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海(Caspian Sea),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裏海南北狹長,南北長約1200公裡,是世界最長及唯一長度在千公裡以上的湖泊。東西平均寬約320公裡,湖岸線長約7000公裡,面積371000平方公裡,大小几乎與波羅的海相當,規模為亞速海的10倍,相當全世界湖泊總面積(270萬平方公裡)的14%,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積總和(24.5萬平方公裡)還大出51%。湖水總容積為76000立方公裡。是世界第一大湖(屬鹹水湖)。
裏海的英語名、俄語名以及哈薩克語名都是「卡斯皮海」,源自古時裏海西南岸高加索東部的一個叫卡斯皮人的部落。裏海在現代波斯語(波斯文 )、亞塞拜然語、土庫曼語等語言中是「哈扎爾海」,含義來自9世紀時它附近的哈扎爾王國。裏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內陸湖,那為什麼又被稱為「海」呢?從裏海的自然特點來看,裏海水域遼闊,煙波浩渺,一望無垠,經常出現狂風惡浪,猶如大海翻滾的波濤。同時裏海的水是鹹的,有許多水生動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另外,從裏海的形成原因來看,裏海與鹹海、地中海、黑海、亞速海等,原來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經過地殼運動海陸演變,古地中海逐漸縮小,上述各海也多次改變它們的輪廓、面積和深度。所以,今天的裏海是古地中海殘存的一部分,地理學家稱之為「海跡湖」。因此,人們就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湖稱為「裏海」了。其實,它並不是真正的海。
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但是裏海擁有和海洋一樣或相似的生態系統。海運業發達。裏海表面約低於海平面27米。靠近南面,最大深度為1025米。裏海通過伏爾加河-波羅的海運河(Volga-Baltic Waterway)連接波羅的海(Baltic Sea),通過北德維納河(Northern Dvina River)連接白海(White Sea),通過伏爾加河-頓河運河(Volga-Don Canal)與亞速海(Sea of Azov)和黑海(Black Sea)溝通,注入裏海(Caspian Sea)。所以有「五海通航」的美稱。
根據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提出的『歐亞運河』計劃未來將啟動,直接連接黑海和裏海,為裏海沿岸國家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出海口和制衡裏海水位。但由於沿岸國的利益糾葛,還有天文數字的基礎設施投入,此項目仍然停留在圖紙論證階段。
裏海動植物資源豐富,約有850種動物和500多種植物;包括了不少魚類。如、鯡、鱸,以及包括海綿在內的其他各種海洋微生物。雖然作為一個湖泊,但裡面也生活著可愛的海豹,它們的外形和貝加爾海豹相似,唯成獸的體色淡得多。在淡黃色底色上散布著無規則褐或黑色斑點,斑有時被淡色環所圍繞。胎兒及初生仔的毛白色。頭骨顱基長平均175.1mm,齒數34,肺分葉,左3右4葉。由於環境汙染和人類的濫捕濫殺,目前裏海大約還有30萬隻裏海海豹,比1個世紀前的150萬已大幅下降。
裏海虎卻不那麼幸運了。裏海虎又名新疆虎(中國稱謂)也稱作波斯虎、高加索虎、圖蘭虎、西亞虎、中亞虎、黑海虎。裏海虎是虎的三大亞種,體型僅次於西伯利亞胡(東北虎)和孟加拉虎。1916年裡海虎(新疆虎)在中國絕跡,之後相繼在西亞和中亞各國絕跡。裏海虎已於20世紀80年代徹底走向了滅絕。
裏海的石油和天然氣存儲量豐富。開發始於20世紀20年代,現在採用現代化的鑽井平臺和人工島開採湖底石油。 裏海西岸的巴庫和東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島地區,以及裏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產區。裏海湖底的石油生產,已擴展到離岸數十公裡的水域。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亞塞拜然附近的裏海水域油氣資源豐富,因此這三個國家堅持裏海為內陸海,應依據國際海洋法公約,對裏海水體及海底進行劃界,明確各國的主權和專屬經濟區範圍。而伊朗、土庫曼斯坦兩國則因為附近水域油氣資源相對較少,堅持認為裏海是內陸湖泊,按國際法裏海資源應當是沿岸各國共同財產,任何國家開採裏海任何資源必須徵得各國同意或經共同協商後方能進行。因此,裏海之爭說到底是圍繞能源的利益之爭。
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對裏海的湖海之爭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