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場有什麼用?

2021-01-16 天文物理


地球磁場,簡單來說,是近似於把一個磁鐵棒放到地球中心,N極大體上對著地理南極,S極大體對著地理北極。磁極與地理極不完全重合。存在磁偏角,為11.5度。當然,地球中心是高溫狀態並沒有磁鐵棒,而是通過外核的電子隨地球自轉的電流效應(近似於電生磁)產生磁場的。

地球的磁性,是地球內部的物理性質之一。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在其周圍形成磁場,即表現出磁力作用的空間,稱作地磁場。它和一個置於地心的磁偶極子的磁場很近似,這是地磁場的最基本特性。


地球磁場 The Earth magnetic field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外界擾動的影響。太陽風是從太陽日冕層向行星際空間拋射出的高溫高速低密度的粒子流,主要成分是電離氫和電離氦。地球磁層位於距大氣層頂600~1000公裡高處,磁層的外邊界叫磁層頂,離地面5~7萬公裡。在太陽風的壓縮下,地球磁力線向背著太陽一面的空間延伸得很遠,形成一條長長的尾巴,稱為磁尾。1967年發現,在中性片兩側約10個地球半徑的範圍裡,充滿了密度較大的等離子體,這一區域稱作等離子體片。




通常物質所帶的正電和負電是相等數量的,但由於地球核心物質受到的壓力較大,溫度也較高,內部有大量的鐵磁質元素,物質變成帶電量不等的離子體,即原子中的電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變成自由電子,加上由於地核中物質受著巨大的壓力作用,自由電子趨於朝壓力較低的地幔,使地核處於帶正電狀態,地幔附近處於帶負電狀態,情況就象是一個巨大的「原子」。由於地核的體積極大,溫度和壓力又相對較高,使地層的導電率極高,使得電流就如同存在於沒有電阻的線圈中,可以永不消失地在其中流動,這使地球形成了一個磁場強度較穩定的南北磁極。

關於地球磁場的形成原因,一種關於地球磁場成因的假說認為:地球磁場的形成原因和其它行星的磁場的形成原因是類似的,地球或其它行星由於某種原因而帶上了電荷或者導致各個圈層間電荷分布不均勻。這些電荷由於隨行星的自轉而做圓周運動,由於運動的電荷就是電流,電流必然產生磁場。這個產生的磁場就是行星的磁場,地球的磁場也是類似的原因產生的。這個假說和各個行星磁場的有無和強弱現象符合的非常完美。



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地磁場理論概念的是英國人吉爾伯特。他在1600年提出一種論點,認為地球自身就是一個巨地球磁場地球磁場大的磁體,它的兩極和地理兩極相重合。這一理論確立了地磁場與地球的關係,指出地磁場的起因不應該在地球之外,而應在地球內部。1893年,數學家高斯在他的著作《地磁力的絕對強度》中,從地磁成因於地球內部這一假設出發,創立了描繪地磁場的數學方法,從而使地磁場的測量和起源研究都可以用數學理論來表示。

關於地磁場起源的假說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假說是以現有的物理學理論為依據;第二類假說則獨闢蹊徑,認為對於地球這樣一個宇宙物體,存在著不同於現有已知理論的特殊規律。

屬於第一地球磁場地球磁場類假說的有旋轉電荷假說。它假定地球上存在著等量的異性電荷,一種分布在地球內部,另一種分布在地球表面,電荷隨地球旋轉,因而產生了磁場。這一假說能夠很自然地通過電與磁的關係解釋地磁場的成因。但是,這個假說卻有一個致命缺點,首先它不能解釋地球內外的電荷是如何分離的;其次,地球負載的電荷並不多。

關於地磁場起源還有第二類假說,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重物旋轉假說。1947年,布萊克特提出任意一個旋轉體都具有磁矩,它與旋轉體內是否存在電荷無關。這一假說認為,地球和其他天體的磁場都是在旋轉中產生的,也就是說星體自然生磁,就好像電荷轉動能產生磁場一樣。但是,這一假說在試驗和天文觀測兩方面都遇到了困難。在現有的實驗條件下,還沒有觀察到旋轉物體產生的磁效應。



地磁場的形成具有一定特殊性,按照旋轉質量場假說,地球在自轉過程中產生磁場。但是,從運動相對性的觀點考慮,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是不應該感受到地磁場的,因為人靜止於地球表面,隨地球一同轉動,所以地球上的人是無法感覺到地球自轉產生的磁場效應的。地球磁場地球磁場通常所說的地磁場只能算作地球表面磁場,並不是地球的全球性磁場(又稱空間磁場),它是由地核旋轉形成的。地球的內部結構可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科學家在試驗中發現,地球內外的自轉速度是不一樣的,地核的自轉速度大於地殼的自轉速度。還有,地核的自轉軸與地球的自轉軸不在一條直線上,所以由地核旋轉形成的地磁場兩極與地理兩極並不重合,這就是地磁場磁偏角的形成原因。

磁北極

(2004 估計) 82.3°N,113.4°W

磁南極

(2004 估計) 63.5°S,138.0°E




在地球歷史中經歷過多次磁場反轉,地球偶極磁場就像一個條形磁鐵,數億年以來保持相同強度。之後出於某種未知原因,逐漸變弱,直至磁場逆轉。

古地磁數據具有重要價值,它是迄今為止關於磁場逆轉期間所發生變化以及磁場逆轉頻率的最佳記錄之一。這項最新發現證實地球磁場強度減少的速度比預期值快10倍,從而使得一些地球物理學家錯誤地預測下一次磁場逆轉將發生於數千年之後。

現今如果出現磁場反轉是否會潛在帶來一場災難,還在研究討論中。


倒轉原因

科學家們在對地磁場的研究中發現,地磁場是變化的,不僅強度不恆定,而且磁極也在發生變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發生一次磁極倒轉現象。地球磁場地球磁場早在二十世紀初,法國科學家布律內就發現,70萬年前地磁場曾發生過倒轉。1928年,日本科學家松山基範也得出了同樣的研究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古地磁研究的迅速發展,人們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地磁場倒轉證據。如巖漿在冷卻凝固成巖石時,會受到地磁場的磁化而保留著像磁鐵一樣的磁性,其磁場方向和成巖時的地磁場方向一致。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有些巖石的磁場方向與現代地磁場方向相同,而有些巖石的磁場方向與現代地磁場方向正好相反。科學工作者通過陸上巖石和海底沉積物的磁力測定,及洋底磁異常條帶的分析終於發現。

根據地磁場起源理論,地磁場磁極之所以發生倒轉,是由地核自轉角速度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地殼和地核的自轉速度是不同步的,現階段地核的自轉速度大於地殼的自轉速度。



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的高空,夜間常會出現燦爛美麗的光輝。有時它像一條彩帶,有時它像一團火焰,有時它又像一張五光十色的巨大銀幕。它輕盈地飄蕩,同時忽暗忽明,發出紅的,藍的,綠的,紫的光芒,靜寂的極地由於它的出現驟然顯得富有生氣,這種壯麗動人的景象就叫做極光。


產生極光的原因是來自大氣外的高能粒子(電子和質子)撞擊高層大氣中的原子的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常發生在地球磁極周圍區域。作為太陽風的一部分荷電粒子在到達地球附近時,被地球磁場俘獲,並使其朝向磁極下落,它們與氧和氮的原子碰撞,擊走電子,使之成為激發態的離子,這些離子發射不同波長的輻射,產生出紅,綠或藍等色的極光特徵色彩。

在太陽活動盛期,極光有時會延伸到中緯度地帶,極光有發光的帷幕狀,弧狀,帶狀和射線狀等多種形狀。發光均勻的弧狀極光是最穩定的外形,有時能存留幾個小時而看不出明顯變化。然而,大多數其他形狀的極光通常總是呈現出快速的變化。弧狀的和摺疊狀的極光的下邊緣輪廓通常都比上端更明顯。極光最後都朝地極方向退去,輝光射線逐漸消失在瀰漫的白光天區.造成極光動態變化的機制尚示完全明了。


於文末留言評論、建議、發表觀點等




本文由「天文物理」載享推薦且有一定學習或參考價值、但其最終內容真實性自負。版權聲明:「天文物理」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本平臺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且廣泛…如若無意侵犯了你的權益請及時聯繫郵箱:bokeyuan@vip.qq.com  天文物理 將及時完善著權信息或刪除等。

相關焦點

  • 與我們形影不離的地球磁場是什麼,究竟有什麼用
    3.地球磁場:是從地球的內核延伸到與太陽風相遇的磁場。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地球磁場有什麼作用。地球有它自己的磁場,就像地球內部有一個巨大的磁鐵一樣,這個磁場和磁鐵的磁場很相似,它相對於地球自轉軸有11度的傾斜。地球的磁場產生於地核深處,就在原子核中,大量液態金屬的運動產生了電流,使得地球擁有磁場。
  • 地球磁場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在開始理解地球磁場之前,有必要記住三個基本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下面的內容。1.場:在物理學中,場表示物理量的時空分布,在數學上是指一個向量到另一個向量或數的映射,物理學家認為動量應該存在於場之中。2.磁力:磁力是電磁學的一個要素,是自然界的基本力之一。磁力是由帶電粒子(如電子)的運動產生的,這表明了電和磁之間的密切關係。
  • 地球磁場出現「斷裂」,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如今人類唯一可能將其變為「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的天體也就只有——火星。按照科學家的說法,大概在2-300年的時間就可以改造出來,到時候就可以直接上去並且不用穿太空衣。所以人類未來還真有可能有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就看能不能提前出現這種景象。
  • 什麼是地球磁場?
    如巖漿在冷卻凝固成巖石時,會受到地磁場的磁化而保留著像磁鐵一樣的磁性,其磁場方向和成巖時的地磁場方向一致。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有些巖石的磁場方向與現代地磁場方向相同,而有些巖石的磁場方向與現代地磁場方向正好相反。科學工作者通過陸上巖石和海底沉積物的磁力測定,及洋底磁異常條帶的分析終於發現,在過去的7600萬年間,地球曾發生過171次磁極倒轉。距今最近的一次發生在70萬年前,正如布律內所指出的那樣。
  • 地球磁場在不斷減弱,磁場的秘密是什麼?如果磁場消失會怎樣?
    地球磁場居然在一直減弱,而且歷史上南極北極還發生過位置互換,是什麼因素導致這種情況發生,如果磁場完全消失,會是人類的末日嗎?地球磁場的秘密是什麼?地球磁場是提供動力的傳送帶,它可以保護地球免受破壞。但事實上,地球磁場在一千多年之前就在減弱,使得科學家們猜測,未來有一天地球的磁極會發生翻轉,北極變成南極,而南極會變成北極。這種現象在地球歷史上在發生,最近的一次大約是在78萬年前,並且過程並不是逐漸變化的,而是會突然逆轉的瞬息改變。如今,科學家們最擔心的地區是南大西洋異常區,他是從辛巴威延伸到智利的遼闊地帶。
  • 地球磁場倒轉頻繁,如果磁場消失?會發生什麼?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磁場就像看不見的義大利麵條一樣圍繞在地球表面。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太陽粒子的影響,同時也為全球導航系統提供了基礎,它在地球生命的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地球磁場消失了會發生什麼呢?這種地球磁場已經運轉了數十億年。有科學家認為,目前地球磁場的主體構造可能在大約15億年前就已經形成。但也有科學家在鋯石中發了最古老磁場的證據,認為其可以追溯到42億年前。這表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地核的活動一直在創造著磁性。如果按照現今地球磁場減弱的速率計算,即使再過幾億年,地球磁場也不會消失。
  • 天體的磁場是怎麼產生的,與什麼有關,比如地球的磁場如何產生?
    星球磁場與自轉的關係太陽系中的行星有或大或小的磁場,太陽系之外的其它天體,也應該有自己的磁場,只是距離遙遠,我們難以觀測到。不過,有一類磁場非常強大的天體被我們間接察覺到了,這就是著名的脈衝星。脈衝星可以發出強大的電磁波,這種電磁波來源於脈衝星在其兩極附近產生的強大的變化的磁場。我們現在似乎能得出什麼結論,我們完全可以隱約感覺到,宇宙中具有一定磁場的天體是普遍情況,或者說是天體的常見現象。假如大型天體具有磁場是常見現象,那麼磁場的強度和磁場的出現與什麼因素有關呢?
  • 網友問:地球磁場怎麼形成的,宇宙中的其他星球有磁場嗎?
    關於地球磁場的形成機制,目前還是地球物理學的難題之一;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都有磁場,而太陽系中已知唯一存在磁場的衛星是木衛三,太陽本身也是存在磁場的。地球磁場早在戰國時期,古人就發明了司南,有記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後來慢慢演化出更實用的指南針;其中的原理,就是利用了地球本身存在磁場,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
  • 為什麼地球會有磁場?
    地球生命的存在即為僥倖,很多條件都足以讓生命泯滅,磁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沒有它,地球上根本不會有生命。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磁場的出生日期,幾乎和生命的出生日期差不多,這似乎也證明了,正是磁場的出現,地球上才出現了生命。
  • 地球磁場是怎麼產生的?35億年前先有地球磁場還是先有生命呢?
    地球很好地保護了人類,地球磁場功不可沒,它使有害的高能粒子繞開地球。地球磁場一旦消失,後果不堪設想。科學家想要弄清楚地球磁場產生的時間和原因,以便更好地預測未來地球磁場的演化規律。比較流行的地球磁場起源學說是「地球發電機」。
  • 如果地球磁場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有人說,正是因為地球磁場,世界上才會有南北極,才會有冬天夏天,如果將地球的磁場去掉,世界上將不會又極寒和極熱,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隻考慮了地球本身,而米有考慮外部影響,如果地球磁場真的不存在,那麼地球的生存環境也將變得極為惡劣。
  • 指南針的原理是什麼?而地球磁場來源於自激發電?怎麼產生的?
    有專家認為「發電機機制」的主要原理是基於地球的內部結構,也就是地球的核心裏面有高溫的導電流體,地核的冷卻主要是靠和地幔的對流,這樣就產生了運動的導電。假如地球內部一開始有微弱的「種子」磁場(局部的微弱電流可以產生局部的微弱磁場),導電的流體隨著地球的轉動就會和「種子」磁場作用,類似於通電的線圈在永久磁鐵中的相對運動,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將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個過程類似於發電機,所以稱為發電機機制。而電流環又會產生磁場,最終就形成了地球的偶極磁場結構。
  • 地球磁場轉換時會發生什麼
    所以,如果,磁場徹底翻轉過來,或者坍塌到一起,我們會面對什麼?    磁氣圈基礎  由於地球深處產生的電流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中,所以,磁氣圈是一種流體力,它的強度和方向,會不停的改變。  地心  地球的核心是一個主要由鐵組成的實心,大小約等同於月球。
  • 【百科知識】地球為什麼會有磁場?
    太陽黑子的典型磁場強度是0.3特斯拉,核磁共振的磁場強度是1.5-3特斯拉。物理實驗中用的超導磁鐵可以達到3-8特斯拉,之所以要用超導磁鐵,是因為需要太強的電流才能產生這麼強的磁場。如果是用正常導體的話,由於導體的電阻不是零,導線會因為產生太多的熱量而熔化。地球磁場的來源很複雜,細節很多,目前還沒有最後定論。
  • 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出現「分裂」!會帶來什麼影響?
    作者:文/虞子期 在太陽系之中,地球是一顆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而整個星球也是在「保護傘」之下不斷延續,這個「保護傘」在讓地球生命免受太空中的輻射和危害,同時對地球的科技產品也具有幫助,是什麼呢?那就是地球的磁場。
  • 地球磁場越來越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磁極逆轉發生時,地球磁場會大大減弱,甚至消失一段時間,到時會發生什麼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據科學家們推測 正是地心中的這種極端環境生成了地球磁場,也正是有了覆蓋整個地球表面的地磁力,我們這顆行星上才有可能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生命形式。當太陽帶電粒子偶爾造訪地球時,地球磁場可迫使其轉變方向,避免地球遭到被狂暴的太陽帶電粒子「狂轟濫炸」的厄運。沒有強大磁場的這道防線,太陽風暴來臨時,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會被烤乾,地球大氣層也將會逐漸消失。
  • 如果地球失去磁場,地球會發生什麼?科學家:或成為下一個火星
    地球和很多沒有生命的星球有一點極為不同的就是地球含有磁場。地球的磁場分為南極為北極,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位置,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位置。地球的磁場對地球的生命來說極為重要,如果地球失去了磁場,人類或許無法放生存。
  • 地球磁場出現異常「分裂」!對人類有何影響?
    可以說沒有了地球磁場,就沒有地球生命。同時地磁場也保護著圍繞地球旋轉的成千上萬顆衛星和其他航空器。那麼地球為什麼會有磁場?這樣的磁場異常對我們有何影響呢?SAA的磁場強度如此減弱下去,你是否會擔心地球磁場會有一天會徹底消失?地球磁場減弱,地球會發生什麼?
  • 地球磁場出現異常「分裂」!對人類有何影響?
    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周圍分布著磁場,是地球的一種天然磁性現象,源於地球內部,向外延伸至太空。地球磁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保護罩一樣,無時不刻不在幫助地球生命抵禦太陽風,太陽輻射以及宇宙射線的侵襲。可以說沒有了地球磁場,就沒有地球生命。
  • 年輕的地球磁場
    這是我們這個星球一個極妙的設計:不但讓我們可以用指南針導航,也能保護我們免受來自太陽的危險帶電粒子的傷害。同時,地球磁場也是一個支持年輕地球論的有力證據,正如聖經所啟示的那樣。這個模型認為,地球的自轉和對流效應會使地球外核中的液態鎳/鐵發生轉動,而這些液態金屬內正負電荷的運轉速度會有差異,從而產生電流,進而產生磁場。但是經過半個世紀的研究,科學家們還沒有提出一個可行的模型,該模型存在著許多問題。然而巴恩斯的年輕地球理論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地球磁場曾經多次翻轉的證據,即指南針的「N」端會指向地球南極而不是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