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丁香媽媽
最近,丁香媽媽發布了好幾篇關於兒童用藥相關的文章,在評論裡,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留言:
安乃近、安痛定、慶大黴素、柴胡注射液……這些高風險的藥物,幾乎伴隨了一代人的整個童年。
而最近幾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頻出重手,接連修改、禁用了一大批藥品及使用說明,很多我們小時候被濫用的藥品,都淡出了視線。
臨近年末,丁香媽媽聯合兒科醫生和藥師,為家長們盤點了一份值得家長警惕的「兒童用藥名單」,裡面包含了需要家長警惕的感冒、咳嗽、退燒等 10 大類常見藥物。
感冒藥物
1. 小兒偽麻美芬滴劑
兒童禁用
禁用原因:2018 年 5 月,被國家藥監局通知註銷。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https://www.nmpa.gov.cn/yaopin/ypggtg/ypqtgg/20180601174601808.html
小兒偽麻美芬滴劑中含有的偽麻黃鹼,是神經興奮劑的一種;而右美沙芬,大劑量使用有抑制呼吸的風險[1]。這兩種成分對於 2 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沒有明確的安全劑量。
類似的藥物還有美敏偽麻溶液,同樣禁用於 2 歲以下兒童。
2. 小兒氨酚烷胺顆粒
1 歲以下禁用
禁用原因:缺乏新生兒和 1 歲以下嬰兒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數據。藥品含有金剛烷胺,過量服用有興奮、胡言亂語、驚厥、心律失常等症。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3. 小兒氨酚黃那敏
建議 2 歲以下不要用,6 歲以下不推薦用
不推薦原因:屬於複方感冒藥,其中含有的退熱成分「對乙醯氨基酚」,在很多感冒藥中都會出現,與同樣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燒藥同吃,容易用藥過量,造成肝損傷。
以上三者其實都屬於感冒複方製劑(大於等於兩種成分的藥物),家長容易搞不清藥物中的有效成分,造成重複用藥,增加肝腎負擔。
對此,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建議感冒複方製劑不要用於 2 歲以下兒童[2],而國際權威醫學資訊查詢系統「臨床顧問(UpToDate)」 建議 6 歲以下的孩子都應該避免使用,6~12 歲的孩子也不要用。
圖片來源:美國 FDA(左),臨床顧問 UpToDate(右)
4.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孕婦、過敏體質者慎用
慎用原因:2018 年 10 月,藥監局要求蒲地藍修改說明書,該藥品存在眾多等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腹瀉、過敏等,孕婦和過敏體質的孩子都必須謹慎對待。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ypshmshxdgg/20181029144401960.html
除了蒲地藍,還有一些同類型的藥物也需要謹慎使用。
如果藥物說明書語焉不詳,副反應和注意事項都只有「尚不明確」,家長需要提高警惕,不明確不等於沒有副作用,在合理用藥方面我們必須更加小心。
咳嗽藥物
1.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藥
18 歲以下禁用
禁用原因:可待因和嗎啡一樣都是從罌粟殼裡提取出來的。長期使用這類藥品止咳,可引起依賴性和成癮性,甚至危及生命。
2018 年 9 月,藥監局將含有可待因的感冒咳嗽藥品列入 18 歲以下禁用黑名單[3]。
除明確標註了可待因成分的藥品外,還有一些標註了罌粟殼、阿片酊等成分的藥品,也含有可待因、嗎啡的類似成分,有類似副作用,常見的一些產品有:
(涉及品牌較多,表格中僅為成分名)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整理
2. 含有(非那根)異丙嗪的止咳藥
2歲以下禁用
禁用原因:副作用大,可能導致2歲以下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歐美多個權威機構也都曾提出警告:非那根(異丙嗪)禁止作為2歲以下兒童的鎮咳藥物來使用。
圖片來源:Drugs.com
https://www.drugs.com/phenergan.html
發燒藥物
1. 尼美舒利
12 歲以下禁用
禁用原因:可造成兒童肝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目前,國家藥監局已經將尼美舒利口服製劑禁止用於 12 歲以下兒童[4]。
2. 安痛定
任何情況都不建議用
不建議原因:安痛定為氨基比林與巴比妥鈉的複方製劑,容易引起白細胞減少症和過敏性休克。
從 1931 年到 1934 年,僅美國一個國家就有 1981 人死於氨基比林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歐洲死亡 200 餘人。
圖片來源:新京報 2013.7.29《副作用頻現 「爭議」藥品或邊緣化》
3. 賴氨匹林
16 歲以下慎用,3 個月以下禁用
不建議原因:16 歲以下的兒童使用可能出現嚴重的腦部不良反應——瑞氏症候群,出現驚厥、嘔吐等症狀,甚至會昏迷,嚴重時可能直接導致死亡。
2018 年國家藥監局要求修訂注射用賴氨匹林說明書[5]。考慮到該藥品嚴重的不良反應,加上目前已經有更加安全的替代藥品,建議大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易使用。
4. 安乃近類藥物
18 歲以下禁用
禁用原因:為氨基比林與亞硫酸鈉的複方製劑,容易引起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過敏性休克,有致死風險。
國家藥監局在今年 3 月發布了《關於修訂安乃近相關品種說明書的公告》,其中明確指出,安乃近類藥物禁用於 18 歲以下青少年兒童。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qtggtg/20200317171101449.html
抗病毒藥物
1. 利巴韋林
孕婦禁用,哺乳期、嬰幼兒不建議用
禁用原因:利巴韋林有較強的生殖毒性,會引起胎兒先天畸形或死亡。因此禁用於孕期和哺乳期女性。並且在服藥前後 6 個月,建議夫妻雙方都避孕。
不建議原因:對普通呼吸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等都沒有療效,且有溶血性貧血、致癌風險。哺乳期使用利巴韋林,還會導致少量藥物經乳汁排洩,對寶寶造成潛在危險。並且目前對於兒童使用利巴韋林依然缺乏詳細的研究資料[6]。
△ 利巴韋林藥品說明書
圖片來源:用藥助手
胃腸道疾病藥物
1. 慶大黴素
沒有做耳聾基因篩查的人群慎用
慎用原因:屬於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研究表明:慶大黴素在任何治療方案下,都具有較嚴重的耳毒性和腎毒性。
耳毒性的中毒症狀為眩暈、耳鳴、耳聾等。腎毒性表現為腎損傷或急性腎衰竭,嚴重的因尿毒症死亡。
而且我國目前沒有霧化劑型的慶大黴素,霧化使用慶大黴素屬於不規範用藥,風險更高。
2. 藿香正氣水
兒童、孕期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不建議原因:藿香正氣水中的酒精含量通常在 40%~50%,無論內服外用,都存在很大的風險。
同類藥品藿香正氣口服液也要慎用,雖然不含酒精,但藥品成份中的生半夏,對動物胚胎有顯著毒性,有導致流產或胎兒畸形的風險。在國家藥監局的《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中,也被列為了「毒性中藥品種」。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https://www.nmpa.gov.cn/xxgk/fgwj/flxzhfg/19881227010101905.html?type=pc&m=
3. 牛黃解毒片
嬰幼兒、孕婦、哺乳期女性禁用
禁用原因:藥品含雄黃成分,攝入過多可能導致砷中毒,或增加嬰兒死亡率、自然流產率、死產率和早產率。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https://www.nmpa.gov.cn/directory/web/nmpa/xxgk/ggtg/ypshmshxdgg/20190308152601338.html
黃疸藥物
1. 茵梔黃注射液
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禁用原因:可引起胃腸道出血、腎功能異常的不良反應;其中含有金銀花提取物,更是容易引發新生兒溶血,曾有致死先例。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https://www.nmpa.gov.cn/directory/web/nmpa/xxgk/ggtg/ypshmshxdgg/20160831171101146.html
2. 茵梔黃口服液
新生兒不推薦使用
不推薦原因:可能會出現腹瀉、便血、嘔吐,對新生兒腸胃有較大損傷,不建議用。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ypshmshxdgg/20170821171901498.html
事實上,大部分孩子的黃疸並不需要額外的治療。如果黃疸真的很嚴重,權威機構一致認為,藍光治療黃疸不僅有效,還很安全,沒必要冒風險給寶寶使用茵梔黃類藥品。
中藥注射液
1. 喜炎平注射液
兒童慎用
慎用原因:主要成分是穿心蓮內酯磺化物,出現過多例寒戰、發熱等嚴重不良反應報告,從 2017 年開始,國家藥監局陸續多次發布通告,緊急停用多個批次的喜炎平注射液[8]。
2. 柴胡注射液
兒童禁用
禁用原因:2018 年 5 月國家藥監局明確指出,柴胡注射液兒童禁用。可導致眾多不良反應,因輸液、肌注用藥致死的事故也曾有發生。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https://www.nmpa.gov.cn/directory/web/nmpa/xxgk/ggtg/ypshmshxdgg/20180529163401297.html
3. 雙黃連注射液
兒童禁用
禁用原因:2018 年 6 月國家藥監局發出公告,明確 4 周歲及以下兒童禁用雙黃連注射劑。不良反應不明,有肌注藥致死先例。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ypshmshxdgg/20180611164901887.html
保健藥物
1. 匹多莫德
3 歲以下禁用
禁用原因:2018 年 3 月,國家藥監局通知匹多莫德試劑(包括口服液、溶液、膠囊等)3 歲以下兒童禁用,安全性與有效性尚未得到驗證 。存在消化系統損害、皮膚損害、神經系統損害等多種不良反應。
2. 保嬰丹
不建議使用
不建議原因:早期的保嬰丹含有硃砂、雄黃等重金屬成分,後來雖然這些藥物被剔除,但是剩下的依然有冰片、法半夏、鉤藤等等,這些成分的神經系統毒性和肝毒性都教人忌憚,過量使用甚至可能會引起寶寶呼吸抑制。
皮膚病藥物
1. 一掃光藥膏
兒童禁用
禁用原因:2016 年國家藥監局要求修訂一掃光藥膏說明書,明確標註兒童禁用,使用後還可能會出現「急、慢性鉛、汞中毒引起的各種症狀」。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https://www.nmpa.gov.cn/directory/web/nmpa/xxgk/ggtg/ypshmshxdgg/20161028165601538.html
2. 「消字號」「妝字號」藥膏
不建議使用
不建議原因:一些民間偏方、宣稱不含有激素卻對溼疹有奇效的藥膏,千萬不能趨之若鶩。特別是沒有經過審批的藥物,成分不明,反而很有可能含有強效的激素,長期使用會對兒童產生很大的影響。
海淘藥物
1. 日本麵包超人系列
慎用原因:該藥屬於複方感冒藥,2 歲以下不要用,6 歲以下不推薦使用[7]。
目前在售的綠色版,主要成分是馬來酸氯苯那敏、麻黃鹼,還有甘草。紅色和粉紅色版,主要成分是馬來酸氯苯那敏、麻黃鹼和對乙醯氨基酚。和小兒氨酚黃那敏一樣,容易出現相同成分疊加,對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害的可能。
2. 美國無糖 Delsym 止咳藥
官網建議 4 歲以下禁用
慎用原因:主要成分是右美沙芬,有抑制呼吸的風險。藥品官網也明確提醒:4 歲以下兒童不要使用。而 AAP 的建議則擴大到 6 歲以下孩子都不推薦使用。
3. 德國諾華 Otriven 嬰兒感冒鼻塞專用滴鼻液
慎用原因:主要成分是賽洛唑啉,會引起流鼻血、加重鼻炎。在國內,3 歲以下孩子已不建議使用類似成分,而國外的建議也是 12 歲以上可以使用。
總結
每一種藥物的上市都有自己的背景和原因,或許這其中的一些藥物,有些人吃了、用了,也沒出現什麼問題,但我們絕不能輕視風險的存在。
《2016 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指出:兒童群體中,藥物中毒佔所有中毒就診兒童的比例,從 2012 年的 53% 上升到 2014 年的 73%。從中毒年齡來看,0 到 14 歲的藥物中毒兒童裡,1 到 4 歲兒童佔比最大。
因此,在給寶寶用藥時必須謹慎仔細,特別是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我們有理由給孩子選擇更安全的藥物。
策劃:自燃月
排版:蘭花花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經由復旦大學臨床藥學博士 李文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兒科學碩士 孔令凱、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學院臨床醫學碩士 周瑩 審核
參考文獻
[1]. 美國兒科學會:https://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99/6/918
[2] 美國 FDA:https://www.fda.gov/consumers/consumer-updates/otc-cough-and-cold-products-not-infants-and-children-under-2-years-age
[3] 國家藥監局: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ypshmshxdgg/20180906165801678.html
[4] 國家藥監局:https://www.nmpa.gov.cn/xxgk/fgwj/gzwj/gzwjyp/20110515145101552.html
[5] 國家藥監局:https://www.nmpa.gov.cn/directory/web/nmpa/xxgk/ggtg/ypshmshxdgg/20180131161701208.html
[6] 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ypshmshxdgg/20060221010101401.html
[7] 美國 FDA:https://www.fda.gov/consumers/consumer-updates/otc-cough-and-cold-products-not-infants-and-children-under-2-years-age
[8] 國家藥監局關於山西振東安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紅花注射液和江西青峰藥業有限公司喜炎平注射液質量問題的通告(2017 年第 153 號)2017 年 9 月.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qtggtg/20170923225201502.html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