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公轉,怎麼證明太陽也在公轉呢?

2020-12-03 中科院物理所

審核專家:魯暘筱懿行星物理學博士、國家遙感中心副研究員

一年有四季告訴我們地球在圍繞太陽運動。你知道嗎,其實太陽本身也在銀河系裡圍繞著銀河中心運動

那麼,是誰最先發現太陽也在繞圈的呢?他是怎麼向世人證實這一點的?從古至今,人類對星空的認識又有哪些變化?一起來看看吧。

你熟悉的太陽系

銀河系尺度下的太陽系運動

1

被打破的永恆

在說人類發現太陽也在運動的故事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恆星,什麼是行星?

相信小夥伴們一定會想,這還不簡單嗎,恆星能夠靠核聚變自己發光,而行星不會自己發光。此外,行星會繞著恆星轉圈。

不錯,這是我們現代人對恆星和行星的理解,然而在幾千年前的古代,人們可是不這麼想的。

當我們向天空望去,會直觀地發現,一天之內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會隨時間不斷發生變化,而夜空中星星的位置卻沒有太大變化。最早古人認為星星的位置是不變的,而日月會在天空周而復始地移動、運轉。

不過,這個想法很快就被「打臉」了。古人通過更精細的觀測發現,星星的位置一直在發生著變化,長時間來看,群星好像在圍繞著天空中的某一個點周而復始地旋轉著。

現在,這個點被我們稱為北天極,大家熟悉的北極星在地球上看大致就在北天極的位置,很早以前古人就認識到這個現象其實是由於地球自轉引起的。

延遲攝影下的星空,星星會圍繞北天極旋轉

雖然星星的位置在時刻變化著,但這並不能阻礙古人追求永恆的心。

人們發現夜空裡大多數星星都是一起同步圍繞北天極旋轉的,也就是說,這些星星雖然在運動,但是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會發生改變

不過,卻有五個「特立獨行」的星星不和大家一起旋轉,它們的運動十分詭異,與其他星星的相對位置也在一直改變著,有時還會逆著其他星星的方向運動。

於是,古人把這些不和大家一起旋轉的星星稱為行星,而把其他同步繞北天極旋轉的星星稱為恆星,這便是人們最早對行星和恆星的定義,而那五個「特立獨行」的星星,便是大家熟悉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圖中的金星和水星是行星,其餘為恆星,虛線為黃道

故事當然不會這樣簡單地結束,相傳一位名叫馬克羅比烏斯的古希臘先賢就曾提出懷疑,他認為即便是恆星可能也不會老老實實地繞著北天極旋轉。

不過,沒有任何記載表明馬克羅比烏斯確切地觀測到了這種現象,他的猜想也「石沉大海」,人類再一次關注這個問題已是2000多年後。

2000年後,愛德蒙·哈雷給出了答案。(沒錯,哈雷彗星就是以他命名的!)

17到18世紀西方自然科學進入興起階段(牛頓力學的誕生),人們不僅已對天體運動進行了大量的觀測,掌握了成熟的觀測天體的方法,牛頓還發明了當時最先進的反射式望遠鏡,並在前人的基礎上發現了支配所有天體運動的規律——萬有引力定律。

1718年,哈雷通過匯總整理了大量前人的天文觀測記錄發現天狼星、大角星和畢宿五的位置與約1850年前的古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所描述的位置有半度以上的偏差。

由此,哈雷推測恆星之間並不是相對靜止的,一定也存在著相對運動,這個現象被稱為恆星自行

埃德蒙多·哈雷:沒錯!我就是預測哈雷彗星周期的那個人

那麼哈雷的推測是否正確呢?如果恆星之間也存在相對運動,那麼同樣作為恆星的太陽會不會也在不停地運動著呢?接下來,該輪到恆星天文學之父赫歇爾登場了。

2

「奔跑」的太陽系

在哈雷發現一些恆星的相對位置出現變化後,很快就有科學家提出了猜想,認為遠處的恆星如同行星一般,一直在沿著某個軌道運動著。

當時,伽利略提出的運動的相對性原理已經深入人心,因此也可以認為原處的恆星靜止,太陽系一直在不停地運動著。

借著這個思路,剛因為發現天王星而在天文界名聲大噪的赫歇爾觀測了7顆不同位置的恆星。藉助觀測數據和之前的一些關於恆星自行資料,他得出結論:太陽正在向武仙座方向的空間運動著。這個結論可以說是刷新了人們的宇宙觀

赫歇爾的工作很快得到了其他天文學家的認可,就此人們第一次證實了太陽相對於其他恆星並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一直在發生著運動,在地球上看的效果就是哈雷曾發現的恆星自行現象。

威廉·赫歇爾

隨後,拉朗德通過27顆恆星自行運動的數據,再次得到了與赫歇爾相同的結論,又一次有力地證實了太陽正在相對其他恆星運動著。

後來人們發現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部分,銀河系是一個螺旋形星系,直徑十萬光年,包括兩千多億顆星。太陽離星系中心大約兩萬五千到兩萬八千光年。太陽系以移動速度約每秒220公裡,兩億兩千六百萬年在星系轉一圈。

簡單來說,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做公轉運動,公轉周期為22600萬年,也就是2.26億年。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轉一周的時間稱為宇宙年

太陽繞銀河運動的軌道為銀道,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為黃道

3

恆星天文學之父

說起赫歇爾,他一生中的重大發現可多了,除了前面提到的發現太陽運動、發現天王星之外,他還通過多年巡天觀測發現了銀河系的結構,並提出銀河系是一個盤狀的星系

此外,赫歇爾還觀測並記錄了大量的星系和星雲,並為它們分了類,他也因此被譽為恆星天文學之父。

星雲

在觀測雙星系統時,他發現許多「雙星」不僅是視覺上看起來離得近,它們之中有很多對兒是圍繞同一個質心旋轉的。

雙星系統,A和B兩天體繞它們的質心O運動

赫歇爾還首次探測到了天體的紅外輻射,成為第一個發現紅外線的人。

早年間,從事天文研究之前,赫歇爾其實主要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著有20餘首交響曲,也算是一位古典主義音樂家了。

赫歇爾的作品

關於「如何證明太陽也在繞圈」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從一開始的追求永恆到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學體系,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也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一次次地被刷新著。

浩瀚的星空中還有更多的秘密等待我們去發現,解開宇宙之謎的下一個人也許就是你哦!

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編輯:小林綠子

相關焦點

  • 地球在公轉,怎麼證明太陽也在公轉呢?
    你知道嗎,其實太陽本身也在銀河系裡圍繞著銀河中心運動。那麼,是誰最先發現太陽也在繞圈的呢?他是怎麼向世人證實這一點的?從古至今,人類對星空的認識又有哪些變化?一起來看看吧。我就是預測哈雷彗星周期的那個人那麼哈雷的推測是否正確呢?如果恆星之間也存在相對運動,那麼同樣作為恆星的太陽會不會也在不停地運動著呢?接下來,該輪到恆星天文學之父赫歇爾登場了。
  • 地球公轉一周是一年,太陽公轉一周要多長時間,銀河系呢?
    地球公轉一周是一年,太陽公轉一周要多長時間,銀河系呢? 人類將地球自轉一圈,定義為一天,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定義為一年,一年就是目前地球大約自轉365圈的時間。
  •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一周是多久?
    既然如此,我們是否能夠運用同樣的原理去計算太陽圍繞銀河中心轉動的周期呢?實際上並不能,因為銀河系中心並不存在一個巨大質量的天體。雖然銀河系中所有的恆星系都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但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有在那裡發現一顆質量能夠佔到整個銀河系高達50%的天體。那麼是什麼在產生足以束縛所有恆星系的引力呢?普遍的觀點認為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並且將其稱為「人馬座α」。
  • 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為365天。那太陽繞什麼公轉呢?周期又為多少?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由近到遠處於第三的位置,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24小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365天。離太陽越近,公轉周期就會越短,像離太陽最近(大約距離太陽5970萬千米)的水星,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88天。而離太陽最遠(大約距離45億千米太陽)的海王星繞著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164年。
  • 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銀河系又圍繞誰公轉?公轉時間需要多久?
    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那銀河系又圍繞誰公轉?公轉時間需要多久?宇宙中的天體按照規律持續運轉,雖然宇宙中天體質量各不不同,但它們都在引力的作用下圍繞著其它天體進行公轉,比如地球一直在圍繞著太陽公轉,而月球則圍繞地球進行公轉,不同星體公轉時間不同。太陽在圍繞銀河系運動,不過太陽公轉一圈時間較長大約需要2.5億年,這讓大家不得不懷疑,難道銀河系就不會圍繞其他星系進行公轉嗎?
  • 地球的公轉及影響
    地球是一顆在不斷運動的行星,地球按一定的軌跡圍繞太陽的運動稱之為地球公轉。地球公轉有哪些規律呢?並且地球公轉的中心位置不是太陽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陽的公共質量中心,但由於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日地的公共質量中心離太陽中心僅450千米,這個距離在浩瀚的宇宙中微不足道,因此,我們通常把地球公轉看成地球繞太陽運動。
  • 為什麼太陽系的行星都是水平公轉太陽,沒有垂直公轉太陽?
    如此相當於行星所處的平面,就是主矩所在的平面,太陽和所有行星對z軸動量矩的和,就是主矩。因為太陽系各星球之間的力為內力,上式右端為零。學過數學就知道,左端ΣM(mv)為一常數,這就是動量矩守恆定理。所以太陽為參考系,太陽和行星繞太陽中心z軸轉動的動量矩不變。也就是說,在太陽系的形成過程中,太陽系總的動量矩即主矩,大小和所在平面始終是不變的。
  • 地球公轉一周365天,那麼太陽公轉一周要多久?答案有點顛覆
    地球公轉一周365天,那麼太陽公轉一周要多久?答案有點顛覆眾所周知,人類是地球上的一個物種,我們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直至獲得對地球的統治權,但我們生活的環境不僅僅有地球,而且還包括了太陽系,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小成員,並且當我們每天跟著地球一起自轉時,地球也在圍繞著太陽做著公轉。
  • 地球公轉
    這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有著某種異曲同工的表現。地球公轉是指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的地球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
  • 地球的公轉
  • 太陽也有自轉和公轉,證據如下
    在《地球為什麼一定是球形?》文章中,我們提到地球是球形的原因:在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共同作用下,地球趨近於球形。在我籌備的3651實驗中,會有一個非球體容器盛裝地球成份模擬地球億年演變,作為對比試驗來驗證地球是球形的原因。
  • 如果地球停止圍繞太陽公轉會怎樣?
    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的,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所以太陽公轉也會給我們帶來四季的變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地球的公轉的力來自太陽的自傳,就像軸帶動輪子轉動一樣,而太陽的重力(萬有引力)又讓地球不能飛離太陽。一個天體圍繞著另一個天體轉動叫做公轉。
  • 地球的公轉 奇妙的極晝和極夜
    在地球的北極和南極地區有兩種奇特的自然現象。在一年中的某段時間,這裡的白天會越來越長,直至太陽全天不落下,天空總是亮的,黑夜消失了。而在一年中的另一段時間,這裡的黑夜又變得越來越長,直至太陽不再升起,白天消失了。這是什麼現象?它們是怎麼產生的呢?
  • 月球不為什麼不饒太陽公轉?而是繞著地球
    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亮圍繞地球公轉,而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對月球的引力,的2.54倍,那為什麼月球不直接圍繞太陽公轉?
  • 地球公轉的影響
    關於地球公轉,我們需要重點掌握公轉的方向以及影響。地球公轉是指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地球之所以會公轉,是因為太陽的引力場以及地球自轉共同作用的結果。公轉的方向,跟地球自轉一樣,都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一周是一年。運動速度(近日點和遠日點):近日點是離太陽最近的位置,而遠日點則是離地球距離太陽最遠的位置。
  • 一個視頻看懂地球公轉!
    如有侵權,請聯繫公眾號予以處理      你了解地球公轉嗎?你知道地球是怎麼公轉的嗎?你知道地球公轉帶來了什麼影響嗎?      地球公轉方向在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在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一月初,地球在近日點,七月初,地球在遠日點。
  • 地球公轉速度是多少 地球公轉速度最慢的節氣
    我們將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
  • 定例,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其實表達的就是地球的旋轉。是不是很神奇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地球的旋轉規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先看第一個問題,什麼叫做地球的自轉呢?大家看我手裡是一個地球。地球繞著他的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叫做地球的自轉。地球的自轉軸也叫地軸,是傾斜的。當然,這個地軸本身是看不見的,並沒有一根這樣的線穿過我們的地球。這是假想出來的,方便我們理解。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的太陽轉,這屬於公轉;而月亮、地球、太陽等星球,其自身都在繞著一個假想的軸旋轉,這屬於自轉。那麼天體為什麼會旋轉呢?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的歷史,就讓我們通過地球的旋轉來揭秘這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旋轉?
  • 地球公轉一周有四季變化,那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是否也有變化呢?
    地球形成四季的原因是在傾斜自轉軸的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時,在不同位置陽光直射的區域變化所導致的,如下圖:地球公轉與四季需要指出一下的是南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了解了地球四季的成因以後我們來簡單了解下冰川期,整體上的冰川期和地球獲得的太陽光總量有關,有兩個原因會導致冰川期:一、太陽活動的低潮期,比如蒙德極小期內太陽總的能量釋放減小會導致地球變得寒冷,繼而導致冰川期的出現二、地球本身的原因,比如火山噴發導致巨量遮蔽天空的塵埃,導致地面獲得陽光總量降低!