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篇華妃重生文特別火,小說值得細細品味,結局倒是不錯。
可我不由得想「倘若華妃當真重生,回到甄嬛剛入宮那天,結局會不會真的很好呢?」在思考這個問題前,想和大家一起回顧「華妃是怎麼下線的」。
劇中華妃被降為年答應後,為洩恨在碎玉軒放火,皇帝大怒將其打入冷宮賜自盡。在賜自盡之時,甄嬛告訴她,歡宜香裡面其實摻了大量的麝香。華妃絕望,留下一句「皇上,皇上,你害世蘭好苦啊」一句話,最終撞牆而死。
也就是說,華妃是帶著對皇上的怨恨和愛意自盡的。
那這樣的華妃如果重生,她會做什麼呢?1.幫助哥哥保住自己和家族的榮寵?2.復仇,向皇帝復仇還是甄嬛,我更偏向是向皇帝。3.問清楚皇帝到底愛不愛她。
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華妃是個高傲戀愛腦,在刺激下容易衝動,所以這三種都是有可能的。
一,保住自己和家族的榮寵。
華妃所有的一切和年羹堯是掛鈎的。
而皇帝對年羹堯的情緒是複雜的,需要他為自己衝鋒陷陣,又害怕他功高蓋主。所以化解這一切是很大的難題,不能一下卸去所有官職,又不能不卸。
而且華妃說到底只是深宮嬪妃,能否想通是一回事,能否讓自家哥哥聽進去又是一回事。
如果這條路走成功了,年羹堯做些閒散官職,有錢但無勢,華妃沒有強有力的家族支撐,無法在後宮如之前肆意。皇帝對她有情誼,她不作自然也不會對他太差,只是後面的甄嬛沈眉莊定會後來居上,華妃也不會一直受寵。好歹,保留妃位在後宮生存下去還是可以的。
唯一遺憾的是華妃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一來歡宜香用了多年可能早已無生育能力,二來保險起見還是不生育更讓皇帝放心。
總之這條路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難的選擇。關鍵就在於重生之後的華妃能有多高的智商,能夠收斂多少心性,哥哥年羹堯那邊的配合度又能有多高。
二,復仇
這是一條最愚蠢的路。如果說向甄嬛復仇還有點可行性,但若是向皇帝復仇,只會讓自己和家族更快地走向滅亡。
華妃,這個角色,是可恨的也是可憐的。老實說,我並不想我寧願她香消玉殞也願她面目全非只顧復仇,這條也是我最不想寫的一條路。
向甄嬛眉莊復仇是有可行性的,大不了在她們剛進宮時就賞一丈紅,像結束夏冬春生命一般結束她們的生命。那時候,華妃尚且有哥哥撐腰,皇帝對甄嬛眉莊又無情誼,後宮死個人說到底還是再容易不過的事。可是結束之後呢?繼續這樣肆意妄為在宮中以傷害別人的方式洩恨嗎?
我想每一位對華妃這個角色心聲憐愛的人,都不願如此。如果重生不是讓她更好的活下去,而是讓她走向地獄,那還不如不重生。
三,問清楚皇帝到底愛不愛她
甄嬛傳的嬪妃,有人要權勢有人要子女,可是華妃要的更多的是寵愛。放在現在,就是妥妥的戀愛腦。被皇帝寵的心無城府,絲毫沒感覺到自己無法生育是拜皇帝所賜。一旦知道後萬念俱灰,選擇自盡。
如果重生,華妃會不會抱著一點僥倖心理去選擇問皇上呢?
回到甄嬛剛入宮時,華妃還是寵冠六宮的嬪妃。如若冒冒失失跑去問皇帝,想必皇帝這隻老狐狸定會花言巧語糊弄過去。不知道那時候的華妃是選擇相信還是暗自查訪。不過既然打草驚蛇了,皇帝必會更謹慎,這帝王哪裡是華妃這種戀愛腦能對抗的,最後不一樣的一敗塗地。
相信或不相信,意義都不大。
誰能不憐惜美人呢?生在這個朝代這種家庭,變成帝王的棋子,本身就是一種悲哀。重生這種事更多的還是存在於小說中的理想主義,真正的重生反而寸步難行。
不如就讓她安靜的離開後宮吧。或許下世能投生於普通家庭,嫁個愛他的郎君,相夫教子度過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