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海,很多人都會想到湛藍的海水,一望無垠,浪花飛濺,波光粼粼。
我們的世界似乎被海平面一分為二,海上的世界美好而安寧,而海面下的世界卻似乎暗流洶湧,充滿危機。
關於海洋,中國有東海龍王、精衛填海等傳說,西方有尼斯湖水怪、美人魚的傳言,希臘還有海神波塞冬的神話……海洋離我們那麼近,又總是隔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真正的深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海底1萬米是否還有生命的存在呢?
讓我們來看看科學家們的發現吧!
海洋分為透光層(0-200m)、微光層(200-1000m)、無光層(>1000m)。
圖片源自
《什麼是什麼·珍藏版(第二輯):深海之謎》
白天,最上方的海域仍然會有陽光照射進來。
透光層的浮遊植物藉助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碳水化合物,這些浮遊植物是透光層裡的所有動物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
圖片源自網絡
藉助潛水鞋、呼吸管和潛水鏡,人們就能輕鬆探索珊瑚礁的繽紛世界。
在珊瑚之間,總會有許多海膽、螃蟹及形形色色的魚來回穿梭。然而,真正的深海還在更深的地方。
圖片源自
《什麼是什麼·珍藏版(第二輯):深海之謎》
微光層的許多動物都會利用光進行偽裝。
他們會藉助腹部的發光器來模糊自己的身體輪廓,將自己融入背景裡。
比如深海龍魚,它們是一種兇惡的捕食者。它有一個大頭,有大量又長又尖的獠牙,還有一個發光器釣餌長在下頜。
前!方!高!能!預!警!
圖片源自網絡
深海龍魚棲息於100至1500米深的海域,能完美地適應微光層的環境。
大約到了1000米深的海域,陽光便再也無法穿透。經過漫長的演化,這裡產生了許多奇特的生物。
他們有的在頭部長著會發光的「釣杆」,有的具有「望天眼」,有的則長著巨大的嘴巴,這些動物全都是極端生存環境下的產物。
圖片源自網絡
吸血鬼烏賊就象是從午夜科幻電影中遊出來的一樣,在它身體上長著兩隻大鰭,看起來和兩隻耳朵一樣。
1000米左右的深度是它們適宜生活的地方,但到4000米深海還能找到它。
圖片源自網絡
這種巨型魷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也是最大的無脊椎動物,許多中文文章裡也把它稱為「大王烏賊」。
它們生存在太平洋漆黑的深處,有18米長,重達900千克。傳說巨大的吸盤能撕裂小型船隻。
圖片源自網絡
毒蛇魚是極具掠奪性的魚類的代表,它的牙像毒蛇的牙齒,長而伸出。一般在海面下80-1600米的水層出沒,是這個深度的海洋中看上去最面目可憎的魚類之一。
原來,海洋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美好,深海裡的動物大多長得奇形怪狀,且極具掠奪性。
那麼,問題來了——
挖掘機技術哪家強?
啊,呸!
那麼,問題來了——
人類在探索深海的徵途上,
遇到過哪些可怕的「怪獸」?
深海裡藏著哪些未知秘密?
課堂上老師不會告訴你的知識,
讓博學的科學家為你解答!
11月5日-11月14日,海豚傳媒特邀德國科學家、《什麼是什麼·珍藏版》作者曼弗雷德·鮑爾博士,在重慶、成都、上海、廣東和小朋友們一起探索深海之謎!
除了我們所熟悉的淺海地帶,在陽光照射不到的深海,還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海底生物。
曼弗雷德鮑爾博士將帶領大家潛入大海,從透光層、微光層下潛到無光層,直至深入11千米「挑戰者深淵」,認識各種水中生物,探尋人類曾在海底留下的足跡!
展開一場未知世界的冒險,嘗試揭開海洋的神秘面紗,來一次與生活在海洋深處的生物們的邂逅之旅!
圖片源自
《什麼是什麼·珍藏版(第二輯):深海之謎》
重慶場
11月5日19:00-20:30 大坪英利萌想+兒童書店
11月6日10:30-11:30 鵝嶺小學
11月6日14:00-16:00 大同實驗學校
11月7日10:00-12:00 隆化一小
11月7日14:30-16:30 隆化一小新校區
成都場
11月8日10:20-12:00 天府一小
11月8日13:40-15:20 成師附小萬科分校
11月9日13:00-14:30 鹽道街小學
11月9日19:00-20:30 布克購書中心龍舟店
上海場
11月11日10:00-11:00 上海世博展覽館海豚傳媒展位1F08
廣州場
11月12日15:45-16:45 廣州番禺加拿達中英文校區一
11月12日19:30-20:30 廣州番禺區碧桂園小學
11月13日15:20-16:20 廣州番禺加拿達中英文校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