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種「奇異冰」——超離子冰

2020-12-07 天藍水清好地球
海王星的結構猜測

在最近,紐約的雷射能量學實驗室,世上最強大的雷射器之一轟炸了一滴水,產生了衝擊波,壓力提高到了數百萬個大氣壓,溫度達到數千度。在這樣的情況下,等離子冰誕生了。

這是一種「奇異冰」,與我們常見的冰不同,超離子冰是黑色的並且很熱。它的立方體核心是一般大小的冰的四倍。這與30年理論預測中描述的一樣,直到今天——親眼所見。

像天王星和海王星這樣的「冰」行星的內部結構一直是個迷,超離子冰的發現,可能解決了這個難題。之前已經發現了18種結構,從我們常見的冰1結構(冰1h和冰1c)到冰17。

雷射打擊水的延時攝像

超離子冰可以說的上是冰18了,這是一種全新的冰,和之前的18種結構大大不同。所有先前的冰結構都有完整的水分子組成,每個水分子具有兩個氫原子連接一個氧原子。但是超離子冰並非如此。

它存在於一種超現實的結構,部分固體,部分液體。個別水分子分裂。氧原子形成立方晶格,但氫原子自由的溢出,像液體一樣流過剛性的氧原子籠。這表明超離子冰可以導電。超離子冰的熔點也遠遠大於常見冰,為4700攝氏度。

瑪麗居裡大學的物理學家Livia說,由於它的水分子分裂,它不是一個新的水階段。「不過這卻是一種新的物質狀態,」她說,「這真是太壯觀了。」

相關焦點

  • 4700 攝氏度才會化的冰,可能是水在太陽系中最常見的形態
    我們熟悉的冰都是無色透明的純淨固體,但在極端溫度、壓力條件下,冰可以呈現出全然不同的面貌。30 多年前,就有物理學家預言,水能夠以一種獨特的超離子冰晶存在。最近,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這一猜測終於得到了證實:這種熔點高達 4700 攝氏度的黑色「超離子冰」不僅存在,還可能是太陽系中含量最高的水的形態之一。
  • 「超離子冰」的原子結構終於被揭示!
    圖片:Millot, Coppari, Kowaluk (LLNL)在之前的研究中,只能測量宏觀性質,如內能和溫度。因此設計了一個新的不同實驗來記錄原子結構。找到氧晶格存在的直接證據,為超級水冰的存在之謎帶來了最後一塊缺失。這為研究人員去年收集到超級冰的存在提供了額外的證據。
  • 兩千多度時,冰變成了黑色!這是什麼冰?為啥變成黑色了?
    我們熟悉的冰都是無色透明的純淨固體,但在極端溫度、壓力條件下,冰可以呈現出全然不同的面貌。30多年前,就有物理學家預言,水能夠以一種獨特的超離子冰晶存在。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研究論文中,這一猜測終於得到了證實:這種溫度高達兩三千攝氏度的黑色「超離子冰」不僅存在,還可能是太陽系中含量最高的水的形態之一。
  • 水被證實能在2000度高溫下凝固,科學家實驗室中造出超級冰:冰18
    在之前,就已經有科學家做過實驗了,證明水還真的可以變成另一種固態,被稱作為超級冰——冰18。冰18的想像圖通過X射線,科學家發現,水在這種極端條件下呈現出全新的形態!衝擊波裡的水並沒有成為過熱液體或氣體,而是凝固、結晶成冰。
  • 超離子冰跟太陽一樣熱!科學家已經在地球上造出
    它是固態和液態的,比普通的水冰密度高60倍,溫度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熱。這是超離子冰——科學家們第一次在實驗室中製造。這種高壓水冰一直被認為存在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但到目前為止,它的存在只是理論上。雷射驅動,高壓實驗的時間集成圖像,產生超離子冰。圖片:M. Millot/E. Kowaluk/J.Wickboldt/LLNL/LLE/NIF科學家們首先預測了一種奇怪的水相存在,這種水相使這種物質在30年前同時具有固態和液態。
  • 科學家發現超離子冰:2600 度才融化
    IT之家4月22日消息 「超離子冰」是一種全新的固液共同體,它的密度能夠達到水的60倍,同時溫度和太陽表面相差不大,目前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中製造了這個「超離子冰」,之前這種形態的產品僅僅存在於天王星或者海王星內部。
  • 科學家發現超離子冰:2600度才融化
    IT之家4月22日消息 「超離子冰」是一種全新的固液共同體,它的密度能夠達到水的60倍,同時溫度和太陽表面相差不大,目前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中製造了這個「超離子冰」,之前這種形態的產品僅僅存在於天王星或者海王星內部。
  • 超離子冰誕生 源自行星內部 在華氏4725度下融化
    「超離子冰」是固態和液態的共存體,它的密度是普通水冰的60倍,它的溫度上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高。
  • 科學家發現超離子冰的密度是普通水的60倍!
    「超離子冰」是固態和液態的共存體,它的密度是普通水冰的60倍,它的溫度上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高
  • 科學家研製「超離子冰」,扔進太陽也融化不了
    筆者-小文水是地球上最常見也是含量最豐富的化合物,整個地球的表面被超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水所覆蓋著,而水除了以最常見的液態出現外,水分子還存在於空氣中,名為水蒸氣,而當水凝結成後,水就變成了冰。在自然界中的水莫過於三種形態交替變化著,分別是液態、固態以及氣態,而當水升溫到100度時就會沸騰,水會化作液態,但當水的溫度低至零度時,水就結冰。那麼,有沒有一種情況是水處於液態和固態之間的呢?又或者說,即使是到了沸點和熔點,水依然能夠保持液態和固態的呢?
  • 超離子冰誕生!源自行星內部 在華氏4725度下才會融化
    」是固態和液態的共存體,它的密度是普通水冰的60倍,它的溫度上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高。  這是超離子冰——科學家們第一次在實驗室中將其製造出來。  這種高壓水冰一直被認為存在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在我們地球上是不存在的。不過,這都是鑑於理論基礎上的。
  • 電擊大腦幫助恢復記憶;新發現水的超離子冰形態;狗「馴化」人類傳遞愛狗基因 | 聞周周
    #物理最近,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這一猜測終於得到了證實:這種熔點高達 4700 攝氏度的黑色「超離子冰」不僅存在,還可能是太陽系中含量最高的水的形態之一。30 多年前,就有物理學家預言,水能夠以一種獨特的超離子冰晶存在。
  • 宇宙中存在的奇異物質
    儘管如此,在網上查一下,你會發現這是迄今為止理論物理學中最奇怪的部分之一。 從本質上講,奇怪的物質——它可能包含多種粒子——與我們以前見過的任何物質都不一樣。
  • 科普:你聽說過10000°C的冰嗎?
    作者:曾運卓(高中學生)摘要:自然界冰超過0℃還會存在嗎?假如存在,是以哪種結構?科學新發現的10000℃超離子冰如何製作?其中又有哪些我們需要探究的科學意義?未來這種新形態物質又可以如何利用?所以溫度升高的同時,冰的內部結構也在發生變化,這也是10000℃冰的形成所神奇之處。在正常人常識中,冰的熔點是0℃,沸點是100℃,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知曉實驗室中有10000℃的冰存在時,而感到驚愕了。二 10000℃的冰貨真價實的「炙熱」冰塊:只有溫度超過10000℃才會融化。這種數千度的冰塊並不是在普通冰櫃中形成的。
  • 宇宙中最危險的物質—「奇異星星」
    中子星是除了黑洞以外最緻密的物體,在它們的核心中,我們可能會發現最危險的物質的存在——「奇異物質」,一個極端得能讓宇宙改變規則的「奇異物質」,它是夸克物質的一種。可是,這在中子星內部可能有所不同。在核心中存在的力量非常極端,以至於它們實際上類似於大爆炸之後的宇宙。中子星核心就像化石,可以讓我們窺視大爆炸之初發生了什麼。所以,了解夸克在中子星內部的行為是一種理解宇宙本質的方式。有一個假設是在中子星核心,質子和中子會解除限制,所有的粒子溶解並被擠成「夸克浴」。
  • 水在2000多度高溫下竟能結成冰?科學家造出神秘超級冰!
    研究人員稱之為「冰十八」(XVIII),不過它只是一種極端形態的冰,無法像虛構的冰九那樣凍結整個世界,因為冰十八必須在極其炎熱的溫度(約 5000℉ / 2760℃)和極端大氣壓(400 萬倍)的情況下存在。
  • 真空中或許可以產生一種奇異物質,從而使人造蟲洞成為可能?
    ,也就是穿越時空是有一絲絲可能的。宇宙中的蟲洞多是依靠宇宙弦產生,那麼人造蟲洞就需要新成分的奇異物質——人類在地球上發現的任何東西都不一樣,他甚至有可能和反物質也不一樣。正質量就像人、行星和宇宙中其他常規的東西一樣,由於質量而具有吸引力,但是奇異卻與質量為正的物質相反,它具有排斥性,它會將其他物質向外推開。
  • 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冰十八」可在極端環境下形成
    在小說裡,作者聲稱任何與冰九接觸的液態水,都會立即被凍結,最終導致世界上所有的海洋都變成了冰面。令人震驚的是,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們,竟然打造出了與小說中描繪得同樣狂野的「超級冰」。
  • 這顆系外行星裡出了一種水的奇異狀態,而他表面覆蓋著燃燒的冰?
    天文學家們認為,Gliese 436b呈現了水的一種奇異狀態,它的表面覆蓋著燃燒的冰。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神奇景象呢?原來這顆行星上的壓力迫使冰保持固態,但是它表面極端的溫度-----570°F(300°C),使得冰被過度加熱,最終以蒸汽的方式離開,看起來就像冰在燃燒。
  • 可能存在第18種冰相
    本報大連2月23日電(記者吳琳)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教授、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趙紀軍領導的課題組,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曾曉成教授等人合作,從理論上預言了一個穩定存在於負壓下的超低密度冰相,並將之命名為「s-III」籠形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