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東勝發布 東勝發布
7月9日,「東勝發布」報導了《東勝出生了一隻火烈鳥》的新聞,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例成功人工孵化的火烈鳥,小傢伙兒一出生就備受關注。
兩個月過去了,第一隻火烈鳥寶寶茁壯成長的同時,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又有兩隻火烈鳥寶寶相繼孵化成功了,火烈鳥有弟弟妹妹啦!
作為溫熱帶棲水而生的鳥類,在東勝這座北方的城市,火烈鳥是怎樣被成功孵化的呢?今天就跟隨融融的鏡頭一起去探秘吧!
破殼而出的火烈鳥寶寶
薩仁花是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動物管理部負責人,三隻小火烈鳥從母親「備孕」到產卵,從人工孵化到接生、餵養,全部是薩仁花一手操辦,它不僅是一名飼養員,更是小火烈鳥的「媽媽」。
成年火烈鳥異常美麗
薩仁花給火烈鳥餵「小零食」麵包蟲
薩仁花告訴記者,動物園目前一共有54隻成年火烈鳥,2012年落戶東勝。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多年來,火烈鳥始終未能產卵。為此,薩仁花和同事們多次赴哈爾濱、上海等地學習取經,從溫度、溼度、營養、環境等多方面入手,著力為火烈鳥繁育創造最佳條件。
首先,探索改變從給火烈鳥吃什麼開始。薩仁花說,去年,通過向氣候環境與我們基本相同的哈爾濱動物園學習取經,調整了飼養配方。
目前火烈鳥的飼料包含窩頭、油菜、蝦皮、魚粉、蘋果、維生素、鈣、螺旋藻粉等十幾種營養成分,為火烈鳥「備孕」打好了身體基礎。
火烈鳥產卵的泥墩
火烈鳥的產卵期為每年的4至6月份。以泥築成高墩作巢,巢基在水裡,每次產卵,火烈鳥都會用嘴將紅泥壘在巢基上,直到符合自己理想的高度。
「我們運來紅泥,並調整巢基的距離,為火烈鳥產卵做好一切準備。」
——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動物管理部負責人 薩仁花
環境適應了、營養跟上去了、巢基也是火烈鳥「心儀」的,萬事俱備,只欠「產卵」。今年,火烈鳥們一共產卵5顆,其中2顆被同伴當場破壞。「火烈鳥嫉妒心很強,不是自己的卵破壞欲極大,所以,到了產卵期,我們飼養員幾乎每晚都不能睡覺,隨時監控鳥舍視頻,發現火烈鳥產卵,馬上取出來。」薩仁花說。
火烈鳥孵化過程中嚴格控制溫度溼度
薩仁花介紹,火烈鳥的孵化期在28天左右。孵化中全部採用智能孵化。「雖然比較智能,但是在這28天中,每隔兩個小時就要進行人工『晾卵』,將卵從孵化箱中取出,進行短時間的降溫,利於吸收新鮮氧氣,這個期間,飼養員每晚幾乎也不能睡覺。」
飼養員調節孵化器
火烈鳥在破殼的時候,由於體質不同,有的小火烈鳥無法自主破殼,需要「人工接生」,為此,薩仁花專門去先進地區取經,回來後,反覆拿鵝蛋、鴨蛋等進行練習。
今年孵化的三隻火烈鳥,其中兩隻是薩仁花「接生」的。
「接生這個工作,比較考驗技術水平,既不能破壞蛋殼的整體性,又要準確找到蛋殼內的鳥嘴,否則在接生過程中可能會導致小鳥死亡。」薩仁花說,每次成功接生,她都特別有成就感。
目前,三個小可愛吃住都和薩仁花在一起,「我已經兩個多月沒回家住過了」,因為未滿月的火烈鳥兩個小時就要餵一次奶粉,離不開飼養員「媽媽」的照顧,這樣的照顧需要到它們6個月大,才能將其放回鳥群中。
歡實的火烈鳥寶寶
飼養員用針管為鳥寶寶「餵奶」
火烈鳥在動物園健康成長
「今年三隻小火烈鳥的成功孵化,為我們提供了溫熱帶鳥類的人工孵化經驗,相信明年我們動物園的火烈鳥家族一定會迎來更多的成員。」薩仁花高興地說。
(記者:李揚 楊路轍)
推薦閱讀
編輯:馬璐 審核:韓改琴 朱少立 張睿博
校對:邢志茹
原標題:《你以為在東勝孵化火烈鳥可容易了?看完全過程——服!》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