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空調
它是用於把汽車駕駛室內的溫度、空氣清潔度和空氣流通調整到最佳狀態,為駕駛員和乘員保障舒適的乘坐環境,確保安全行車的裝置。其中包括製冷系統、取暖系統和通風換氣系統。這些系統全部集中在一個溫度調整單元之中,並使用控制面板上的開關進行調節。
製冷系統:
在炎熱夏季或是車內溫度較高時對車內空氣降溫,使車內人員有一個舒適的乘坐環境,同時使駕駛員安全駕駛。
供暖系統:
在寒冷冬季或氣溫較低時對車室內的空氣或由外部進入車室內的新鮮空氣進行加熱,達到取暖的目的。主要的加熱源是汽車的暖風水箱,用的是發動機冷卻液散發出來的熱量。
通風系統:
其作用是在汽車行駛或怠速停車時保證室內通風,即對汽車駕駛室內不斷通過風機吹入新鮮空氣,驅排混有塵埃、二氧化碳及來自發動機的有害氣體。
製冷系統工作原理:
汽車空調製冷系統一般主要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膨脹閥或孔管、出液乾燥器(一個貯存製冷劑及吸收製冷劑水分、雜質的裝置)、管道、冷凝風扇等組成。
壓縮機吸入蒸發器出口處的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把它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排出壓縮機。高溫高壓的過熱製冷劑氣體進入冷凝器,此時壓力及溫度降低,製冷劑氣體冷凝成液體,並排出大量的熱量由散熱風扇輔助散熱,形成低溫液態製冷劑,製冷劑液體通過膨脹裝置後體積變大,壓力和溫度急劇下降,以霧狀(細小液滴)排出膨脹裝置。霧狀製冷劑液體進入蒸發器,因此時製冷劑沸點遠低於蒸發器內溫度,故製冷劑液體蒸發成氣體。在蒸發過程中大量吸收周圍的熱量,而後低溫低壓的製冷劑蒸氣又進入壓縮機。 上述過程循環進行,以達到降低蒸散熱片中空氣溫度的目的。自動空調的功能與手動空調原理相同只是控制方式是電腦控制的。電控單元將根據駕駛員或乘客通過空調顯示控制面板上的按鈕進行的設定,使空調系統自動運行,並根據各種傳感器輸入的信號,對送風溫度和送風速度及時地進行調整,使車內的空氣環境保持最佳狀態。
使用方法:
1.當我們在寒冷的冬季開啟空調取暖系統時,需要將溫度調節旋鈕調到紅色區域,根據自己需要的熱度來調節大小,然後根據需要調節風量。這裡以手動空調為例,自動空調操作方法相同。
2.在炎熱的夏季時,我們將溫度旋鈕旋轉到藍色區域,根據需要調整溫度,AC開關也就是壓縮機開關要打開,此時空調開始製冷,風量旋鈕調整適合風量。
使用技巧:
1.當我們使用暖風時調節位置如圖
在發動機達到正常工作溫度時,風口建議調節到腳部風口,此時風量也不用開很大,原理是因為熱空氣有上升的特性,這樣吹出的熱風會從車底部自動上升到全車。驅趕更多的涼氣,這樣會達到最好的加熱效果並且不會造成車內溫度過高,而且由於風機開的風量很小,節省很多電能,從而降低發動機能耗。但注意此時循環方式是外循環而且開暖風必須一直是外循環。不然風擋會上霜。
2.當我們使用製冷系統時調節位置如圖
此時風口為偏向吹風擋或車頂的方向,但不能完全吹風擋,因為吹風擋開不了內循環,夏季開空調大部分時間是開空氣內循環的。內循環可以大大減少外部的熱空氣進入車內,減少車內空氣冷卻頻率,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因為冷空氣有向下運動的特性,所以冷風要向上吹,讓冷氣自己從上而下降落。這樣冷卻效果可達到最佳,能耗最小。
3.自然風也就是室內通風功能使用時就是根據需要來設定了。
註:
汽車空調儘量不要開中央風道對人體直接吹風,因為低溫環境會使血管極劇收縮,血流不暢。使關節受損、受冷導致關節疼痛。造成人體平衡調節系統功能紊亂,形成所謂的空調病。再有就是之前作品中也有提到過的在冬夏換季時,要勤換空調濾,這樣駕駛室內的空氣相對來講比較清新,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好處。
以上是自己平時駕駛及做維修時總結出來的經驗和小技巧,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