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理論有時候很枯糙,
但是一旦經歷之後就有突然開朗感覺·········
想要釣好魚,首先得把漂調好,
平時野釣居多,用的最多的調法是調平水,
調平水有人會認為特別鈍,是等死口,
看不出魚吃食的第一信號,
野釣和競技釣、黑坑是不一樣的,
在野釣的環境當中,野釣不要求靈敏,要求穩紮穩打,
能抓住這些死口,那魚獲就相當可觀了
空鉤調平水【適合冬季】
此調法已屬於不掛餌的下調法了。
以空鉤調成平水後,不掛餌繼續拉高浮標座、
拉到標尾剛出水面,是下鉤輕觸底、上鉤懸底。
如掛上雙餌(不論大小),
一律是上餌觸底、下餌躺底(躺的幅度與雙鉤距有關)。
如加上釣目,例如釣2目,則上餌子線也因多了2目的長度而開始彎曲。
這個調點,是雙餌拖底釣的開始點,
也是不靈不鈍的中間點,過了此點,則轉入調鈍的世界了。
在風浪大、水流幹擾的時候,
此調法具有穩定釣組的作用,
因雙鉤餌狀態比較穩定,較適合冬季的刁滑福壽魚等。……
無鉤平水【這個不建議冬季釣鯽魚,這裡只是說明區別】
將子線雙鉤取下,剩下鉛座以上釣組,離底將浮標調成平水。
調完成後,掛上雙鉤、雙餌,拉高浮標座,
至露出釣目不超過2目止,就是無鉤平水調法了。
此時,雙鉤臥底,子線彎曲。……需加計雙子線撐力。
經測試,同水深、同釣點,不管子線加多長,
懸墜狀態下浮標露出水面的釣目都是相同的。
子線過長,彎曲幅度大,勢必延長魚訊反應時間,
若非超刁魚情,應不需如此。
這種把子線除外的零浮力調法,人們的感覺上好象很鈍,
其實反應的魚訊還是相當活潑的;
在小魚就餌時,浮標亦會上下振動,只是幅度、速度不大而已;
大魚則會有乾脆的頓口,判斷提竿需經驗積累,否則還容易掛上魚體。…..
此調法,原則上適用夏季魚吃食兇猛時,專克刁口魚;
對於釣鯽魚及冬季福壽,則不建議使用。
原則上,魚越刁滑,調法越接近於「無鉤平水」;
魚嘴稍刁時,則接近於調「空鉤平水」較好。
如何拿捏,存乎一心,沒有絕對。
再有一點需特別注意的是:
再好的浮標也有不同程度的滲水問題存在,要注意經常校標。
調平水的調法:
重鉛找底,上拉浮漂至一目,從鉛到浮漂一目的距離就是水深;
下拉浮漂,下拉的距離超過八字環到鉤的距離;
逐漸修剪鉛皮,直到浮漂漂尖與水面相平
(不用刻意追求平水,露三分之一目、半目都可以)
掛餌,調整浮漂直到露出水面一目,調漂結束。
調平水找底容易,在浮漂調目為零的情況下,
掛食拋竿上拉浮漂至一目,就已到底,做稍微的調整就可以了。
調平水的好處有什麼?
魚餌在入水的過程中,隨著魚餌的霧化,魚餌重量的減少,
對浮漂的拉力也在減少,釣目會逐漸增高,
但是,在調平水的情況下,釣目這種變化會很小。
再就是釣魚的過程中,
經常會遇到釣底--釣離--釣半水的轉換,
這種情況下,一般通過是加減鉛皮或換浮漂來完成,
但是如果是在調平水的情況下,
只需要調整浮漂,換輕餌就能解決,方便實用。
浮漂調平水,有人認為會很鈍,
所謂的釣靈、釣鈍,都在於調釣,可以從非常鈍調整到很靈,
這樣的調整範圍,足以應付各種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