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地核正在降溫,平均每年降低1℃,小冰河期將來臨?

2020-08-27 每日速攬

整個地球分為三個結構,地殼地幔還有地核。地核是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地核的溫度也非常高,根據之前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地球深度每增加33米溫度就要提高一攝氏度,這樣的規律是科學家根據在地球表面鑽的洞而得出來的,不過目前這個溫度的增加幅度只適用於地核,如果完全按照這個規律來算的話,那麼地核的溫度將會高達10萬攝氏度。後來科學家發現地核的溫度可能沒有那麼高,但是也會高達6000多攝氏度,這個溫度比太陽的表面還要高,那麼為什麼地球的地核會那麼熱呢?

在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附近有很多的宇宙塵埃,他們在互相的引力之下最終形成了地球這顆星球,但是在形成的過程當中,這些宇宙塵埃全部聚集在了一起,很多能量就全部被封印在了地球的內核當中,所以地核才會變得這麼熱,但是經歷了這麼多年地核本來已經降溫了,但為什麼地核還會變得這麼熱呢,原來地球的內部有很多的放射性物質,這些放射性物質會不斷地發生衰變釋放能量。

因為這些能量源源不斷的釋放,所以地核經歷了這麼長時間依舊滾燙,但這並不意味著地核能夠永遠的發熱,通過最近的研究科學家表示地核正在以每年一攝氏度的速度降溫,在遙遠的未來地核的溫度會降得更快,大概在5萬年之後地核會變得非常的冷,而地核一旦變得非常的冷,對於地球來說肯定是致命的,地球的放射性元素有限,它們也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它那一天到來之後地球就開始大面積的降溫,而降溫之後就會給地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其中最嚴重的影響就是地球磁場消失。

如果地球磁場消失的話,那麼人類將會直接暴露在太陽的輻射下面,遭受到巨大的傷害。截至目前科學家還在持續的觀測地核降溫的情況,試著研究到底能不能改變地核降溫的過程,到底地核降溫可不可逆,我們也不得而知,如果地核降溫實在處於不可逆的狀態,那麼我們就應該立刻想出相對應的措施,阻止地核降溫,保護整個人類以及地球的生態圈。目前人類的科技手段來說,想要阻止地核降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好在我們認識的比較及時,通過科技手段的不斷發展,最終人類能夠研究出來阻止地核變冷的方法。

相關焦點

  • 30年小冰河期將來臨?科學家:太陽活動驟減,上一次全球降溫2℃
    科學家對此感到擔憂,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的再次出現。更重要的是,太陽活動的低迷往往伴隨著全球氣溫驟降、地震乃至饑荒的出現。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地球將迎來30年小冰河期」的觀點。通過近期對太陽的觀測,天文學家發現太陽表面活動正在急劇下降,黑子數量也表明這是近一百多年來最「黑暗」的時刻,太陽黑子的發生率僅為24%。此外,太陽磁場明顯減弱,這使得更多的高能宇宙射線進入太陽系,對地球生命產生危害。顯然,這並不是常態。
  • 30年小冰河期將來臨?科學家:太陽活動陷入低潮,上一次全球降溫2℃
    科學家對此感到擔憂,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的再次出現。更重要的是,太陽活動的低迷往往伴隨著全球氣溫驟降、地震乃至饑荒的出現。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地球將迎來30年小冰河期」的觀點。太陽極小期正在進行中,其產生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 太陽活動降低,「小冰河期」即將來到?科學家:可抵消全球變暖
    然而經過科學家們對太陽黑子活躍度的觀測,發現現在太陽黑子的活躍度比之前下降很多,會在2020年達到最近200年到的最低水平。太陽黑子活動降低,其輻射到地球的熱量就會減少,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地球有可能進入一個迷你小冰河期。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而如今全球變暖也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熱議的一個話題,但美國NASA最近卻發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那就是全球變暖已經成為過去,推測「小冰河期」或將到來。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內,美國NASA發現太陽活動的頻率降低到了歷史最低點——太陽黑子的數量連續好幾天為零,於是預計地球可能會因此進入小冰河期。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而如今全球變暖也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熱議的一個話題,但美國NASA最近卻發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那就是全球變暖已經成為過去,推測「小冰河期」或將到來。,於是預計地球可能會因此進入小冰河期。小冰河期。所謂的冰河期,是指地球氣溫大幅度降低的一個時期,冰河期也被稱為大冰河時期,在每個大冰期之間至少會間隔1.5億年的時間,這個間隔被稱為間冰期。從地球上誕生生命以來,一共度過了三個大冰河期,分別是寒武紀晚期大冰期、石炭紀二疊紀大冰期以及第四紀大冰期,這三個大冰河期的時間都持續了長達百萬年。
  • 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氣溫或於2050年開始降低,小冰河時期將來臨?
    現在科學家無法準確預測,並且人類目前沒有任何辦法阻止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步伐的辦法,那麼人類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阻止全球氣候變暖呢?我們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有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可能即將停止,全球範圍內的大降溫可能會開始,這是為什麼呢?
  • 從2020年起,地球會開啟長達30年的小冰河期嗎?
    一項研究[1]預測,太陽活動最早將會在2020年開始大幅下降7%,並一直持續到2050年,地球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太陽活動呈現出周期性變化,其輻射量在11年的周期中不斷增加和減少,對應會表現出太陽黑子的數量不斷增加和減少。此外,太陽活動還有一個更大的波動範圍。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太陽活動將會處於極小期,太陽黑子的數量遠低於平均水平。
  • 全球變暖將停止,大範圍開始降溫?科學家:將會冷得離譜
    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的Valentina Zharkova表示,太陽正接近冬眠期,太陽表面形成的太陽黑子將減少,因此太陽向地球發射的能量和輻射將大大減少。這標誌著太陽活動達到一個極小值,預計全球平均氣溫將下降高達1攝氏度。
  • 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冷空氣正在醞釀,「潑水成冰」山東也行!
    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冷空氣正在醞釀,「潑水成冰」山東也行!元旦剛過,我國就迎來了第1波寒潮,往常的冬天,極冷的只不過是少數地區而已,但是在這次寒潮當中,全國都陷入了冰凍模式。冷空氣一舉南下,甚至廣東地區都出現了明顯的降溫幅度。
  • 太陽即將進入休眠期?全球變暖停止,科學家: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
    全球變暖停止,科學家: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而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也在不斷的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即使我們人類是智慧生命,但是在鐵一樣的自然準則面前,也顯得蒼白無力,無法阻止,而其中有很多的環境問題,本身就是人類自作自受出來的,比如我們一直都在關心的全球變暖的問題,因為工業化的發展,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直接導致了全球變暖
  •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模式?美國幾十萬鳥類離奇死亡,屍橫遍野
    最近,美國宇航局(NASA)通過對太陽的觀測發現,太陽表面的黑子數量正在變少。黑子數量的減少意味著,太陽活動減弱,將使地球進入寒冷的「小冰河期」。而且就在前幾天,美國科學家突然發現山中有大批鳥類離奇死亡,死前表現反常。
  • 小冰河期將要到來?科學家:不好意思,和太陽極小期真沒關係
    而隨著太陽極小期的到來,宇宙射線也會入侵到太陽系內部,對地球造成幹擾。雖然地表有地球磁場和大氣層的保護,降低我們遭受宇宙輻射而患癌的風險,但對於太空中的太空人來說就非常危險了。小冰河期?近些年來,隨著全球變暖進程不斷加劇,反而有了一些相反的論調悄然興起。很多文章都在宣傳:隨著太陽活動極小期的到來,地球即將迎來一個小冰河期。
  • 2020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看看專家怎麼說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企鵝號,今天給大家帶來星際小知識的是「2020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看看專家怎麼說」美國宇航局在2018年通過對太陽的觀測發現,太陽表面的黑子數量持續變少,這意味著太陽活動在減弱。對此有人發出疑問,有可能太陽活動在2020年可大幅下降7%,並會一直持續到2050年,地球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 南極現大降溫區,24年降3度,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數據顯示,南極出現降溫主要原因還是「碳排放」,看來這裡可以說明一個問題,「碳排放」不僅能夠導致地球升溫,還能導致局部地區的降溫,這裡大家可能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會不會出現全球變暖之後的「小冰河」,當然具體也沒有看到科學界研究過,但是碳排放導致地球極端現象可能會增多,那就是部分地區出現極寒,部分地區出現極高溫度,呈現出兩極分化。
  • 南極現大降溫區,24年降3度,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南極為何出現降溫?降低了多少?通過這些測量數據最終得出,在過去的24年中,高層大氣溫度已降低約3攝氏度,並且是每十年下降1.2攝氏度,這大約是低層大氣中平均變暖的10倍,為上個世紀約1.3攝氏度,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所以這是一種異常的大氣現象。
  • 嚴寒襲卷,小冰河期來了嗎?
    也是在同一年的11月20日,NASA的衛星監測發現,大氣層頂部正在降溫。美國宇航局蘭利研究中心的Martin Mlynczak表示:「我們看到了一種降溫的趨勢。」「我們檢測到了330億瓦的紅外輻射功率,這比太陽活躍時期的功率要小上10倍。」NASA表示。這可能意味著地球即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蒙德極小期」,即小冰河時期。
  • 全國各地大幅度降溫,傳說中的小冰河期真的來了嗎?
    最近,全國多個地方迎來了大範圍降溫,真的是太冷了。可是,說好的全球變暖呢?難道傳說中的小冰河時期真的要到來了?今天留史君就和大家聊一聊小冰河時期究竟是怎麼回事。所謂的小冰河時期,也叫小冰期,英文為Little ice age。不同於真正意義的冰河時期,是指「全新世最暖期之後冰川中等規模復活的寒冷時期」。
  • 地球有可能已迎來小冰河期,天氣將慢慢變冷,或許不是壞事
    可能很多人要問了,地球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小冰河期出現了,會不會即將來臨呢?其實早在2012年,NASA就曾宣布過一個他們的研究發現:地球可能已經進入了新的「小冰河期」,他們認為地球所謂的溫室效應已經停止,並開始變冷。我們可以從北半球近數年來的酷寒看出地球的天氣已經悄然發生變化,而且這個過程最短還會持續20-30年。
  • 人類將迎來小冰河期,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年至2000年的平均氣溫低1至2攝氏度。在小冰期出現了兩個異常低的太陽黑子活動時期——史波勒極小期(1450-1540年)和蒙德極小期(1645-1715年),這兩個年份都與小冰河期歐洲部分地區最冷的年份相吻合。太陽輻射強度顯著降低,進入大氣層的熱量會減少,從而導致溫度降低。
  • 還是小冰河期的開端?
    科學家普遍認為這是全球變暖的節奏,但網上有大神認為這只不過是小冰河期的開端:"水循環是地球氣候最主要的貢獻者。再來是火山活動。第三則是太空隕石撞擊。這三項在你們的近期歷史中都曾經發生過。你們現在有所謂地球暖化的問題。這使科學家們感到震驚與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