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濤(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主題:託普卡珀的哈哈鏡——從伊斯坦堡看世界
時間:2014年9月26日
主辦:三聯書店
【編者按】 伊斯坦堡的託普卡珀宮是15到19世紀奧斯曼帝國的中心,先後有25位蘇丹在此居住。參觀過託普卡珀宮的遊客一定會對貼滿藍色瓷磚的後宮印象深刻,那是奧斯曼時期特有圖案,綿延纏繞,好似後宮佳麗的妖嬈。 自古後宮多爭鬥,土耳其蘇丹的後宮也是如此。在「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二十年」系列講座上,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昝濤說,在東方帝國的後宮裡,上演的基本上都是和《甄嬛傳》同樣版本的故事。以下是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講座內容的摘錄:
Harem入口,妃子們住的地方在土耳其語裡,後宮是Harem,它來自阿拉伯語,意思是「禁忌的」,用於個人的家庭,指的大概就是女眷的寢室或者叫閨房吧。不管是在個人家,還是在王宮裡面,這都是絕對禁止一般男性進入的,在王宮裡,除了帝王家的人,就是太監負責這個區域。這樣的區隔,是人類歷史的普遍現象,尤其是進入到男權社會之後,人為地製造出來種種對女性的限制,甚至還借信仰的名義,對這樣的男權社會規則予以神聖化,說輕了這是大男子主義,重了就是男女不平等,但對男人就沒有那麼多禁忌,可怕的是很多女性也坦然地接受了這樣的規則。關於Harem,好奇者很多,因為禁忌是令人著迷的。有很多歐洲的繪畫,就是這個主題。當然大部分畫家都是男性,對Harem的想像,是一個充滿色情的地方。
後宮爭寵堪比《甄嬛傳》在中國,大家通常會說哪個地方美女多,大處講是重慶或者四川,小處講,我聽到有個說法是「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在土耳其,同樣的現象也存在,他們可能不知道四川或米脂,但他們知道伊茲密爾,歷史稱為士麥納,說那兒是土耳其美女最多的地方。我想起來,他們的國父凱末爾,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那個夫人就是伊茲密爾的,他還有一個最寵愛的乾女兒,也是伊茲密爾的。說這些不是為這個地方做廣告,如果真的要做廣告,可能得說伊茲密爾是老牌世俗主義政黨共和人民黨的大本營,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丟的政治根據地。土耳其的哥們告訴說,伊茲密爾美女多的原因是那兒自古以來希臘人特別多。
土耳其蘇丹的後宮裡,主要的被寵幸對象就是希臘美女,另外還有來自高加索、俄羅斯-烏克蘭地區的白人女子。她們很多時候是奴隸販子弄到伊斯坦堡的,有一些藝術作品,反映的就是奴隸市場上的白奴,她們赤身露體,像牲口一樣被檢查身體和牙齒,被買賣和交換,而一般的普通女子,會裹得比較嚴實才能出門,甚至很少出門。後宮裡的太監則主要由黑人充任。
黑人太監大家都知道,蘇丹可以娶四個妻子,其他都是等級不同的妾,直到奴僕。不過最初給王子婚配的時候,考慮的主要還是政治,這一點很容易理解。比如,還沒有滅掉拜佔庭的時候,會考慮娶個拜佔庭的公主,構成政治聯姻,帝國歷史上令蘇丹們最頭疼的主要還是東部的一些突厥部落,所以也會安排皇子們娶那些部落酋長的女兒們。這都是聯姻的方式。往往這樣的情況,在愛情上就是悲劇性的,比如有的皇子就是不喜歡這種安排,沒有感情,他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碰那個姑娘,即便她可能長得很漂亮。這種情況總是有的。在妻妾成群的後宮裡,據說希臘裔的女子可能佔到八成。這些長相可人的小姑娘們,個個都經過嚴格的體檢之後,進入後宮學校學習各方面的技能,之後就充任到不同崗位上,若能得到蘇丹的寵幸甚至是愛的話,很可能就會得勢,尤其是誕下王子之後。不過這是一個非常兇險的過程,一點兒都不遜色於《甄嬛傳》裡描述的,東方帝國的這種後宮裡,上演的基本上都是同樣版本的故事。自古皇家多悲劇,生在這樣的地方,能不能長大成人都是個大問題,成功的人總是極個別的。
為爭王位弒親兄弟、子侄奧斯曼帝國一直也沒有很好地解決繼承人制度問題,來自草原遊牧部落的傳統,他們沒有確立長子繼承制。奧斯曼歷史上有三十多個帝王,但只有二十幾代人,說明同輩繼承的比較多。在這個過程裡面,他們還形成了一個弒親兄弟、子侄的規矩。比如說這個最偉大土耳其蘇丹,號稱徵服者的穆罕默德二世,他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兩個哥哥都死了,老爸沒什麼可選的了。後來,他大概十一二歲的時候,在東部安納託利亞發生了一場叛亂,他爸爸說,「我要遠徵了,你就給我在家裡守著吧。」結果,禁衛軍趁這個機會鬧事,他們說自己的工資太低了,就讓這個守家的小孩兒給他們漲工資,小穆罕默德妥協了,這種事情大概在奧斯曼歷史上是第一次,開了個很不好的先例,後來禁衛軍發動過更多的叛亂。老蘇丹那會兒還不到40歲。遠徵回來之後,小穆罕默德老爸的一個妃子又生了一個兒子。一年多以後,老蘇丹死了。穆罕默德二世就去跟自己這個小兄弟的媽媽談話,就在這個過程當中他派人勒死了自己這個年幼的弟弟。後來他還下了一道聖旨,就是把這個辦法變成了一個有法律意義的規矩。
穆罕默德二世穆罕默德二世是一個很有心機的人。他12歲的時候曾經當上了蘇丹,那會兒他爸爸還活著,就當太上皇。有一個舊臣當了宰相,但對這個小蘇丹很不滿意,嫌他太小了,還不懂事,希望老蘇丹回來繼續幹。這個舊臣本就是小蘇丹的老師。小蘇丹當學生的時候不聽話,這個大臣就用鞭子抽過他,結果把小孩兒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成了一個模範生。但是他心裡恨這個宰相的。這個宰相三天兩頭給那個太上皇打報告,說他壞話。不久,歐洲那邊兒有一個叛亂,老蘇丹又回來幫他幹了一段時間,後來老蘇丹死了,穆罕默德二世得以親政——除了殺他弟弟,還有一件事就是把那個宰相給殺掉了。
從這個過程裡面我們看得出來,奧斯曼土耳其人早先是突厥烏古斯部落的一支,它建立帝國的這樣一個偉大的事業,其實還是遇到了自身傳統的一個挑戰,就是需要將建立帝國的功業和自身部落的傳統進行一個協調,進一步說,就是要逐漸去掉部落的一些傳統,實現自身的轉型。奧斯曼帝國一半的歷史上真正形成挑戰的是在東部的那些遊牧的突厥部落,他們就是那些被統稱為土庫曼人的部落。歷史上有一個奧斯曼的蘇丹,外號叫「閃電」,主要的原因是他在東西部分別發生叛亂的時候,能以驚人的速度到達現場。
蘇萊曼大帝和他的女奴許蕾姆蘇萊曼大帝蘇萊曼大帝,外號叫kanuni,即立法者,他是奧斯曼國歷史上開創了很多個「第一」的人。但是,他最後被野史所記錄的第一是——他是第一個如此偉大卻聽令於一個女人的皇帝。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對Hürrem(許蕾姆)產生了真愛。Hürrem原名叫Roxalena,剛開始也還是一個女奴,據說她是一個來自俄羅斯那邊的人,是一個白人美女,美若天仙,只是看畫像看不出來。蘇萊曼大帝為了寵愛她,把自己最愛的太子流放到一個地方做總督了,還怕Hürrem嫉妒,又把太子的母親也流放到那裡,最後,大帝的身邊沒有什么女人了。大帝對Hürrem可以說是言聽計從,當然包括立她的兒子為王儲。當時,伊斯坦堡已經產生了很多對Hürrem的非議,人們說這個女的有多不好,引起了臣民的不安,就算如此,蘇雷曼大帝也從來沒有改變對她的感情。
這個Hürrem,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特點就是愛笑,這是大帝喜歡她、寵愛她原因之一,畢竟,誰也不喜歡面對整天沉悶、鬱鬱寡歡的人。皇帝寵愛她,給她起名字叫Hürrem,意思就是「愛笑的人」。有學者說,Hürrem這個女人「在床上、在藝術品味上、在政治上,已經與蘇雷曼大帝完全合二為一了」。你們看,這樣的女人是很厲害的,按照迷信的說法,是屬於「妖」那一類,不然怎麼能這麼傑出而偉大呢?一個女人能夠憑美貌或妖冶博得男人的一時寵愛,根本沒什麼了不起,關鍵是要專寵,而且直到死還是專寵她這一個。當然,不能只從這個旁觀者的視角看問題,蘇雷曼大帝其實才是更加了不起的人,不只是在文治武功上,在情感上也是了不起的。這兩位,大概就是傳說中的絕配吧。
後宮幹政的開啟託普卡珀宮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故宮叫Topkapi,top在土耳其語裡是大炮的意思,kapi是門。這個宮殿之前有一個宮殿叫Topkapi,那才是真的託普卡珀,只是後來那個宮殿起火燒了,所以現在這個宮殿就用了Topkapi這個名字。兩個宮殿並不是在同地方。在穆罕默德二世的時候,他不願意把住的地方和辦公的地方放在一起,因此,他把妻妾都放在原來的那個老王宮,現在的Topkapi是辦公的地方。在蘇萊曼大帝的時候,老王宮就起了那場火,蘇雷曼大帝就藉機把自己心愛的女人帶現在的託普卡珀來住了,逐漸地建起了後宮。當然,前朝後寢兩個地方離得這麼近,也就開啟了所謂後宮幹政的模式,大概有一百年的歷史。
在17世紀的時候,最典型的一個後宮幹政的女人叫克塞姆,她自己把持朝政有五十年。甚至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勢,她把小孫子在繼位以後給殺死了。當然,後來她陷入到一個巨大的政治漩渦裡,就是她晚年的時候,禁衛軍和太監兩個集團有矛盾。太監軍團不支持她,禁衛軍支持她。但是,有一個大的問題,就是禁衛軍離得遠,不能住在宮裡,太監是住在宮裡的。所以,當她準備下手的時候,太監先知道消息,她躲藏的時候,有一塊衣服露在外面,被太監發現,就把她拎出來給勒死了,比較悲慘的命運。
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奧斯曼帝國整體來說是受到了較大摧殘。甚至出現了皇帝是瘋子的情況。有人可能知道籠子宮的事情。有的皇帝從小跟弟弟玩大的,不忍心殺之,就在後宮裡有個地方密封著,把兄弟們關起來,給他配幾個女人和僕人,管吃管喝,但是吃喝拉撒都在裡面,就是不讓出那個地方。之前不是這樣的,皇子們要去地方掛職鍛鍊,當個總督,歷練才幹的,然後才能當皇帝。唐朝也有這個傳統,比如在上黨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長治這個地方,就是供皇子掛職鍛鍊的。現在倒好,不是殺了,就是給軟禁起來,整個就成了一個傻子。人的精神、視野都有大問題。比如,有的時候,出現了在位者因為不同原因死了或被廢了的情況,就從籠子裡拎出來一個放皇位上,這樣的情況下,帝國怎麼能不受到很大的傷害。你們看看這個奧斯曼帝國的皇帝表,也是在這個時期包括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有很多蘇丹是被廢黜、或在位時就被殺了的,我記得有些殺蘇丹的方法都極其殘忍。這些通常是禁衛軍的叛亂和後宮亂政共同導致的慘劇。所以說,奧斯曼帝國在政治上是有根深蒂固的頑疾的。
(本文根據三聯書店提供的資料整理,經主辦方授權刊發)(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