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顯示行業深度報告——技術篇

2020-11-22 OFweek維科網

  雷射顯示技術是下一代的顯示技術,具有色域範圍廣、壽命長、環保、節能等優點,將導致顯示系統綜合性能的革命性提升,國際跨國企業已經認識到「一次顯示領域的革命」的到來,國際上如日本Sony、三菱電氣、精工愛普生、韓國三星、美國德州電器、德國歐士朗、耶拿光學等巨頭正在加緊該技術的研發和布局。

  一、雷射顯示技術原理

  雷射顯示使用具有較高功率(瓦級)的紅、綠、藍(三基色)單色雷射器為光源,混合成全彩色,利用多種方法實現行和場的掃描,當掃描速度高於所成像的臨界閃爍頻率,就可以滿足人眼「視覺殘留」的要求,人眼就可清晰觀察。臨界閃爍頻率應不低於50Hz。人眼所能看到的色域中,液晶只能再現27%,等離子為32%,而雷射的理論值超過90%。

  雷射顯示有兩個主要的研發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將雷射作為新型光源進行投影向大屏幕方向發展,一般採用LCD、LCOS,或者是DMD晶片作為光調製器,配合鏡頭在屏幕上進行投影顯示。投影式顯示器體積、功耗比掃描式大,不同的投影距離需要調焦才能清晰成像,但投影式雷射已經攻克了原理研究階段,正在開展大規模生產階段的攻關。

  目前瑞士巴可(Barco)、美國科視(Christie)、日本NEC(日本電氣株式會社)、索尼以及我國的迪威視訊、長虹、海信專注投影技術的開發。市面上可以見到的影院投影儀、工程機以及雷射電視都是投影式雷射的產品。

  雷射顯示的另一個研究方向是用三基色雷射束在屏幕上進行高速掃描直接成像。雷射掃描比起投影式顯示在系統體積、功耗方面都有優勢,且不同投影距離無需調焦就可以實現清晰顯示。於是掃描顯示技術一般被用於開發便攜的微型顯示器。但是雷射掃描顯示技術發展較為緩慢,技術攻關與掃描顯示相應的產品還停留在產業化初期。維視圖像(MicroVision)、韓國(Iljin)、訊寶(Symbol)、Light Blue Optics(LBO)等公司專注於此項技術。

  二、以技術成本雙重優勢贏得未來

  雷射顯示技術採用三基色作為光源,具有色域範圍廣、壽命長、光效率、節能環保等優點。雷射顯示的顏色表現力是目前傳統電視的2倍以上,且光源的壽命可達10年,是傳統光源的10-20倍。另外,雷射顯示環保節能,功耗僅為傳統電視的1/3,且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對環境有威脅的重金屬材料。因此,雷射顯示具備傳統顯示行業無法企及的優點,是人類視覺史上的一次革命,是顯示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

  ·壽命長,免維護。雷射顯示使用雷射器作為光源。雷射光源的理論壽命可達20,000小時以上,是傳統光源使用壽命的10到20倍。再加之雷射是冷光源,工作時溫度低,長期來看老化較小、衰減較弱,可以減輕使用者維護的負擔;

  ·雷射顯示大色域。現有的顯示技術已解決了圖像顯示、圖像顏色以及顏色的清晰度等問題,未來顯示的發展趨勢是高清晰、大色域的革命。傳統的顯示技術如 CRT、LCD、PDP 和 DLP 等光譜分布為帶狀光譜,光譜寬,因而色彩重現能力差,僅能覆蓋人眼可測色彩空間的33%;雷射光源發射光譜為線譜,輸出光譜寬度不到 1nm,狹窄的光譜寬度使得色純度接近 100%, 因而色彩解析度高,色域覆蓋率可達 90,色彩飽和度為傳統顯示的 100 倍以上。雷射顯示可實現保真度最高的全色顯示,是二維平面顯示發展的終極方向;

  ·成像穩定。傳統投影使用汞燈或氙燈作為光源,在工作中會大量發熱,加速光學成像系統的老化,長久下來彩飽和度和對比度都會下降。液晶顯示技術也有缺點,如在低溫下成像質量會急劇下降。雷射顯示成像的三基色對應的波長不會隨著時間、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各種溫度條件下呈現穩定。穩定的雷射顯示器可以做到全天候持續運轉,非常適合應用在安防監控和軍工等領域;

  ·節能環保。雷射因為光束方向性強、發散角小、光能利用率極高, 功耗僅為傳統顯示技術的1/3。此外雷射器的生產是採用半導體材料,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對環境有威脅的重金屬。雷射顯示器使用中耗能低、生產過程環保,是真正的環境友好型顯示設備;

  ·光亮度高。雷射焦點處的輻射亮度比普通光源高 100~1000 倍。雷射顯示器可以輕易實現1萬明流的亮度,而更為高端的影院用投影機和工程投影機,更是超過了5萬明流的亮度。在2014年,巴克公司展出了高達7.2萬明流的雷射投影機,是目前全球最亮的投影機。迪威視訊控股子公司中視迪威也已打造出全球第一套4K級50000流明雷射投影系統;

  ·單螢屏無縫顯示。現在廣泛使用的大屏是一般式將多個顯示屏幕拼接而成。通過拼接而來的顯示屏,存在並發碼流軟體、硬體昂貴,屏幕間顏色矯正複雜色差明顯、整體發熱量大能耗高、拼接處細節容易遺失、事故率高維修工作量大等問題。反觀雷射顯示,具有投影方案簡單、無拼接縫隙、無色差亮度、色彩自動矯正能耗低、發熱量小易維護等優勢,彌補了拼接屏顯示的不足。

  在技術上的優勢以外,雷射顯示在成本上也具備獨到的優勢。首先雷射顯示的生產裝備投資規模小,雷射顯示產品生產裝備的投資,可以從幾千萬美元到幾十億美元分期投入。其次雷射顯示產品成本下降潛力大,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和新技術的採用,將對雷射顯示系統設計產生革命性的變革,在提升顯示器件品質的同時大大降低成本。

  三、大屏顯示領域具有廣闊應用空間

  雷射顯示以其技術成本上的優勢,在大面積顯示成像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主要應用涉及安防監控、指揮控制、電影放映、舞臺演藝、展覽展示、視頻會議、仿真虛擬實境、4D影院以及球幕、科普等領域。

 

相關焦點

  • 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深度報告 行業整合加速 大力支持龍頭正當時
    摘要 【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整合加速 大力支持龍頭正當時】我們在2019年9月發布了首篇面板行業深度報告,偏重於市場角度,主要基於LCD和OLED兩大市場進行分析。
  • 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整合加速 大力支持龍頭正當時
    摘要 【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整合加速 大力支持龍頭正當時】我們在2019年9月發布了首篇面板行業深度報告,偏重於市場角度,主要基於LCD和OLED兩大市場進行分析
  • 雷射行業深度報告:關注製造業復甦背景下雷射行業投資機會
    產業鏈完備,應用滲透至各行各業:雷射加工、雷射 醫療、雷射檢測、雷射照明等技術廣泛支撐汽車、電 子、航空、冶金等行業。2.2 光加工優勢眾多,逐步替代傳統加工相比傳統加工,雷射加工技術具有精度高、速度快、非接觸式、智能化、柔性化等優點。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相比於可見光、紅外線等傳統被動成像技術,雷射雷達技術具有如下顯著特點:一方 面,它顛覆傳統的二維投影成像模式,可採集目標表面深度信息,得到目標相對完整的空 間信息,經數據處理重構目標三維表面,獲得更能反映目標幾何外形的三維圖形,同時還 能獲取目標表面反射特性、運動速度等豐富的特徵信息,為目標探測、識別、跟蹤等數據 處理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降低算法難度;另一方面,主動雷射技術的應用,使得其具有
  • 深度分析:雷射清洗行業的現狀與未來
    我國雷射清洗技術的研究和設備的開發起步晚,基本上是跟蹤國外的發展,雖然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目前從事雷射清洗的科研機構包括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雷射聚變中心、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再製造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等。
  • 光電顯示行業深度報告:MiniLED量產工藝突破,助力顯示再升級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一、近代主流光電顯示技術1.1. 光電顯示技術路線光電顯示技術即把經過電子設備所輸出的電信號轉化為可視的圖像,在當前的很多技術領域都有著很廣泛的應用,發展的速度也很快,在信息產業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對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現在已經是諸多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電子顯示行業深度報告:MiniLED迎來落地,背光市場大展宏圖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Mini LED:技術革新帶來廣闊應用前景1.1.目前小間距 LED 主要應用於室內專業顯示市場,隨著小間距 LED 性價比逐步提高,小間距LED 開始向商用顯示領域滲透。目前商用顯示技術包括電子白板、雷射投影、商用電視、平板拼接、廣告機、小間距 LED、DLP 拼接、單屏顯示器 8 類技術,其中電子白板和雷射投影技術佔據主流。
  • 全球顯示技術百家爭鳴 第四代雷射顯示或奪魁
    本篇文章,我們試圖簡單回顧一下全球顯示技術的迭代進化,從而釐清當前顯示技術百家爭鳴之際,哪一種技術最有優勢,最有發展前景。早在1897年就有人提出了CRT顯示技術,到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電視機誕生已經是1939年了,而我國的電視行業則發展更晚,1958年和1970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兩個年度—分別誕生了我國第一臺黑白CRT電視以及第一臺彩色電視。
  • 【技術融合】先鋒科技深耕雷射加工行業
    伴隨紫外雷射和超快雷射普遍用於半導體、面板和生物醫學行業等行業,雷射精細微加工和顯微分析測試已成為常用工具。此前,測量雷射的精細參數,需要光學工程師在現場搭建焦斑測量的光路,造成大量的停機時間,影響生產效率;先鋒科技密切關心客戶的需求,基於長時間服務於雷射光束品質的經驗,開發出整體式焦斑測量儀。該儀器體積小、光路靈活、解析度高、測量結果準確,只需要簡單的擺放對準調節即可秒出結果,既可以圖形化直觀顯示焦斑是否正常,也可以獲取全方位的強度分布數據,一經推出即引起強烈的市場反響。
  • 雷射顯示:中國市場全球最大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原標題:雷射顯示:中國市場全球最大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11月21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承辦的2020世界顯示
  • LED行業深度報告:由小入微,LED顯示大有可為
    IHS 報告 顯示,中國大陸面板品牌從過去不到 5%的市場份額上升到 2019 年 第一季度的 19%。群智諮詢報告也指出,中國大陸廠商總份額為 21%,同比增長了近 3 個百分點。車載顯示整體朝著消費類電子產品顯示的方向發展,但是也有其不 同的要求。
  • 雷射切割設備行業的市場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雷射加工設備製造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雷射加工設備行業規模達到46億元,2010年突破55億元,2011年約為59億元,雷射加工設備市場呈現出穩定、高速增長的態勢。2012年,我國雷射加工設備行業規模66億元,2013年為75億元。
  • 通用自動化設備行業專題報告:雷射+機器人+注塑機
    我們在本篇報告中將雷射加工設備、工業機器人、注塑機、數控CNC作為主要的通用自動化設備。 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經歷了2008-2017年連續10年的高速發展,從最開始的7.9千臺增長至2017年的156.2千臺。 2018-2019年行業經歷調整期,部分是因為2017年行業大幹快上、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後續需求。
  • 中國雷射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雷射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顯示,國內雷射企業主要分布在湖北、北京、江蘇、上海、深圳等地,已基本形成以上述省市為主體的華中、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四大雷射產業基地,其中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約300家。**年我國雷射產業鏈產值約為800億元。
  • 2020-2026年中國冰淇淋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冰淇淋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年我國冰淇淋行業銷售額為382億元,利潤為19.7億元。經過多年發展,冰淇淋已經成為普通消費品,市場覆蓋全國。
  • 雷射旋切鑽孔技術在半導體行業的應用
    引言隨著工業技術的高速發展,高準確度微小孔應用在各行業中,其發展趨勢是孔徑小、深度大、準確度高、應用材料廣泛(如高強度、高硬度、高韌性、高熔點的金屬、陶瓷、玻璃、高分子材料、晶體等物質)。傳統的微孔加工技術主要包括機械加工、電火花、化學腐蝕、超聲波打孔等技術,這些技術各有特點,但已經無法滿足更高的微孔加工需求。
  • 中國雷射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雷射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對雷射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雷射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雷射行業發展現狀、雷射市場動態、雷射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雷射相關政策以及雷射產業鏈影響等。
  • 雷射顯示技術革命性突破 二代LPD技術震撼面世
    雷射顯示技術目前有三種光源技術方式,一種以紅、綠、藍(RGB)三基色雷射為光源(以下簡稱RGB光源技術),一種以藍色雷射激發螢光粉產生紅光、綠光與直接透過的藍色雷射為光源(以下簡稱LPL光源技術),還有一種採用LED光源與雷射螢光光源混合使用產生三基色的光源解決方案(以下簡稱混合光源技術)。
  • 超快雷射風口來臨,盤點全球超快雷射企業—中國篇
    超快雷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企業布局加速隨著國內5G、3C、汽車、半導體、顯示面板等行業對微精細加工要求越來越高,超快雷射市場在近幾年取得了較大發展,市場規模增速超過40%,是整個雷射設備市場增長速度的兩倍。
  • LED行業深度報告:Mini LED成就顯示之美,量產在即
    機構:民生證券報告摘要: Mini LED是下一代顯示技術:顯示效果更佳、輕薄化 Mini LED 是尺寸介於小間距 LED 與 Micro LED 技術的技術,Mini LED 主要應用於 液晶面板背光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