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靠磁場控制的,相對穩定的磁場,形成了各個相對穩定的星系

2020-08-28 江德璋

整個宇宙都是靠磁場控制的,相對穩定的磁場強度,形成了各個相對穩定的星系。磁場的根源,就是磁,沒有什麼磁能,磁鐵,磁石之說,只有磁力的大小,互相之間的牽引,才形成了各個星系,而每個星系之間,星球之間,都是因為磁力的牽引,擠壓,才形成了行星,恆星。而這其中,恆星並不是恆定不動的,恆星一樣在奔跑,只是相對於圍繞它的行星來說,它屬於恆定不動的恆星。


所以,宇宙中的任何一顆星球,都在奔跑。而奔跑的力,就來自於每個星球本身的磁。那麼為什麼有的星球有自轉,有的星球沒有自轉呢?一樣跟磁有關,這取決於星球本身的磁場。或許有人說,有的星球沒有磁場,我覺得,只要有磁,就一定有磁場,否則的話,它便無法獨立存在於宇宙之中。比方說,氣體。不要以為太空就是真空的存在,這是錯誤的解釋,氣體在太空中無所不在,無處不在,就像國際空間站的艙外,就吸附了很多氣體,有報導稱,俄羅斯太空人在很早就發現,太空艙外有微生物存活,這不是道聽途說。


那麼,沒有自轉的星球,有人說是因為它沒有磁場,這是錯誤的。這裡我還想講中國的《易經》理論,易分陰陽,陰陽本為一體,而陰陽理論涵蓋了整個宇宙的生存狀態。就像磁,沒有一塊磁,是只有一個極的,還是那句話,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把陰陽分開,把磁分開,就算切成最小的一個粒子,他也是一個整體的存在,陰陽兩極的存在。因為這是任何物質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只要兩極存在,它就一定有磁場。


只是它的磁場形態,或者磁場強度,或者還有其他什麼原因,這需要我們去研究,只是這些原因,導致它無法自轉。然而近代科學家的觀測表明,即使我們始終看到的一面星球,它也是存在自轉的。比方說金星,金星自轉方向跟天王星一樣與其它行星相反,是自東向西。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陽是西升東落。金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一個很接近正圓的橢圓形偏差不超過1°且與黃道面接近重合,其公轉速度約為每秒35公裡,公轉周期約為224.70天。但其自轉周期卻為243日,也就是說,金星的自轉恆星日一天比一年還長。不過按照地球標準,以一次日出到下一次日出算一天的話,則金星上的一年要遠遠小於243天。這是因為金星是逆向自轉的緣故;在金星上看日出是在西方,日落在東方;一個日出到下一個日出的晝夜交替只是地球上的116.75天。在地球上看金星與太陽的最大視角不超過48°,因此金星不會整夜出現在夜空中。我國民間稱黎明時分的金星為啟明星,傍晚時分的金星為長庚星。


金星逆向自轉現象,有可能是很久以前金星與其它小行星相撞而造成的,除了這種不尋常的逆行自轉以外,金星還有一點不尋常。金星的自轉周期和軌道是同步的,這麼一來,當兩顆行星距離最近時,金星總是以同一個面來面對地球(每5.001個金星日發生一次)。這可能是潮汐鎖定作用的結果——當兩顆行星靠得足夠近時,潮汐力就會影響金星自轉。當然,也有可能僅僅是一種巧合。

那麼,太陽的磁場這麼強,為什麼沒有吞噬金星?談到這,我們來看看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軌道分布。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天王星則是與公轉軌道呈97°角的「躺著」旋轉。


去年的時候,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我倒覺得,不妥。因為,地球生命的存在,與九大行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就像水星和金星沒有被太陽吞噬,地球可以獲得極穩定的大氣層,磁場保護,難道跟木星和土星沒有關係嗎?我倒覺得,如果太陽屬陽,那麼木星和土星,就扮演著陰的角色。陰陽互根,才形成了地球完美的生態系統。

而我始終相信,木星或者土星,早晚會被點燃,形成一個新的生態系統,一個新的星系。只是它屬陽的一面,還沒有被激活。

相關焦點

  • 地球磁場越來越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地球磁場能夠保護我們免受太陽輻射的危險。如今地球磁場正在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南北磁極會轉換嗎?地球磁場的存在對於地球生命意義重大,它能夠保護地球生物免受太陽輻射的危險。但至今為止的地質證據分析表明,如今地球磁場正在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在遙遠的過去,地球南北磁極要比現在穩定得多,每隔500萬年出現一次南北磁極大逆轉,但是現在,南北磁極的轉換正在變得越來越頻繁,每隔20萬年就會翻轉一次。 地球磁場由地核提供動力。
  • 科學家觀測到50億光年外遙遠星系的磁場
    最明亮的兩個物體(右上和左下)是來自同一個遙遠類星體的透鏡圖像;兩個透鏡圖像之間較暗的物體則是探測到磁場的星系北京時間10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對一個遙遠星系的磁場進行了觀測,並指出在整個宇宙歷史中,適合生命存活的行星可能相對普遍地出現過。這個星系距離地球約50億光年,比銀河系還年輕50億年。
  • 人的磁場和宇宙的磁場
    人的磁場是看不見的,但這種力量是巨大的,就像萬有引力一樣,我們每個人身上的這種磁場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你的人生,這種磁場是怎麼形成的?陰陽的形成是道的歸元,宇宙的形成是道的靈魂,兩者之間互相體驗和給予,形成陰陽的生命。宇宙的空間和人類的眾生,正是陰陽磁場能量信息的交匯和給予,產生了陰陽的生命。因為陰陽生天地,萬物生陰陽,陰陽生萬物,最後返璞歸真,大氣歸元,五氣歸道,陰陽歸真,形成道緣。道生宇宙,萬物星系,天星地鬥,萬物生根,留下了萬物的生命。
  • 科學家觀測50億光年外遙遠星系的磁場:保護生命演化
    這個星系距離地球約50億光年,比銀河系還年輕50億年。它的磁場規模與銀河系的磁場類似,表明磁場可能是在相對較早的宇宙年齡時出現的。生命只有在具有磁場的行星上才能演化,因為磁場可以形成保護罩,避免行星表面遭受有害的宇宙輻射。天文學家也由這一新發現推測,或許外星生命可以在許多遙遠的星系中出現。
  • 遍布宇宙的無形磁場
    天文學家發現,磁場遍布宇宙的大部分區域,如果這些磁場可以追溯到大爆炸時期,一個重要的宇宙學謎題可能就會因此迎刃而解。這些磁場的存在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來自與冰箱磁貼同樣的實體——圍繞著地球、太陽和所有星系。20 年前,天文學家開始在星系團中探測到磁場,包括星系之間的空間。
  • 科學家揭秘地球磁場穩定存在原因
    Gontcharov)研究團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並結合脈衝雷射加熱技術,直觀呈現了地球內部極端高溫高壓條件下鐵的熱力學行為,從而解釋了地球磁場穩定存在的原因。該成果6月2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 「地核的壓力有幾百萬個大氣壓,溫度有幾千攝氏度,人們想了解的是在這種極端條件下,熱量如何在地核中傳播。」
  • MIT研究表明地磁場翻轉過程緩慢而穩定
    (原標題:MIT研究表明地磁場翻轉過程緩慢穩定)
  • 地球磁場為什麼能穩定存在?
    實際上,這與歷史上人們對於地球磁場的想像頗為相似——地球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磁石,它的磁場穩定,並長期存在。  地球磁場示意圖。地球到底是如何產生磁場的?它又為何可以如此持久?實際情形比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01.  地球如何產生磁場?  我們知道,磁來自於電,變化的電場可以激發磁場,變化的磁場又可以反過來激發電場,如此往復不絕。20世紀的時候,人們已經用優美的麥克斯韋方程,將電、磁、光三種現象統一了起來,許多科學家因此恍惚感覺,物理學的大廈已經落成,萬事萬物皆在掌握之中。
  • 研究:銀河系形成初期被強大磁場限制
    一份新研究進行的模擬顯示,銀河系在形成的初期被一個強大的磁場所控制,否則,今天的銀河系將比現在的體積大45%。​據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雜誌報導,劍橋大學一份研究提出了這樣的觀點,稱在宇宙初期一個強大的原始磁場
  • 螺旋星系磁場催生恆星
    M33螺旋星系磁場可形成恆星。(圖片來源:Thomas V.Davis) 一個螺旋星系的磁場是球形的,但它很可能正在那裡進行著裝配巨大氣體和塵埃雲團的工作,進而孵化出一顆顆恆星。 這是對M33——位於三角星座中的一個距離地球約280萬光年的螺旋星系——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的重要結果。
  • 神秘星系間 「橋梁」違背物理規律?纖維結構存在磁場
    在宇宙的宏大圖景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結構:大量聚集的星系團星羅棋布,中間由等離子體和氣體架起的橋梁,編織成一張巨大的宇宙之網。這些連接星系群落之間,編制巨大網絡的連接通道,被形象地稱作「纖維」(filaments),它們往往可以延伸上億光年的距離,其中幾乎沒有恆星,有的只是塵埃,氣體和很多以光速運動的電子。
  • 4232.複雜星際關係產生的複雜磁場現象
    初始系統類似光子結構,由正負電荷和不同偏電荷物質,主要是正反「氫」、「氦」元素對偶聚集形成龐大星雲。由於物理作用力存在一定的範圍和對偶關係,宇宙物質不可能全部聚集在一起,也就不會出現宇宙形成於奇點爆炸這種可能。我們看到的星系具有相對獨立的空間和星際關係,通過主星形成更為複雜的星際關係。
  • 為了「拯救」銀心物質,磁場和黑洞「打了一架」
    近期在美國天文學會的一次會議上,一項最新公布的研究表明,銀河系中心附近的磁場強大到能夠阻礙黑洞周圍的物質被吞噬。這一研究結果或將有助於解答長期以來籠罩在銀河系相關研究領域的兩大謎團,即為何銀河系中心黑洞相對「安靜」,以及為何銀河系核心區域新恆星「低產」。
  • 天體物理學家計算出宇宙原始磁場
    在宇宙誕生後的第一個階段,不僅是基本粒子和輻射,而且還產生了磁場。由位於Garching的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領導的一個小組現在已經計算出這些磁場在宇宙中應該是什麼樣子——非常詳細,而且是三維的。在許多方面,大爆炸仍籠罩在神秘之中。
  • 地球磁場即將重啟,磁場反轉速度比歷史速度快10倍?
    地球磁場是保護人類的關鍵,可以讓地球免受宇宙輻射和太陽風的影響,但是每隔百萬年左右,地球磁場就會發生磁極翻轉,南極和北極將發生交換。
  • 我們了解地球的磁場,銀河系的磁場是什麼樣的呢?
    普朗克現在已經10歲了,了解普朗克信號的哪些組成部分是星系與星系外,對於提取關於我們宇宙的正確信息至關重要。圖:普朗克所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的波動。普朗克數據與x射線數據(紅色)和lofar射電數據(藍色)相結合,揭示了一個相對論電子橋,將這兩個相聚1000萬光年星系團連接在一起。這是我們宇宙中探測到的最大的磁場,顯示了普朗克能成功地重建磁場。然而,遙遠星系的普朗克數據與重建的磁場非常吻合。圖註:銀河系(和其他)的前景和宇宙微波背景的當前模型。
  • 太好了,發現電流產生的新機制,或能實現穩定控制核聚變反應
    important}可以說電流無處不在,從給家庭供電到控制為聚變反應提供燃料的等離子體,再到可能產生巨大的宇宙磁場。現在,美國能源部(DOE)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PPPL)的科學家們,發現電流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形成。
  • 螺旋星系磁場向外延伸兩萬多光年
    科學家將不同物理層面的觀測結合起來,能發現宇宙中一些壯觀的景象。比如,最近看到一個和銀河系類似的星系NGC 4217周圍有著巨大的磁場。這個磁場呈X形狀,從星系圓盤向外輻射延伸達到兩萬多光年的範圍。再結合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無線電波望遠鏡甚大天線陣(VLA)的觀測看到,這個星系周圍有著巨大的X形磁場結構,從星系圓盤向外延伸達2.25萬光年。
  • 多國科學家探測星系磁場,發現詭異結構
    用多一些方式看宇宙又會怎樣?或許我們會有新的發現。NGC 4217是一個形似我們銀河系的漩渦星系,距離地球6700萬光年,位於大熊座。由於它用側面對著我們,因此我們無法直接看到它的全貌。但也正因如此,天文學家才有機會發現它的詭異之處。數據顯示NGC 4217有一個巨大無比的磁場。這個磁場從星系的盤面向外伸展,其邊緣和星盤的距離可達2.25萬光年。
  • 解密手機號碼中「五鬼」磁場的人,為什麼婚姻相當不穩定?
    解密手機號碼中「五鬼」磁場的人,為什麼婚姻相當不穩定?五鬼磁場的數組是19 97,63和24,在這裡的話我們就來看一下,為什麼五鬼磁場在婚姻當中呢是特別的不穩定,對於這樣的人是有著一個特徵,就是表現出來朝三暮四的樣子,容易胡思亂想,一旦這樣的人,在結了婚之後很多的感情都會出現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