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曦梓 李溪
「媽媽,你在和病毒打架嗎?」
「是的,病毒很厲害,等媽媽打贏了就可以陪你了!」
聽著電話裡3歲兒子稚嫩的嗓音,張波覺得鼻頭有點發酸……張波是湘潭市中心醫院分子生物實驗室的檢測人員,上次和兒子在一起還是去年大年二十九,她已經10天沒回家了。和張波一樣堅守在崗位的,還有實驗室另外3名同事,他們與看不見的「敵人」奮力「交戰」;他們讓病毒無處遁形,在這裡露出「真面目」。他們默默地守護著這座城市。

「真希望接下來14天檢測的所有樣本都是陰性,大家都是健康的。」2月1日下午4點,市中心醫院第三批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樣本送到了分子生物實驗室,檢測員張波一邊籤收登記,一邊喃喃自語道。
時間回到去年大年二十九。當天,市中心醫院分子生物實驗室的4名檢測員收到緊急通知,他們的春節假期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大年三十,張波和蔡果準時到崗。晚上10點,做完第三批樣本的檢驗,張波走出實驗室,脫下防護服,冬夜的涼意加上汗溼的衣服,讓她打了個寒顫。此時,手機裡一條微信,讓她眼眶紅了。家人送來了年夜飯放在實驗室門外,她端起已經涼了的飯菜,心裡卻很暖。「堅守是值得的,儘早檢測出一例陽性,就能儘快隔離避免更多人感染,檢測出陰性也可以讓一個家庭安心團圓。」草草扒了幾口飯,護士又送來了一批樣本。張波趕緊穿上防護服,一頭鑽進實驗室,忙完已經是凌晨3點多。
擦擦頭上的汗水,蔡果伸了一個懶腰,脫下了防護服。一米九的個頭讓他只能微微駝背才能穿進防護服,一天下來,腰酸背痛。檢測一批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樣本需要4個小時左右,檢測人員必須採取生物安全三級個人防護,穿戴好連體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等,防護服密不透風,幾個小時下來往往是汗流浹背。
為了避免浪費時間和防護裝備,他們都會儘量減少喝水和進食。實驗室檢測工作風險極高,蔡果不曾退縮,只是在脫下雙層手套時,輕輕皺了皺眉,他的手背因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汗水的浸泡變得紅腫。「我不僅是醫務工作者,更是一名黨員,職責所在,這點小傷不算什麼。」

連續10天的通宵、熬夜,蔡粵湘的血壓又高了,但是分子生物實驗室只有4名檢測員,每天的檢驗任務很重,蔡粵湘咬咬牙默默增加了降壓藥的藥量。「趕赴醫院,這個嚴酷的冬天,急需春的暖陽。」收到醫院通知時,康懷興立即退掉了回山西的機票,放棄與家人團聚,選擇與病毒「零距離」戰鬥。
疫情不止,戰鬥不息。早在1月17日,分子生物實驗室就制定了詳細的標本採集、送檢流程。隨後對一線臨床工作人員進行了標本採集的現場培訓,並通過視頻培訓在線強化。
從開展檢測工作以來,市中心醫院與省市疾控中心檢測結果達到100%符合。1月31日,市中心醫院獲得確診和網絡直報權。這標誌著湘潭市的病例確診和報告的時間將會更快,為疫情防控工作爭取有利時機。
4間房、4個人、24小時在崗、400餘例新冠病毒樣本,陪伴他們度過了這個春節。「獨自吃團年飯的滋味並不好受,但疫情當前,不能隨便出門。希望大家借著這個機會好好地陪伴家人,連同我們的那份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