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年、某月、某日,在銀河系邊陲一顆不起眼的行星上,人類一個不起眼的鄉村教師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後歷程……
就像這顆星球上很多人的死一樣,他得死不僅卑微而且寂寂無聲,沒有給這個冷漠的世界帶來任何的影響。但在冥冥之中卻因為命運的無常和不可捉摸,陰差陽錯的影響了5萬光年之外銀河系最強大的星際艦隊。這支偉大的艦隊剛剛經歷2萬銀河年的生死鏖戰,用巨大犧牲和代價戰勝了矽基帝國的軍隊。這不是一場兩個星系或兩個文明的戰爭,而是兩種生命體的戰爭……

在上個世紀,自從人類發現了生命的奧秘之後,就一直猜測在宇宙中除了像我們一樣以碳元素為基礎的生命,可能還存在以「矽」元素為架構的生命,於是矽基生命的概念由此誕生。
關於矽基生命的細節目前在科學界還尚無定論,但依據現在的科學理論,矽基生命和碳基生命最明顯的區別有兩個:第一、厭水,因為矽基生命的遺傳物質很難在有水的環境中存活,因此矽基生命對水有天生的恐懼。第二、耐高溫,因為矽基生命不依賴水來進行化學反應,因此矽基生命能在極高與極低的溫度中存活。在《鄉村教師》中,矽基帝國的軍隊首先蒸發掉綠洋星的海洋也正是這兩個原因。
矽基帝國和碳基聯邦的戰爭,是兩種生命體為爭奪生存空間而進行的戰爭。但這場戰爭的起源卻讓人覺得非常奇怪,從原著來看,是矽基帝國率先發起了戰爭,以500萬艘重型星艦的規模,在超過一萬光年的戰線上向碳基聯邦發動進攻。但問題是矽基帝國為什麼要對碳基聯邦發動戰爭?

按照兩種生命體特點,碳基生命相對於矽基生命是如此的柔弱。因為碳基生命的存活嚴重依賴於水,而水又是一種化學活性非常活躍的物質,液態水只存在於0——100攝氏度一個極小的溫度區間,這就造成銀河系中99.9999%以上的行星都不適應碳基生命的存活。矽基帝國又何必投入這麼大的陣仗去搶這點微不足道的地盤?出現這種反常的情況只能有兩種可能:第一、碳基聯邦霸佔了銀河系大部分區域,不管是適不適合自身生存的星系都被納入碳基聯邦的版圖。第二、這是一場太空珍珠港,是碳基聯邦引誘矽基帝國發動戰爭,從而達到一舉殲滅矽基生命的目的。
從全篇來看,這兩種可能兼而有之,歷經2萬銀河年的生死之戰,碳基聯邦在付出巨大的犧牲後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幾乎佔領整個銀河系,將矽基帝國死死地壓制在銀河系荒涼的邊緣。甚至不惜以毀滅恆星為代價,阻斷矽基帝國的星際艦隊的蛙跳。無論是劉慈欣那近乎直白的取名還是具體的戰術,這一切都和當年地球上那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如此的相像。
我們都是陰溝的蟲子,但總要有人想仰望星空!深度解讀科幻,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