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ook 虛擬實驗室」(以下簡稱 NB) 是一系列基於平板的應用,針對初高中,學生可以在其模擬的環境中做實驗。目前 「已建成」 物理和化學兩個學科的 「實驗室」,物理中的聲、光、電、力、熱、電磁六大學科各有一個獨立的 「實驗室」(即平板應用)。舉例來說,打開「NB電學實驗室」 的應用,學生可以拖動工具庫中的燈泡、電源、導線、電壓表、滑動傳感器等幾十種工具,隨意組合電路,觀察實驗效果。
虛擬實驗室並非一件新鮮事,NB 系列讓我覺得有些特別,是因為以下兩點:NB 物理系列背後有 「公式算法引擎」,這意味著學生可以隨意調節電壓、電阻、密度、摩擦力、重力等物理參數,觀察不同參數下實驗對象的變化,而在不具備 「引擎」 的虛擬實驗室中,學生只能按照既定某一條的 「正確」 的試驗路徑操作,任何其他操作都不能被識別,整個過程更類似於 「加入互動元素的實驗流程展示」,而非有真正探索性的實驗。目前 「引擎」 只能在物理這一個學科中實現,而化學實驗因為涉及到光照、溫度等參數的模擬,算法太複雜,尚不能實現學生自由操作,NB 化學版更類似於上面說的 「實驗流程展示」。
另外,而 NB 基於平板開發,實驗過程更接近 「動手操作」 的真實實驗環境;如果電子書包、電子教材未來能得到普及,基於平板的應用無疑有很大的想像空間,比如 NB 可以和出版社合作,將虛擬實驗內嵌到教科書中;
研發 NB 虛擬實驗室的公司 「亞泰盛世」 成立於 2008 年,之前是一家為 K12 學校提供 「信息化教室解決方案」 的項目外包公司,從 2013 年開始推出自己的品牌 NB。創始人童鈺告訴我,之所以選擇實驗作為切入點,是因為看到目前學校實驗教學效率低、門檻高的現狀:以物理為例,初高中課本總共劃定了 200 多個實驗,但學生有機會親自獨立做的很少,大多數情況下,老師會直接拿一套器具到講臺上,通過演示和傳閱的方式完成實驗,畢竟在教學任務緊張的情況下,到實驗室讓每個學生動手操作顯得有些浪費時間和精力。NB 希望平板能降低這個門檻,把實驗真正帶入每天的教學中。
雖然有了自己的產品,但目前 NB 進校的方式依然是和網龍、科大訊飛這樣的大集成商合作,在為學校打造信息化教室時,將應用預裝在學校採購的平板設備中。這種方式中間環節多,利潤低,且本質上沒有辦法讓學校對產品形成很強的品牌認可度和粘性,因此童鈺下一步的打算是在這款工具的基礎上完善產品鏈條,並直接和學校對接。
圍繞 「實驗」 這件事,公司即將推出這些產品:
總之,這是一個曾經的傳統外包公司,希望繞過種種中間環節,一步步做出「離用戶更近的產品」 的故事。在工具的基礎上做內容、做平臺,這是一個前景美好的計劃,不過橫在 NB 面前的挑戰絕對不少:作為一款 2B 產品,繞過目前合作的集成商後,公司能否找到更合適的進校渠道?想想當年一起作業網為了進校,也是大費周折。另外,和每日例行的數語外作業相比,實驗是一個較低頻的需求,圍繞實驗這件事做出的工具是不是足夠剛需,又是否有一個獨立的平臺型產品誕生的機會?
數據方面,目前 NB 和十幾家大的集成商都有合作,應用的月活在 9 萬左右。團隊目前有 20 人左右,正在尋求 A 輪融資。產品展示視頻戳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