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賽介紹
首屆「2020LIGHTIN·光映國際光影藝術大賽」的創辦是為了挖掘並促進全球優秀的燈光裝置、沉浸光影和交互體驗技術,推動舉辦地科技和藝術的發展以及相關行業人才的交流。大賽則更致力於創造一個可推動夜間經濟、創意活動發展的良好平臺。
本次比賽邀請國際光影視覺藝術領域權威策展人、國際視覺藝術家和國內專業藝術院校老師組成評審團,開創「光映X青年X藝術現場」競賽單元,面向全國青年藝術愛好者發起作品徵集和評選。所有入圍作品將同期於線下做展出。
二. 主題內容
大賽不設主題,用藝術的想像力,藉助「光的作用」與科技相聯,打破空間和時間的局限,讓白天和黑夜的邊界相互滲透。
開啟時間與藝術的對話,詮釋自然的超能、無限、深邃。用光,創造出歷史的秩序,科技的智慧,想像的藝術,流動的活力。
三. 徵集對象
在全國範圍內以光影為媒介、熱愛公共藝術且具有獨特創造力的青年人們,參賽者可以個人或團隊名義提交作品。
四. 參賽類別
【建築投影】以光影為媒介在現有建築空間或景觀空間進行視覺藝術展示。
【互動投影作品】通過光媒或影像表達手法,在裝置、人體、擺件上進行藝術創作。
【燈光裝置】通過光影媒介,結合多維度空間及物態實體完成藝術展示的作品。
【數字影像】通過網際網路或數位化計算方法來創作,最終呈現視覺藝術的影像作品。
【自然光影】利用戶外展示空間以及自然元素,以影像和光作為方法創作的藝術作品。
五. 賽事日程
設計徵集時間:發布即日起至9月15日
獲獎作品公布:9月16日
作品展覽:10月1日-10月18日
六. 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獎金30000元
入圍獎7名,獎金6000元/名
七. 評審標準
1. 藝術作品表達的準確性
2. 藝術創作空間的合理性
3. 藝術視覺語言的創造性
4. 藝術觀念視角的獨特性
5. 設計作品創意的原創性
6. 藝術創作技術的實踐性
八. 評審團介紹
專家評審:
【Terence賴志暉】上海信羅跡創意服務有限公司合伙人、褲兜創新設計學院聯合創始人.空間體驗系主任兼導師、美國設計管理協會會員,策展人
【Stoyan Stoyanov】新視覺藝術家、音樂會&俱樂部活動視覺藝術家、Elektrick.me工作室負責人
【Carmen Wang】ARTech創始人 / TEDx演講嘉賓 / 新媒體藝術製作人
【胡斌】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常務副館長、策展人、批評家
【鄭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策展人、藝術評論家
【鄭達】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數字媒體藝術系主任、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系訪問學者、韓國首爾CPI研究員
【宋振熙】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博士、中國美術學院媒體城市研發中心策展部主任、當代藝術調查局負責、獨立策展人、藝術批評學者
組委會評審:
【Derek Xu】思庫(浙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
【Darren Lim】城貿控股區域執行董事
九. 參賽方式
1. 所有參賽者或團隊用視頻及圖片的形式介紹作品,將視頻和參賽者真實姓名及聯繫方式、參賽者及團隊介紹(中英文)、作品價值說明和作品使用設計說明(中英文)發送到組委會官方郵箱
2. 郵件主題格式:參賽者/團隊代表名字+作品名稱;
3. 上傳原創視頻:解析度不小於1280*720像素,MP4/MOV格式輸出作品;
4. 上傳圖片(設計圖):不少於3張,圖片大小不小於5M。
十. 參賽要求
1. 創作作品必須以光或影像為表達語言的藝術作品;
2. 創作作品須體現出美觀性、互動性、功能性、體驗性;
3. 創作作品須有一定的堅固性,適應戶外環境;
4. 創作作品必須在成人及兒童等使用的完全範圍內,不可出現含有安全隱患的問題;
5. 創作作品須注重其實用性和可安裝性;
6. 創作作品要有一定和公共戶外環境相融性。
十一. 資料處理和智慧財產權保護
1. 所有提交大賽組委會的參賽作品投稿稿件及相關資料概不退還,請自行留底;
2. 參賽者的參賽作品必須是參賽者本人(或團體)創作的作品,如有抄襲他人創意、構思的行為,或作品發生智慧財產權、版權糾紛等,參賽者承擔全部法律責任,且組委會有權單方面取消其參賽資或獲獎資格,收回獲獎獎金及獎盃/證書;
3. 參賽者需確保參賽作品未與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籤訂限制本人參加本次活動或實施本次活動有關的一切行為的合約;
十二. 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思庫(浙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聯合主辦:城貿控股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SPACElogic、ART BUREAU OF INVESTIGATION、Onsite Club
媒體支持:Onsite Club、ARTech、雅昌藝術、騰訊藝術、搜狐藝術、新浪收藏、鳳凰藝術、網易藝術、人民美術,東方藝術大家,崇真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