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的段子,是我編高三語文卷的時候看到的。
2012年10月13日,畢業5年的吳雪嵐回到母校浙江師範大學,這次,她已經有了另一個讓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流瀲紫。
她原著的《後宮·甄嬛傳》(以下簡稱《甄嬛傳》),已經全國熱播了。
10月9日剛結束的第三屆樂視盛典中,她拿到最佳編劇獎。
披肩長發,童顏,青色絲質短T,下身是略顯幹練的牛仔,她走進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的禮堂,三步並作兩步踏上講臺,坐定,發現講座還沒開始,就又偷笑著快步走下臺來,坐在了丈夫身邊。
當天,她打算給學弟學妹做一個關于堅持夢想的講座,但她很快就丟掉了手稿,說,你們問什麼,我都回答。
《甄嬛傳》made in浙師大
從大三開始寫作,到2009年完成,事實上《甄嬛傳》還真是始於師大,終於師大。
大三那一年,在學校的宿舍裡,吳雪嵐第一次用「流瀲紫」作為筆名,寫作《甄嬛傳》,在師大的BBS的尖峰論壇上最先發表,當時的師大同學,才是《甄嬛傳》最早的粉絲。
當時她的想法,就是要還原歷史裡的女人們。
「我喜歡鑽圖書館,看史書,不過發現一件不公平的事情,歷史都是為男人寫的,哪怕是太監,都有史書描寫,可女人們呢,大多只有一個冰冷的名字。」
因為喜歡看TVB的電視劇,還是蔡少芬的粉絲,所以她用蔡少芬主演的《洛神》中兩個女主角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了「甄嬛」。
也正是論壇上火爆的人氣,支撐著她把小說一直寫下去。為了讓甄嬛傳圓滿,帶著師大情結,2009年,她帶著只差最後一章就要完工的《甄嬛傳》再一次來到了師大。在最接近師大的地方——北門高村的某旅館內,打下了《甄嬛傳》最後一章的最後一句話。
流瀲紫說自己夢想有四個,一個是當老師,所以選擇了浙師大;一個是當娛樂記者,所以報了新聞班;一個是當媒婆,現在也說成功好幾樁親事;一個是把自己嫁出去。
「我也想告訴同學們,當粉絲的最高境界,不是追著偶像要籤名,而是寫一部小說,找自己的偶像來演電視劇!」
流瀲紫說自己也愛追星:比如鍾漢良和吳奇隆。
其實教師才是主業
很多人不知道,流瀲紫的正式職業是杭州一所學校的中學語文老師,編劇做得如此成功,以至於現在網上甄嬛體流行,作家做得如此成功,寫完了《甄嬛傳》,《如懿傳》也上了暢銷榜單,為什麼不做個單純的作家或是編劇呢?
流瀲紫說,其實自己的主業還是中學語文老師,這不僅是自己追了多年的夢想,也是自己繼續要做的事情。
「我在大學的時候,除了寫作,就是為了教師這個夢想不斷努力。努力地讀書,每年都能拿到一二等獎學金,大四參加考試,2007年1月份就找好了工作,開始在學校實習。」
「寫作是我的興趣愛好,教師職業是我喜愛並願意去堅守的事業,我不會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而改變人生的職業選擇,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深受學生愛戴的中學老師。」
流瀲紫說,她是標準的天秤座女生,有時候不想寫作了,就去教書平衡一下生活,不想工作了,就又去寫作。如果有一天興趣和職業真的無法平衡了,她可能會願意放棄愛好,首先做好一名稱職的中學語文老師。
和孩子們相處的時光,她說覺得無比幸福和快樂。
流瀲紫在浙師大做講座
快問快答:
1.你能描寫出這麼多女性的勾心鬥角,和在師大女多男少的氛圍有關嗎?你是不是也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呢?
答:我有一個同事的老媽,在知道《甄嬛傳》是我寫的之後,告訴她女兒:「你要小心一點這個人哦,她寫得出這麼多爾虞我詐的,肯定心思很細的。她女兒就這麼告訴她:老媽,我告訴你,有個南派三叔,他寫的《鬼吹燈》很有名,他是真的盜過墓嗎?」
2.《甄嬛傳》裡引用了很多詩詞、典故,你是邊翻書邊寫作的嗎?
答:你們還記不記得電視劇版《甄嬛傳》裡,我屢次引用了《鄭伯克段於鄢》的典故,那是因為我正好在編高三的卷子,裡頭又正好有這個段子,就乾脆用上了。我喜歡看歷史材料,它能給我很多想像空間,有時候這種段子,除了積累,還有突然從生活中冒出來的。
3.現在很流行的「甄嬛體」,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答:其實「甄嬛體」,也是「紅樓體」,我喜歡《紅樓夢》,所以常常把裡頭主人公說話的方式,帶進甄嬛傳。
4.人家都說夫妻關係要男強女弱,這樣才和諧,現在您的事業這麼成功,你的丈夫不會吃醋嗎?
答:誰說我先生沒我強悍?沒有比他更知道,流瀲紫有多麼地沒用,她只知道寫書、寫劇本,卻不知道怎麼籤合同,與人交流。到現在,籤合同什麼的事情,都是我先生替我辦的。
5.對大學裡的愛情怎麼看,女孩子要找什麼樣的男人才靠譜?
答:我找男人有三個標準,一是孝順,只有對家人好的男人才能對你好;二是有責任感,感情到最後,還是要敢於負起該負的責任;三是能溝通,兩個人在一起,不能溝通,再深的感情也是白搭。
在大學裡能談一場成功的戀愛,是給自己最好的畢業禮物。
6.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現在的小說和電視劇又人氣高漲,有沒有想過要朝著莫老師的方向發展?
答:莫言的成功是所有中國作家的驕傲,但是我只是把寫作當作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是會以自己的小生活為主吧。
7.你現在是一名中學老師,你的學生是怎麼看待您的作品的?你又是怎麼看待學生談論「宮鬥」的?
答:學生也會比較關注我的小說和電視劇,但是很少有學生認為我的作品是宮鬥劇,更多是感嘆劇中人物的命運和感情的波折。我寫這部作品的初衷,是希望大家珍惜掌握在手中的美好。不過,我也在上課的時候,親手沒收過自己的書,現在還記得,是《甄嬛傳》的第四本。
據都市快報 記者 張一諾 文 通訊員 洋桔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