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遂昌小馬埠村舞「板龍」(央廣網發 張巧燕 攝)
央廣網遂昌2月19日消息(記者傅煒如 曹文君 通訊員周淑贇 張巧燕)元宵節前夕,浙江麗水遂昌小馬埠村熱鬧非凡,一面大鑼在前開道,兩排嗩吶鑼鼓,後面鞭炮徹響,漸暗的天色裡龍燈熠熠生輝……
麗水遂昌小馬埠村舞「板龍」(央廣網發 張巧燕 攝)
記者了解到,麗水遂昌小馬埠村的「板龍」,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每年元宵節前後,村裡人都會按照祖輩們的習俗,組織舞龍燈活動。
麗水遂昌小馬埠村舞「板龍」(央廣網發 張巧燕 攝)
舞「板龍」的高潮當屬「盤龍」,「盤龍」時「龍頭」按順時針方向迴旋,尾隨的燈在旋轉中將燈頭團團圍在中間,然後「龍頭」又逆向旋轉,從中心慢慢退出如前、進、退、盤,如此反覆數次,盡興而止。「板龍」由龍頭、龍身和龍尾三部分組成,一條龍從頭到尾,由幾十節、幾百節甚至上千節板凳串聯而成。今年,小馬埠村的「板龍」共有45節,需要60多名村民配合才能舞動。
麗水遂昌小馬埠村舞「板龍」(央廣網發 張巧燕 攝)
據悉,每年的元宵節前後,遂昌各地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舞龍燈,以祈求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而其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板龍」,各村村民自己手工製作的形式多種多樣。
麗水遂昌小馬埠村舞「板龍」(央廣網發 張巧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