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兩百年前左右,人類才有了真正的科學覺醒,大量的科學知識在那段時間裡出現,尤其是在西方的哲學家群體之中,其中有一些哲學家其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犀利的科學家。科學理論的提出,迅速的促進了社會的變化和發展。人類社會也就是在這短短的兩百多年裡快速變化的。而社會變化的前提是要有先進的科學理論出現。
牛頓、愛因斯坦以及海森堡等科學家的科學理論一直在引導著人類現在的科學發展,人類如今的科學體系都要建立在力學體系、相對論等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特別是在探索世界和宇宙的問題上,人類更為需要相對論之中的時間和空間學說,以及量子力學之中的神奇科學理論。尤為在對宇宙的探索之上,人們一直都是疑惑的。
因為宇宙到底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自始至終都在困惑著當今的科學家們。科學家們為了能夠解開宇宙的奧秘,在前期先是提出了各式各樣具有現實依據的一些邏輯推理出來的猜想。宇宙誕生學說之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宇宙大爆炸學說」。很多人都認可宇宙就是誕生於一個奇點的大爆炸之中的。當然這個說法並不是科學家們瞎說的,而是有著較多的科學根據的。首先是在宇宙之中觀察到了「紅移」,這個紅移現象支撐了爆炸學說。
在138億年前,一個奇點突然就發生了爆炸,然後在10的負43次方秒後引力就開始出現了,在10的負12次方秒後,宇宙四種基本力開始出現了。又在0.01秒之後,宇宙之中組成天體的最基本粒子開始出現了,10秒之後,原子核開始出現。最後在一億年之後,宇宙之中的最初的恆星開始逐漸的出現,宇宙環境開始變得穩定。既然知道了宇宙誕生之後的情況,那宇宙誕生之前,這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首先要知道宇宙誕生之前是沒有世界的,因組成世界的空間和時間是在宇宙誕生之時才出現的,才有的。要知道宇宙其實就是時空,也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組成。那沒有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的呢?聽著這話或許有些彆扭,但如果要用量子力學之中的思維邏輯去看,那這話就不會彆扭了。人類現在的思維邏輯都是在之前的科學理論之下建立的,而不是在量子力學之後建立的。所以對一些宇宙現象是極難理解的。宇宙大爆炸之前,什麼都沒有,就只是一個奇點,而且這個奇點還是獨立於一切因果的,沒有空間和時間。或許這很難想像。
舉個例子吧,如果要百萬年前的原始人去想像現在的電腦,那其也是無法想像的。所以說現在的普通人類在沒有接觸過量子科學之前是根本無法去想像宇宙之中的一些現象的。因為宇宙之中的規則並不是牛頓的規則,而是愛因斯坦和海森堡等人的規則。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還只是大海之中的水滴,要想真正的了解宇宙,恐怕咱們是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