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長點腦子吧!

2021-02-15 培育鑽石信息

最近如下圖一篇文章說明國外科學家在常溫條件下短時間內製造出鑽石這樣的新聞。筆者感到甚是好笑,如此拙劣的文章,居然還有大批的培育鑽石行業從業者進行轉發。如下圖

作為理科生的我,看到這篇文章,本來心想不會有太大的風浪,畢竟沒有任何嚴謹的地方可以值得說道的,會很快消失下去。可是不成想,接著幾天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轉載這篇類似文章。想來也是甚是搞笑,我特地來做分析如下:

我們來看文章,先是冠名國際科學家團隊,接著還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這些大的機構背書。注意:我們看到了是幾分鐘內就製造出了鑽石。前提條件是施加高壓,相當於640頭非洲大象在芭蕾舞鞋尖上的壓力,Lonsdaleite和普通鑽石也可以在正常室溫下形成。

我們來分析一下,平均每頭大象重4噸的話,640頭大象重量相當於2560噸的重量。把一塊碳全部周圍施加高壓,相當於2560噸的重量在芭蕾舞鞋尖上施加壓力,幾分鐘內要把這麼大的壓力加上去還要再拿開,你告訴我這個物體的溫度一直是室溫。我如果同意你的說法,那我的物理老師知道後還不得把我的皮給扒了。

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Lonsdaleite的鑽石,其實關於Lonsdaleite的鑽石的文章我很早之前就在一篇雜誌上面看到過,大概意思是說的流星撞擊到地表的瞬間產生極大的高壓和高溫,瞬間把周邊含碳物質轉變為金剛石,只是這種僅僅只是金剛石粉末,沒有工業價值也沒有珠寶首飾的商用價值。說的歐洲有一個地方就有很多這種Lonsdaleite的鑽石,都在地面上,需要拿著顯微鏡才能看到。

看到這裡,不知道那些喜歡跪舔洋人的客官作何感想?嗚呼哀哉!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培育鑽石網官方網站www.labhphtcvd.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實驗室裡,在室溫下幾分鐘內就製造出了鑽石,這個過程在自然界中通常需要數十億年、巨大的壓力和超高溫的溫度。
  • 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以及Lonsdaleite鑽石
    在自然界,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需要極高的壓力和超過1000℃的高溫環境。現在有支國際團隊在幾分鐘內製造了兩種不同類型的鑽石——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實驗報告發表在Small雜誌上。製作鑽石的方法鑽石早在1954年就已被人工合成。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的Tracy Hall使用模仿地殼內自然條件的過程制出了鑽石,並添加了金屬催化劑以加快生長。結果是人工高壓高溫鑽石與自然鑽石相似,但通常較小且不太完美。目前仍在生產,主要用於工業。
  • 澳洲科學家在室溫下花數分鐘製造出稀有鑽石
    ,但現在一組國際團隊運用新技術,成功將過程縮短至幾分鐘,不僅快速且可以在室溫下進行。 與觀賞性質的天然鑽石不同,由於硬度極高且導熱性佳,人造鑽石(多稱金剛石)經常被用做保護塗層或鑽探、切削超硬材料的工具。 儘管近年已出現一些技術創新,金剛石製造多半還是得依賴超高壓和高溫環境,但澳洲國立大學(ANU)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團隊的成果完全突破了這項限制,讓生產金剛石來到一個新紀元。
  • 科幻已成現實:科學家可以在室溫下幾分鐘內製造出鑽石!
    現在,澳大利亞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將室溫下的過程加速了幾分鐘。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RMIT University)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周三表示,他們在室溫下利用相當於640頭非洲象在芭蕾舞鞋腳趾上平衡的高壓創造了兩種類型 。 鑽石。
  • 室溫下就能生產出稀有鑽石,科學家興奮了
    由它製造而成的鑽石也是當今最美麗、最昂貴的珠寶之一。人們所熟悉的鑽石材料大都形成於地表下250千米的位置,那裡有極大的壓強和極高的溫度,為碳的結晶提供了正確的條件,但這一過程需要數十億年的時間。朗斯代爾鑽石,被發現存在於隕石撞擊點,是一種相當罕見的鑽石,它的晶體結構也與普通鑽石不同。
  • 科學家在室溫條件下造出鑽石
    研究人員首次在未經加熱的條件下製造出了金剛石和藍絲黛爾石。但問題是,所有這些製造方法似乎都離不開高溫條件。然而近日,一組國際團隊第一次在未經加熱的條件下,在實驗室中成功地製造出金剛石。在室溫條件下,他們只用了幾分鐘時間就製造出了金剛石和藍絲黛爾石。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Small。一些研究人員已經注意到,自然界提供了形成金剛石的其他方式的線索。
  • 澳大利亞科學家稱可在室溫下幾分鐘內造出鑽石
    美媒稱,鑽石恆久遠,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必須要花費數十億年才能形成。科學家稱,他們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而且是在室溫條件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1月19日報導,通常,地球深處的碳處於高溫高壓條件下經數十億年時間才能形成鑽石——正是這一點使它們令人垂涎。
  • 科學家找到幾分鐘內在室溫條件下鍛造出罕見鑽石的方法
    據外媒報導,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極端的壓力和溫度為碳的結晶提供了合適的條件,然而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鍛造這些寶石的更便捷方法。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其展示了一種不僅能快速成型而且還能在室溫下成型的新技術。
  • 鑽石也能製造的啦!科學家現在製造鑽石,只要幾分鐘!
    很多女孩子都特別喜歡鑽石,覺得這種東西亮晶晶的很漂亮,尤其是在陽光的照射之下。個頭越大的鑽石價格越貴也越漂亮,大家手上如果戴的是裡克拉為單位的鑽戒的話都要一萬起步。可惜鑽石也是礦產資源,經過人類的大量開採,估計馬上也會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到時候這個價格會更加昂貴一些!
  • 造福妹紙們:鍛造出罕見鑽石方法被發現 室溫條件下幾分鐘搞定
    對於大部分妹紙們來說,鑽石可能是一個沒有抵抗力的物件,不過高高在上的價格,實在是有些下不去手。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其展示了一種不僅能快速成型而且還能在室溫下成型的新技術,具體來說就是,科學家短短幾分鐘內在室溫條件下鍛造出罕見鑽石的方法。科學家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製造鑽石,而是使用這種設備來創造能產生超硬材料所需的極端壓力。
  • 鑽石也能在室溫下人工合成了!網友:以後的鑽石會不會白菜價?
    鑽石或許並不像鑽石銷售商希望大家相信的那樣稀有且永恆,但事實上它們的確很稀有,因此合成出人造鑽石是一項值得努力的科學方向。天然鑽石只有在強烈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才會在地球深處形成,但是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RMIT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能夠在室溫下合成鑽石的技術方法,甚至其中一些鑽石比普通鑽石還要堅硬。 雖然該研究團隊不需要極高的溫度來合成鑽石,但他們確實需要利用很大的壓力。
  • 科學家找到幾分鐘內在室溫條件下鍛造出罕見鑽石的方法 - 科學探索...
    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其展示了一種不僅能快速成型而且還能在室溫下成型的新技術。 儘管在實驗室裡幾分鐘就能製造出鑽石的想法對珠寶商
  • 科學家室溫下幾分鐘內造出鑽石
    天然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通常需要數十億年時間,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總離不開高溫。澳大利亞和美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期在室溫下用短短數分鐘造出鑽石,實現突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9日報導,這支團隊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牽頭,在相當於640頭非洲大象施於芭蕾舞鞋尖上的高壓條件下造出兩種結構不同的金剛石。一種結構類似於珠寶上鑲嵌的常規鑽石,另一種類似於藍絲黛爾石。
  • 科學家室溫下數分鐘內造出鑽石
    天然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通常需要數十億年時間,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總離不開高溫。澳大利亞和美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期在室溫下用短短數分鐘造出鑽石,實現突破。據報導,這支團隊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牽頭,在相當於640頭非洲大象施於芭蕾舞鞋尖上的高壓條件下造出兩種結構不同的金剛石。一種結構類似於珠寶上鑲嵌的常規鑽石,另一種類似於藍絲黛爾石。
  • 科學家首次在室溫中合成鑽石
    自然環境中,鑽石在地核深處形成。鑽石的形成需要很多時間,需要很高的壓力和1000°C以上的高溫。人造合成鑽石需要的時間就少得多,但過程中依舊需要高壓和高溫。但如今,科學家想出了不在高溫下就可合成鑽石的方法,他們在《Small》雜誌上發表了關於在普通室溫中合成鑽石的文章。
  • 形成天然鑽石需要數十億年時間,但是科學家們在實驗中製造了鑽石
    美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實驗室的室溫條件下製造了鑽石,而且這個過程很短,僅僅幾分鐘內就製造出了鑽石。科學家們製造了兩種鑽石,一種是在訂婚儀式上使用的鑽石,另一種是在美國Canyon Diablo峽谷等隕石撞擊地點發現的名為Lonsdalite的鑽石。
  • 科學家突破傳統:室溫條件!短短幾分鐘生產稀有鑽石
    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也離不開高溫。 近日,有科學家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且是在室溫下。科學家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製造鑽石,而是製造可用作切割超硬材料的新刀具、新型保護塗層或其他工業設備的藍絲黛爾石(Lonsdaleite)。
  • 科學家突破傳統:室溫條件!短短幾分鐘生產稀有鑽石!
    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也離不開高溫。 近日,有科學家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且是在室溫下。
  • 一周科技隨我探 | 天問一號飛行超3億千米;科學家可以在室溫下幾分鐘內製造出鑽石
    同時,現有的生物基材料存在成本高或難製造等問題,制約了推廣應用。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
  • 英科學家製造出「鑽石電池」
    「鑽石電池」據世界核新聞報導: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科研團隊製成一種人造鑽石,將其放入輻射場中能夠產生微弱的電流,利用核廢料讓核電池內產生電流的新技術已經開發成功。這種「人造鑽石」沒有移動部件,不需要移動,不會產生排放物,也不需要維護,只需將核廢料中的放射性物質放入鑽石內,就能變核廢料為核電池,長時間提供清潔能源,並解決核廢料放射性汙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