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全球變暖對大家來說已經不陌生了,但是地球降溫確實也出現了,只不過分布的區域不大,那這到底地球是升溫還是降溫了?這真的成為了一個爭議的問題,當然我們來看看這次的降溫區域在什麼地方,很多人可能也不會覺得意外,那就是在南極地區發現的,該研究結論已經發表出來了,所以我們來看看地球到底是如何變化的,難道是大家說的「打擺子」?
並且我們在說之前,如今全球變暖可以說是肯定發生的,並且地球的整體溫度是越來越高,從2020年以來的氣候現象也可以看到,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極端性的高溫是非常普遍,就算是北極地區都是屢次破30度的高溫,曾一度達到38度的歷史性高溫,所以熱是沒有多大的爭議。
南極為何出現降溫?降低了多少?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數據顯示,南極出現降溫主要原因還是「碳排放」,看來這裡可以說明一個問題,「碳排放」不僅能夠導致地球升溫,還能導致局部地區的降溫,這裡大家可能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會不會出現全球變暖之後的「小冰河」,當然具體也沒有看到科學界研究過,但是碳排放導致地球極端現象可能會增多,那就是部分地區出現極寒,部分地區出現極高溫度,呈現出兩極分化。
而南極這次的「極寒」情況是發生在南極上空約90公裡的高層大氣層之中,其中降溫速度是行星表面平均變暖速度的10倍,所以非常強,這是來自澳大利亞科學家在南極洲進行的24年連續測量得出的「冷卻速率」結果,但是對南極整體的研究並非才24年,自1990年代以來,至今已經30年,澳大利亞戴維斯研究站的科學家已對南極洲上方高層大氣的溫度進行了超過60萬次測量。
通過這些測量數據最終得出,在過去的24年中,高層大氣溫度已降低約3攝氏度,並且是每十年下降1.2攝氏度,這大約是低層大氣中平均變暖的10倍,為上個世紀約1.3攝氏度,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所以這是一種異常的大氣現象。
難道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對於這次的發現,科學家們也稱這是一種「異常信號」,有點出乎意料,也就是我們上面說的異常情況,那到底如何解釋呢?根據科學報告解釋到,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了極地高層大氣中以前未發現的新自然循環,稱為準四年一次振蕩(QQO),高層大氣的溫度變化了3-4攝氏度。
所以按照這個說法來看,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雖然這是罕見的大氣異常,但是也是具有科學解釋的原理,其實就是一種我們以前未在南極發現的「自然氣候」變化。
也就是說可能地球不會即將進入小冰河時期,只不過是一個循環的氣候現象。但是科學家們也還未找到原因,那就是,到底是什麼在驅動這個「振蕩(QQO)」發生,也就是至今還沒有知道答案,但是它似乎也會影響南極周圍的風,海面溫度,大氣壓力和海冰濃度。所以看上去是小範圍的南極降溫,但是影響還是比較大。
同時通過「衡量變化」來講,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地球上的生活條件。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全球平均氣溫預計將持續上升,隨之而來的是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以及全球生態系統的變化。
那說2030年太陽將休眠,地球進入小冰河期可靠不?
從這個研究的結論來看,至少暫時不可能出現小冰河。而對於2030年說太陽進入休眠又是啥情況,這是來自《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公布的一項研究結論。
科學家瓦倫蒂娜 扎爾科夫的研究團隊表示,通過對太陽活動周期的新模擬顯示,太陽出現了兩個不同的層面,一個靠近太陽表面,另一個深入太陽的對流區,就是在這樣的變化之下,預測到太陽活動將在2030年左右減少60%,屆時地球將很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所以說到底地球是否符合科學家們說的降溫模式,暫時也無法驗證,基本都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上,當然我們還是期待來一次小冰河,應該給地球降降溫了,雖然也可能產生巨大的損失。
但是全球變暖未來讓地球溫度越來越高,基本上我們都沒有應對的辦法,並且根據科學研究表明,我們地球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1度以上,所以熱將成為我們一個趨勢,如果突發性的小冰河出現,可能也是好事情。
綜合情況來說,南極的異常降溫還是比較明顯,但是是不是真的能夠給地球帶來極大的降溫,我們也不清楚後面的變化,但是按照報告來說,是屬於周期性的活動,所以可能是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出現反彈的可能性,後期我們也繼續跟進下這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