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冷知識,人類無法觸碰的地核,地球居然比太陽熱?

2021-01-16 江湖他說

發現冷知識,解凍冷芝士,增漲你姿勢。

我是狐狸弟弟。

地核位於地球核心的部分,

距離你腳下2890公裡的地方,

就是地核的邊界,

它的半徑約有3470公裡,

主要成分是鐵元素和鎳元素,

這是一臺自帶電池的發動機,

它是驅動地球的動力。

冷知識一:地核學,未曾向前一步

上世紀30年代,

丹麥物理學家英奇萊曼,

證實了地核的存在,

直到現在,將近一百年來,

我們對於地核認知,和英奇時代比較,

幾乎沒發生什麼太大的變化,

這是因為,人類對於地核的研究,

仍然處於原地踏步的階段。

冷知識二:地球的裡溫度,比太陽的表溫度還高。

太陽最冷的地方,

是它的表面,最低溫度約5500℃

地球最熱的地方,

是它的內核,最高溫度約6800℃

這條知識告訴我們,決勝之道,就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冷知識三:磁場實驗

比如你想辦法,生成

兩個「大大的電波」簡稱……

你分別從地球南北、和東西的方向,

用兩個你剛才生成的大波穿越地球,

然後你會發現,

大波從南北穿越地球的速度,

要明顯大於東西穿越的速度。

然後你證明了地球磁場的存在。

冷知識四:地球是怎麼樣實現自發電的?

地核的穩定狀態,形成在35億年前,

之後的地核,開始高密度的固化,

地核的「內核」是固態的,「外核」是液態,

在它們中間存在200km-250km的高密度的流體層,

在此之間,暗濤洶湧。

在地核中的鐵的熔點是被大幅度提高的,

隨著內核固化和密度的日漸增加,

質量輕的元素被向外驅趕,

進入到了地核的上層,

在「圓」的結構下,這種力產生了「對流」的循環,

這樣的循環作用,保持了磁場穩定的動力。

冷知識五:地核的內核溫度最高,為什麼不是融化的?

因為地核的內核,

處於一種高壓力的狀態,

固態內核是被巨大壓力壓成的。

同時,地核也有向外的壓力,

有地球物理學家推斷,

因為「熱」和「壓力」的存在,

在地核邊界可能存在大量的黃金。

同樣,碳在地球上是很普遍的,

鑽石,是碳在高壓力下的等軸晶系的排列,

所以,朋友,你想致富嗎?

你和你夢想的距離,就差一把鐵鍬?

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冷知識六:無法觸碰的地核

人類對於「上天」的宇宙的探索,

最遠的航行是120個天文單位,

149600000km等於1個天文單位,

你自己算好吧……

然鵝,人類對於「下地」的探索,

是非常非常……非常舉步維艱的。

目前人類向下「挖的」最深的坑,

位於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科拉半島,

它的深度是12.262km,

以我們人類現在的技術只能到這裡,

這樣的深度在地球半徑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更不要提觸碰地核,這樣短的情況下,就連…

在外面蹭蹭的資格都沒有……

冷知識七:地核的冷卻

很多人都在杞人憂天,

萬一地核熄滅了腫麼辦?

地球變得跟火星似的,我們就不能天天美美噠了……

事實是,

從地球形成的45億年前,到現在,

地球的地核總共冷卻了大約101℃,

按照這個速度的話,保守估計……

我也不知道啥時候地核會熄滅……

有地球物理學家觀測,在近幾年中,

地核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持續下降,

這難免會激起一些人內心的恐懼。

但是更多的地球物理學家認為,

這是地球「磁場反轉」前的預兆,

磁場反轉在地球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

太陽的周期是每隔11年,對調一次磁場,

然後,太陽還是太陽,沒什麼變化,

這年頭,誰還沒個生理周期啊,對吧。

不管磁場與地核後面的命運怎樣,

這一切就交給後代人來鑑證吧,

前提是,你得有個後代。

有的時候,你的舉手之勞,

可以溫暖一個作者的心,

這裡是每天講科學的狐狸弟弟,

你不收藏一下嗎?

你不關注一下嗎?

以後找不到我怎麼辦…

相關焦點

  • 不管太陽熱不熱,地球的熱,不來自於太陽的熱
    太陽,可以說是萬物生長的基礎,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試想一下 ,沒有白天,只有無盡的黑夜,植物無法生長,生物鏈短了一截,動物也活不下去,人類又能存活多久呢?那麼說到這裡,就給大家解釋一個誤區,就是不管太陽熱不熱,地球的熱不來自於太陽的熱!地球和太陽之間隔著宇宙,所謂的宇宙空間就是真空,而真空是不傳導熱的。
  • 地球最內部的地核為什麼會這麼熱?
    地球最內部的地核為什麼會這麼熱?(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任天):地核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具有極高的溫度,並且是自從地球誕生以來就一直如此。而且,這一熾熱的內核正是我們能夠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的原因!
  • 地球最深處地核揭秘:最熱7200度、外層覆蓋有固體
    地幔再往下就是地核,地核分為兩個部分——外核和內核。外核主要由鐵和鎳組成,完全呈液態。它的溫度非常高,外側約4400攝氏度,向內不斷增加,在接近內核處達到約6100攝氏度。外核大約有2300千米厚。穿過外核,我們就到達了地球最熱的部分——內核。內核的溫度高得難以想像,從5000到7200攝氏度不等。
  • 地核為什麼這麼熱?科學家:因為地殼的保溫效果好
    地核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具有極高的溫度,並且是自從地球誕生以來就一直如此。雖然我們感受最多的還是太陽帶給我們的溫度,但是地核才是我們能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的重要因素。地核為什麼這麼熱?如果問你地核與太陽哪個更熱,可能很多人會下意識地選太陽。
  • 為什麼地核會這麼熱?
    地幔再往下就是地核,地核分為兩個部分——外核和內核。外核主要由鐵和鎳組成,完全呈液態。它的溫度非常高,外側約4400攝氏度,向內不斷增加,在接近內核處達到約6100攝氏度。外核大約有2300千米厚。穿過外核,我們就到達了地球最熱的部分——內核。內核的溫度高得難以想像,從5000到7200攝氏度不等。
  • 地球是越來越冷,還是越來越熱?地球冰川期與全球變暖
    未來的地球是會越來越冷,還是會越來越熱呢?未來的地球是會更熱,還是會更冷,這取決於兩股力量的對決勝負,這兩股力量就是冰川期與全球變暖,前者是地球周期性運動所導致的,屬於地球行為,後者是人類活動所引起的,屬於人為因素,那麼最終是地球行為佔據主導,還是人為因素能夠取勝呢?先說說地球行為吧。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地球磁場的產生源於地核的旋轉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其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地球內部由外到內分別由地殼(qiao)、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組成。之前我們已經探討了地殼和地幔的基本情況,今天我們繼續向地球的深處來進行研究,來聊聊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地球磁場的產生源於地核的旋轉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其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地球內部由外到內分別由地殼(qiao)、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組成。之前我們已經探討了地殼和地幔的基本情況,今天我們繼續向地球的深處來進行研究,來聊聊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
  • 地球資源還可用60年,地核有大量鑽石黃金,你不知道的地球冷知識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雖然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但地球上的許多奧秘卻還沒有被揭開,今天就盤點一下你所不了解的地球冷知識。我們應該把自己看作一個「超級有機體」,微生物數量與人類細胞數量的比例是10比1。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勺土,又是誰把它挖出來的?四、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沒有見過真正的雪惠斯勒是世界上最大的滑雪勝地,也是世界上雪最多的地方之一,平均每年降雪量超過10米。
  • 地核冷卻後會發生什麼?沒有熾熱的高溫,人類就能挖穿地球了嗎?
    在地球地表的深處,有一個熾熱的鐵球,被一種沸騰滾燙的液態金屬所包圍,這就是地核。地核就像太陽的表面一樣,熱量足夠在每小時燒開超過一萬億杯水,換算到每個人身上,每個人能分到超過一百杯。如果,這個源源不斷為地球提供熱量的核心,突然之間冷卻了,會發什麼什麼呢?我們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呢?
  • 為什麼地核會這麼熱? 地球內部為啥那麼熱
    地殼內部的溫度有4000~6800℃,它之所以這麼熱,是由於以下熱源產生的熱量:1、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2、摩擦加熱,由密度較大的核心物質下沉到地心引起的。3、地球形成和膨脹時產生熱量尚未流失。
  • 走進地球最深處:充滿高溫巖漿的地核,也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
    走進地球最深處:充滿高溫巖漿的地核,也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 地球的內部由地殼、地幔與地核組成,地球的中心層為地核,地球深處巖漿奔湧,如同地獄一般,巖漿的溫度與太陽表面溫度近似,約為6000℃,任何一個生命體在這裡都會化為灰燼、無法存活,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地球正是因為地核的存在,才令地球生機盎然
  • 45億年了,為何地球的內部還在「燃燒」?地核的能量還能用多久?
    地核的溫度高達6千多攝氏度(太陽表面的溫度也才5500攝氏度左右),正是因為這顆熾熱的核心,地球才擁有了強大的磁場,生命也才得以在地球上存在。這就讓人產生了一系列的疑問,例如:地核的溫度比太陽表面還要高,它的能量從何而來?已經過去45億年了,為何地球的內部還在「燃燒」?地核的能量還能用多久?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
  • 地球未來到底是變熱還是變冷?太陽極小期到來,地球會被冰封嗎?
    人類需要發展,自然要大力生產發展工業,不可避免會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比如說二氧化碳。氣候升高會加快永凍土的融解,永凍土中還埋藏著大量的甲烷氣體,甲烷氣體也是溫室氣體,一旦大量放出,自然會加速氣候上升,無疑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未來的地球會變得越來越熱。可是,不少人卻表示,地球在未來或許會變得非常冷,這是為什麼呢?
  • 地核有多熱?
    神鬼或科幻小說中,「地獄」在我們的腳下,通常也用煉獄等帶有「熱」的詞彙描述。
  • 地球是如何誕生的?從紀錄片《地球的誕生》淺探美麗神秘的地球
    然後這顆大型的分子雲的溫度就不斷地升高,形成最初的太陽。地球是如何誕生的?地球已經是一個46億歲的老壽星了,她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地球的內部結構可以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包層,這就是地球大氣層。
  • 科學家:地核正在降溫,平均每年降低1℃,小冰河期將來臨?
    後來科學家發現地核的溫度可能沒有那麼高,但是也會高達6000多攝氏度,這個溫度比太陽的表面還要高,那麼為什麼地球的地核會那麼熱呢?,很多能量就全部被封印在了地球的內核當中,所以地核才會變得這麼熱,但是經歷了這麼多年地核本來已經降溫了,但為什麼地核還會變得這麼熱呢,原來地球的內部有很多的放射性物質,這些放射性物質會不斷地發生衰變釋放能量。
  • 如果太陽突然熄滅了,地球上的人類,還能堅持多長時間?
    太陽對於我們人類和地球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就地球的誕生來說,如果沒有太陽,就不會存在我們的地球,正是因為太陽的形成,剩餘的質量殘渣才形成了我們如今的地球,而對於人類和地球上面的所有生物來說,能夠誕生,和太陽有著很大的聯繫,可以說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能量來源,基本上都是依靠這太陽。
  • 如果失去地球磁場,地球人類將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如果失去地球磁場,地球人類將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這段時間裡,太陽風直吹地球,它會摧毀電網,毀壞人造衛星,擴大大氣臭氧層空洞,極光反射擴大,有些鳥類、魚類和其它遷徙動物將會失去生存的方向。 實際上我們現在對地球磁場形成機制根本就不了解,如果太陽風直吹地球,沒有幾個月就會把地球上的水全部吹乾!如果地球失去地球磁場,地球的晝夜溫差將達到 60℃以上(月球的現狀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地球根本就完全不適合人類居住。
  • 如果失去地球磁場,地球人類將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如果失去地球磁場,地球人類將根本無法生存下去這段時間裡,太陽風直吹地球,它會摧毀電網,毀壞人造衛星,擴大大氣臭氧層空洞,極光反射擴大,有些鳥類、魚類和其它遷徙動物將會失去生存的方向。實際上我們現在對地球磁場形成機制根本就不了解,如果太陽風直吹地球,沒有幾個月就會把地球上的水全部吹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