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板龍的「復出」,這次他選擇回老家過年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杭州2月9日電(記者黃筱)「聽說村裡今年春節要點龍燈、舞板龍,我們一家人專門趕回來過年。」在上海工作的鐘為定是浙江桐廬縣新合鄉松山村人,十年沒有回老家過年的他,因為一場舞板龍的鄉村民俗活動,帶著妻兒回山裡湊湊熱鬧。

  發源於桐廬新合鄉的板龍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條板龍約有200多米長、由近百個花燈和板凳連接而成,每節燈板上有不同的造型燈,集花燈、剪紙、繪畫於一體的板龍,造型美觀、栩栩如生。板龍表演一般在春節期間,走街串戶拜年迎新春,深受村民歡迎。

  然而近些年這個「非遺」似乎被人們「遺忘」,松山村村委主任郭鋒飆說,上一次村裡舞板龍是2005年,因為板龍製作工藝複雜,並且需要一筆不小的開銷,十多年來村裡多次有組織的想法,卻一直未能實現。

  「再不重新恢復這個民俗活動,恐怕年輕的一輩真要忘記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了。」今年73歲的鐘為奇是目前松山村最年長的板龍製作手藝人,近兩年他接連送走了好幾位同做板龍的老夥伴,眼看著自己也垂垂老矣,村裡會做板龍的人越來越少,堅守了一輩子的手藝很可能就此失傳,他與幾位尚健在的老夥伴,便向村裡和鄉裡提出要讓板龍「復出」。

  松山村多方籌資,愛心企業和鄉鎮府也大力支持,近30萬元的板龍製作費用落實了。從2018年4月鍾為奇就開始板龍的製作,他發動了會做板龍的三四位老師傅,帶著賦閒在家的五六位婦女和三位在附近工作的「年輕人」幹起來。

  鍾為奇說:「其實這幾個『年輕人』只能說跟我們相比算年輕,也都是近五十歲的人了,他們對這個傳統手藝還有一些興趣,利用業餘時間就來跟我們一起學著做。」

  46歲的郭寶軍就是其中一位「年輕人」,在過去的一年只要鍾為奇一個電話,說「要做關鍵部分,回來學學」,在桐廬縣城經營企業的他,就會立刻驅車一個多小時回山裡當「學徒」。

  「對板龍我們是有情結的,小時候我從十多歲開始就扛著旗子站在隊伍前面,再後來大了點就是過年回家跟村民們一起舞板龍,鑼鼓一響大家舞起來氣勢磅礴,渾身都起勁。」郭寶軍說,板龍雖然是民俗活動,但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家的凝聚力,一種對故鄉的牽掛。

  製作板龍看著容易,做起來卻十分複雜,從用竹篾做骨架結構到用各種材料做飾品繪畫,全部都是手工完成,一個拳頭大小的「楊梅球」,老師傅一天能做20多個,而新手只能做兩三個。

  十多個人花了大半年時間,整條板龍到2018年年底才正式完工。擇好良辰吉日,鍾為奇揭開蒙住龍眼的紅布,為板龍點睛,沉寂了十多年的板龍終於在松山村重現,老師傅們看到這一幕都紅了眼眶。

  舞板龍的隊伍裡許多人都是常年在外地工作、祖籍松山村的中青年,他們跟鍾為定一樣,是因為想再睹板龍的精彩,與子女分享這份從兒時就保留於心的新年喜悅。

  郭寶軍和他十二歲的兒子也在隊伍中,他說:「看見兒子玩得很開心,就好像看到小時候的自己,希望這種對家鄉的眷戀、對文化的繼承能感染到下一代。」

相關焦點

  • 老房子破破爛爛,為什麼要回老家過年?看哭了……
    老房子破破爛爛,為什麼要回老家過年?可是最近,很多人問:會不會回老家過年?有人說不會,因為老家破破爛爛的,又沒有網,要怎麼活……可實際上,人們總會拎著大包小包,擠火車、坐小巴,不遠萬裡回老家過年!
  • 過年回老家,養的小貓可以帶上高鐵嗎?
    現在養貓的人是非常的多,好多人都因為貓咪萌萌的外表喜歡上了它們,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了吸貓大軍。對於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來說,養貓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可以讓貓咪陪伴自己,也不會那麼的孤單,生活有了樂趣。不過,在過年的時候,都要回家的,這個時候怎麼處理貓咪就是一個問題了,有的人想要把貓咪也一起帶回去,一起帶上高鐵,那麼這樣是可行的嗎?過年回老家,養的小貓可以帶上高鐵嗎?在國內,任何寵物都不能帶上高鐵哦!只能進行託運,如果要你要進行託運的話,首先要注意幾點。第一,你要提前去獸醫站打疫苗或者是貓三聯,你要有防疫證。
  • 時隔二十三年,遂昌山村的板龍「復活」了
    治嶺頭村村委會主任周海斌告訴記者,通過製作板龍、表演舞龍祈福,是當地的特色民俗。然而,距上一次村裡製作板龍,已經時隔二十三年。「村裡會製作板龍的人越來越少,很多老手藝人都已不在人世。」周海斌說,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工作,村裡的板龍手藝也漸漸瀕臨失傳,看著其他村子年年舞動的板龍,村民們既羨慕又無奈。  今年,這條「龍」之所以能「復活」,得感謝村裡的年輕人。
  • 保鏢攻擊群眾惹民怨 蔡英文過年回老家行程消失了
    保鏢攻擊群眾惹民怨 蔡英文過年回老家行程消失了 2018年02月14日 23:1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環節,擔心蔡英文車隊與人身安全出現隱患,特勤中心並不建議蔡英文回屏東老家發紅包。
  • 「農三代」們過年不願意回老家,農村廁所不好可能也是個重要原因
    忙活了一年,原本帶孩子回農村老家的爺爺奶奶家過年是很幸福,很愉快的事情,可是,一年年,好不容易從農村奮鬥到城裡的父母們逐漸發現,過年帶孩子回農村老家成了件發愁的事情。原因是有了孩子後回老家過了幾次年就發現,每次小孩會一直憋著幾天不上廁所,直到回到城市的家裡,然後可能好幾天生病上火……雖然冬天,農村的廁所不像夏天那樣,蚊蠅嗡嗡,蛆蟲亂爬,臭味哄哄,但是相對於城市裡室內的衛生間來說,從小在城市長大的「農三代」的孩子們還是難以接受的。
  • 在外地買車回老家上牌,需要哪些證件手續!
    今天老同學車彩人生又要和各位朋友,解釋回答在外地買車開回老家上牌,都需要哪些證件與資料。我一位朋友問我在深圳買車,能開回老家車輛上牌嗎?我說當然可以,在外買車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幾個細節。否則車買了開回老家上不了車牌很麻煩。
  • 三門 龍年話板龍——亭旁天下第一板龍
    三門 龍年話板龍——亭旁天下第一板龍 600全民新聞 責任編輯:-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 出來上班6-7年,月薪16000,每次過年回老家都不敢
    4 出來上班6-7年了,月薪16000, 每次過節過年回鄉下老家,鄰居都會問,工作這麼久了,工資有6000了吧,大學生! (有點取笑的意思),我一般微笑點點頭,他們說多少就是多少,說實話他們不開心、說少了又不信.
  • 浙江遂昌「板龍」鬧元宵
    麗水遂昌小馬埠村舞「板龍」(央廣網發 張巧燕 攝)央廣網遂昌2月19日消息(記者傅煒如 曹文君 通訊員周淑贇 張巧燕)元宵節前夕,浙江麗水遂昌小馬埠村熱鬧非凡,一面大鑼在前開道,兩排嗩吶鑼鼓,後面鞭炮徹響,漸暗的天色裡龍燈熠熠生輝……
  • LOL:電棍復出終成鬧劇,這次上當的不是隊友,而是OTTO
    我幻想過這個曾經的天才中單復出時候的多種可能,在這麼多種可能當中,唯一沒想到的,就是他重新那個露露迷茫的站在中路。這是在今天電棍結束了他的復出之戰後,一個粉絲在評論區打出的話語,我們能看到作為一個粉絲的無可奈何。但是更多的,可能是對這場炒作到了極點的鬧劇的唾棄。
  • 957直播爆料:因為「姿態條約」UZI復出不了,但廠長復出是真的!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以前,當廠長和uzi碰撞上的時候,那場面有多麼的刺激,兩人可以說相互都非常的了解了,而廠長當年的一句「二級抓下」,也是給uzi帶來了非常多的麻煩,老實說,作為一個老觀眾,當uzi宣布退役的那一刻,的確心裏面很不是滋味,自己最初喜歡的選手一個個的選擇離開賽場,再也找不到以前看比賽的那種感覺。
  • 過年不吃藥,吃藥不吉利?因為這句俗話,21歲的他半身癱瘓了
    趁過年前配足了藥吧。」醫生們儼然把藥也當做了病人們年貨的一部分。讓他們千叮嚀萬囑咐的背後,是「過年不吃藥,吃藥不吉利」的習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兩次停藥救回兩次,下一次不會再這樣幸運因為這樣的習俗而擅自停藥有多糟糕?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盈枝還記得兩個發生在去年春節後的例子。
  • 「故事匯」白烏鴉與黑烏鴉:回不回家過年?
    白烏鴉:「不用了,我不回家過年。」黑烏鴉:「啊?你不回家過年?你一個人留這裡過年?」白烏鴉:「不是,我準備過年去南方過年。」黑烏鴉:「你可是家裡獨子,你爺爺奶奶就你這麼一個寶貝孫子,你不回去過年,他們能同意嗎?」
  • 957爆出猛料,UZI復出很難,但廠長要復出了,EDG即將起飛?
    今年的冬天轉會消息也是格外的多,當然也因為還沒有到轉會期,很多也都是傳言和小道消息而已。而如果說到觀眾門最關注的轉會消息,那就非UZI是否復出莫屬了。不光各種大V爆料和圈內人士爆料,就連UZI自己也提到想要復出的想法,這也讓很多粉絲頗為期待。在近日作為WE戰隊的前上單選手,現在轉型成為解說的957,也在直播當中進行了一次爆料。
  • 我在武漢過年,我們一家挺好的:除夕夜前的所見所聞記錄
    他眼裡看到的是,一些大號,這幾天因為發病毒相關的文章,篇篇10萬+,關心的是如何通過這次疫情來漲粉。不管是詆毀,還是這些一心希望博眼球的,都沒看到也絲毫沒顧忌,那些奮戰在一線抗擊肺炎的醫護人員和基層工作人員們的付出和艱辛,以及我們身處疫情區的普通人的心情和生活。這幾天,我的心一直靜不下來,每天關注著疫情和政府發布的動態,畢竟身處疫情區,家裡還有老人和孩子。
  • 把爸媽從重慶接到上海來過年 帶兒子去逛逛迪士尼
    編者按:與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到鄉村尋找年味不同,現在更多在大城市工作的「異鄉人」選擇將家人接到工作城市「反向過年」。往年由於大批務工人員集中返鄉,一些大城市可能會變成「空城」。如今,城市又添新氣象。
  • 視頻直播:縉雲舒洪霸氣板龍震撼出場
    仙都是黃帝升天的地方,縉雲自古以來有著豐厚的神龍崇拜土壤,人們懷著對遠祖的懷念和對神靈的敬畏之情,憑想像巧手製作五彩繽紛的板龍、布龍、百葉龍、篾箍龍、大龍頭等,在每年的元宵節和廟會上舉行傳統迎龍燈活動,以期驅邪納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年味是什麼:回趟老家,吃媽媽做的菜,放放煙花
    一年一度的春節假期已經結束,很多人都在感嘆年味越來越淡,春節是春劫,都在歡呼總算又回歸到日常生活,但年味到底是什麼,其實可能就是在擁擠的車廂裡回趟老家,吃媽媽做的菜,放放城裡早已禁止燃放的煙花。媽媽做的菜也許還沒你做的好,但家的味道,卻是自己怎麼也做不出來的。
  • 「留深過年」標語火了!關於春節回家,最新通知來了
    據國家衛健委最新疫情通報1月10日0—24時全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85例(河北82例,遼寧2例,北京1例)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回湖南老家的火車票已經順利搶到手可晶報君內心卻陷入了糾結——到底回不回老家過年呢?
  • 那些離開上海回老家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和我的那個他。  雖然偶爾看到老家同學當公務員的悠閒生活,也會覺得羨慕。  羨慕著羨慕著也就聽了家裡的建議,回了老家,考了公務員,過起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無數次在想,自己當時逃離上海選擇安逸究竟是對是錯,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該為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負責吧。既然回老家了,就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往前走,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