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地球磁場的產生源於地核的旋轉

2020-10-18 地理沙龍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其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地球內部由外到內分別由地殼(qiao)、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組成。之前我們已經探討了地殼和地幔的基本情況,今天我們繼續向地球的深處來進行研究,來聊聊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

地球內部結構

地核是指地球內博古登堡界面以內的部分,其深度大約在2900千米以下,地核的厚度大約為3400千米,超過地球半徑的一半。由於地核位於地球內部最核心的區域,人類對地核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地震波的反射情況來探知的,科學家研究發現,當地震波進入地幔之後,越往深處傳播,橫波和縱波的速度都逐漸加速。

地球內部結構劃分

但是,當地震波到達地下2900千米深處時,橫波突然消失,速度變為零,而縱波的傳播速度也大幅下降,由於橫波只能在固態物質當中傳播,所以在地球內部2900千米深處以下的物質,很有可能是液態物質,所以橫波消失,而且縱波的速度也大幅下降,這個導致地震波速度大幅變化的區域稱為古登堡界面,以下部分稱為地核。

地球內核

當然地核部分也不是都是液態狀態的,目前一般認為在2900千米的古登堡界面以下至5000千米的深度,是液態熔融狀態的物質,稱為外地核,而5100千米以下至地心6371千米處的部分,則是固態的,稱為內地核。由於地核位於地球的內部中心,所以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使得組成地核的物質密度極大,目前普遍認為主要是有鐵、鎳等金屬元素來組成。同時地核的溫度極高,使得外地核處於熔融狀態,其溫度可能達到6000至7000攝氏度,幾乎達到了太陽表面光球層的溫度。

地球的內部結構

所以,在地球地核如此高溫、高壓的狀態下,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是不可能通過鑽探到達地核的,因為目前沒有任何材料能夠承受如此之高的壓力和溫度。因此,到地心進行科學鑽探旅行的場景,只能出現在科幻電影當中。地核的存在,一方面通過內部的放射性元素的核反應,釋放巨大熱能,被認為是提供地幔物質運動、地殼運動、火山活動等的能量來源。

地球磁場

另一方面,由於地球外地核是熔融狀態的液態金屬物質,包裹著固態的內地核,而地球外地核相對於內地核旋轉,而這種旋轉目前被普遍認為是產生地球磁場的主要原因。而地球的磁場,對於我們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類來說那就太重要了,有了地球磁場,才能保證我們不受來自太陽的強大帶電粒子的轟擊,帶電粒子會被地球磁場捕獲,然後引導到地球兩極上空,從而摩擦,產生極光。

冰島極光

相關焦點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地球磁場的產生源於地核的旋轉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其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地球內部由外到內分別由地殼(qiao)、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組成。之前我們已經探討了地殼和地幔的基本情況,今天我們繼續向地球的深處來進行研究,來聊聊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
  • 地球磁場是如此產生的?半徑3400公裡鐵合金地核被導電流體包圍
    《地球磁場是如此產生的?半徑3400公裡鐵合金地核被導電流體包圍》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地震波顯示,地球外核處於熔融狀態,我們雖然無法直接探測到這些物質,但可以分析出地核是由鐵和鎳物質構成的,這是形成磁場的關鍵。
  • 地球最內部的地核為什麼會這麼熱?
    地球最內部的地核為什麼會這麼熱?(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任天):地核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具有極高的溫度,並且是自從地球誕生以來就一直如此。而且,這一熾熱的內核正是我們能夠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的原因!
  • 固體地核?液態地心?地球磁場究竟源自何處?
    北極處的磁力線繞回南極,從而在材料外部產生了一個外部磁場,距離較近的物體會受該磁場的影響。條形磁鐵對您來說也許並不陌生,而從本質上講,地球的磁場與之非常相似。想像一個巨大的條形磁體從極點到極點貫穿地球的核心,有畫面感了嗎?但是,地球的核心是熔融的,因此我們的行星磁場是由核心處的循環電流引發的。其結果之一是,在極少數情況下,地球磁場會發生磁極翻轉。
  • 地球的地核只有10億歲
    新研究發現,地球中心的固態內地核僅僅只有10億歲。現代地球就像一個夾心蛋糕,最外層是固態的地殼,然後是熾熱黏糊糊的地幔,液態的外地核,最後是固態的內地核。隨著地核中液態鐵逐漸冷卻結晶,固態內地核也在緩慢的增大。這一過程有助於增強液態外地核的攪動,生成包裹地球的磁場,保護植物不受有害宇宙射線的侵害。換句話說,內地核相當重要。
  • 地球最深處地核揭秘:最熱7200度、外層覆蓋有固體
    地核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具有極高的溫度,並且是自從地球誕生以來就一直如此。而且,這一熾熱的內核正是我們能夠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的原因!聽起來似乎有些奇怪,但的確如此——地核對於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在深入到地球的最深處之前,讓我們試著多了解一點地球各個層次的結構。
  • 45億年了,為何地球的內部還在「燃燒」?地核的能量還能用多久?
    地核的溫度高達6千多攝氏度(太陽表面的溫度也才5500攝氏度左右),正是因為這顆熾熱的核心,地球才擁有了強大的磁場,生命也才得以在地球上存在。這就讓人產生了一系列的疑問,例如:地核的溫度比太陽表面還要高,它的能量從何而來?已經過去45億年了,為何地球的內部還在「燃燒」?地核的能量還能用多久?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
  • 為什麼地核會這麼熱?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3日消息,地核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具有極高的溫度,並且是自從地球誕生以來就一直如此。而且,這一熾熱的內核正是我們能夠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的原因!聽起來似乎有些奇怪,但的確如此——地核對於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在深入到地球的最深處之前,讓我們試著多了解一點地球各個層次的結構。
  • 磁鐵在450度時就消磁了,地核溫度高達6千度,為何還有磁場?
    ,磁鐵內部的絕大部分「微磁」都是沿著同一個方向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因此它們就可以疊加成一個較大的磁場,從而對外表現出磁性。然而科學家卻告訴我們,地核的溫度極高,可以達到6千度,這就有點奇怪了,磁鐵在450度時就消磁了,地核溫度高達6千度,為何還有磁場呢?很明顯,在高達6千度的溫度下,所有的磁鐵都會消磁,因此我們可以確定,地核並不是一塊大磁鐵,它的磁場肯定是由另外的機制產生的,那具體是什麼機制呢?
  • 地核冷卻後會發生什麼?沒有熾熱的高溫,人類就能挖穿地球了嗎?
    在地球地表的深處,有一個熾熱的鐵球,被一種沸騰滾燙的液態金屬所包圍,這就是地核。地核就像太陽的表面一樣,熱量足夠在每小時燒開超過一萬億杯水,換算到每個人身上,每個人能分到超過一百杯。如果,這個源源不斷為地球提供熱量的核心,突然之間冷卻了,會發什麼什麼呢?我們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呢?
  • 走進地球最深處:充滿高溫巖漿的地核,也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
    走進地球最深處:充滿高溫巖漿的地核,也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 地球的內部由地殼、地幔與地核組成,地球的中心層為地核,地球深處巖漿奔湧,如同地獄一般,巖漿的溫度與太陽表面溫度近似,約為6000℃,任何一個生命體在這裡都會化為灰燼、無法存活,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地球正是因為地核的存在,才令地球生機盎然
  • 地球磁場是怎麼產生的,其中原因你未必知道
    地球由地殼地幔和地核構成,其中最深處的地核主要由鐵和鎳兩種金屬元素組成。所以在最開始科學家們理所應當的認為地球磁場就是地核這個大鐵塊本身的磁性,這被稱為鐵磁體假說。鐵磁體假說相當符合直覺,但是並不正確。因為根據皮埃爾居裡先生的實驗,任何物質只要把它加熱到他的居裡溫度,磁性就會消失。
  • 地核先形成,還是地殼先形成?地核只有10億年壽命?
    地核先形成,還是地殼先形成?地核只有10億年壽命?地球已經有將近45億年的歷史了,但它的本質是年輕的。羅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確定了這顆行星堅實的內核只有5.65億年的歷史,與地球的其他部分相比,它還只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
  • 地球地核會像火星一樣冷卻嗎?冷卻之後會造成怎麼樣的後果?
    地球上的火山爆發和地震都是由於地核是由熔融狀態的巖漿構成的,所以說除了地殼和地幔這個堅硬的外殼,地核內部是一個液體流動的狀態。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深入地下去探索神秘的地核,但是我們從地球上的火山噴發可以發現,我們地球的地核應該是一個溫度非常的高的充滿熔巖的世界。
  • 為什麼地球有45億歲了,地核卻只有10億年的歷史呢?
    在我們的意識中,地核就是地球的本體,它們應該是在同一時期形成的。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地核的地球是什麼樣子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看起來有點奇怪的話題,為什麼地球已經45億歲了,但是地核卻只有10億年的歷史呢?
  • 為什麼地球有45億歲了,地核卻只有10億年的歷史呢?
    地球的內核就是我們地球最內部最核心的物質,對地核的劃分也有內核和外核的差別。一般認為地球的外核是能夠緩慢流動的液態,內核就是堅硬的核心。因此,我們可以將現在地球的構造想像成一層蛋糕,有著固態的外殼、又熱又粘的地幔、液態的外核和固態的內核。
  • 地球冷知識,人類無法觸碰的地核,地球居然比太陽熱?
    地核位於地球核心的部分,距離你腳下2890公裡的地方,就是地核的邊界,它的半徑約有3470公裡,主要成分是鐵元素和鎳元素,這是一臺自帶電池的發動機,它是驅動地球的動力。冷知識三:磁場實驗比如你想辦法,生成兩個「大大的電波」簡稱……你分別從地球南北、和東西的方向,用兩個你剛才生成的大波穿越地球,然後你會發現,大波從南北穿越地球的速度,要明顯大於東西穿越的速度。然後你證明了地球磁場的存在。冷知識四:地球是怎麼樣實現自發電的?
  • 地球磁場有什麼用?
    當然,地球中心是高溫狀態並沒有磁鐵棒,而是通過外核的電子隨地球自轉的電流效應(近似於電生磁)產生磁場的。地球的磁性,是地球內部的物理性質之一。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在其周圍形成磁場,即表現出磁力作用的空間,稱作地磁場。它和一個置於地心的磁偶極子的磁場很近似,這是地磁場的最基本特性。
  • 為什麼地核會這麼熱? 地球內部為啥那麼熱
    地殼內部的溫度有4000~6800℃,它之所以這麼熱,是由於以下熱源產生的熱量:1、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2、摩擦加熱,由密度較大的核心物質下沉到地心引起的。3、地球形成和膨脹時產生熱量尚未流失。
  • 地球發電機——地核,還年輕著呢!四川大學科學家:我們差點放棄
    最終,通過兩年時間,他們得出了結果——地核的年齡預估在10億到13億年之間——位於此前認為的光譜最低端。這一研究已於本月早些時候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的同行評審期刊《物理評論期刊》上。 更重要的是,這一實驗讓研究人員對地核如何傳導熱量以及驅動地球發電機的能源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研究人員說,地球發電機是維持地球磁場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