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怪」回「浙裡」過年啦!

2021-01-09 瀟湘晨報

溫州灣卷羽鵜鶘和白鵜鶘 戴美傑

杭州灣卷羽鵜鶘 古道西風

隨著年關臨近,我省多地發現「大嘴怪」——卷羽鵜鶘逐步回到在浙江的越冬地。11月6日、12月3-4日,在杭州灣溼地分別發現3隻、16隻;12月3日,溫州灣發現10隻;12月15日,在龍遊衢江邊記錄到1隻個體,是目前卷羽鵜鶘在浙江省最靠近內陸的記錄。浙江正成為卷羽鵜鶘冬季最溫暖的「家」,它們可以年年安心回「浙裡」過年。

鵜鶘,因其具有巨大的嘴巴並且喜歡吞食任何嘴邊的動物,而得名「大嘴怪」,全球一共8種鵜鶘,我國分布有3種,分別是卷羽鵜鶘、白鵜鶘和斑嘴鵜鶘。卷羽鵜鶘,國家二級保護鳥類,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瀕危(EN)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近危(NT)物種,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入附錄Ⅰ,是一種大型食魚類遊禽;在我國分布的數量不足150隻,甚至更少;主要越冬地在浙江沿海地區,其中溫州灣每年60-70隻穩定越冬個體。

近年來,隨著我省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等工作的開展,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高,野生動物棲息地環境得到改善,野生動物種類、數量也不斷增加。為了更好保護卷羽鵜鶘東亞種群,浙江省林業局聯合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啟動了卷羽鵜鶘搶救保護行動,開展卷羽鵜鶘種群調查監測、棲息地保護修復等工作,「大嘴怪」頻頻「回家」就是最好的保護成果。

(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總站、中國林科院亞林所)

【來源: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底總動員》"演員""大嘴怪"鵜鶘現身長隆海洋王國
    7月下旬,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來了一群「大嘴怪」啊!大嘴怪是何方神聖?「大嘴怪」,學名鵜鶘(發音為[tí hú]),是一種海洋鳥類。它們的來頭可不小,「演過電影」(《海底總動員》),「打過籃球」(NBA聯盟的紐奧良鵜鶘隊),可上天,可入水。它們的新家叫「海鳥世界」,坐落在長隆海洋王國海獅劇場附近。
  • 老房子破破爛爛,為什麼要回老家過年?看哭了……
    老房子破破爛爛,為什麼要回老家過年?可是最近,很多人問:會不會回老家過年?有人說不會,因為老家破破爛爛的,又沒有網,要怎麼活……可實際上,人們總會拎著大包小包,擠火車、坐小巴,不遠萬裡回老家過年!
  • 過年回老家,養的小貓可以帶上高鐵嗎?
    不過,在過年的時候,都要回家的,這個時候怎麼處理貓咪就是一個問題了,有的人想要把貓咪也一起帶回去,一起帶上高鐵,那麼這樣是可行的嗎?過年回老家,養的小貓可以帶上高鐵嗎?在國內,任何寵物都不能帶上高鐵哦!只能進行託運,如果要你要進行託運的話,首先要注意幾點。第一,你要提前去獸醫站打疫苗或者是貓三聯,你要有防疫證。
  • 神奇動物在「浙」裡!看「秋日觀察員」如何記錄秋天
    神奇動物在「浙」裡! 原創 融媒體中心 浙江師範大學每天在校園裡穿行
  • 魚塘再現長嘴「怪魚」 驚呆眾人,大嘴像鱷魚有劇毒!
    繼前幾日,重慶高新區白市驛鎮一魚塘發現一條長嘴「怪魚」雀鱔後,老闆任某在民警建議下清塘(《投放的幾萬元魚苗莫名失蹤 竟然因為這條「怪魚」》)。而在9月14日的清理過程中,竟再次發現了它的身影,體型比上次那條更大、更長,驚呆眾人。
  • 楊冪不回香港過年的真相,被她爸爸暴露了!
    楊冪不回香港過年的真相,被她爸爸暴露了!劉愷威小糯米讓人心疼每年春節,明星去哪過年也是粉絲關注的焦點。除夕夜當天,楊冪在微博曬出的自拍就引來不少別人過年都女兒小糯米又見不到媽媽了……除夕當天,楊冪沒有曬娃也沒有曬家人照片,而是在擼貓……其中一隻貓,在去年11月已經出現過,以楊冪的曝光度,但凡回香。剛出道時的楊冪眼睛清澈又充滿靈氣,在經過時間歷練後她的眼神則顯現出一種朦朧迷離感,而楊冪最獨特的氣質則是性感中透出的幾分清冷。
  • 湖北宜都:音樂人創作會歌《宜商在浙裡》,成杭州宜昌商會會歌
    怪奇公社(劉洪進)湖北宜都消息:近日,由知名詞作家、湖北宜都市音樂人三可(黃河)作詞,由北京音樂達人、搖滾歌手張俊作曲並演唱的《宜商在浙裡》,在宜昌各地商人中傳唱。(圖片由怪奇公社聯盟提供)附歌詞:宜商在浙裡(杭州市宜昌商會會歌暨兩江論壇主題歌)作詞三可作曲張俊演唱張俊奔騰長江水浩浩錢塘江巍巍大三峽,夷陵我家鄉英雄的城市烈士鮮血染紅牆人傑地靈走出了多少英豪芊芊西子姐遙望西陵郎彼此相約定深情話兩江
  • 從香港回內地過年形勢分析
    前兩天跟大家聊香港過年能不能開關的事,反響強烈,那如果到過年還是現在這個樣子,怎麼辦?沒空看後面的分析,可以先看結論:1、最好的出發的時間永遠是:現在就走!2、最晚不要晚於1月20日,實在不行,最後的截止日期是1月28日。
  • 廣西現大嘴怪鳥,白天偽裝成樹木,昆蟲主動送上門,遇天敵就裝死
    在森林裡有一種大嘴怪鳥,特別擅長偽裝。林鴟【chī】長相奇怪,大嘴巴,大眼睛,身上是斑駁的灰褐色羽毛,與樹幹的顏色十分接近,擁有堪稱完美的偽裝技術。林鴟棲息在森林裡,畢竟有樹林的地方,才能讓它完美偽裝。在我國廣西深山裡,曾發現過大嘴怪鳥林鴟的身影,還抓到過活體。
  • 海底「大嘴怪」瞬間變小成鰻魚,嘴巴比身子大,科學家都感嘆神奇
    海底「大嘴怪」瞬間變小成鰻魚,嘴巴比身子大,科學家都感嘆神奇。有科學家在夏威夷的一個海域中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魚這個魚就是「吞鰻」,這種魚一般就是生活在非常深的海域中,這次能夠在這裡看見還是十分神奇的。然後它把嘴巴閉上就是這個模樣的了,非常的小就跟普通的鰻魚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在深海中沒有什麼危險性,但是這個魚是非常厲害的,當它張大嘴後,可以很輕鬆地吃下比它還大的動物,它吃食物的時候跟蛇是一樣的就是生吞。
  • 過年了,給花洗個澡,乾乾淨淨過新年
    這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花友們是不是在家裡已經開始大掃除了呢?花花記得每年到了大年三十那一天都會洗個澡舒舒服服、乾乾淨淨地過年。其實不光咱們人過年的時候要洗澡,養的花花草草也得給他們來個「大掃除」哦。發現葉子乾枯了,就趕緊剪掉,因為這些發黃乾枯的葉子是不可逆的,也不會再變回綠色,留在枝條上面只會消耗養分。找一把合適的剪子,用多菌靈消消毒,然後將枯葉子剪掉,長得比較長的枝條也要剪掉。植株間也是要有良好的通風,所以發現有些枝條長得過於密集的,也得把它們剪掉,增強植株間的通風透光性。
  • 快過年啦!自製豆腐豆香味更濃,過年家裡聚餐做菜也方便!
    快過年啦!自製豆腐豆香味更濃,過年家裡聚餐做菜也方便!今天是臘月初二,年離我們是越來越近了。每年過年爸爸都要盤算著準備哪些過年貨。除了過年貨,在吃團年飯的前兩天家裡一般都要打豆腐,以前媽媽在的時候,至少要做一大篩子老豆腐,然後用滷水滷好,曬乾,過年時來客人了就炒上一盤也實惠,並且自己做的豆腐豆香味更濃。豆腐營養豐富,四季都可以吃的高蛋白素食。在家做的話我們可以用黑豆來做豆腐更營養,當然普通豆子也可以,特別老家那種土的山豆子,做出來的豆腐味更濃,豆子越好出豆腐率也越高。
  • 因為板龍的「復出」,這次他選擇回老家過年
    新華社杭州2月9日電(記者黃筱)「聽說村裡今年春節要點龍燈、舞板龍,我們一家人專門趕回來過年。」在上海工作的鐘為定是浙江桐廬縣新合鄉松山村人,十年沒有回老家過年的他,因為一場舞板龍的鄉村民俗活動,帶著妻兒回山裡湊湊熱鬧。
  • 吃一口凍米糖,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凍米糖,又作冬米糖,有些地方稱為炒米糖、焦米糖,是浙、閩、贛等南方地區流行的經典小吃,有著「江南小切」的名號。老家在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正好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地,也有過年製作凍米糖的風俗,不過我們把凍米糖叫作「米焦」。「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汪曾祺在《炒米和焦屑》中說。
  • 在「浙」裡,遇見河姆渡文化
    【在「浙」裡,遇見河姆渡文化】浙文化今年,浙江評出了首批「浙江文化印記」,這個假期,小布帶你走近它們。河姆渡遺址位於寧波市餘姚河姆渡鎮,是浙江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遺址。河姆渡文化時代較早,出土遺物特別,對研究古代農業文明和生態環境有重要價值。其中「雙鳥朝陽」象牙雕刻作品,已成為長江史前文化的重要標誌。
  • 賈府過年 吃吃喝喝:看《紅樓夢》裡濃厚的年味
    過年時,古人的生活也並不見得就比現代人的日子清閒多少,那麼,明清時期的大家族裡在過年時都吃些什麼呢?今天,文史君就帶大家探秘《紅樓夢》中的賈府,看看過年時賈府中人的飲食動態。一、莊子年例——食物來源民俗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發展而逐漸形成的生活文化事象。
  • 浙裡聽時政新聞丨麗水學院工學院機自183團支書溫瀟為你播報(00-30...
    為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由浙江日報麗水分社與麗水學院共同打造的「時政進麗院」系列活動之「浙裡聽時政新聞」欄目於2017年12月11日正式在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浙江新聞客戶端的讀者朋友們,你們好。今天是1月9日星期六,我是麗水學院工學院機自183團支書溫瀟,今天由我在麗水學院為大家播報「浙裡聽時政新聞」。
  • 「故事匯」白烏鴉與黑烏鴉:回不回家過年?
    白烏鴉:「不用了,我不回家過年。」黑烏鴉:「啊?你不回家過年?你一個人留這裡過年?」白烏鴉:「不是,我準備過年去南方過年。」黑烏鴉:「你可是家裡獨子,你爺爺奶奶就你這麼一個寶貝孫子,你不回去過年,他們能同意嗎?」
  • 「過年的時候,我就有新衣服穿啦!」
    20多位困難家庭兒童代表在會議室裡滿臉期盼地望著渾身冒著熱氣的叔叔阿姨們工作人員將滿滿幾大包衣物拎進會議室孩子們歡呼雀躍起來「這是什麼樣的新衣?會不會是鮮豔的紅色?」「不,肯定是亮晶晶的金黃!穿在身上,就像被陽光照耀那樣暖和,再也不會怕寒冷了。」
  • 自然日報——大嘴地雀
    今天《自然日報》更新啦,你們喜歡嗎?把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