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之華妃重生記》:你盼我寵冠六宮還是隱於後宮

2020-12-04 娛影閒探

之前,有一篇華妃重生文特別火,小說值得細細品味,結局倒是不錯。

可我不由得想「倘若華妃當真重生,回到甄嬛剛入宮那天,結局會不會真的很好呢?」在思考這個問題前,想和大家一起回顧「華妃是怎麼下線的」。

劇中華妃被降為年答應後,為洩恨在碎玉軒放火,皇帝大怒將其打入冷宮賜自盡。在賜自盡之時,甄嬛告訴她,歡宜香裡面其實摻了大量的麝香。華妃絕望,留下一句「皇上,皇上,你害世蘭好苦啊」一句話,最終撞牆而死。

也就是說,華妃是帶著對皇上的怨恨和愛意自盡的。

那這樣的華妃如果重生,她會做什麼呢?1.幫助哥哥保住自己和家族的榮寵?2.復仇,向皇帝復仇還是甄嬛,我更偏向是向皇帝。3.問清楚皇帝到底愛不愛她。

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華妃是個高傲戀愛腦,在刺激下容易衝動,所以這三種都是有可能的。

一,保住自己和家族的榮寵。

華妃所有的一切和年羹堯是掛鈎的。

而皇帝對年羹堯的情緒是複雜的,需要他為自己衝鋒陷陣,又害怕他功高蓋主。所以化解這一切是很大的難題,不能一下卸去所有官職,又不能不卸。

而且華妃說到底只是深宮嬪妃,能否想通是一回事,能否讓自家哥哥聽進去又是一回事。

如果這條路走成功了,年羹堯做些閒散官職,有錢但無勢,華妃沒有強有力的家族支撐,無法在後宮如之前肆意。皇帝對她有情誼,她不作自然也不會對他太差,只是後面的甄嬛沈眉莊定會後來居上,華妃也不會一直受寵。好歹,保留妃位在後宮生存下去還是可以的。

唯一遺憾的是華妃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一來歡宜香用了多年可能早已無生育能力,二來保險起見還是不生育更讓皇帝放心。

總之這條路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難的選擇。關鍵就在於重生之後的華妃能有多高的智商,能夠收斂多少心性,哥哥年羹堯那邊的配合度又能有多高。

二,復仇

這是一條最愚蠢的路。如果說向甄嬛復仇還有點可行性,但若是向皇帝復仇,只會讓自己和家族更快地走向滅亡。

華妃,這個角色,是可恨的也是可憐的。老實說,我並不想我寧願她香消玉殞也願她面目全非只顧復仇,這條也是我最不想寫的一條路。

向甄嬛眉莊復仇是有可行性的,大不了在她們剛進宮時就賞一丈紅,像結束夏冬春生命一般結束她們的生命。那時候,華妃尚且有哥哥撐腰,皇帝對甄嬛眉莊又無情誼,後宮死個人說到底還是再容易不過的事。可是結束之後呢?繼續這樣肆意妄為在宮中以傷害別人的方式洩恨嗎?

我想每一位對華妃這個角色心聲憐愛的人,都不願如此。如果重生不是讓她更好的活下去,而是讓她走向地獄,那還不如不重生。

三,問清楚皇帝到底愛不愛她

甄嬛傳的嬪妃,有人要權勢有人要子女,可是華妃要的更多的是寵愛。放在現在,就是妥妥的戀愛腦。被皇帝寵的心無城府,絲毫沒感覺到自己無法生育是拜皇帝所賜。一旦知道後萬念俱灰,選擇自盡。

如果重生,華妃會不會抱著一點僥倖心理去選擇問皇上呢?

回到甄嬛剛入宮時,華妃還是寵冠六宮的嬪妃。如若冒冒失失跑去問皇帝,想必皇帝這隻老狐狸定會花言巧語糊弄過去。不知道那時候的華妃是選擇相信還是暗自查訪。不過既然打草驚蛇了,皇帝必會更謹慎,這帝王哪裡是華妃這種戀愛腦能對抗的,最後不一樣的一敗塗地。

相信或不相信,意義都不大。

誰能不憐惜美人呢?生在這個朝代這種家庭,變成帝王的棋子,本身就是一種悲哀。重生這種事更多的還是存在於小說中的理想主義,真正的重生反而寸步難行。

不如就讓她安靜的離開後宮吧。或許下世能投生於普通家庭,嫁個愛他的郎君,相夫教子度過餘生。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後宮生存不能完全戀愛腦,華妃終究是輸在太愛
    《甄嬛傳》後宮生存不能完全戀愛腦,華妃終究是輸在太愛華妃,《甄嬛傳》中反面人物,但她的經歷也讓不少人心疼,她沉溺愛情卻被枕邊人算計了一輩子,實在是太慘了。她到死才知道,原來皇帝一直防著自己,作為皇帝的枕邊人難道她一點感覺都沒有嗎?
  • 宮鬥重生爽文:重活一世,為何要忍氣吞聲?我這一世要寵冠六宮!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3本宮鬥重生甜寵文,女主重活一世,不再選擇忍氣吞聲!她這一世要寵冠六宮!一、《進擊的寵妃》作者:盛世清歌小編書評:這是一個架空的時代,後宮中有三股勢力互不相讓。但男主也就是皇帝格外寵愛她,所以她被後宮中所有人針對,迫害而亡。後女主重活一世,她不再忍氣吞聲,伏低做小,她明白在這後宮中只有男主是她最大的靠山,於是她抱緊男主的大腿,撩的男主不要不要的~女主這一世從一開始就鋒芒畢露,「驕橫跋扈」,對於針對自己的、打壓自己的人,就用更直接的手法反擊回去,有仇必報,男主對她這性格越來越喜歡,到最後女主冠寵六宮。
  • 男主重生甜文,他重生歸來,成為太子,誓讓她鳳臨天下,寵冠六宮
    男主重生甜文,他重生歸來,成為太子,誓讓她鳳臨天下,寵冠六宮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男主重生甜文,他重生歸來,成為太子,誓讓她鳳臨天下,寵冠六宮,保證讓你意猶未盡,身臨其境,希望你能喜歡。1.賴上嬌妻,相爺寵入骨!
  • 《甄嬛傳》:歷史上的華妃年氏,才是雍正皇帝的摯愛!
    想必大家都看過《甄嬛傳》吧?在那時,《甄嬛傳》一經播出,就獲得了觀眾朋友們的一眾好評,掀起了一股追劇狂潮,劇中的各個腳角色也是深入人心的,比如極度虛偽的皇后娘娘,端莊典雅的沈眉莊,以及一步步成長的甄嬛娘娘,但是大家一定忘不了這個角色,那就是華妃娘娘了。
  • 甜寵文:男主重生歸來,成為太子,誓要讓她風臨天下,寵冠六宮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甜寵文:男主重生歸來,成為太子,誓要讓她風臨天下,寵冠六宮《絕世輕狂:毒妃夠狠辣》作者:時分內容摘要:男主重生歸來,成為太子,誓要讓她風臨天下,寵冠六宮。亂世起,血瞳現,逐鹿之始。二十一世紀的一代特工王者被男友背叛身死。天聖國的醜顏小郡主被奸人毒害身亡。當那孱弱的身體換上強悍的靈魂。
  • 她是尊貴的六宮之首,與皇上「鴛夢重溫」之夜卻成了最憋屈的皇后
    電視劇《甄嬛傳》裡,宜修是雍正的正宮皇后,她是一個漂亮大氣、端莊聰明而又心狠手辣的女人。但是,縱然如此,到最後她卻是皇宮裡下場最悲催的女人。若說她都做了什麼事,下面這三件事中的任何一件,都足以將廢了她的皇后之位,而打入冷宮:一、害死親姐姐——純元皇后宜修皇后在後宮,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管六宮的尊貴地位,但她的心中卻一直有一個揮不去陰影——純元皇后。
  • 她17歲嫁給乾隆,地位崇高寵冠六宮,皇上卻因一個婢女動怒重罰她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這位惇妃,惇者,取淳樸而尊貴之意。享有這樣的封號,又是妃位,可見她的地位之高。惇妃入宮時只有17歲,而那時候乾隆已經有53歲了。典型的老牛吃嫩草。她剛剛進宮時,就封了常在。看甄嬛傳的時候我們知道,一般進宮都是封個答應。而她卻封了個常在,乾隆對她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不過雖然看著有眼緣,她入宮的頭幾年,皇帝心裡頭裝著令妃。也就沒有特別偏愛她。
  • 五本女主穿越重生甜寵文推薦:這一世,她要寵冠後宮、一枝獨秀!
    五本古代女主穿越重生文推薦:這一世,她要寵冠後宮、一枝獨秀!小編接觸的第一本小說就是穿越小說,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有時間小編的大部分時間就用來看書,小編看書的種類很雜,但是最上癮的還是女生的穿越。身邊朋友總是抱怨抱怨書荒,小編準備了五本女主穿越重生文,每一步曲折坎坷,又引人入勝,看了就捨不得放下手機了。
  • 《甄嬛傳》英文版年內發行 孫儷產後補拍鏡頭
    甄嬛:RealRing(真的環)  葉答應:leaf agree(葉子答應)  安常在:Safety always here(安全一直在這裡)  曹貴人:Cao so expensive(曹太貴)  華妃:Hua fly(華飛)  莞嬪:Bowl poor(碗差的)  賞你一丈紅:Give you
  • 甄嬛傳:眉莊落水時,皇上說「不中用啊」,原來包含了三個意識?
    再看《甄嬛傳》,果然又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呢。記著眉莊剛進宮的時候很是得寵,開始幫著華妃協理六宮,這就讓華妃對她記恨上了。當眉莊從翊坤宮出門的時候,就「不小心」跌進了千鯉池中,差點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 《甄嬛傳》:鏡子折射出的不是容顏,而是甄嬛一生的歡欣
    電視劇《甄嬛傳》中,便一直用鏡子來表現甄嬛從年少欣喜到割捨感情的過程。01在《甄嬛傳》中,鏡子的第一次出現是在甄嬛在為封嬪梳妝的時候。這時的甄嬛,我覺得是全劇中最明豔動人的時刻。除了被封為嬪妃,更是被檢查出有孕。
  • 《甄嬛傳》的10大生存法則,個個都是至理名言!網友:甄嬛都懂!
    《甄嬛傳》想必很多小夥伴都看過,這部劇人物之複雜,劇情之精彩,很快就收割了無數的粉絲,並獲得了傲人的收視率。時至今日,《甄嬛傳》仍然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宮中的女人雖然擁有著榮華富貴的物質生活,但是她們卻過著度日如年的精神生活,她們苦啊!她們累啊!華妃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出身名門,盛寵多年,最終敵不過一句「皇上你害的世蘭好苦啊!」
  • 甄嬛傳:皇上臨死前的這個動作,有沒有人看懂?甄嬛心機太重!
    甄嬛傳:皇上臨死前的這個動作,有沒有人看懂?甄嬛心機太重!《甄嬛傳》雍正能登上皇位,少不了年羹堯和隆科多幫他打下的半壁江山。看過電視劇的都知道,雍正是一個非常多疑的人,其實這與他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有一定關係。
  • 甄嬛傳:同樣是復寵,為什麼安陵容比甄嬛和沈眉莊難那麼多?
    眾所周知,在宮鬥劇裡混的妃嬪一定要經歷得寵、失寵和復寵的過程才能夠完成全套的黑化,《甄嬛傳》中的甄嬛、沈眉莊和安陵容就是在這樣的經歷後才升級的,但有意思的是,甄嬛和沈眉莊在完成復寵環節的時候分別使用了「抓蝴蝶」和「找手鐲」的技能,就輕鬆重獲了皇帝的寵愛,而安陵容卻一次又一次用身體健康作為代價,
  • 為什麼作精張妼娢能夠寵冠六宮多年?難道是丹姝不夠好嗎?
    電視劇《清平樂》中,官家與曹丹姝大婚之夜,官家因為聽說他取得皇后是一個相貌醜陋的女子,在新婚當天曾嚇走夫君,再加上也是大臣們推薦的皇后人選,不是他真正想要取的女子,所以他一直不肯與皇后入洞房,而是去了御花園,剛巧遇到了在園中哭泣的小宮女張妼娢,官家不僅沒有回新房,而且還陪了她一晚上。
  • 《甄嬛傳》這部劇講了啥?我認為多個亮點值得一看,你喜歡嗎?
    #甄嬛傳#《甄嬛傳》看似是講陰謀智鬥的宮鬥劇,但是內核說起來還是狗血言情,只不過包上了宮鬥的外衣,顯得比較高大上,其實攤開來說,只是把家長裡短搬進了皇宮,同樣離不開愛而不得,虐戀情深的戲碼:甄嬛剛進宮,雖然不像安陵容那麼地位低下,但是相比沈眉莊來說也是小透明,而且上面還有風光地位兼具的華妃和皇后
  • 甄嬛傳:原生家庭的影響有多大?從年氏兄妹倆的舉止上就能看出
    文/甜心娛樂圈很多人的性格很多變,有主觀影響也有客觀影響,這其中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將來的行為舉止都是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呆的時間長了總會有相似之處。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你不以為然的一件事,他們就會記在心裡。因此,在甄嬛傳裡,原生家庭的應向友多重呢?從年氏兄妹倆的舉止就能看出來。在第一集,雍正繼位,賞賜了年羹堯二等公的爵位,每每給到年羹堯鏡頭時,他都是擺出一副傲嬌的樣子。在退朝後,對於巴結他的人雖然心裡不耐煩,但是表情上的愉悅還是出賣了他。
  • 甄嬛傳:為何雍正晚年很信任葉瀾依?並非喜歡,你看她長得像誰?
    甄嬛傳:為何雍正最後如此信任葉瀾依?並非喜歡,只是因為這幾個緣由後宮之中沒有人能夠真正的幸福,帝王的疑心永遠都是很重的,任何人都不能真正可得到他真正的信任,所謂的信任也是糾纏在算計和陰謀之上的。最後甄嬛也是意識到了真相才和皇帝離心,甘露寺回宮之後也再沒有真正愛上過皇上,最後也是對於皇上痛下殺手。而除了甄嬛本身的命運如此悲慘之外,其實當時還有華妃的替身葉瀾依同樣也是如此。提起大家對於他的性格也都是十分的喜歡,畢竟這個女子在宮中從來不諂媚,也從來不委屈自己。其實葉瀾依當初也是十分的可憐,是一個孤兒,本身無依無靠在馴馬場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奴婢。
  • 昝濤:奧斯曼後宮不輸《甄嬛傳》
    參觀過託普卡珀宮的遊客一定會對貼滿藍色瓷磚的後宮印象深刻,那是奧斯曼時期特有圖案,綿延纏繞,好似後宮佳麗的妖嬈。       自古後宮多爭鬥,土耳其蘇丹的後宮也是如此。在「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二十年」系列講座上,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昝濤說,在東方帝國的後宮裡,上演的基本上都是和《甄嬛傳》同樣版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