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覆蓋達1505萬平方公裡,地球真的進入小冰河時期了?

2020-11-23 網易新聞

作者:文/虞子期

長期以來,關於氣候的冷暖問題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當然整體趨勢我們都知道,那就是全球變暖在持續的發展之中,這是一個公認的事實。而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3月25日科學報告指出,位於南北極冰川地區又出現了新狀況,那就是「北極海冰覆蓋今年到目前為止 比 過去10年中的大多數年份都更廣」,什麼情況?

海冰增加,難道我們地球又在降溫了?是進入到部分科學家們說的小冰河時期了嗎?確實在2019年的時候,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備受熱議,而到了2020年的時候,就連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都說地球將可能進入小冰河。

地球是不是真的進入了小冰河時期?其實通過最後的分析,這並不是小冰河時期的到來,而是季節性異常帶來的,雖然北極地區在持續不斷的冷空氣影響之下,海冰出現了比最近幾年更大覆蓋,但是只能相對部分時段多了點,同時在秋季和冬季的月份中增長也存在很多不足,無法使海冰恢復到長期平均水平,所以整體的海冰仍低於正常水平。

並且也沒有像1980年代和1990年代那樣廣泛的分布大量的海冰。如果要恢復到1980年代的水平,必要要使冰層變厚,並更大的擴大範圍才行。然而如今的氣候基本不可能了。

並且在一年之中,北極的海冰主要生長就是在2月到4月的時段之中,所以在這個時段達到了最大程度時,基本不可能再次變化。而2020年,海冰在3月5日達到了年度最大範圍,當時衛星觀測到的海冰分布在1505萬平方公裡上。把並且這也是2013年以來的最大值,也即是刷新了7年的海冰覆蓋新高,但仍比1981-2010年的平均最大值低590000平方公裡。

有記錄以來的最低範圍發生在2017年3月7日,當時為1442萬平方公裡。其實我們對比下這個數據,也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

從技術是幾十萬平方公裡的覆蓋差距了,這也算是我們在短時間之中的一個氣候升溫情況的體現,只有當氣溫不斷上升的時候,海冰的覆蓋才會降低。當然這次看到了季節性的波動導致了海冰的一個變化,也映射出了,未來可能在全球變暖導致的極端季節性模式之下,會產生更多的海冰。

但是這並不能解決氣候的一個穩定性,是屬於異常的氣候,因為這只是一個短暫的模式,我們需要的是長期穩定氣候狀態。根據伍茲霍爾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珍妮弗·弗朗西斯(Jennifer Francis )表示,由於天氣和洋流的波動,每年北極之間都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屬于波動狀態。

科學家表示,北極地區的海冰融化還將改持續發生,這也意味著北極地區的氣溫也將普遍上升,因為沒有更多的物質來將太陽光反射回去,那麼這將使得相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增加了25%到40%。而南極的冰融化是在相反的大規模融化之中,因為季節性存在相反的模式,在2020年2月20日至21日,南極洲的海冰出現了年度最小值,2月21日通過衛星監測的數據顯示,只有269萬平方公裡的海冰覆蓋,雖然確實也看到了「小反彈」,但是仍低於1981-2010年的平均水平。所以說,無論是南極還是北極,海冰都還在持續的下降之中。

這不,雖然綜合南北極地區的數據情況,全球都出現了一波海冰「反彈」的模式,但是並沒有改變整體的一個海冰覆蓋率,所以也再次回應了,全球變暖確實還在發展之中,地球也並沒有進入到小冰河時期,最近確實也有不少的消息說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河時期,但是都說了是可能性的,所以是一個不確定性的說法,至於地球未來的一個變化,暫時的主要趨勢就是持續的升溫,我們也將可能看到越來越熱的「地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
    現如今全球變暖在持續發展中,按理說地球應該不會進入小冰河時期,但就在最近有人認為全球變暖很可能要開始停止了,2050年到來的時候地球很有可能會進入到一個小冰河時期。小冰河時期會來臨嗎?試想一下,如果太陽活動的水平下降,這肯定意味著它釋放的能量在下降,地球上的溫度也會降低,那麼地球確實有可能會進入「小冰河時期」。再加上美國宇航局科學報告指出,迄今為止,北極海冰覆蓋面積比過去10年中的大多數年份都更廣,這讓大家都以為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
  • 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冷空氣正在醞釀,「潑水成冰」山東也行!
    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冷空氣正在醞釀,「潑水成冰」山東也行!元旦剛過,我國就迎來了第1波寒潮,往常的冬天,極冷的只不過是少數地區而已,但是在這次寒潮當中,全國都陷入了冰凍模式。冷空氣一舉南下,甚至廣東地區都出現了明顯的降溫幅度。
  • 北極1年融1000萬平方公里海冰,全球森林或200年後消失
    在2020年裡,7月下旬應該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期,不過受長期降雨影響,多地天氣感覺並沒有那麼熱,這並不代表所有北半球天氣都是如此,不少北極地區因乾旱少雨而導致極度高溫,前不久,北極地區傳出38攝氏度高溫天氣的壞消息,而現在又有一條壞消息傳出,僅在一個夏季,北極損失了1000萬平方公里海冰,不少人都在討論地球這是怎麼了。
  • 專家說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會不會真的變冷?
    全球變暖,小冰河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大家一直在「爭議」的問題,從2019年到2020年我們都沒有停止爭議過,有科學家說我們地球可能進入到小冰河時期,也有科學家說我們地球要高溫時期,那麼如今的氣候狀態到底是往什麼方向轉移呢?可以說這個話題還是在不斷的爭議之中。
  • NASA新理論: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然而在太陽河子消失幾百天之後,已經確定了它的出現,所以說太陽黑子與小冰河有關的結論如今也是「銷聲匿跡」了。但是對於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河的說法,依然是還沒有停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專家又發布了最新的說法,那就是氣候的變化可能會讓地球再次進入到小冰河的時期,這是什麼情況?太陽黑子說法結束了,這緊接又來了一個新的理論。
  • 地球小冰河開始了?全國近9成國土寒冷,新一輪的冷空氣正在趕來
    例如:北京迎1966年3月以來最冷早晨,這創下了近54年來最冷早晨,這個時候,不得不得讓我們想起2020年的一個事情,那就是很多人熱議的「地球小冰河時期」,確實在2020年說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的事情不斷延續,但是在後面停歇了,這是什麼情況?難道如今是小冰河時期的開始嗎?我們下面來看看情況。
  • 「秋冬季」環流趨勢逆轉,地球會進入小冰河時期嗎?
    地球會進入小冰河嗎? 根據俄羅斯科學報告在2月發布的新報告指出,美國宇航局(NASA)專家表示,由於全球升溫,冰川融化之後,會導致我們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河時期。主要原因是因為冰川融化之後,會導致「北極洋流」變得更加湍急,從而引發「西風」的一個方向改變,這樣就會導致大量的冰川融水湧入大西洋,可能會引發小冰河期,西歐的氣候將顯著變冷。
  • 南極現大降溫區,24年降3度,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這真的成為了一個爭議的問題,當然我們來看看這次的降溫區域在什麼地方,很多人可能也不會覺得意外,那就是在南極地區發現的,該研究結論已經發表出來了,所以我們來看看地球到底是如何變化的,難道是大家說的「打擺子」?
  • 南極現大降溫區,24年降3度,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這真的成為了一個爭議的問題,當然我們來看看這次的降溫區域在什麼地方,很多人可能也不會覺得意外,那就是在南極地區發現的,該研究結論已經發表出來了,所以我們來看看地球到底是如何變化的,難道是大家說的「打擺子」?
  • 北極海冰縮減 影響幾何?
    >8月海冰覆蓋歷史第三少進入9月,海冰面積迅速減少目前已低於400萬平方公裡頗有逼近歷史極值年(2012年)的趨勢雖然8月的預測結果是實際觀測結果出來前最後一次預測,其不確定性較低,但8月31日發布的《2020年國際海冰展望報告》,各個機構提交的結果依然存在較大差別。1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提交的數值是226萬平方公裡,比上個月的預測數值(350萬平方公裡)大幅度降低124萬平方公裡。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中國氣象報記者 谷星月剛剛過去的8月,北極海冰以508萬平方公裡排名有衛星觀測資料以來,同期海冰覆蓋歷史第三少。然而,進入9月後,北極海冰面積迅速減少,目前已低於400萬平方公裡,頗有逼近歷史極值年(2012年)的趨勢。北極海冰在9月15日達到了夏季最小範圍,也是有記錄以來第二低。來源NASA海冰面積能否再破紀錄?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中國氣象報記者 谷星月  剛剛過去的8月,北極海冰以508萬平方公裡排名有衛星觀測資料以來,同期海冰覆蓋歷史第三少。  然而,進入9月後,北極海冰面積迅速減少,目前已低於400萬平方公裡,頗有逼近歷史極值年(2012年)的趨勢。
  • 北極海冰日漸衰減,科學家在行動
    北極海冰覆蓋面積預估的記錄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中期。根據衛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每年3月份最大,9月份最小。 根據衛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逐年持續減少,國際社會非常關注何時會出現北極夏季無冰狀態,即北冰洋的海冰面積小於100萬平方公裡。
  • 202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了?地球極端化氣候或成常態
    確實看到這種天氣的時候,大家的反應肯定是認為我們地球的氣候又異常了,甚至可能會說是不是我們地球真的跟少數科學家預測的情況那樣,2020年地球進入了「小冰河」時期,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夏季為何突降大雪?202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了嗎?
  • 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進入小冰河是真的?
    作者:文/虞子期 長期以來,關於地球變熱變冷都是爭議的話題,包括如今還有人在說,我們地球可能在203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到底這是什麼情況呢? 當然這確實是科學家說的,但這是一個分析的可能性結論。
  • 沒有海冰的北極,離我們還有多遠
    ,排在有衛星觀測資料以來的第三少;而隨著時間進入9月份,海冰面積繼續迅速減少,目前已經低於400萬平方公裡,逼近歷史最少(2012年)。、夏季融化,這也使得每年9月是北極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到2050年夏天,北冰洋將會是無海冰狀態(無海冰狀態:指的是海冰面積小於100萬平方公裡,當海冰面積低於該數字,將不會再有海冰季節性向外擴張了)。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但一年中的任何時候,海冰都不會完全消失。然而,自1980年以來,北極地區一直在不斷大量流失海冰,其覆蓋面在短短40年間驚人地減少了40%。而且同一時期,海冰的平均厚度下降了一半以上。 這些快速變化使氣候科學家面臨一個緊迫的問題: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
  • 專家: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
    而在2020年1月的時候,我們也是達到了歷史性的高溫,所以說真的熱了。不是有人說地球要進入小冰河時期嗎?確實在2020年2月的時候,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專家就說,由於冰川快速融化,北極洋流變得更加湍急,地球可能會進入到小冰河時期,但是這裡面最為重要的一點事,我們不知道地球是不是一定會進入到小冰河。
  • 預計到2030年,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造成原因關乎太陽活動!
    預計到2030年,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造成原因關乎太陽活動!如今氣溫巨變似乎成為一種常態化,全國各地都有體現。尤其是南北極,常年溫度低下,今年溫度直線上升,北極突破有史以來最高的38度,無數冰川的消融導致不少生物無家可歸,周圍地區直接被淹沒。看到這一幅幅觸目驚心的景象,科學家的心中很不是滋味。小冰河時期是什麼?
  • 北極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
    圖源:KATIE ORLINSKY,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上個月,北冰洋的海冰比自1979年科學家開始用衛星跟蹤記錄以來的任何一個7月都要少,標誌著毀滅性的、重塑地球的必然趨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冰洋將迎來無冰的夏天。  每年,在漫長、黑暗的冬季,北極海冰都會因海面結冰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