溫低的冬季或比較寒冷的冬半年,而且是多出現在高氣壓區控制的晴夜,它的出現常預示晴天,「十霧九晴」的說法就是指這種霧,通常被稱之為輻射霧。
  • 科普氣象知識
    近日,位於柯橋區氣象局內的氣象災害展示與體驗活動站迎來了首批參觀者,在「小球大世界」項目上,當大家通過光影技術,在直徑2米左右的碳纖維球體上,看到立體展現出來的氣象實時雲圖、全球地形地貌、全球衛星雲圖等內容時,紛紛驚奇不已。在天氣預報影視製作室,參觀者又體驗了一回「我是氣象播報員」,用一本正經、活潑搞怪、優雅含蓄等方式錄製了多版本的天氣預報。
  • 「輻射霧」你知道嗎?
    它的名字叫「輻射霧」,指由於地表輻射冷卻作用使地面氣層水汽凝結而形成的霧,並不是指這種霧具有輻射性。    早晨出現輻射霧,常預示著當天有個好天氣。民間「早晨地罩霧,儘管曬穀物」、「十霧九晴」的說法就是指輻射霧。
  • 益陽氣象|2020全國科普日&氣象科普知識競答
    -益陽氣象-今天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氣象科普知識競答啦~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時間為9月19—25日,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充分展現氣象科技工作者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方面的擔當與作為,廣泛開展「多陣地、多戰線、廣覆蓋、齊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