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突破!室溫下就能生產出稀有鑽石,科學家興奮了

2020-11-20 萬象經驗

金剛石具有極高的硬度和高的導熱率,在量子光學和生物醫學上有廣泛的應用。由它製造而成的鑽石也是當今最美麗、最昂貴的珠寶之一。人們所熟悉的鑽石材料大都形成於地表下250千米的位置,那裡有極大的壓強和極高的溫度,為碳的結晶提供了正確的條件,但這一過程需要數十億年的時間。

事實上,還有另一種鑽石材料,它的名字是朗斯代爾鑽石,被發現存在於隕石撞擊點,是一種相當罕見的鑽石,它的晶體結構也與普通鑽石不同。這種鑽石給了科學家一些啟示:鑽石的形成並不用經歷超長的時間,也不用在極高的溫度下進行。

最近,有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展示了一種新技術,不僅可以快速製造鑽石,而且這一過程還是在室溫下完成的。在以前,把炭壓碎成鑽石需要高溫和高壓,但是這項技術只需高壓的存在即可。研究人員表示,實驗所用的壓強相當於把640頭大象放在芭蕾舞的鞋尖上。

鑽石之所以難以製造,那是因為它的結構非常特別。鑽石中每個碳原子都有四個鍵與其它碳原子進行相連。由於這些鍵的強度,它的結構是非常穩定的。但是,在超高的壓力之下,碳與碳之間會形成剪切力,它是鑽石形成和生長的驅動力,可以使碳進行快速地移動。

在這個過程中,它可以形成普通鑽石也可以形成稀有的朗斯代爾鑽石。不過,朗斯代爾鑽石的難度會高一點,因為它的硬度要比普通鑽石高出58%。朗斯代爾鑽石可以用來切割礦場中的超固體材料,因此研究人員希望在此過程中創造更多這種稀有且有用的材料。

幾分鐘之內就能在實驗室室溫下創造鑽石的想法對珠寶商來說特別有吸引力,但是這並不是這項研究的基本目的,它的科學價值比商業價值來得更高。這種著名的人工製造的堅硬材料可以作為工業設備的新切削工具,專門切割其它超硬的東西。不僅如此,這項技術還可以為減輕全球變暖做出貢獻,它可以將化石燃料分子變成純淨的鑽石。

事實上,市面上有一種與鑽石相似的寶石,叫做莫桑石。1893年,諾貝爾獎得主莫桑第一次在隕石上發現了它,它是一種天然的碳化矽。之後,這種莫桑石可以在實驗室製造出來。不過,它的最初目的也不是製造珠寶。因為碳化矽的物理和電子特性使它成為半導體的首選材料,它的科學價值遠遠超過了商業價值。

前段時間,廈門大學物理系「強基計劃」的錄取通知書中附帶了一枚莫桑鑽石。這枚莫桑鑽石的材料來源於半導體物理實驗室中,是他們自己製造的碳化矽的邊角料。

相關焦點

  • 澳洲科學家在室溫下花數分鐘製造出稀有鑽石
    ,但現在一組國際團隊運用新技術,成功將過程縮短至幾分鐘,不僅快速且可以在室溫下進行。 與觀賞性質的天然鑽石不同,由於硬度極高且導熱性佳,人造鑽石(多稱金剛石)經常被用做保護塗層或鑽探、切削超硬材料的工具。 儘管近年已出現一些技術創新,金剛石製造多半還是得依賴超高壓和高溫環境,但澳洲國立大學(ANU)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團隊的成果完全突破了這項限制,讓生產金剛石來到一個新紀元。
  • 科學家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實驗室裡,在室溫下幾分鐘內就製造出了鑽石,這個過程在自然界中通常需要數十億年、巨大的壓力和超高溫的溫度。
  • 科幻已成現實:科學家可以在室溫下幾分鐘內製造出鑽石!
    現在,澳大利亞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將室溫下的過程加速了幾分鐘。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RMIT University)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周三表示,他們在室溫下利用相當於640頭非洲象在芭蕾舞鞋腳趾上平衡的高壓創造了兩種類型 。 鑽石。
  • 科學家找到幾分鐘內在室溫條件下鍛造出罕見鑽石的方法
    據外媒報導,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極端的壓力和溫度為碳的結晶提供了合適的條件,然而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鍛造這些寶石的更便捷方法。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其展示了一種不僅能快速成型而且還能在室溫下成型的新技術。
  • 鑽石也能在室溫下人工合成了!網友:以後的鑽石會不會白菜價?
    鑽石或許並不像鑽石銷售商希望大家相信的那樣稀有且永恆,但事實上它們的確很稀有,因此合成出人造鑽石是一項值得努力的科學方向。天然鑽石只有在強烈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才會在地球深處形成,但是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RMIT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能夠在室溫下合成鑽石的技術方法,甚至其中一些鑽石比普通鑽石還要堅硬。 雖然該研究團隊不需要極高的溫度來合成鑽石,但他們確實需要利用很大的壓力。
  • 澳大利亞科學家稱可在室溫下幾分鐘內造出鑽石
    美媒稱,鑽石恆久遠,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必須要花費數十億年才能形成。科學家稱,他們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而且是在室溫條件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1月19日報導,通常,地球深處的碳處於高溫高壓條件下經數十億年時間才能形成鑽石——正是這一點使它們令人垂涎。
  • 科學家突破傳統:室溫條件!短短幾分鐘生產稀有鑽石
    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也離不開高溫。 近日,有科學家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且是在室溫下。科學家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製造鑽石,而是製造可用作切割超硬材料的新刀具、新型保護塗層或其他工業設備的藍絲黛爾石(Lonsdaleite)。
  • 科學家突破傳統:室溫條件!短短幾分鐘生產稀有鑽石!
    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也離不開高溫。 近日,有科學家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且是在室溫下。
  • 幾分鐘就能造出鑽石?科學家做到了,未來有望規模化生產
    大自然需要數十億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如今科學家幾分鐘就能辦到了。 近日,一個由澳大利亞、美國兩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成功挑戰了大自然——他們在實驗室室溫下,幾分鐘內就製造出了鑽石。事實上,天然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極端壓力和溫度下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才能形成。
  • 科學家找到幾分鐘內在室溫條件下鍛造出罕見鑽石的方法 - 科學探索...
    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其展示了一種不僅能快速成型而且還能在室溫下成型的新技術。 儘管在實驗室裡幾分鐘就能製造出鑽石的想法對珠寶商
  • 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以及Lonsdaleite鑽石
    在自然界,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需要極高的壓力和超過1000℃的高溫環境。現在有支國際團隊在幾分鐘內製造了兩種不同類型的鑽石——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實驗報告發表在Small雜誌上。這種不同形式的鑽石被稱為Lonsdaleite,以愛爾蘭晶體學家和英國皇家學會Kathleen Lonsdale的名字命名——最早使用X射線研究了碳結構的科學家。人們對Lonsdaleite很感興趣,因為據預測它比普通鑽石還要硬58%,而普通鑽石已被認為是地球上最硬的天然材料。
  • 恆久遠的璀璨鑽石,常溫下五分鐘造一顆?
    上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在同行評審的《Small》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成果:科學家可以在室溫下幾分鐘內製造一顆鑽石。
  • 科學家在室溫條件下造出鑽石
    研究人員首次在未經加熱的條件下製造出了金剛石和藍絲黛爾石。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利用高壓壓力裝置或爆炸物,通過加熱和壓縮石墨,成功合成出微量的藍絲黛爾石。但問題是,所有這些製造方法似乎都離不開高溫條件。然而近日,一組國際團隊第一次在未經加熱的條件下,在實驗室中成功地製造出金剛石。在室溫條件下,他們只用了幾分鐘時間就製造出了金剛石和藍絲黛爾石。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Small。一些研究人員已經注意到,自然界提供了形成金剛石的其他方式的線索。
  • 幾分鐘就能造出鑽石?科學家做到了,硬度比常規高出58%
    傳統鑽石的原石是金剛石,需要數十億年時間,且在地球深處,還需要極端的壓力和超高氣溫,才會產生使碳結晶的合適條件。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方喆攝據國外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皇家墨爾本大學科研人員最近在室溫下,僅用幾分鐘就製造出了鑽石。
  • 科學家室溫下幾分鐘內造出鑽石
    天然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通常需要數十億年時間,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總離不開高溫。澳大利亞和美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期在室溫下用短短數分鐘造出鑽石,實現突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9日報導,這支團隊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牽頭,在相當於640頭非洲大象施於芭蕾舞鞋尖上的高壓條件下造出兩種結構不同的金剛石。一種結構類似於珠寶上鑲嵌的常規鑽石,另一種類似於藍絲黛爾石。
  • 科學家成功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長點腦子吧!
    最近如下圖一篇文章說明國外科學家在常溫條件下短時間內製造出鑽石這樣的新聞。
  • 科學家室溫下數分鐘內造出鑽石
    天然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通常需要數十億年時間,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總離不開高溫。澳大利亞和美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期在室溫下用短短數分鐘造出鑽石,實現突破。據報導,這支團隊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牽頭,在相當於640頭非洲大象施於芭蕾舞鞋尖上的高壓條件下造出兩種結構不同的金剛石。一種結構類似於珠寶上鑲嵌的常規鑽石,另一種類似於藍絲黛爾石。
  • 超人重現:鑽石可能恆久遠,造它只需分分鐘
    >科學家可以在室溫下幾分鐘內製造一顆鑽石。直到上一周,這一切,被這個發文章的國際科學家團隊打破。他們在室溫下僅需幾分鐘,即可在實驗室中生產出這種極其璀璨美麗的礦物。這是首次發生在室溫下的鑽石製造。這個團隊上周三宣布,他們使用「相當於一雙芭蕾舞鞋尖端上的640頭非洲大象」的高壓,來製造兩種類型的鑽石:在珠寶或者訂婚戒指上就能看見的常規鑽石,以及另一種名為「朗斯代爾」的鑽石。
  • 新突破!澳美聯合研究團隊室溫下數分鐘內造出鑽石
    天然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通常需要數十億年時間,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總離不開高溫。澳大利亞和美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期在室溫下用短短數分鐘造出鑽石,實現突破。視頻截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9日報導,這支團隊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牽頭,在相當於640頭非洲大象施於芭蕾舞鞋尖上的高壓條件下造出兩種結構不同的金剛石
  • 造福妹紙們:鍛造出罕見鑽石方法被發現 室溫條件下幾分鐘搞定
    對於大部分妹紙們來說,鑽石可能是一個沒有抵抗力的物件,不過高高在上的價格,實在是有些下不去手。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其展示了一種不僅能快速成型而且還能在室溫下成型的新技術,具體來說就是,科學家短短幾分鐘內在室溫條件下鍛造出罕見鑽石的方法。科學家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製造鑽石,而是使用這種設備來創造能產生超硬材料所需的極端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