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普——神奇的全息攝影

2020-12-04 趣玩科普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法國在世界各地舉辦了一次特別的攝影展覽,人們欣賞到了神奇莫測的全新的攝影作品:牆頭上,明明看見伸出了一隻水龍頭,可是舉手前去擰一下,結果卻抓了個空;一隻鏡框,裡面什麼圖像也沒有,可是當一束光射過來,框裡就出現一位美麗的姑娘,她緩緩地摘下眼鏡,向人們微笑致意;一隻玻璃罩,裡面空無一物,可是,在光的照射下,罩裡馬上出現了愛神維納斯像……這就是神奇的全息攝影帶給人們的視覺衝擊。

全息攝影是一種利用波的幹涉記錄被攝物體反射(或透射)光波的信息(振幅、相位)的照相技術。它是通過一束參考光和被攝物體上反射的光疊加在感光片上相遇時發生幹涉,形成複雜的幹涉條紋而成。底片上某點的明暗程度不僅記錄被攝物體反射光波的振幅(強度),而且還記錄反射光波的相對相位。

一、全息照片的拍攝

全息攝影採用雷射作為照明光源,並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稱為參考光),另一束經被攝物體反射後再射向感光片(稱為物光),如圖1所示。這兩束光在感光片上疊加發生幹涉,感光底片上各點的感光程度不僅隨兩束光的強度也隨兩束光的相位關係而不同,所以全息攝影不僅記錄了物體上的反光強度,也記錄了相位信息。因為雷射具有很好的空間相干性和時間相干性,所以雷射的出現,為全息攝影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光源。

要獲得理想的全息照片,拍攝時,物光和參考光的光程差要儘量小,兩束光的光程差相等最好,最多不能超過2cm;兩束光的夾角最好在45°左右,因為夾角越小,幹涉條紋就越稀,這樣對系統的穩定性和感光材料解析度的要求就低。

由於全息底片上記錄的是幹涉條紋,而且是又細又密的幹涉條紋,所以在拍攝過程中極小的幹擾都會引起幹涉條紋的模糊,甚至使幹涉條紋無法記錄。比如,拍攝過程中若底片位移一個微米,條紋就會分辨不清,因此,拍攝時要儘可能地防止相機和被攝物體的抖動。另外,氣流通過光路、聲波幹擾以及溫度變化都會引起周圍空氣密度的變化。為此,在曝光時要禁止大聲喧譁,不能隨意走動,保持整個環境的安靜。

二、全息照片的再現

全息照片的再現方法是用一束頻率和傳輸方向與參考光束完全一樣的雷射照射全息照片,就可以觀察到物體的立體圖像,如圖2所示。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可看到物體的不同側面,就好象看到真實的物體一樣,只是摸不到真實的物體。

全息照相再現的是一個精確複製的物光波,當我們「看」這個物光波時,可以從各個視角觀察到再現立體像的不同側面,猶如看到逼真物體一樣,具有景深和視差。如果觀看並排的兩輛「奔馳」汽車的全息照片,當我們改變觀察方向時,後一輛車被遮蓋部分就會露出來!一張全息照片相當於從多個角度拍攝、聚焦成的許多張普通照片。因此,一張全息照片的信息量相當於100張甚至1000張普通照片信息量的總和。

三、全息攝影的應用

全息照片具有立體感強、形象逼真、信息量大等特點,所以全息攝影用途非常廣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全息攝影技術應用的例子,比如在一些信用卡和紙幣上就有用全彩全息圖像技術製作出的聚酯軟膠片上的「彩虹」全息圖像,來實現防偽的目的。而模壓彩虹全息圖像,由於它的三維層次感強,並隨觀察角度而變化的彩虹效應,其防偽功能更強。

把一些珍貴的文物用全息攝影技術拍攝下來,展出時可以真實地立體再現文物的全貌,參觀者欣賞時可以獲得更加全面的文物信息,而原物則可以妥善保存;大型全息圖片既可以展示轎車、衛星以及各種三維廣告,亦可採用脈衝全息技術再現人物肖像,小型全息圖片可以戴在頸項上形成美麗裝飾。

除光學全息外,現在還發展了紅外、微波和超聲全息技術,這些技術在軍事偵察和監視上有重要意義。我們知道,一般的雷達只能探測到目標的方位、距離等,而全息照相則能給出目標的立體形象,這對於及時識別飛機、艦艇等的特徵有很大作用。超聲全息照相能再現潛伏於水下物體的三維圖像,由於對可見光不透明的物體,往往對超聲波透明,因此可用來進行水下偵察和監視,也可用於醫療透視及工業無損檢測等。

目前,地震波、電子波、X射線等方面的全息技術也正在深入研究之中,它們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如用於研究火箭飛行的衝擊波、飛機機翼蜂窩結構的無損檢驗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光的壓力與全息攝影
    全息攝影全息攝影是指一種記錄被攝物體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的攝影技術。普通攝影是記錄物體面上的光強分布,它不能記錄物體反射光的位相信息,因而失去了立體感。全息攝影採用雷射作為照明光源,並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
  • 德國SeeReal開發出三維全息攝影立體顯示器
    靜止圖像的全息攝影技術方面,對於相干光源,通過1張全息圖即可得到立體圖像,而對於視頻,要想以相同方法實現3D全高清高精細視頻,則需要3.5TFLOPS(1T=1012,FLOPS為每秒的浮點運算)的計算量。通過該計算,使用透鏡陣列製成的亞全息圖、相對於視窗分割成較小的圖像,即可在任何視點得到所需解析度的立體圖像。
  • 2D拍照out了,試試用全息攝影記錄你的婚禮現場
    今年5月,一對名為James George和Lisbeth Kaufman的情侶結婚了,為了日後能還原這一過程中令人感動的心情,他們決定在傳統攝影方式的基礎上,也使用自己非常熟悉的3D動態全息技術記錄下這一刻。
  • 【動畫科普】最真實的虛擬——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這個詞,大家可能很少聽到,但是不少人肯定見過。因為這種虛擬成像技術曾多次出現在電影、舞臺表演和一些著名歌手的演唱會上。比如,2013年周杰倫世界巡迴演唱會上,就利用全息技術成功「復活」了已故多年的歌手鄧麗君。
  • 全國首場四地5G+MR全息物理名師公開課開講
    半島記者 李曉哲「這是我上過最有趣的物理課了,帶上MR混合現實眼鏡後,電磁的運動軌跡形象直觀的映入眼帘,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讓我對電磁學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在全國首場5G+MR全息物理名師公開課結束後,青島市即墨區萃英中學高一(23)班的王佳樂興奮地說。9月26日,青島即墨萃英中學、成都教科院附中、上海格致中學、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四地名校名師,基於影創科技打造的K12領域5G+MR全息課堂共同分享同一堂物理課,內容實時同步至四川甘孜、阿壩、涼山州三所中學(甘孜州康定中學、阿壩州茂縣中學、涼山州冕寧中學)。
  • 全息視頻又往前進了一小步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能實現類似的攝影效果,這就涉及到了一種被稱為全息攝影(holography)的攝影技術。1947 年,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 Dennis Gabor 發明了全息攝影技術,他也因此獲得了 1971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自誕生以來,全息攝影已有近 70 年的歷史。
  • 世界是一張全息照片,全息宇宙假說
    有一種理論,叫做「整體包含於部分中」例如,將一根磁棒折成幾段,每個棒段的南北極特性依然不變,每個小段是它原來整根棒的全息縮影,是整根棒的成比例縮小。一面鏡子碎裂成幾塊還是鏡子,每一面小的鏡片仍然能夠被當成鏡子使用,每一塊鏡子的碎片也可以看成整面鏡子的全息縮影。人的受精卵和它發育成的各種細胞相比較,其DNA是相同的。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了這個人全部的遺傳信息,所以克隆技術才可以利用一個細胞複製出一個人來。
  • VR、智慧機器人,全息投影!東莞首家禁毒科普館掛牌
    12月15日,東莞市中堂鎮禁毒教育基地暨法治教育基地在中堂實驗中學舉行掛牌儀式,這是全市首家集合最新前沿禁毒聲光電設備,融知識性、互動性、科技性為一體的禁毒科普館。這是中堂鎮開展防毒禁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平安中堂的一項重要舉措。
  • MR全息博物館重新定義博物館未來
    近日,「MR全息博物館」突然在網絡上火熱起來,通過MR領先技術全息互動的方式,讓體驗者無距離感受超時空魅力。全球技術領軍企業XIMMERSE(廣東虛擬實境科技有限公司),結合全息空間成像、虛擬人物製作、MR混合現實、聲光影特效、空間定位、動作捕捉等先進技術,通過營造逼真的數位化模擬現實,創造出全新的文化與科普展現形式。
  • 全息宇宙 | 我們的宇宙是一張全息圖嗎?
    全息對偶(holographic duality)正是在場論、引力和弦論研究中誕生的一個重要理論工具。全息對偶原理表明,包含引力的高維空間可以從不含引力的低維量子理論中像全息圖一樣產生。這一原理使物理學家們自然地聯想到,我們的宇宙是不是也只是一張「全息圖」呢?
  • 全息投影如何工作?
    我們周圍的物理世界是三維的(3D),但是傳統的顯示設備只能顯示缺乏深度(即三維)信息的二維(2D)平面圖像。這種基本限制極大地限制了我們感知和理解現實世界對象的複雜性的能力。人腦將近50%的能力專用於處理視覺信息。平面圖像和2D顯示器無法有效利用大腦的力量。隨著電子、光學、雷射和光子學領域的飛速發展,真正的3D顯示技術正在進入市場。
  • 全球首個超薄全彩色交互式全息視頻顯示器問世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能實現類似的攝影效果,這就涉及到了一種被稱為全息攝影(holography)的攝影技術。1947 年,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 Dennis Gabor 發明了全息攝影技術,他也因此獲得了 1971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自誕生以來,全息攝影已有近 70 年的歷史。
  • 神奇的宇能全息接收儀(打坐金字塔)
    艾威序養生科技,一切為了您的健康宇能全息接收儀
  • 什麼是全息? 相關知識小科普帶你看
    什麼是全息?相關知識小科普帶你看 2014年08月08日 17:03作者:李萬裡編輯:李萬裡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手機頻道8月8日 上一段時間「全息手機」的概念非常熱鬧,消費者們都翹首以盼希望能夠見證一款全新產品的面世
  • 宅家趣科普第五季2 | 沉澱:高速攝影下的美麗定格瞬間
    宅家趣科普第五季2 | 沉澱:高速攝影下的美麗定格瞬間 2020-11-23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息投影離手機上的全息投影不遠了
    基於這項成就,他獲得了 1967 年的英國物理學會楊氏獎和 197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而最近,被稱為是「顯示屏霸主」的三星在這一領域又有了新突破——提出了一款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可以從多個角度提供高解析度的、真實度極高的 3D 視頻,未來可以集成到行動裝置中,支持辦公或家用。 何為全息?
  • 數字雷射全息投影
    傳統的全息攝影技術本質上是一種模擬的非實時性的繁瑣的純光學技術,近年來興起的數字信息處理技術及其有關器件設備(計算機、數碼攝像機、CCD器件、新型液晶顯示屏、空間光調製器、網際網路等)和自動化控制技術不斷衝擊傳統的全息攝影技術,使它有了新發展。  一、什麼是全息三維?
  • 乾貨分享《全息投影技術的原理 》
    今天我們就通過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這種開始日益流行的全息影像技術IMAX影院,來自"image maxium"(圖像最大化),具有七層樓高、20多米寬的超大屏幕、水晶般清晰的畫面、極逼真的六聲道加超低音音響。在國外被譽為「電影的終極體驗」那麼什麼是全息影像技術?它有哪些特色?是如何實現影像的動態立體展示的呢?首先我們要從全息攝影、全息影像顯示等兩個重要環節來詳細了解。
  • 全息風扇後來居上,3D廣告機成本與技術全面領先!全息投影來襲!
    隨著全息技術的成熟,它的商用化也逐漸普遍,全息LED電風扇成為了最早被投入市場的全息3D產品之一。這類炫酷的風扇設備的專業名稱叫做全息3D智能炫屏。它由一塊LED屏幕與旋轉葉片組合而成,這款設備的原理來自於視覺暫留現象。
  • 幻覺宇宙:驚人的全息宇宙理論
    本文原載於《大科技.科學之謎》2006年 第01期  這篇科普文章,也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深入理解「空性」的新思維。  也許世界萬物——從雪花到星星、從藍鯨到伽馬射線,甚至組成萬物的原子——全都是假象,是從超越時間和空間之外投射到我們世界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