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因6800℃的內核產生磁場,地球磁場可以逆轉,可以消失

2020-10-29 蒜頭聊科學

地球為何能存在生命?

我們首先會想到,地球有太陽作為能量來源,地球本身存在水、大氣層、磁場保護,然而追根溯源,地球擁有磁場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存在足夠的水和大氣。

雖然磁場如此重要,但是磁場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只有拿起指北針的時候才會想起——哦!地球還有磁場的!



地球磁場,來源於火熱的內核:

地球雖然表面溫度宜人,但是在內核地區,溫度高達6800℃,太陽表面溫度只有約6000℃。

在如此高溫的環境下,地球內核附近的金屬被全部熔化,形成了液態金屬流,這些液態金屬包裹著地球內核,形成了獨特的導電體系。

地球內核附近的流動金屬可以導電,而地球內核主要由放射性物質組成,放射性物質向外輻射,讓導電金屬液體開始攜帶電流,進而產生地球磁場。就像是地球內核不斷發生裂變反應,讓內核周圍攜帶電流,在地球上形成保護磁場。



地球磁場來源於地球內核,是最為主流的磁場來源,由於內核的裂變反應存在間歇性,也表明磁場變化和磁場逆轉存在可能性。

地球磁場每隔一百萬年左右時間,就會產生南北極的逆轉,這種現象目前無法被科學解釋,但是很多科學家認為,這種星球的磁場逆轉,或許和銀河系自身的磁場有關。



地球磁場,生命的基礎:

磁場相比水源、大氣,似乎微不足道,畢竟我們每天都需要喝水、呼吸,似乎根本用不到磁場。然而事實上,磁場每天都在保護我們,如果失去磁場,地球生命將在一個世紀之內全部滅絕!

地球所處的環境,並非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宇宙港灣」,只要離開地球,我們就需要面對太陽輻射、宇宙輻射的直接影響,而幫助我們避開輻射的「防護罩」,就是地球磁場。



磁場除了保護生命免受大量輻射,也是維持大氣層的關鍵!

太陽雖然提供給地球能源,但是也具有很強的輻射,如果沒有磁場保護,太陽散發出的帶電粒子,就會直接撞擊地球,這些帶電粒子會優先影響地球外圍的大氣層,將氣體分子撞離地球,大約一個世紀的時間,地球大氣層會被完全「吹散」,生命自然不可能繼續生存。

想要知道失去大氣層之後的地球嗎?看看火星吧,很多天文學家認為古代火星要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繁衍生息,在火星內核冷卻後,火星成為了一顆荒蕪的星球。



地球磁場,充滿未知的「無形守護者」:

雖然地球磁場無時無刻不在保護著我們,但是磁場卻非常神秘。

首先就是神秘的周期性「磁場逆轉」,通過地質勘測,科學家已經證明了地球發生過磁場逆轉,並且每次逆轉之前,磁場強度都會逐漸下降,以每年幾度的速度進行移動。

人類尚未經歷過磁場逆轉,但根據以往的周期,人類即將面臨第一次磁場逆轉,甚至有可能已經處於此次磁場逆轉的過程中,目前磁場已經開始逐年減弱,或許就是逆轉的徵兆。



除了磁場逆轉,地球內核的冷卻也需要被關注。

火星,就是一顆內核冷卻的「地球」,隨著地球內核的放射性物質衰變,地球內核的溫度會逐漸降低,液態金屬逐漸凝固,失去流動的液態金屬,地球也將失去磁場。這個過程十分漫長,但是科學家對地球內核的了解太少,無法估計出一個大致的時間。

人類雖然生活在地球上,但對地球的奧秘幾乎一無所知,或許了解人類的家園,才是探索宇宙的關鍵一步!


相關焦點

  • 地球到底是如何產生磁場的 為何可以如此持久
    說到地球磁場,大多數人頭腦中大概會想像出一塊巨大的磁鐵,它的北極大致指向地球的地理南極,南極大致指向地理北極。實際上,這與歷史上人們對於地球磁場的想像頗為相似——地球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磁石,它的磁場穩定,並長期存在。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地球到底是如何產生磁場的?它又為何可以如此持久?實際情形比想像的要複雜得多。01.地球如何產生磁場?
  • 地球磁場正在消失?沒了磁場人類還能生存嗎?
    磁場是由電流產生的,可能是導線中流動的電流,也可能是原子的軌道中電子移動的電流。它是一種看不見的,會對有磁性的物質產生磁力的場,有兩極,可以分為南北兩個磁極。我們常見的磁場來源有導線中的電流、電線圈、螺線管、磁鐵、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
  • 恢復了磁場,就可以把火星改造成第二個地球嗎?
    理論上,火星的死亡是因其失去磁場而引起。但現在即便是恢復了火星的磁場,也未必可以使火星重新擁有孕育生命的條件。更不用說恢復一顆死亡星球的磁場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根據火星探測器對火星地表巖石磁性記錄數據測量的結果分析,科學家們判斷火星曾經擁有自己的磁場。這並不奇怪,作為太陽內行星帶的一員,火星與其它三顆巖石行星一樣,在它誕生之初就擁有一顆炙熱的液態鐵鎳內核,這顆鐵鎳內核在隨行星旋轉的過程中因為內部微弱的角速度差而產生電流,從而使火星擁有磁場。
  • 如果地球的磁場突然間消失
    騎車去旅行 舉報   雖說這個不可能,但我們不妨假設一下,我們本來生活得非常美好,可是地球的磁場突然消失
  • 地磁場是怎麼產生的?初始磁場從何而來,真實的地球表面
    地磁場的重要性,由於地磁場的存在能夠使人類,甚至說整個地球免於太陽風的侵害,大部分帶電粒子呢,就都被這個地球的磁場或者說磁層屏蔽掉了。那地磁場是怎麼來的呢?兩種產生磁場的方式主要有兩種,那地磁場屬於哪一種呢?
  • 地球磁場是如此產生的?半徑3400公裡鐵合金地核被導電流體包圍
    《地球磁場是如此產生的?半徑3400公裡鐵合金地核被導電流體包圍》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地震波顯示,地球外核處於熔融狀態,我們雖然無法直接探測到這些物質,但可以分析出地核是由鐵和鎳物質構成的,這是形成磁場的關鍵。
  • 地球磁場百年內逆轉不符實 或產生新生命進化(圖)
    科學家警告地球磁場將於100年內逆轉,屆時將導致輸電網絡癱瘓、癌症發病率大增。  報導經網絡轉載後引發關注。記者搜集整理各國科學家觀點發現,磁極倒轉曾發生過,但過程漫長,對生態影響多大尚無定論,因此不必過於擔心。  磁極倒轉沒有明顯規律尚無法預測  學界的共識是,磁極的位置並非固定,每年會移動數英裡。
  • 地球磁場在不斷減弱,磁場的秘密是什麼?如果磁場消失會怎樣?
    地球磁場居然在一直減弱,而且歷史上南極北極還發生過位置互換,是什麼因素導致這種情況發生,如果磁場完全消失,會是人類的末日嗎?地球磁場的秘密是什麼?地球磁場是提供動力的傳送帶,它可以保護地球免受破壞。但事實上,地球磁場在一千多年之前就在減弱,使得科學家們猜測,未來有一天地球的磁極會發生翻轉,北極變成南極,而南極會變成北極。這種現象在地球歷史上在發生,最近的一次大約是在78萬年前,並且過程並不是逐漸變化的,而是會突然逆轉的瞬息改變。如今,科學家們最擔心的地區是南大西洋異常區,他是從辛巴威延伸到智利的遼闊地帶。
  • 地球磁場越來越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通過這些數據資料,維科萊恩發現,在遙遠的過去,地球磁場要比現在穩定得多,磁極逆轉的頻率要比現在低得多。1億~15億年前,地球磁場逆轉每隔370萬年發生一次,但在更遙遠的15億~29億年前,地球磁場每隔500萬年才翻轉一次。
  • 正在不斷減弱的地球磁場最終會消失嗎?
    如果地磁場消失,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答案是:不會很好,但也不會像災難片描述的那麼糟糕。地球的磁場稱為地磁場,源於地球內部,向外延伸至太空。這個磁場由地核的劇烈運動產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保護了地球免受太陽粒子的影響,為導航提供了基礎,甚至可能在地球生命演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如果地磁場突然消失會如何?
  • 地球磁場將顛倒 科學家:磁場逆轉會在百年內重演
    地球磁場將顛倒 科學家:磁場逆轉會在百年內重演 2014-10-16 15:10:46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卻真實地發生過,且不止發生過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大約78萬年以前,而這一地球磁場逆轉的現象將在百年內重演,屆時將對電網、通訊系統及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 地球磁場倒轉頻繁,如果磁場消失?會發生什麼?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磁場就像看不見的義大利麵條一樣圍繞在地球表面。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太陽粒子的影響,同時也為全球導航系統提供了基礎,它在地球生命的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地球磁場消失了會發生什麼呢?關於磁場,首先要說明的是,即使磁場在減弱,它也不會消失,這是由地球磁場的來源決定的。地球磁場由基本磁場、外源磁場和磁異常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基本磁場,約佔地球磁場的99%以上,它是一種內源磁場,主要由地幔和地核內部的結構影響,地核主要由鐵和鎳等高密度金屬元素組成。所以只要地球不爆炸,這種磁場結構就會一直存在。
  • 地球磁場大顛倒
    古地磁研究表明,地球磁場大約每50萬年倒轉一次。從150年前開始,至今地磁的強度已削減了10%~15%,它的衰弱速度最近有增無減。地磁會消失乃至倒轉嗎?地磁變化將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劫難?  2003年的好萊塢電影《地核》,誇張地描繪了一幅地球磁場消失的圖景:佩帶心臟起搏器的人們突然倒地身亡,鴿子向人群和窗戶亂飛,科學家警告說地球堅持不下去了……   類似的噩夢是否真的在逼近人類?研究指出,地球磁場看來從150年前就開始走下坡路,磁場的強度至今已經削減了10%~15%,它的衰弱速度最近有增無減。
  • 地球內核為什麼是固態的?它與地球磁場的形成又有什麼聯繫呢?
    地球是由幾個不同的層組成的,而每一層都有其獨特的屬性。地球最深的層是固體的內核。為什麼地球內核是固態的呢?雖然沒有人曾經到過地球的中心,但是物理學家通過研究地震的衝擊波,已經能夠計算出它可能的結構。即地球的中心是一個堅固的內核,有月球的三分之二大小,主要由鐵構成。
  • 地球磁場正在不斷減弱,它最終會消失嗎?
    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地磁場消失,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答案是:不會很好,但也不會像災難片描述的那麼糟糕。地球的磁場稱為地磁場,源於地球內部,向外延伸至太空。那麼,如果地磁場突然消失會如何?
  • 地球磁極翻轉即將發生,磁場減弱或消失會發生什麼?
    地球磁場是由地球核心的液體金屬流動產生,這些液體金屬會產生電流,從而在地球上形成磁場。磁場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暴、宇宙輻射的幹擾,是現代通信導航的基礎,很多動物也依靠磁場進行導航。地球磁場的減弱,或許是地球磁極翻轉的前兆。根據地質學家對地球巖石的勘探,每經過100萬年左右,地球就會顛倒磁極,而在磁極產生變化移動前,地球的磁場會出現明顯的減弱,上一次磁極翻轉發生在78萬年前,人類很有可能正在經歷磁極翻轉。
  • 地球磁場—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須環境—第四章 地磁場的翻轉疑問
    第四章 地球磁場翻轉疑問地球磁場翻轉的觀點和大陸漂移的理論形成於20世紀初,那時地球固定論還是地球科學的主流。大陸漂移的理論因動力機制不足而被冷落。與其相反,地球磁場翻轉的觀點,卻因火成巖和沉積巖及洋脊感應剩磁場反向現象不斷地被發現,而成為地球科學探討的主流。
  • 地球為什麼會存在磁場?如果地球停止自轉,磁場還會存在嗎?
    所幸的是,我們的地球擁有穩定的磁場,而磁場對於地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說,磁場就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層。而這一切之所以都沒有發生,就是因為地球擁有磁場的保護,地球磁場非常強大,可以對地球上方7萬公裡的範圍產生影響。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地球磁場的產生源於地核的旋轉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其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地球內部由外到內分別由地殼(qiao)、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組成。之前我們已經探討了地殼和地幔的基本情況,今天我們繼續向地球的深處來進行研究,來聊聊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地球磁場的產生源於地核的旋轉
    地球內部結構劃分但是,當地震波到達地下2900千米深處時,橫波突然消失,速度變為零,而縱波的傳播速度也大幅下降,由於橫波只能在固態物質當中傳播,所以在地球內部2900千米深處以下的物質,很有可能是液態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