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地球磁場怎麼形成的,宇宙中的其他星球有磁場嗎?

2020-12-06 艾伯史密斯

關於地球磁場的形成機制,目前還是地球物理學的難題之一;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都有磁場,而太陽系中已知唯一存在磁場的衛星是木衛三,太陽本身也是存在磁場的。

地球磁場

早在戰國時期,古人就發明了司南,有記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後來慢慢演化出更實用的指南針;其中的原理,就是利用了地球本身存在磁場,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

實際上地球磁極與地理極點並不完全重合,而是存在磁偏角的,最早發現並記錄磁偏角的,是我國宋朝學者沈括,由於磁偏角非常小(小於6度),所以利用地球磁場原理製造的指南針,可以大致確定地理南北極方向。

形成機制

在地球物理學中,地球磁場的形成機制還是一個謎團,相關學者提出的解釋有十多種,比如電流學說、壓電效應說、霍爾效應說、電磁感應說等等。

最初人們認為地球內部就是一個永磁鐵,但是後來科學家發現磁性物質達到一定溫度(居裡點)後,其磁性就會消失,地球內部溫度高達5000攝氏度,所以地球內部不可能是一塊永磁鐵。

比較普遍的說法,是用磁的本質「電」來進行解釋,由於地心主要由鐵和鎳組成,在高溫高壓下,部分鐵和鎳的外層電子逃逸,形成自由電子和鐵鎳原子的離子體,在巨大壓力的作用下,電子向壓力低的地幔轉移,鐵鎳離子將聚集在地心處,然後根據電磁學理論,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

變化規律

地球磁場每天都在變化,目前磁北極正在以每年55公裡的速度移動,磁場強度在過去的四千年間降低了近一半;有科學研究表明,在過去的7600萬年間,地球曾出現過171次地磁倒轉,而上一次發生在78萬年前。

如果該模型正確,相信距離下一次地磁偏轉也不遠了,科學家也在密切監視著地球磁場的變化,最新的數據表明,地磁北極正在加速移動,比先前的理論預言模型快了很多,但是科學家還無法確定下一次地磁偏轉大概在什麼時候發生。

其他星球的磁場

在宇宙中,諸如恆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等天體,基本都存在磁場,比如某些脈衝星,其極點的強度甚至超過地球的30萬億倍。

在太陽系中,八大行星均存在磁場,其中木星的磁場最強,強度大概是地球磁場的30倍;但是絕大部分衛星都沒有磁場,比如月球就沒有磁場,太陽風粒子能直達月球表面,所以在月球表面積累了許多氦-3,這是核聚變中的清潔燃料。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宇宙是靠磁場控制的,相對穩定的磁場,形成了各個相對穩定的星系
    整個宇宙都是靠磁場控制的,相對穩定的磁場強度,形成了各個相對穩定的星系。磁場的根源,就是磁,沒有什麼磁能,磁鐵,磁石之說,只有磁力的大小,互相之間的牽引,才形成了各個星系,而每個星系之間,星球之間,都是因為磁力的牽引,擠壓,才形成了行星,恆星。而這其中,恆星並不是恆定不動的,恆星一樣在奔跑,只是相對於圍繞它的行星來說,它屬於恆定不動的恆星。
  • 地球是橢圓形的星球,宇宙中有標準的圓形星球嗎?最圓的是哪個?
    地球是橢圓形的星球,宇宙中有標準的圓形星球嗎?最圓的是哪個?宇宙中的星球數量多到無法計數,銀河系就有幾千億的恆星,更不要說行星和小行星之類的天體了。我們對星球的了解大多是通過網上的星球圖片,在大多數的圖片上,我們看到的星球都是非常完美的圓形,只有小行星才會出現不規則的形狀。其實幾乎沒有星球是完美的圓形,我們的地球是一個扁球形,甚至就連我們太陽系中心的太陽都不是完美的球形。我們都知道,宇宙中大多數的星體都在圍繞著一個目標旋轉,而且同時在進行自轉,就連被潮汐鎖定的月球和水星都在被動的進行自轉。
  • 地球因6800℃的內核產生磁場,地球磁場可以逆轉,可以消失
    地球為何能存在生命?我們首先會想到,地球有太陽作為能量來源,地球本身存在水、大氣層、磁場保護,然而追根溯源,地球擁有磁場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存在足夠的水和大氣。雖然磁場如此重要,但是磁場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只有拿起指北針的時候才會想起——哦!地球還有磁場的!
  • 地球磁場正在消失?沒了磁場人類還能生存嗎?
    磁場是由電流產生的,可能是導線中流動的電流,也可能是原子的軌道中電子移動的電流。它是一種看不見的,會對有磁性的物質產生磁力的場,有兩極,可以分為南北兩個磁極。我們常見的磁場來源有導線中的電流、電線圈、螺線管、磁鐵、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
  • 地球磁場正在消失?人類會滅亡嗎?科學家:有這個可能
    在人類進行航天探索之後,在地球之外又發現了茫茫的宇宙,然後知道了地球不過只是銀河系中一個小小的球體,與其他星球一樣只是一顆非常、普通的行星。但是這顆藍色星球又和其他星球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在地球上有著我們這些生命的存在,那麼地球到底有著什麼樣的能力,能夠支持如此多的生命的生存?
  • 地球磁場形成之謎首度揭開
    科技日報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5日發表的一項地球科學模型,首次詳細分析了地球早期磁場是如何產生的。 地球的磁場已經運行了至少34億年,而它的起源卻一直未知。磁場其實也是地球最神秘的特徵之一,它對所有生命體都至關重要。長時間以來,科學家將磁場理論化為地核動力作用的結果。在地球內部,液態的外核圍繞著固態的內核旋轉,而其方向則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 現如今所說的磁場,正是由富含金屬鐵的液態地核外核中的「發電機」產生的,但這一過程在地球早期,應該較難維持,因為地核的冷卻速度並不夠快。
  • 人的磁場和宇宙的磁場
    人的磁場是看不見的,但這種力量是巨大的,就像萬有引力一樣,我們每個人身上的這種磁場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你的人生,這種磁場是怎麼形成的?你的觀念,你的信仰,你的環境,你的朋友,你的呼吸,你吃的食物,你的欲望,你的靜息與睡眠等都會影響你的磁場,這些磁場就形成你的氣質,你的運氣,你的命運。一個人的氣質很好,外表精神,有修養, 有道德,這個人的磁場就好,就會吸引好的事,吸引好的運氣。
  • 太陽系中的特別星球:僅地球適合生存,若磁場消失是否還正常?
    從小我們就知道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雖然宇宙浩瀚無比,星球眾多但適宜人類宜居的目前只有地球,地球有適宜的溫度水源還有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雖然人類對宇宙無限嚮往,也想要再找出一顆宜居的星球,但這只是一個非常理想主義的目標。
  • 太陽系中的特別星球:僅地球適合生存,若磁場消失是否還正常?
    從小我們就知道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雖然宇宙浩瀚無比,星球眾多但適宜人類宜居的目前只有地球,地球有適宜的溫度水源還有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雖然人類對宇宙無限嚮往,也想要再找出一顆宜居的星球,但這只是一個非常理想主義的目標。
  • 為什麼地球會有磁場?
    地球生命的存在即為僥倖,很多條件都足以讓生命泯滅,磁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沒有它,地球上根本不會有生命。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磁場的出生日期,幾乎和生命的出生日期差不多,這似乎也證明了,正是磁場的出現,地球上才出現了生命。
  • 天體的磁場是怎麼產生的,與什麼有關,比如地球的磁場如何產生?
    星球磁場與自轉的關係太陽系中的行星有或大或小的磁場,太陽系之外的其它天體,也應該有自己的磁場,只是距離遙遠,我們難以觀測到。不過,有一類磁場非常強大的天體被我們間接察覺到了,這就是著名的脈衝星。脈衝星可以發出強大的電磁波,這種電磁波來源於脈衝星在其兩極附近產生的強大的變化的磁場。我們現在似乎能得出什麼結論,我們完全可以隱約感覺到,宇宙中具有一定磁場的天體是普遍情況,或者說是天體的常見現象。假如大型天體具有磁場是常見現象,那麼磁場的強度和磁場的出現與什麼因素有關呢?
  • 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出現分裂,它預示著什麼?可能不是一個好現象
    雖然我們的飛行器還沒有辦法走出太陽系,去其他星系探索,但是通過天文望遠鏡的觀測,發現大部分行星都不大可能會是生命星球。如果以地球為參考,生命星球必然是有其不凡之處,僅僅是從外表來看,就能夠看到地球是那麼的炫麗奪目,跟其他的行星有質的區別。雖然其他的生命星球生態環境不一定跟地球非常相似,但是一個穩定優秀的生態環境是必需的。
  • 為什麼火星磁場消失40億年了,而地球的磁場還完好無損?
    關於地球磁場的形成原因至今尚無定論,但其中被更多人認可的理論,便是電荷運動形成的電流導致了地球磁場的產生,也就是所謂的發電機磁層。雖然這個作用過程所產生的電流,的確與火星大氣逃逸存在關聯,但它形成原理卻已經完全不同於地球的全球性保護磁場。而現在,大家已經可以直觀的感受到,為什麼地球的磁場比火星磁場更能保護好自己,以及星球上的所有事物。
  • 磁場是地球的一把保護傘,如果失去磁場,地球會出現哪些變化?
    與其它星球相比,地球無疑是具有一定獨特性的,而地球的獨特性可謂是諸多巧合作用的結果。地球能夠如今日般繁華,磁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磁場對於地球來講如此重要嗎?如果失去了磁場,地球將會如何變化呢?如果真的失去磁場,地球將會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屆時,你可能無法準確識別這顆星球就是曾經的地球。當地球磁場消失之後,首先遭殃的就是地球大氣了。
  • 地球磁場是如何形成和維持的?
    眾所周知,如果沒有地球磁場及其偏轉來自太陽風和更遙遠宇宙射線的危險電離粒子的能力,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地球磁場是由地球外核中液態鐵不斷流動產生的,這種現象被稱為地球發電機。儘管地球發電機具有重要意義,但關於它的起源以及幾千年來維持它的能源,仍然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
  • 地球磁場異常減弱,如果地球沒有了磁場,世界會是什麼樣?
    極晝極夜現象,沒錯就是南極、北極,這就是地球的兩個端點,這個磁場對於我們地球而言更像是一層保護膜,這層保護膜可以保護我們星球免受來自太陽的太陽風的襲擊,宇宙輻射也會對地球造成影響,這也要通過這個磁場。這樣算下來大約幾萬年地球的磁場就會發生一次反轉,我們現在經歷的很可能就是一次地球的磁場的反轉過程。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在過去的數年中,地球的磁場在經歷著不斷的減弱,和上次反轉地球已經經歷了至少70萬年之久,在這70萬年中地球的磁場沒有發生過任何變化。
  • 距地200光年出現有水和磁場的星球,科學家:迄今最像地球的星球
    即便如此,科學家依舊相信,宇宙中肯定存在地外生命,也同樣存在適合生物生活的其他星球,只是我們目前尚未發現它們而已。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孕育了生命的類地行星應該是宇宙中較為普遍的存在而不是個別特例,因為即使類地行星存在的概率為億分之一,宇宙內類地行星的數量依舊多得驚人。
  • 地球磁場正在移動,會徹底調換,對人類有影響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天王星出現了異常,因為自身磁場紊亂,導致天王星的大氣層開始消散。這個異常的現象讓人們開始關心起地球的磁場。其實,磁場對於一個星球來說十分重要,因為它能夠起到保護作用,對於地球來說,磁場就是一個保護層,是一道屏障。只有磁場保持正常穩定,才能夠使大氣層穩定存在。
  • 地球磁場大顛倒
    古地磁研究表明,地球磁場大約每50萬年倒轉一次。從150年前開始,至今地磁的強度已削減了10%~15%,它的衰弱速度最近有增無減。地磁會消失乃至倒轉嗎?地磁變化將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劫難?  通過比較分析1979年和1980年美國「馬格塞特」號人造衛星的數據,佐以1999年發射的丹麥「阿斯泰茲」號人造衛星收集的最新資料,科學家們發現了磁場弱化問題。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洛博士等人發現北極和南非一個地區的磁場已經變得特別弱。   胡洛博士在採訪中提到,地磁場南部比其他地區要弱30%左右。
  • 遍布宇宙的無形磁場
    天文學家發現,磁場遍布宇宙的大部分區域,如果這些磁場可以追溯到大爆炸時期,一個重要的宇宙學謎題可能就會因此迎刃而解。這些磁場的存在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來自與冰箱磁貼同樣的實體——圍繞著地球、太陽和所有星系。20 年前,天文學家開始在星系團中探測到磁場,包括星系之間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