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科幻劇,其本質和難點都在於從頭到尾秉持「科幻細節成就經典」的態度來構造一個全新的異世界,並且立足於這個重新建立的世界建立符合邏輯的世界觀,進而反映人類(或者外星智慧生命)在這些異世界中的生活狀態。
01喬治·馬丁的徒弟,開創了這一系列的輝煌!
而在最近幾年的此類成熟的科幻作品裡面,《無垠的太空》雖然受眾面相對有點小,但是整個世界觀的構建,對於人類自身發展趨勢的預測,以及其中人性叵測的拿捏,都算得上太空科幻題材箇中翹楚。
號稱太空版權遊的《無垠的太空》,原著於詹姆斯·S·A·科裡的系列太空科幻題材小說,而這個拿了雨果獎的作者詹姆斯,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作家,而是丹尼爾·亞伯拉罕和泰·弗蘭克的共用筆名。雖然這兩個人的名字在國內不出名,可提起他們倆的師傅,那鼎鼎大名的「坑王」,以寫死觀眾最喜愛角色而出名的喬治·馬丁老爺子。
前者是喬治·馬丁的大弟子,代表作品《四季城邦》系列,而後者泰·弗蘭克是喬治·馬丁的助手,擅長世界觀設定。這兩位高足,用《無垠的太空》系列橫掃了當年的歐美太空科幻題材圈兒,也算是不辱沒了老爺子的聲名。
《無垠的太空》原著書是一個系列,由《蒼穹浩瀚》小說系列構成主體系,作品名號和出版年限如下:
《利維坦覺醒(英語:Leviathan Wakes)》(2011年6月15日)《卡裡班戰爭(英語:Caliban's War)》(2012年6月26日)《阿巴頓之門(英語:Abaddon's Gate)》(2013年6月4日)
(以上三版都被翻譯完成,但是迄今,只有前兩部在正規市場流通,而之後已經完成的劇情,還是保留著英語流通的慣例,尚未被翻譯和正規流通)
《Cibola Burn》(2014年6月5日)《Nemesis Games》(2015年6月2日)《Babylon's Ashes》(2016年12月6日)《Persepolis Rising》(2017年12月5日)
而在這七部作品之外,還有每年都會出的番外小故事集合:
「The Butcher of Anderson Station"(《蒼穹浩瀚》短篇故事)(2011年)《Gods of Risk》(《蒼穹浩瀚》短篇小說)(2012年)「Drive"(《蒼穹浩瀚》短篇故事)(2012年)《The Churn》(《蒼穹浩瀚》短篇小說)(2014年)《The Vital Abyss》(《蒼穹浩瀚》短篇小說)(2015年)
《無垠的太空》的發展歷程,自己就是一出精彩大戲!
而一直以科幻題材作為主打的Syfy電視臺,終於狠下決心砸錢拍這一部魅力不比它製作完成的《太空堡壘卡拉狄加》和《螢火蟲》的太空劇集。
於是,沿用了原著的基本世界觀——
在二十五世紀中葉,人類獲得了移民太空的能力。在殖民太陽系後,狗改不了吃屎的人類還是把太陽系分為了四個陣營:地球聯邦、火星政府、小行星政權、外行星聯盟(OPA)。
大體政權範圍細分一下就是——聯合國安理會控制了地球,火星成為一個獨立的軍事強國,外殖民行星帶依賴於各個小行星帶。
幾十年來,緊張局勢一直在這三方之間上升。這三方勢力正處在戰爭爆發的邊緣。水取代了能源的地位,成為各方爭奪的重點。
在這期間,一位外殖民行星帶的硬派偵探和一個走私太空艦的艦長聯手調查一個神秘的女孩失蹤案,他們穿越太陽系,走過四個不同的勢力範圍,挖掘出很多牽扯到這個案件裡的隱秘,從而揭發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陰謀。
這部劇的原始創意極端恢宏,表面上是用各色人物和各個政權實體對於宇宙地域、資源、人口以及所謂主權的爭奪,歸根到底的還是在講人類對於權力的貪戀與攫取。其架構龐大,線索的龐雜,描寫的細密,確實和喬治老爺子安身立命的《權力的遊戲》不相上下。
所以,一直被鐵粉稱為「太空版的《權力的遊戲》」。但是,故事的弊端也很明顯,因為構建的體系過於龐大,對讀者門檻也高,就是僅僅記錄四大勢力範疇裡參與事件的主要人物的故事線,就頗讓一般讀者頭大!
所以,改編成劇集之後,《無垠的太空》無形設置了高門檻,形成一種叫好容易叫座難的天然屏障。而正是因為這層原因,Syfy電視臺醞釀了三季終於支撐不住龐大的投入,決定取消以後的拍攝計劃。
為此,激怒了鐵粉群體,鐵粉不僅僅眾籌投資,而且其中有資歷有財力的高等級粉絲主動牽線搭橋,將以後的版權和拍攝權轉移到財大氣粗的亞馬遜網上平臺,由亞馬遜接著製作第四季極其以後的劇情!
在被亞馬遜平臺收購之後,第四季的劇情相對前三季而言比較簡單,所以雖然大體保持了鐵粉的關注度,但是口碑有了一定規模的下滑。
畢竟亞馬遜平臺很明顯的準備哦將第四季作為一個過渡的緩衝,所以這一季《無垠的太空》的劇情就相對之前三季單一和狹窄了很多,劇情集中在以霍頓為核心的太空冒險團隊對於新太空殖民地的探索,以及這個被遺棄的殖民地的久遠的秘密。
原本在前三季作為主要線索的圍繞著原分子病毒引發的人類鬥爭與救贖,被暫時擱置。突如其來的星環成為表面上事態的膠著點,而真正的危機,換成了星際恐怖分子對於整個聯盟的一次恐怖襲擊的準備,作為暗線,在第四季最後關頭顯露出它險惡的嘴臉!
02水了第四季,我們第五季重新發力!
這一次,亞馬遜平臺學習隔壁NETFILX,沒有財大氣粗的一次全部釋放劇集,而是採取第一批次三集,後面每周一集的頻率釋放出資源。所以,我們在第五季開始,僅僅等來了恐怖襲擊的第一波序幕。
話說,隕石砸地球的創意用得人很多,但是,用到這個程度的,《無垠的太空》確實是獨闢蹊徑!
第五季的劇情趨勢很明顯,之前參與到元病毒事件裡的所有人都覺察出有一個龐大的計劃,正在威脅到銀河系聯盟裡的和平。
宇宙海盜通過火星聯盟的內部人員,在幾大勢力範圍裡搜羅大量高等級武器和材料,這個不僅僅地球上的詹姆斯,原來隸屬火星最後淪落到行星帶的波比,上一季退位的前聯合國秘書長克裡斯基,上一季失去精神導師的海盜船長卡米拉等等勢力,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懷疑。
所以,第五季前三集的事態一直在用分散的線索,在刻畫每個勢力對於這個最終目的的追尋——波比和亞歷克斯合作,將自己對於高層的懷疑直接送達了克裡斯基,他們也在追索火星被偷運走的龐大數量的軍火武器;
詹姆斯經歷過星環創造者文明被瞬間毀滅的歷史見證(第四季主要內容,就是他無意間和另一位拓荒者窺見了星環文明的毀滅過程),一邊持續質疑星環存在的合理性,另一個層面上,老熟人李李和行星帶聯盟事態糾纏在了一起,三方面其實都在注意一些暗中勢力對於聯盟科技的偷竊和走私行為,(恐怖分子並不完全依靠火星的強大武力,他們也在其他地方偷竊和私底下買賣軍火);
克裡斯基在最頂層的官僚和領導者層面上合縱連橫,一方面要提醒現在的聯合國領導層注意潛伏和危機,另一方面還要和各種有利益衝突的各方勢力爭奪話語權……
所以說,第四季確實是一次緩衝,只為鋪墊第五季事態的突然爆發——在第三集結尾,恐怖分子的第一波攻擊最終降臨!
03普通小人物的軌跡,匯聚成一場宇宙級別的史詩!
作為一部太空歌劇,《無垠的太空》的世界觀其實很樸實,它一直在通過「宇宙探索」的方式實際探討著人類「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所以,那些在宇宙裡飛翔的飛船,各種外星殖民地奇形怪狀的建築,星際戰爭的花樣百出的武器和戰鬥方式,都是浮雲,歸根結底,《無垠的太空》雖然表面上創造出來一個幻想中的未來世界,可骨子裡還是通過所有外表印象,在對人類社會的影射和反思。
人類是永不知疲倦的開拓者,只有不斷的開拓和前進,才能夠避免人性裡陰暗面的翻上檯面——在相對狹窄的生存空間裡,人與人的生存資源爭奪,最後不可避免的會變成國家與國家,甚至星球與星球之間的武力戰爭。
所以,《無垠的太空》在前三季一直在鋪墊一個悲愴的事實——無論太空科技如何發達,人類可以藉助科技航行到多遠,關於資源的爭奪永遠不會停止。尤其是在人口需求與資源佔有呈反比的情況下,原本相對緩和的局勢最後也會走向劍拔弩張的武力對峙。
在第四季的劇情裡,星環給了人類一個向外界拓展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潛藏著危險,歌曲這個機會短時間裡還是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所以,正規層面上政權之間的爭奪並沒有消除,而暗地裡宇宙海盜和恐怖份子的需求也不是短時間就可能滿足的,於是,恐怖襲擊變成了人們需要面對的當務之急。
而在不斷展現世態險惡和過程裡,幾位主角的經歷卻一直在向人們展示人心裡最基本的美德——克裡斯基是一個盡職盡責的人物,貴為整個星際官僚體系的最高層成員之一,迄今為止,展現出來的還是極端正面的維持局面,平衡局勢,對任何破壞和平的勢力手腕強硬這一系列正面因素;
波比是忠誠的代名詞,原來隸屬於火星被克裡斯基感化,成為一個擺脫片面立場,逐漸展現出全局觀念的優秀戰士,她從最底層的外行星垃圾場發掘出蛛絲馬跡,和亞歷克斯合作推導出事件最基礎的部分,不顧自身危險,以非官方的身份開始介入整個過程;
詹姆斯是給註定的先知,他在遺蹟裡洞悉了星環的負面可能性,所以謹慎的觀察著事態。但是他又不是遠離人間的,他一直在利用自己的人脈和關係網,儘可能的調節當前的局勢,發掘出可能危害當前平穩的潛在威脅;
就連現在還是負面身份的海盜船長卡米拉,也在劇情裡有了自己的人性光輝。上一季末尾,她痛失精神導師,現在她察覺到的危險,使得她本能的將希望寄托在克裡斯基的身上——導師老爹臨終遺言,最後是她傳送到了克裡斯基那裡,所以,立場曖昧的她其實已經選擇了自己的站隊!
頭三集裡,還沒有選擇立場的人們僅剩下了還在波士頓沒有返回局勢中心的前黑幫老大,銀河系著名打手波頓。但是以他和克裡斯基的關係,鐵定是最忠實的貼身護衛。
而處境最為微妙的還是詹姆斯的現女友娜奧米,她尋找自己前夫和兒子的信息,深陷在恐怖分子的隊伍裡。放不下兒子,卻又對前夫的一切行為無能無力,她的聖母心,可能為自己帶來不小的麻煩!
所以,在第三集末尾一分鐘,隕石驚天動地的一擊,將整個局勢豁然開朗。所有人經過三集時長的鋪墊,基本上已經各就各位,至於之後,官方與恐怖分子之間的鬥爭如何開展,《無垠的太空》即將迎來期待已久的大規模戰爭場面。
觀眾等太空飛船大戰,等了有兩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