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一直穩居13分以上的SCI期刊

2020-12-03 沃斯智研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學與應用》)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與中國光學學會共同主辦,由Springer-Nature集團出版的一本全英文開放獲取光學國際學術期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期刊封面

該刊於2012年3月29日創刊,印刷版於2013年開始出版。2013年10月被國際權威檢索資料庫SCI收錄,2014年7月獲得首個影響因子 8.476。2015年公布的JCR報告顯示,該刊2014年影響因子大幅提升至14.603,在SCI收錄的8618種國際期刊中列第95位,躋身世界百強。

近年來,期刊影響因子一直穩居13分以上2019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期刊。

刊載範圍

小尺度光學

特種光學

光學材料及處理

光學元件製備

光學數據傳輸

光學測量

光學在生命科學及環境科學等領域中的應用

刊載欄目

論著(Article):字數不超過6000個單詞(除摘要、參考文獻、圖表外),參考文獻數量不超過50條,摘要(非結構式)字數不超過250個單詞。

社論(Editorial):字數不超過1000個單詞(除參考文獻外),參考文獻數量不超過15條,無摘要。

讀者來信(Letter):字數不超過1500個單詞(除摘要、方法、參考文獻、圖表外),參考文獻數量不超過30條,摘要(非結構式)字數不超過250個單詞。

新聞與觀點(News & Views):字數500~1500個單詞,參考文獻數量不超過12條,摘要(非結構式)字數不超過50個單詞。

展望(Perspective):字數不超過2000個單詞(除摘要、方法、參考文獻、圖表外),參考文獻數量不超過20條,摘要(非結構式)字數不超過250個單詞。

綜述:字數不超過6000個單詞(除摘要、方法、參考文獻、圖表外),參考文獻數量不超過100條,摘要(非結構式)字數不超過250個單詞。

JCR分區

在2019 JCR報告中,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位於光學Q1區(3/97);

中科院分區

在2020年1月中科院期刊分區中,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位於物理與天體物理一區、光學一區。

影響因子與影響力

在過去5年中,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影響因子一直穩定在13.6分以上。

2015~2019年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影響因子

2篇ESI 0.1% 熱點論文

截至2020年9月21日,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發表的1240篇論文中,共有2篇ESI 0.1%熱點論文和90篇ESI 1%高被引論文。

1. Germanium/perovskite heterostructure for high-performance and broadband photodetector from visible to infrared telecommunication band(2019年11月出版,被引27次)

2. Emerging ultra-narrow-band cyan-emitting phosphor for white LEDs with enhanced color rendition(2019年4月出版,被引99次)

被引頻次最高論文Top 10

1. Coding metamaterials, digital metamaterials and programmable metamaterials(2014年發表,被引719次)

2. Ultrafast lasers-reliable tools for advanced materials processing(2014年發表,被引567次)

3. Ultra-thin, planar, Babinet-inverted plasmonic metalenses(2013年發表,被引444次)

4. Generating optical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at visible wavelengths using a plasmonic metasurface(2014年發表,被引429次)

5. Ultrafast laser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from science to industry(2016年發表,被引393次)

6. Helicity dependent directional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excitation using a metasurface with interfacial phase discontinuity(2013年發表,被引361次)

7.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for light trapping in energy-harvesting devices(2014年發表,被引324次)

8. New yellow Ba0.93Eu0.07Al2O4 phosphor for warm-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through single-emitting-center conversion(2013年發表,被引315次)

9. Energy transfer in plasmonic photocatalytic composites(2016年發表,被引290次)

10. Nanoplasmonic waveguides: towards applications in integrated nanophotonic circuits(2015年發表,被引287次)

年度發文量

自2012年創刊至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載文量總體呈上升趨勢。截至2020年9月21日,該刊在2020年累計發文155篇。此外,中國作者比例較低。

2012~2020年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載文數量

中國作者發文量

2012~2020年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中國作者發文數量

載文主要研究方向

2012~2020年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載文主要研究方向

載文欄目分布

2012~2020年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載文類型/欄目

主要發文國家和地區

2012~2020年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發文量國家和地區Top 10

主要發文機構

2012~2020年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發文量機構Top 10

投稿方式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採用Nature-Springer出版社自身的E-Journal投稿系統。

WOSCI沃斯編輯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代表本人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他事宜,請與我們直接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聚焦 | 2018年SCI最新影響因子正式公布,870個5分以上期刊匯總(附材料&化學SCI期刊影響因子)
    2018年6月26日,最新的影響因子終於出來。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 2019化學類期刊SCI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這個東西對眾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影響因子,以及的它的意義。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編制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數據.也就是說,在報告年度中,前兩年期刊發表的論文被引用總數除以兩年期刊發表的論文總數.科學影響力因子用于衡量科學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重要指標,通常認為它代表期刊的重要性.如何計算科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如下:IF(k) = (nk-1+nk-2)/Nk-1+Nk-2IF是影響因子,k是某一年,Nk-1 + Nk-2是該期刊在前一年或兩年中發表的論文數,nk-1和nk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超千本5分以上期刊速覽
    6月29日,2019年度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出爐。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響因子達到292.278。2019年度5分以上期刊共有1017本,而2018年度為1006本。
  • 這本國產SCI,今年影響因子超16分,連續兩年超10+
    從現有的記錄來看,NSR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16.693,2019年影響因子(JCR2018)是13.222,2018年影響因子(JCR2017)是9.408。NSR 的最新影響因子為13.222,位列全球多學科綜合類期刊的第3名(4%,Q1),進入中科院分區綜合性期刊1區。NSR的最新影響因子(JCR2019)是16.693。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5分以上期刊超千本,國產期刊影響因子大漲!(附完整版表格)
    6月29日,2019年度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出爐。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響因子達到292.278。Bone Research居然又回來了!STTT果然大漲近3倍。2019年度5分以上期刊共有1017本(2018年度為1006本)。
  • 這本國產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錄,短短兩年影響因子即突破5分
    TLCR期刊於 2012 年 3 月創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於2018年被SCI收錄,2019年影響因子為5.132。03影響因子趨勢TLCR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錄,短短兩年內影響因子從4分+突破5分,2019年影響因子為5.132,預計2020年影響因子會保持在
  •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sci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sci影響因子用來衡量sci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被認為代表著期刊的重要性。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創刊於2008年,是一本非常年輕的期刊,主編是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珍妮特·巴斯克斯·維瓦爾(Jeannette Vasquez-Vivar),由出版商Hindawi 發布,研究領域為Cell Biology,目前在同領域中排名56/195位,JCR Q2,中科院3區,2019年影響因子5.076.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超千本5分以上期刊速覽—新聞—科學網
    6月29日,2019年度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出爐。
  • 期刊新秀,這本Nature旗下新晉SCI首個影響因子達6分!JCR1區
    前幾天給大家推薦了兩本國產新晉SCI期刊(這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收錄2年,影響因子超13分!力薦;國貨之光!這本新上國產SCI直逼8分!接收最快只要1天!)。今天小編又挖到一本新晉SCI期刊——Npj Breast Cancer,2016年創刊,今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首個影響因子高達6分,JCR分區為1區,是新期刊中的一匹黑馬!
  • sci論文影響因子最高多少
    最少得分是0~1分,高的到10分,乃至幾十分,投寄的情況下先向自身的文章內容評定,挑選適合的區段,提升通過率是最必須考慮到的,針對眾多創作者而言IF>1就表達引入率頗高,期刊早已具有非常的學術使用價值了,大家許多創作者發布零點幾的期刊早已很不易了,超過1能夠說十分出色了。
  • 2018 醫學類SCI期刊影響因子實時預測(下)
    影響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SCI雜誌辦刊水平的高低,而醫生發表SCI論文的影響因子,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醫生科研水平的高低。小編不太看好今年兒科雜誌影響因子的走勢,多數雜誌呈現走低趨勢。眼科TOP10中,全是英美期刊:美國8本,日不落帝國兩本。有一半的影響因子呈現上升趨勢。
  • 國產期刊JIPB影響因子連續六年穩居Q1區
    2018年6月26日晚,科睿唯安 SCI 期刊引證報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JCR) 正式發布!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JIPB) (http://www.jipb.net/) 的最新五年影響因子為3.499,連續6年穩居Q1區,在SCI收錄的全球222種植物科學期刊中排名第36位。最新的兩年影響因子為3.129,總被引3660次。
  • 國刊Cell Research首次突破20分!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附全部期刊影響因子Excel表格!
    後臺回覆:2020IF,可直接獲取全部期刊影響因子Excel表格。期待著期待著,一年一度的影響因子終於在今天公布了!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統計數據及計算的影響因子等指數,而成為一種期刊評價工具。圖書館可根據JCR提供的數據制定期刊引進政策,論文作者可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排名決定投稿方向。
  • 《分子植物》期刊SCI影響因子突破10分大關—新聞—科學網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30分的精神科期刊誕生!
    6月26日,湯森路透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了2017年度 SCI 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精神病學領域,World Psychiatry(世界精神病學)同樣高奏凱歌,影響因子突破三十大關,速來膜拜!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血液領域哪家強?速來圍觀
    日,Web of Science部分更新了新一年SCI期刊的影響因子(兩年內總引用次數 / 總發文章數)情況。備受關注的期刊影響因子都有哪些變化呢?血液領域相關雜誌的影響因子又有何變化呢?跟隨小編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重磅發布!你投過的期刊漲了嗎?
    因為這時候,Web of Science會公布新一年所有學術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甚至可能剔除某些不合格刊物。而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於碩、博研究生們能否畢業,以及科研工作者們是否能晉升及獎金等情況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