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太陽報》的近日報導,2017年從南極拉森-C冰架上脫離的巨型冰山A68,如今正在朝著大西洋南部的方向一路前進,預計不久之後,將與南喬治亞島相撞,這裡被稱作野生動物的天堂,一旦相撞,這場「邂逅」很可能是災難性的。
冰山面積與南喬治亞島相仿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地球上生命的搖籃和起源之地,伴隨著地球演化,如今的海洋中有著許多的島嶼,而位於南大西洋的南喬治亞島,則是地球上所有的島嶼中最美麗的一個。
作為一個活火山島,南喬治亞島的總面積為3756平方公裡,寒冷的海洋性氣候,讓這裡常年被冰雪覆蓋。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南喬治亞島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這裡,有著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同時,也生活著不同物種的企鵝和海豹,很多南極野生動物都在這裡安家落戶,豐富的棲息地資源和食物資源,讓這裡的生物目前生活環境還是非常良好的。
不過,如果不久之後,巨型冰山真的與南喬治亞島相撞,那麼,對於島上和島周圍海域中的生物來說,就是災難和死亡的開始了。
因為巨型冰山的面積,和南喬治亞島性差無幾,而根據預測,巨型冰山很可能會與南喬治亞島上野生動物分布最多的一面相撞,這樣一來,這些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就會受到嚴重破壞,同時,由於冰山的出現阻擋了它們覓食的道路,也會導致島上的野生動物因為食物短缺而迎來生存危機。
可能大家會說,巨型冰山和南喬治亞島相撞後,只是阻擋了島嶼的一面,野生動物可以選擇繞路去島嶼的另一面棲息和覓食,雖然看起來似乎這個辦法沒問題,但是巨型冰山和南喬治亞島相撞後,各種後果都是連鎖反應。
拿島上的企鵝和海豹來說,它們是沒有辦法帶著幼仔繞路去覓食的,這樣一來,由於往返距離太遠,所以,會導致很多幼仔被餓死。
同時,在撞擊發生後,冰山的出現也會破壞周圍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會對海洋生物資源,特別是企鵝、海豹等最喜歡的磷蝦、魚類等構成破壞,這就導致即使熬過了飢餓繞路去覓食,也可能「空手而歸」。
撞擊的可能性有多大?
由於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早在2010年,南極拉森-C冰架的表面,就已經出現巨大裂縫了,當時科學家們就已經對它進行實時監測。
最終在2016年11月份的時候,發現斷裂已經變得非常嚴重,斷裂部分即將和拉森-C冰架分離,在2017年7月份,巨型冰山A68正式出現了,整體厚度達到了350米,當它脫離了南極後,南極的版圖也因為巨型冰山A68的出現,而發生了變化。
2017年7月開始,伴隨著巨型冰山A68在海上開啟了漂移之旅,科學家就一直關注和分析它的移動路線,一開始,它朝著北方移動,但是在2018年8月份的時候,移動方向卻發生了逆時針的旋轉,此後伴隨著方向的不斷調整,最終「鎖定方向」,朝著南喬治亞島的方向一路前進。
研究認為,巨型冰山和南喬治亞島相撞的機率是非常大的,當然,如果在最後時刻它可以和南喬治亞島「擦肩而過」,重新回到西北方向,對於南喬治亞島上的野生動物來說,也只是「暫時逃過一劫」。
因為巨型冰山很快就要進入到溫暖的海域之中,溫暖的海水會加速它的融化速度,等到它變成多塊浮冰碎片後,同樣會對海洋環境構成一定的影響。
為何冰山會不斷出現?
其實,巨型冰山A68並不是唯一的一座移動冰山,伴隨著人類活動引發的全球變暖,在海面上類似的冰山還是很多的,而且南北極冰川斷裂、融化的速度也不斷加快。
根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由於全球變暖大環境的影響,南極74%的冰架都已經崩解,在崩解的過程中,自然形成了大量的冰山,這些冰山也都成為了海面上漂浮的「定時炸彈」,因為它們最終會對地球氣候環境構成不小的影響。
人類可以阻止它們嗎?對於已經出現的移動冰山來說,已經是沒有辦法了,但是,對於仍然存在於兩極,尚未崩解的冰架來說,人類未來還是有機會去挽救它們的。大家覺得人類應該如何去做呢?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