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冷知識,給你冷芝士,增漲你姿勢,我是狐狸弟弟,之前我們聊過「地球往事…你是怎麼沒的」,今天我們再來聊聊,「你是這麼來的」關於地球起源時期的那些往事。
1、地球起源,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地球的是通過對星辰的「吸積」形成的。
2、在大質量巨恆星快要「玩兒完」的時候,會因為無法承受自身的重量而坍縮之後引起的超新星爆發。爆發會產生大量分子和塵埃組成的雲團,太陽系的開始,就是在這樣的「雲團」中形成的。
3、當一個大質量巨恆星死亡後,又會以重組的方式獲得了「新生」,然鵝,新生的「兒子」會比之前的巨恆星要小很多。
4、你身體中的每一個分子,都包含了超新星爆炸時產生成的元素,你佩戴的每一個首飾中的每個原子,也都來自超新星的爆發。
5、形成我們太陽系的雲團,出現在46億年前。一些細小的巖粒,在吸積的過程中相互衝撞,凝聚成了行星的最初狀態,這個過程是十分不穩定的,需要很大的運氣成分。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足夠強大的引力,他們偶爾凝聚在一起,又會因為新的衝擊被撞開,這個運動,你可以理解成某球類大作戰的遊戲。
6、倖存的小地球,最開始只有桌球大小,當它直徑達到幾米的時候,它的引力就可以俘獲越來越多的物質了。
7、直徑幾米的小地球,利用自身的綜合元素,讓鐵、鎳等最重要的元素沉澱。形成了一個直徑幾十到幾百千米的天體內核。緊接著又吸積了更多的塵埃和碎片,慢慢的形成了一個體積較小的行星,這個過程大概需要6000萬年,從而形成了最年時期的地球的樣子。
8、與此同時,在這個巨大雲團中,其他的天體重組活動也在持續進行中,太陽也已經開始形成了,相比太陽的形成要比地球快很多,大概只用了10000年的時間,它快速地成長,使它俘獲了太陽系中最多的物質,最終才有了核聚變的發生。
9、太陽是無時無刻不在「欺負」自己的「小弟們」,太陽每天都會吹出的強力的粒子流,形成太陽風,吹走早期地球大氣中的氫和氧。
10、還有「大馬仔」也會欺負「小馬仔」的,對穀神星的研究發現,穀神星是一顆進化失敗的行星,由於最初的「大馬仔木星」軌道非常接近太陽系內環,受木星引力的影響,發育到一半的穀神星,就這麼被撕裂了,從而形成了小行星帶。
11、當你認為地球很幸運的時候,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還是因為最初的木星軌道,在不斷地向內太陽系推進,幾乎推進到了現在火星的軌道,同時,它掠奪走了內太陽系中的,大部分的物質塵埃,這便是火星為什麼只發育了70%的致命原因所在。
12、因為「大馬仔」木星的原因,水星、金星、火星、乃至地球,讓太陽系顯得是那麼特別,你以為前排幾個小號的巖石行星,後排幾個巨大的氣態行星,這樣的「類太陽系」,屬於宇宙的標配嗎?你又too young too simple了,我們發現所謂的「類太陽系」的標配,基本都是 前排巨大巖石行星+巨大氣態行星 圍繞恆星的組合。所以,像我們太陽系這樣的 小巖行星+巨氣態行星的配置,【暫時】還是獨一無二的。
13、就在前有猛虎後有追兵的惡劣環境下,卑微的地球繼續它的野蠻生長。這個時候它的內部已經開始融化,原始的矽酸鹽包圍了鐵,之後地表溫度開始不斷降低,地球上開始出現了最早的礦物顆粒。
14、在3億年之後,地球靠自己的意志力,生長到了現在體積的40%,這個時期地球上有了最早的巖石,它引力作用也非常可觀了。
15、同時,地球形成了磁場,保護了大氣,不再會被太陽風吹走。
16、隨著地球表面逐漸冷卻,來自小行星、彗星、與流星帶來的液態水,也開始存在了地球的表面。等著一個又一個的物種,在地球上開闢新屬於他們的紀元。
17、現在,地球的吸積作用仍然存在,夜晚你看到的流星划過天際,就是地球吸積物質的過程。
這是地球堅持了46億年的過程,從一微不足道的大小,最終匯集成了如今的氣象萬千。這裡是地球往事,我是專注冷知識領域的狐狸弟弟,你不關注一下嗎?你不收藏一下嗎?以後找不到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