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人體檢測之後 大華股份AI又斬獲目標分割國際競賽第一

2021-01-15 美通社

杭州2018年9月14日電 /美通社/ -- 繼大華股份AI斬獲人體檢測國際競賽第一名之後,近日,大華股份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研發的目標分割技術,又刷新了KITTI Road/Lane Detection (UM_ROAD)競賽的全球較好成績,取得了道路場景下目標分割排行榜第一名,超越其它一流的AI公司和頂尖的學術研究機構,以及ICCV較佳目標分割研究成果,這標誌著大華股份在目標分割的智能算法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大華股份在AI的核心技術領域持續耕耘,不斷提升智能算法、算力的核心競爭力。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大華股份在2017年文字檢測和識別、場景流識別等領域分別取得第一;2018年在2D車輛目標檢測、MOT跟蹤、Pedestrian等國際競賽中分別取得第一,本次在目標分割算法領域又取得了新突破。

關於KITTI

KITTI數據集由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和豐田美國技術研究院聯合創辦,是目前國際上較大的計算機視覺算法評測數據集之一。數據集用於評測立體圖像(stereo),光流(optical flow),視覺測距(visual odometry),物體檢測(object detection)和跟蹤(tracking),道路分割(road),語義分割(semantics)等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性能。KITTI包含市區、鄉村和高速公路等場景採集的真實圖像數據,每張圖像中最多包含15輛車和30個行人,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遮擋與截斷。

可行駛區域道路分割任務(Road/Lane Detection)

該比賽任務為KITTI可行駛區域的道路分割任務,需要把各種場景下的可行駛區域分割出來,同時場景中存在各種遮擋和陰影,並且要求精確度達到像素級別。該訓練集有289張數據,採用小樣本學習方案。

本次國際比賽在大華股份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平臺上,採用遷移學習的方法,借鑑Deeplabv3+、U-net、Hed等經典框架的優點,重點對U-Net、Hed邊緣檢測算法進行了改進,並應用多尺度測試和多模型融合技術,提高了檢出率和召回率。

該項國際競賽數據集的道路分割效果結果:

國際競賽數據集的道路分割效果結果

在大華實際產品和未來產品中的應用

本次競賽中使用的技術已經在大華的新零售、智能交通等產品和解決方案上得到廣泛應用,可以實現基於檢測目標的像素級圖像分割,大幅提升目標的檢測性能,尤其是在遮擋場景下智能算法的檢測能力。

新零售場景

採用目標分割技術,可以實現商品像素級的區域檢測,高效捕獲不同角度擺放或存在重疊遮擋的商品,從而提升貨架上不同種類的商品識別率。

智能交通場景

採用目標分割技術,在道路上可以精準獲取車輛的邊界,提升視頻結構化解析伺服器、車輛大數據等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焦點

  • 大華股份AI視頻跟蹤算法榮獲VOT2020國際競賽冠軍
    從美通社獲知,近日,由計算機視覺會議ECCV聯合舉辦的視覺目標跟蹤國際競賽VOT2020落下帷幕,大華股份基於AI的RPT視覺跟蹤算法憑藉優異的評測成績,從全球知名企業、高校研究所共37支團隊中脫穎而出,奪得VOT2020 challenge主賽道,(VOT-ST2020 Winner),取得標誌性突破,彰顯了大華在視覺目標跟蹤領域深厚的技術積澱
  • 吳博: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 | AI 研習...
    醫學圖像分析中目標檢測任務的普遍性,使得開發目標檢測集成框架顯得必要。近日,在雷鋒網 AI 研習社公開課上,深圳市宜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博剖析了目標檢測已有的框架,重點分享如何對目標檢測框架進行改造,以便在醫學圖像分析中產生更好的效果。公開課回放視頻網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59?
  • 大華股份智慧安檢綜合解決方案來襲
    數據不同步:安檢數據不同步,一旦發生安全事件,無法第一時間上報並安排警力。 數據溯源難:安檢機數據不聯網,導致數據溯源難,後續排查、追蹤等工作難以進行。 數據價值未挖掘:大量安檢數據本地存儲,未進行統一歸檔和分析,資源無法有效利用。
  • 西電人工智慧學子斬獲2019 IGARSS數據融合競賽冠軍
    由西電人工智慧學院焦李成教授指導的兩支學生隊伍在2019IEEEGRSS數據融合競賽中獲得了優秀成績,其中,連彥超、馮拓、周金柳隊伍獲得了3D點雲分類挑戰賽冠軍,賈美霞、李艾瑾、吳兆陽隊伍獲得了同賽道亞軍。兩支隊伍均受邀在大會上作專題報告。第39屆國際地球科學與遙感大會競賽專場報告由圖像分析與數據融合技術委員會主席Dr.
  • 華中農大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華中農大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2020-11-23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北大學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金獎
    11月5日,在第十六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上,東北大學NEU-CHINA團隊斬獲金獎及最佳海報提名獎。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起,是全球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大學生頂級科技賽事。
  • 電院徐奕副教授團隊在MICCAI 2019「消化道病理圖像檢測與分割...
    Detection and Segmentation Challenge 2019(「消化道病理圖像檢測與分割」國際挑戰賽)中獲佳績,分別摘得印戒細胞檢測競賽的第二名(1st Runner Up)和結腸鏡檢查組織分割競賽的第四名。
  • 國際大學生物理競賽斬金作品竟與火星有關!
    1月12日,第十屆國際大學生物理競賽成績揭曉,國防科大文理學院物理系競賽導師團隊指導的學員周星旭、葉和鑫、解深源(氣象海洋學院)斬獲金獎。此外我校還獲銀獎6項,銅獎13項。國際大學生物理競賽由美國物理學會和美國天文學會贊助舉辦,是一項面向全世界大學生的國際賽事。
  • 大華股份:一個務實浪漫主義者的自我修養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技術變革節點之上,大華股份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殷俊表示,這場革命已經駛入第三階段。 大華如何精修這些內功的? 眼光獨到的大華股份從系統架構、數據智能、智能工程化、智能技術四大基礎能力實現,所謂刀切豆腐兩面光,大華考慮全面,也做得周到。
  • 安全防患 大華股份雷球聯動應用方案
    [導讀]大華股份充分運用雷達的技術優勢,推出雷球聯動應用解決方案。
  • 大連理工大學衛冕3項國際冠軍!
    該成果第一作者是大連理工大學信通學院碩士代克楠,指導教師為王棟、李建華、盧湖川。此外,由盧湖川教授領導的IIAU實驗室今年共有8篇論文被CVPR2020錄用,其他指導教師包括張立和、樸永日等。除此之外,IIAU團隊在目標跟蹤最權威的國際競賽--VOT2020中斬獲三個冠軍!
  • Facebook 發布 Detectron2:基於 PyTorch 的新一代目標檢測工具
    雷鋒網 AI 開發者按:Detectron 是 FAIR 在 2018 年初公開的目標檢測平臺,包含了大量業內最具代表性的目標檢測、圖像分割、關鍵點檢測算法,該框架主要基於 python 和 caffe2 實現,開源項目已獲得了超 2.2w 的星標數。
  • 浙江理工大學學子在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斬獲金牌
    浙江理工大學學子在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斬獲金牌 2019-10-30 08:40:00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
  • 華中農業大學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2日晚,2020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結果揭曉,華中農業大學代表隊以牙釉質修復為主題的項目斬獲全球金獎。這是華中農業大學第七次斬獲該賽事全球金獎。今年,華中農業大學iGEM團隊以修復牙釉質損傷為目標,利用合成生物學的方法,構建了的兼具修復牙釉質功能和殺死口腔有害菌功能的工程大腸桿菌——「Tooth Fairy」。這將為牙釉質損傷提供了一種有潛力的修複方案。
  • 國內唯一獲獎的高職院校 深職學子斬獲2020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金獎
    深職學子斬獲2020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GEM)金獎。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23日訊(記者 梁榆其 通訊員 馮金軍)2020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簡稱iGEM)閉幕式以視頻的方式於北京時間11月23日凌晨近2點落下帷幕。
  • 生命學院在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中斬獲金獎及最佳海報...
    美國時間11月4日下午,第十六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在美國波士頓閉幕,東北大學代表隊(NEU-CHINA團隊)參賽並斬獲大賽金獎及最佳海報提名獎。東北大學代表隊由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生物工程專業2017級本科生組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丁辰教授擔任指導教師。
  • 這所高校的團隊斬獲省競賽一等獎
    在近日舉行的第六屆浙江省大學生經濟管理案例競賽現場,浙江萬裡學院商學院「鍋碗瓢盆」隊向評委展示他們調研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半年的成果。 最終,「鍋碗瓢盆」隊對台州富嶺塑膠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縱向案例分析,深入分析其經營方式,並結合成果提出發展建議,獲得評委一致好評,在全省68所高校的414支本科隊伍中脫穎而出,斬獲大賽一等獎。
  • 解讀目標檢測新範式:Segmentations is All You Need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程澤華等研究者提出使用弱監督分割多模態注釋,在沒有 NMS 的情況下實現了高度穩健的目標檢測性能。作者利用注釋質量較差的邊界框在困難環境中實現穩健的目標檢測性能,避免了與 anchor 框或 NMS 相關的所有超參數。他們提出的模型超越了之前基於 anchor 的一步和多步檢測器,而且簡單得多。該模型在準確性和召回率方面都達到了當前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